瀟水原創
如果你把秦帝國的城邑當作純粹的一個城邑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任何一個城邑都是兩個城邑:即富人的城邑和窮人的城邑。閭右住的是富人們,閭左則是家境不好的窮人。所謂閭,就是街巷。在中原與南方楚地的結合部(具體哪裡無法確定,關於陳勝的籍貫有六種說法),一個普通的閭左窮巷裡,生活着性情陰鬱的陳勝【陳勝,憤青指數9.5,貧困指數13.4(滿分10分),無仲尼之賢,缺陶朱之富】
公元前209年的夏天,陳勝領着去戍邊就等於去農貿市場“棄市”的九百閭左貧民,往北方去領死。九百閭左貧民,未必等於九百農民,城邑平民也要服兵役的,甚至在先秦時代他們是服兵役的主力。
陳勝的職務是屯長(相當於副營級幹部,而吳廣的助理屯長的職務,則與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臨時總指揮---時年29歲的吳兆麟的軍階相近,吳兆麟的軍階相當於連長,起義成功後,民國元年,吳兆麟被授中將軍銜)俸祿為二百石(其實是年薪。每石等於多少斤呢,每石等於120斤,計24000斤,按目前中國大陸大米市場價格每斤2塊多錢,折合人民幣年薪六萬元),協助上面的將尉。
將尉有兩個,實際是縣尉(主抓軍事的副縣長),按“吏推從軍”到軍隊裡任職的時候,就改叫將尉。縣尉在秦朝是僅次於縣令的第二把手,專管軍事,俸祿為二百石至四百石左右,高於屯長二百石。四百石是個什麼概念呢?所謂四百石,正好夠 廉頗 先生那種飯量的人吃十頓(廉頗一頓吃一斗,即十分之一石)。所以,四百石的年穀,夠廉頗吃五年。鑑於帶隊的這縣尉肯定比廉頗飯量小,所以應該能吃上十年。但是若他家有十口人的話,則又只夠吃一年的了。這一年全家人總是拼命塞小米吃,肚子和嘴巴恐怕也不會太爽,還想吃肉怎麼辦啊?秦皇帝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俸祿中的一半是折合成錢幣來發給他,使得他可以買肉吃,富餘的錢還可以去泡腳、松骨什麼的。但是他一泡腳松骨,老婆孩子的米肉就得減量。總之,四百石的米俸,剛好夠養活一家人,如果他不出去泡腳的話。而郡守的俸祿通常是兩千石,看來也並不富裕,但泡腳或稍可以了。而位列三公——如李斯這樣的級別,則是一萬石(也就是說,秦朝的總理比副營長的工資高五十倍),這是最頂尖的級別了,可以泡很多腳。
我們有理由懷疑,陳勝在擔任屯長之前,會不會是縣裡的什麼中下級小吏,同樣按“吏推從軍”的原則,才從縣裡的行政官職改派作軍隊裡的軍官屯長了。關於這一點,史書上說,“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那就是說他們多少是個小官吏,否則,手上沒有一些用於分配利益的權力的話,他們無法作到“愛人”,收買人心,讓士卒為其所用,而且他們擔任這種小官吏職務的時間比較長,是“素”,頗有一段時間了,那麼他們就不是普通平民或者農民,而素來算是一定程度上的“人上人”(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陳勝後來要把曾經跟他一起種地並且事後“揭發”他種地的人殺了)。而且他們對下屬一貫比較nice。
凡縣尉(四百石)出去帶兵了,就改叫將尉。這次帶隊的將尉有兩個,分別叫做將尉A和將尉B。在他們下面,是二百石的陳勝吳廣,而陳勝吳廣素愛人,士卒都是他倆的fans。
總之,陳勝吳廣應該是很有品的,應該還戴着一頂冠,表情嚴肅,但對下級和氣,而且素來如此。
吳廣也不是俗人,吳廣也有字,字叔,說明他也是戴冠族,絕不可以和他所督理的九百貧民混在一起,他更決不是農民。農民而有字的,恐怕一個也找不出來。
陳勝很討厭相傳久遠的祖先崇拜觀念,他後來喊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就是反對貴族的祖先崇拜的。於是陳勝想,雖然我沒有可以傲人的祖宗,但是我可以藉助天命啊。他的“魚腹藏書”、“狐狸夜語”,也就是編造了一個天意,用天命彌補他祖先的不足,讓天和上帝發言幫他拉選票。陳勝以自己的天命理論,終於彌補了祖先的不足,甚至想擊破天子的祖先崇拜理論,取得了造反的理論依據。自打陳勝、劉邦這些匹夫相繼稱王以後,中國的歷史,從此也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貴族大家族統治的時代(夏商周秦)——我所謂青銅時代,從此也就徹底結束了。
這天中午,將尉找陳勝、吳廣他們喝酒,準備飽餐一頓之後,擇日拔營啟程北上。
“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明早可以出發不?”將尉A問。
陳勝說:“準備的都沒問題了,但我最近心情不太好,比較悵然,還是讓吳廣先說吧。”
將尉轉看吳廣,並奇怪地叫道:“咦!吳廣,你的眼睛怎麼看起來像不新鮮的魚眼?”
是啊,我夜夜裝狐狸叫,能不魚眼嗎?
吳廣說:“我眼睛腫脹,是因為最近身體不好,懷孕了——是我老婆懷孕了。所以,我不打算去漁陽戍邊了,我明天就回家照顧老婆。”
“你是當真的嗎?我的意思是,are you serious?你現在是在軍中,不是在縣裡!吳廣,雖然你是我的老下級,但是不能像以前那麼亂開玩笑。”
“我很serious的。我這麼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人,不在家照顧老婆,而去戍什麼守什麼破漁陽,豈不大材小用!”
“我最後給你一個機會,你可以收回你剛才說的話。吳廣!”將尉A一邊說一邊站起來。
“我很serious的。我這麼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人,不在家照顧老婆,而去戍什麼守什麼破漁陽,豈不大材小用!”
“好。”將尉A扭頭,很禮貌地問陳勝,“陳勝,請問,你這裡有沒有竹板?”
陳勝說:“有,我把扁擔給你拿來。”
“不用,小一點的。”
吳廣說:“小一點的有,我抽屜下面有。”
將尉A好奇地看了一下吳廣,說:“你可以閉嘴了!——!”
陳勝把竹板拿來了,吳廣卻還沒有跪下。將尉A叫他跪下他依舊不跪。他好像對站着很陶醉。
將尉B過來,一腳把他踹倒。將尉A舉起竹板,照着吳廣的屁股結結實實就是連擊七八下子,一邊打一邊還喊:“我叫你懷孕!我叫你懷孕!我先給你打胎!”
吳廣說:“不要啊!········不要啊·······胎不在我肚子裡呀!~”他的士卒fans們也趕緊跑來看,但見吳廣左右躲滾,被打得像一條暴土狼煙的舊軍毯,灰塵四濺,嘴裡兀自還疼得“縮縮”地叫,像是吃了什麼燙的東西。Fans們都急得要哭,但手裡除了熒光棒,並沒有什麼硬的東西。有硬的東西也不敢上前干涉啊。
正這時候,將尉A由於打得太賣力氣了,身子甩動太厲害,他的佩劍從劍鞘里滑出了小半截。吳廣見狀,躺在地上,來了一個猴子摘桃:捉住將尉A的劍把,抖腕抽出,寒光向上一刺,劍尖咯吃一聲從將尉A的後心穿出。將尉A倒退一步,倒在地上連連吐血。吳廣滾起身,搶前逼近,一字一頓地說:“我、說、過、了,我、很、serious地、告、訴、你,我、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我、要、在、家、照、顧、老、婆———”
將尉A呻吟着說:“你——是個軍人啊······老婆重要,········還是國家········”
吳廣剛要結果將尉A的性命,這時將尉B急了,抽出佩劍,擎着,一聲吶喊,從後面直直地沖吳廣衝鋒過來。吳廣並不轉身,一個後旋踢接三個單腿連踢,硬是把將尉B硬生生地分三段路倒退着踢飛出了營帳門,寶劍則早在人飛出大帳前就已脫了手。
陳勝揀起寶劍,先補了幾下子,把痛苦的將尉A的痛苦結束了,再與吳廣衝出去,並力與將尉B戰鬥。將尉B失了武器,只好立起兩掌,實施“手刀防禦”,未走幾招,被雙劍穿身而死。這就是史書上說的:“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旁邊的fans見了,紛紛舉着熒光棒跑了!出大事了,士兵們沒有後路了,後路被陳勝絕了,不起義沒有辦法了!陳勝召集自己的徒屬,也就是班長、排長級別的人,陳勝說:“公等遇上了大雨,大雨下得彌天蓋地,曠日持久,我呆在營房辦公室里,聽着雨水在我的屋頂作着雜亂無章的敘說,一萬個聲音重複着同一個意思,關於個人事業或者遠離故鄉,關於去漁陽戍邊還是因為遲到領死,此類並無多少差別,都是因為這場雨水,使得我們一再耽擱,使得我們的前途越來越窄。
“雨點在我的屋頂輕盈地跳舞,我無法知曉雨水喋喋不休的訴說是欲給我以怎樣暗示,這被雨水打濕了的秦朝江山,我不知道,是該雲破日出還是就此耽擱。”
大家都被陳勝辭意飛揚的動聽演講驚呆了,痴迷了。
“其實,眼前的困境實在是最容易解決的。想想不抱希望的人生角色,想想一個少年初出家門就已無路可走,想想一個秦王朝的嬰兒的未來多半是黔首的空度歲月,漫長而又空洞。我們何需說出黑夜對思想的困擾,何需談論一場單薄孤苦的雨水,當一切都因色澤陰冷而苦痛不堪,這時候,說出憂鬱還有什麼新意。我們還是想想那些快樂忘形的歲月吧——作為一個壯士,你們不死則已,死就要死得以謀求自己的大名!你們不願意在有生之年成為公侯將相嗎?你們的人生追求僅僅限於免於饑寒和戍守邊疆嗎?——有人說了,那些王侯將相都是有種的,我們身上沒有他們家族的DNA,我們做夢也別想當王侯將相了。是嗎?王侯將相,難道真的有種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今天就此起大事,列位只消不計生死,不顧疲勞,不畏艱險,輾轉於秦王朝山河大地,斬將奪城,立下汗馬功勞,我陳勝因功授封,若不能保你們名忝王侯之位,身列將相之行,舉人生榮耀只大名,我陳勝其有如此!”說完,一劍向帳門的柱子擊去,劈開深深一道口子。
眾徒屬無不雀躍,齊聲高呼:“敬——受——命——!!!”
這些徒屬回去之後,經過史書失載的一些處心積慮的鬥爭,言語激發或者是命令強制,終於讓九百人跟隨他們造反。
就是所謂時勢造英雄,俊雄豪傑陳勝振臂一呼,九百戍卒與天下之士奮起相應,雲合霧集,飄至風起。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烈烈燃燒!他們從此走上了一條激情燃燒的澎湃人生之路。
瀟水曰:陳勝喊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口號,實際上不是對自己說的,而是以此餌釣眾人的,是對士卒們說的。陳勝認為“匹夫皆可謀為王侯將相”,人活着就要“舉大名”——陳勝用這種高端的“自我實現”(馬斯洛曲線高端)來激勵那幫士卒拼死反秦,而不是像水泊梁山那樣僅僅為了“大塊兒吃肉、大碗喝酒”(那只是馬斯洛曲線中的低端需求)。這就更見出了陳勝的進取精神,是高出了水泊梁山好漢們一個層次的。
正是由於陳勝長期以來對於功成名就一直有着高度的關注(為此常常弄得自己悵然不樂),所以才會想出這個口號吧。
陳勝起義的消息很快和公元前209年夏天的風一起四處吹散,天下之人云集相應,許多豪傑之士都自己裹了糧食,像影子一樣追從着陳勝(這些人能自帶糧食,說明還不是赤貧者,實際上是一些豪傑,利用自己的勢力和控制的人丁,帶着自己的積聚的糧食,宣布走上起義的道路。他們未必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但他們確實是受了秦朝的政治迫害的,因為秦帝國一直有打擊豪強的“殺豪傑”政策,而且這些人都希望趁這樣的機會能爭得裂土割地,成為一方王侯將相。我們說,人們受剝削壓迫是大得背景,但運動的性質在於恢復分封與六國則是顯著的表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規模巨大的人民運動,形勢如火如荼,陳勝是打響第一槍的人,晁錯說“天下從之如流水”。當隊伍終於推進到陳城的時候,陳勝回頭一樣,身後已經匯聚戰車六七百乘,戰馬騎兵千餘騎,步卒數萬人。(這些兵源,多數應該來自被攻破的城邑里被收編的地方武裝。)
不管怎麼樣,不管犯了多少錯誤,留下多少遺憾,公元前209年的夏天,陳勝在陳城自立為王了。奇怪的是,他並沒有自立為楚王,而是自立為陳王。他也沒有管自己的國號叫楚,而是叫“張楚”,就是“張大楚國”。所以,嚴格地講,他不是復興了楚國,而是建立了一個政治上支持楚國的新國和一個叫“陳王”的新王。我以為他的國號也許是“陳”。他也知道自己建立楚國做楚王,大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為了避免有人出去拉董事進來——弄什麼楚王或者趙王,“獨一董事”陳勝索性派了一批自己信得過的人去到諸將的軍中當“監軍”——相當於政委,專門過去搗亂、掣肘的,同時也防着他們在外出攻略地盤後自己辦公司。一些獲得了地盤的諸將,在回來報功時,往往被陳勝藉助這些“監軍”搜集捏造的罪名把他們殺了。導致後來有一個叫做武臣的將軍乾脆不敢回來,直接在外面自立為王了。
這些信得過的“監軍”有些是陳勝的故人——比如邵騷就是陳勝在陳城裡的故人,監了北上趙地的軍(陳勝有這樣的故人,可以進一步用於推測陳勝起義前的身份)。有的則是陳勝的老同僚,比如吳廣,當了西方面軍的監軍。為了避免大家嫌吳廣缺心眼兒而不聽他的話,陳勝特意加封吳廣為“假王”(也就是虛擬陳王)。陳勝說:“假王吳廣在軍中,就跟我真王陳勝在軍中一樣。”可是“假王”吳廣還是沒嚇唬住他所監的諸將,反倒被他所監的諸將把他給殺了——這是後話不提。
陳勝的這一套監軍制度還算比較有效,至此以後,再沒有敢拉外人進來當董事長的了,但是陳勝也徹底讓諸將們冷了心。而且,最主要的是,陳勝也就徹底脫離了復興六國,以及他說的“大楚興”等等這一運動的既定洪流了。
陳城中有個大賢人,名字叫周文。周文是個有資歷的人,從前曾經給楚國的專權專業戶“春申君”黃歇當工作人員,後來進入項燕軍中搞神秘主義工作——“視日”。“視日”就是看天時。打仗講究看天時。但具體怎麼看,史書上沒有交待。我們可以參考同期羅馬人的占卜技術:在打仗之前,先用一根棍棒把天空分成四個部分,然後進行觀測,以四個象限中出現的鳥的種類和飛行軌跡作為徵兆,據此決定戰役是吉是凶。周文大約也是這樣:他戴上墨鏡,朝着四方天上亂看。項燕問他看出了什麼,他支吾了一會兒,說他發現太陽是從東邊升起的!當時項燕帶領着楚國之傾國主力軍,正和王翦大軍在蘄縣對峙,不知什麼原因,項燕突然掉頭向東移動。王翦抓住了楚軍胡亂移動、行伍易於遭受攻擊的難得機會,發出精銳主力把楚軍殲滅。項燕到底為什麼要突然向東移動,導致自己的滅頂之災,史書上沒有給出原因,或許是類似周文這樣的視日,告訴他的吧——東邊吉利!項燕就這麼被周文“害”死了。
如果項燕得知,周文得出東邊吉利的結論的依據,也許就是因為太陽在東邊,所以東邊吉利,那真要活活把項燕氣死了。
鑑於周文有這麼不平凡的經歷,陳勝當即就拜他為將軍,派他率領西A方面軍,向西直逼函谷關。而吳廣監領的西B方面軍,也順着豫西走廊往函谷關方向衝擊。兩伙人馬似乎要比賽爭功似的。而為什麼急着進攻關中,而不注意鞏固楚國根據地,陳勝犯的這一戰略錯誤——至少是冒了很大戰略風險的,歸根結底,可能還是陳勝怕別的諸侯王先闖入關中,自己的當帝王的鴻鵠之志就落空了。
所以,陳勝在準備並不充分下,倉促向西進攻。
但是吳廣是個死心眼兒,不太懂軍事,非西進的路上,要停在滎陽城這樣的百年老牆下面督軍攻堅,一連拖了幾個月都毫無進展,把他屬下的將官們氣得半死。但是,吳廣在滎陽等堅城下消耗,客觀上為周文創造了機遇,可以避免滎陽等重要據點的秦軍跑出來牽制周文軍的西行。
周文遂擺脫了秦主力的干擾,一路避實就虛,批隙導窾,於空隙無遏處用刀,不但沒有太大消耗,反倒隊伍越滾越大,抵達陝西東大門函谷關的時候,麾下已竟有士卒數十萬,戰車一千乘!經過一番史實失錄的殘酷戰鬥,周文竟一舉攻克函谷關,長驅直蹈,直趨咸陽,一直打到了距離咸陽城僅僅幾十公里的驪山腳下。周文帶着墨鏡,鋪展在他身後,是數十萬大軍和迤邐上千輛戰車,獵獵的旌旗遮住了陝西一半天的陽光。數百年未見的巨大恐慌,籠罩着秦二世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