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本牛流馬”究竟為何物?
送交者: 二野 2012年06月05日07:38:2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本牛流馬究竟為何物? 

 

向為史家樂道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何模樣?如果有誰想按圖索驥,只照《三 國演義》所列 製造木牛流馬法去複製,這同想製作永動機一樣是徒勞的。《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描寫孔明製作的木牛流馬,宛然如活者一 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而且將舌頭扭轉,牛馬就不能行動,再扭過來,  便又長驅大行,真是奇妙得很。

 

木牛流馬是存在的實物,並非小說家杜撰,最早記載見於《三國志·諸 葛亮傳》及《後主傳》等書:(建興)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如 以木牛運。”“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十 二年春,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但是,由於古代沒有留下任何實物與 圖形,後人無法複製,不知其中機竅到底如何,加上《三國演義》的潤色,  更使它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多少年來,人們對木牛流馬的解釋一直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概括起來,有以下5 種說法:

 

  一、木牛流馬是普通獨輪推車。《宋史》、《後山叢譚》和《稗史類編》都說:木製獨輪小車,漢代稱 為鹿車,經諸葛亮改進後稱為木牛流馬。到了北宋,在沈括《夢溪筆談》中 開始出現了獨輪車的名稱。近人機械工程家劉仙洲也持此見。四川渠縣 蒲家灣東漢無名闕背面的獨輪小車浮雕及同縣燕家村東漢沈府君闕背面的獨輪小車都再現木牛流馬的模樣。這種小車的形態和構造,因地制宜,略 有不同,故各地所稱手推車二把手雞公車等,都是指這種 獨輪小車。

 

 二、木牛流馬是四輪車、獨輪車。高承《事物紀原》卷八說:(諸葛亮始造)木午,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民間謂之江州車子。這在《諸葛亮集》、《資治通鑑》裡也有些根據,范文瀾明確提出這個觀點。其確鑿佐證是成都羊子山 二號漢墓出土的駢車畫像磚,其右下角有人推獨輪小車的形象。木牛 流馬的稱呼來歷,因為獨輪車不用牛馬,一個人能推走,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轉的馬(流馬),這正如今人把拖拉機叫做鐵牛、摩托車叫 電驢子一樣。 但這兩種解釋也有欠妥之處:獨輪車、四輪車機械原理十分簡單,何勞 長於巧思的諸葛亮親自製作?而且獨輪車早在2000 多年前就有了,諸葛亮沿用了這種獨輪車,還值得史書上大書一筆嗎?

 

 三、木牛流馬是奇異的自動機械。此說以《南齊書·祖沖之傳》、《太平御覽》、《辭源》等為代表,其 主要內容是:三國時代,運用齒輪原理製作機械,己屢見不鮮。東漢時畢嵐 作翻車是利用齒輪轉動來汲水的一種裝備。三國時韓暨又製造水排,利用水力驅動水輪來灌水。魏國有個馬鈞,他重造出指南車,又能用水力發動,使 木人擊鼓吹蕭,跳丸擲劍,春磨鬥雞,變巧百端。而諸葛亮只能製造獨輪車,  不是相形見絀嗎?《南史·祖沖之傳》: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  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可知祖沖之是親眼見過木牛流馬的,又 因木牛流馬的啟發,他便創造一種機械運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馬更勝一籌。由此可知,木牛流馬一定是利用齒輪原理來製作,否則祖沖之不會有興趣拿 它來作參考和對比。可惜的是此論缺乏確鑿的論據和實形。

 

四、不明確指什麼東西。 《三國志》、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和《辭海》只籠統地說三國 時諸葛亮所創製的運輸器具

 

五、是一種具有特殊外形及特殊性能的獨輪車。 近人陳從周、陸敬嚴查檢文獻根據,勘察川北廣元一帶現存古棧道的遺蹟、寬度、坡度及承重等數據,提出新觀點:木牛有前轅,引進時人或畜在 前面拉,還有人在後面推。有車輪架,車身長4 尺,寬近3 尺。流馬不是四 輪車,與木牛大致相同,但沒有前轅,進行時不用人拉,僅靠推,車身狹長,  車形似馬。 陳、陸的觀點較為接近事實,但總覺有點欠缺。看來木牛流馬究竟為何 物結論為時尚早。有興趣的人們,特別是研究中國文化史的專家、學者和四川的同志,不妨試一試,再提出一些新的見解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張發奎::中共廣州暴動之回憶
2011: 六四10張令人難忘的照片(組圖)
2010: 羅干放的兩把火 - 89燒軍車、天安門自
2010: 高伐林: 中國人應該向賽珍珠深深致敬(
2009: 齊婕: 談六四悲劇--竟次發展模式的必然
2009: 6-4的吾爾開希怎能這樣虛偽呢?
2008: zt 縱橫三千年,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88
2008: (ZT)中國人墮落了麼? 作者:蘆笛
2007: 中國高速列車憑什麼能拿到國外關鍵技術
2007: 一個關於“民運”領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