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李德:剛到部隊就要求女戰士陪睡
送交者: ccplie 2012年06月10日10:14:2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陳士榘談李德:剛到部隊就要求女戰士陪睡
大中小2012-06-10 02:56:25轉發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電子報
【多維歷史】1935年10月,長征勝利結束,父親陳士榘也結束了他的“設營司令”生涯,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第四師參謀長。

翌年三月,父親這時也被選調到紅軍大學學習。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講授戰術課。

 

 

陳士榘(左)與李德

父親是這樣評價李德的:儘管指揮反圍剿時讓紅軍吃了大虧,長征初期他的指揮也很失敗,但他的課卻講得不錯,有許多新的知識性很強的軍事術語。他用一個德國人的視角讓紅軍將領們領略了現代軍事技術的魅力。 應該說,他還是有一套軍事理論的,做教官完全稱職,遺憾的是他沒有意識到好的軍事理論必須與當地軍事實踐結合起來才有生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父親早已經離休,閒來無事,同時感到來日不多,陷入了對歷史的回憶與反思之中。有一次我們一起看電視劇,出現了為時不長的李德的形象。

父親說:“李德其實不是草包。他是奧地利國籍的德國人。李德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其實,他才比我大9歲,可是軍事資歷並不淺。他應徵加入奧匈帝國軍隊時僅僅14歲。後來他被俄國軍隊俘獲,‘十月革命’後,加入蘇聯紅軍。他從士兵做起,由於作戰勇敢,一直升到騎兵團、旅參謀長的職務。後來,又返回德國搞革命。之後又前往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1933年10月初,以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的名義,李德滿懷抱復和理想,通過種種險阻,幾經輾轉,踏上蘇區這片土地。

其實共產國際並沒有給李德‘一錘定音’的權力,但是王明、博古過於信任李德,毛澤東的游擊戰思想當時又被排斥,所以,陣地戰變成紅軍的主要戰鬥手段。這是他沒有結合中國的國情而硬要套用歐洲革命的經驗,以至造成中國革命的重大損失。”

父親還給我講了一些李德的私生活,父親笑着說:

“李德剛剛來到部隊,提出了一個在我們看來很好笑的條件,就是希望有個中國女戰士陪他睡覺。這在德國、奧地利可能不算什麼,在中國尤其是在紅軍,就顯得有點可笑。我們在底下還議論說,外國人真是隨便。好在他也聽不懂。後來,一個年輕的農婦真的陪伴了李德在中國的生活,她的名字好像叫蕭月華。蕭月華不漂亮也不醜,有着中國農村婦女吃苦耐勞、善於伺候老公的品質。 在蘇區的時候,他們一直住在一起。長征開始後,由於艱苦,大多數婦女被送到休養連,‘李德夫人’也去了那裡。蕭月華歷盡艱辛隨李德到了延安,這個樸實的女人把李德伺候得很好。為了讓李德生活更舒適一些,她在他指導下學會了烤麵包,在延安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他們的婚姻由組織安排,蕭月華眼中的李德首先是第三國際和革命代表,其次才是丈夫。由於兩國生活習慣和觀念相差太大,加上李德打了敗仗威信掃地,本來共同語言不多的他們經常吵架。後來他們離婚了,提出離婚的還是蕭月華。她後來到了長沙,在那裡工作了多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去世。”

父親說,在紅軍大學的李德已經全沒有當年的狂妄,他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存在,講課中他舉了好多紅軍作戰的成功例子,以這些戰例作為教學的參考。

一個曾經指揮紅軍千軍萬馬、實際權力一度比毛澤東、周恩來還高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在被削掉了兵權、並受到嚴厲批評和羞辱後還能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態,卻也是難能可貴。

【多維新聞】本文網址:http://history./news/2012-06-10/58756064.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論“六四”給中國人帶來的正面的意義和
2010: 在北大圖書館,傅斯年打了毛澤東一記耳
2010: 陳昌浩和四萬將士:中國紅軍最大冤獄
2009: 齊婕: 歷史戲說:毛周劉鄧的攝嬌制鳳水
2009: 記錄:一個罵毛主席的青年的轉變
2008: 認識毛澤東
2008: 他們真的是鐵哥們嗎-淺析二戰時期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