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治軍非常嚴格,對士兵平時、戰時的行為都有鐵的紀律約束,諸葛亮所制訂的軍紀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最嚴格的軍紀之一。他認為部隊是一個特殊的團體,不能與老百姓一樣,犯什麼罪受什麼罰,而是士兵犯了小過也要重罰,違犯了軍令就要殺頭“軍法異等,過輕罰重,令不可犯,犯令者斬” 《斬斷第十四》。諸葛亮制訂如此嚴格軍紀有一部分原因是針對四川人的特性。四川人1800多年前是比較懶散,不守紀律,象小孩一樣“一天不打,上房揭瓦”。袁子曰“蜀人輕脫,亮堅用之”。諸葛亮在《斬斷第十四》中對蜀兵規定了61條軍紀,違令者斬。其中包括變改姓名,衣服不乾淨整潔這些在老百姓看來的小事士兵犯了都是殺頭罪。諸葛亮並不濫殺無辜,而是自己卛先守法、以身作則“故人君先正其身,然後乃行其令”,先讓士兵學習與熟悉這些軍紀,然後才是處罰“以教令為先,誅罰為後”。由於軍紀嚴明,士兵遵守紀律,蜀兵深受老百姓的歡迎。蜀兵出師、搬師時老百姓如送迎客人一般,部隊行軍時也不禍害老百姓,連砍柴的老鄉也不會騷擾,“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袁子》。聽起來比解放軍的紀律不會差。解放軍的軍紀好靠的是堅決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如果追根溯源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與蜀軍的軍紀有許多相似之處,很難說主席當時制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沒有參考諸葛亮的治軍條例。現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諸葛亮的治軍條例列表對比如下:
三大紀律
|
諸葛亮的治軍條例
|
1.一切行動聽指揮
|
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按旗不伏,舉旗不起,指揮不隨,斬!《斬斷第十四》
|
2.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
阿私取受, 斬!《斬斷第十四》
|
3.一切繳獲要歸公
|
得其財帛不自寶,得其子女不自使。《將誡》
|
八項注意
|
|
1.說話和氣
|
大言警語, 斬!《斬斷第十四》
|
2.買賣公平
|
取非其物, 斬!《斬斷第十四》
|
3.借東西要還
|
借貸不還, 斬!《斬斷第十四》
|
4.損壞東西要賠償
|
|
5.不打人罵人
|
|
6.不損壞莊稼
|
|
7.不調戲婦女
|
見美不淫。《將志》
|
8.不虐待俘虜
|
孟獲七擒七縱
|
紅軍的“十六字訣”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被描繪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戰術體系的基礎,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戰術體系奠定了第一塊基石。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依靠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持,運用“十六字訣”的基本精神,實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創造了一個個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奇蹟”(百度《百科》)。由於如此重要,其發明權也就倍受關注, 有說是毛澤東發明, 有說是朱德發明, 有說是毛澤東、朱德共同發明。“十六字訣”真有這麼神還值得為發明權來爭論不休嗎?“十六字訣”的核心思想就是“避實就虛”,而避實就虛這一戰略、戰術原則是2500年前由孫子提出的:“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孫子·虛實》;“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軍爭》。1800年前諸葛亮將這一原則加以發展為“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我往敵來,謹設所居;我起敵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敵,先擊其實”《諸葛亮集. 治軍第九》。我們以列表的方式將其“十六字訣”作一個比較,並加以說明:
十六字訣
|
諸葛亮的戰略、戰術原則
|
敵進我退
|
我往敵來,謹設所居 (我往敵來即是
敵進我退的意思,在敵進我退之間要選擇好紮營地)
|
敵駐我擾
|
我起敵止,攻其左右(我起敵止即是敵人一駐紮下來,我們就上,在其左右兩側實行騷擾攻擊)
|
敵疲我打
|
量其合敵,先擊其實(估計敵軍疲勞,準備合兵一處收兵時,趁勢攻擊其主力)
|
敵退我追
|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孫子).
|
與其去爭辯毛澤東還是朱德是“十六字訣”發明者, 還不如承認是毛澤東還是朱德繼繼承發揚了諸葛亮的戰略、戰術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