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蔣介石並不生疏。1946年10月
他同宋美齡視察過台灣。當時,他和宋美齡心裡都十分高興,私下曾十分讚許地說:“台灣為一片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詐
百出,必欲亡我國家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有了台灣,就有了一切。”此外,台灣還有其獨特的條件,它是中國沿海的最大島嶼,氣候宜人,物產豐富,
又有豐富的礦藏。而且在經過日本的長期霸占之後,台灣的經濟脫離祖國大陸而獨立存在,自成系統,尤其是它與祖國大陸之間隔了一條100多公里寬的海峽,沒有現代化的海空軍的“共軍”是極難橫渡的。
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在全面突破了蔣介石精心策劃的“長江防線”後,占領了其“首都”南京,國民黨的江南“半壁江山”已支離破碎、心急如焚的蔣介石立即在浙江定海舉行了緊急軍事會議,會上,蔣介石便引述了一句所謂孫中山先生的“遺訓”:“外戰不出(四)川,內戰不出(台)灣”,
以說明自己撤守台灣乃緣於先總理事先已確定的“偉大思想”,可謂用心良苦。這“外戰不出川”的靈驗,已由八年抗日戰爭,在蛾眉山躲過這一劫所印證。現如今
國破如此,也只有“內戰不出灣”的聖言可信了。會議結束後,蔣介石拍板:撤守台灣,建立“反攻大陸,復興黨國”之基地。蔣介石所以選中台灣作為棲身之地,
原因有四。
首先,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台灣自古以來是我國東南的一個行省,他位於我國東南海濱,同大陸只有一水相隔,台灣省陸地面積約35961平方公里,人口達兩千萬。台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比海南島略大,他的地形長似傾梭,東西最寬約140公里(新港至新社以南),南北最長約380公里(富貴角至鵝巒鼻),東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臨近,東北與琉球群島相接,蜿蜒直達日本,西隔台灣海峽,與祖國大陸相望,最近距離福建省,僅150公里,晴朗天氣,登上福州鼓山大頂峰,極目遠眺,便依稀可見高聳在台灣北部的雞籠山。
因而,從 政 治 軍 事 角
度來看,台灣具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台灣具有攻防兼備,它和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等構成一條海上長城,作戰迴旋的空間比較大,起
着防禦骨幹的支撐作用,這種作用為歷代軍事家稱之為我國“東南之鎖鑰”“腹地數省之屏蔽”“安全之屏”。這種國防的重要性,早在清朝施琅就向清政府提出
了,他說“中國東南形勢,在海不在陸,陸之為患有形,海之數奸莫測。台灣雖一島,實腹地數省之屏蔽。棄之則不歸吾,不歸賊,而必歸於紅毛(指荷蘭),待恃
其戈船大器,又據形膏沃為巢穴,是藉寇兵而資盜糧也”。
這一點,日本作為中國近鄰,早就意識到了台灣的戰略價值, 1868年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而台灣是其首先侵略的對象。1884年,
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其重要的企圖就是攫取台灣。日本前首相松方正義當時就毫不掩飾地說:“台灣非永久歸我國不可”“台灣之於我國正如南門之鎖鑰,如
欲向南發展以擴大日本帝國之版圖,非闖過此一門戶不可”。在二戰期間,日本戰機也是以台灣為基地,起飛轟炸美國駐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的。日本是一資源缺乏的
島國,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海上運輸,而且大部分進口船隻要經過台灣海峽,所以,台灣海峽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日本有人把台灣稱之為“東方的直布羅陀”,由此
可以看出日本對台灣的野心。
台灣島與大陸之間有一海峽——台灣海峽,它南北長約370千米,東西寬約130——140千米,台灣海峽海水比較深,風高浪大,多海礁,不易登陸,是大陸沿海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這對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難度是相當大。另外,台灣距離美國駐琉球群島和關島的軍事基地更近一些,一直依靠美國的蔣介石而言,無疑是恰好地利。假如中 共攻取台灣,妄想得到美國的援助,而且也容易逃往海外。
其
次,從經濟上看,台灣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自給自足,交通便利,可以長期割據一方。清朝統一台灣後,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加強對台灣的管理,發展其經
濟,島內新興了許多大市鎮,“舟車輻輳,百貨充盈”,乾隆之後“貿易甚盛,出入之貨歲率數百萬元”,煤糖茶稻米等,是輸出大宗,樟腦在十九世紀末占世界銷
量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記載乾隆初年“蓋緣撥運四庫 各
營兵餉之外,內地採買既多,並商船所帶,每年不下四五十萬,又南北各港來台小船,巧借尖風名色,私裝米谷,透越內地”。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洋務運動,也曾使
中國社會經濟產生微妙的“繁榮”,台灣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收益,到日本割占台灣之前“在台灣曾出現全國第一家機器煤礦,第一條電線,第一台電話,第一盞電
燈,第一家現代郵局,自行設計建造第一座大鐵橋(淡水河大橋,長463米)等等”。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出現大陸居民大規模移居台灣的高潮。台灣人口和生產都有了較大發展。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乾隆後期的一個世紀間,台灣人口增加了70.80萬。1893年即日本占據台灣前兩年,台灣漢族人口達507505戶,2545731人。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的國民黨南京政府接管台灣。隨着國民黨軍隊進駐台灣,又陸續有大批大陸外省籍人口移住台灣。1948—1950年遷台灣者達483373人。對於長期與共 軍對抗的國民黨軍隊而言,後備軍事力量是很充足的。
台灣在日本50年
的殖民統治中,雖然日本對台灣實行剝削掠奪之政策,但日本為了其擴張的需要也對台灣進行了一些適合它所需要的“改革”,這對台灣的現代化進程多少也有點影
響。而且日本失敗後,台灣是國民黨蔣介石對日軍受降之範圍,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工業設施,這為台灣的發展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再次,台灣距離原國民政府首府南京較近,容易撤退,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大陸的黃金,美鈔和工業設施等物資移往台灣,較其他地區要便易,再加上台灣位於大陸沿海地帶的中部,蔣介石想以台灣為軍事基地,對大陸漫長的沿海地區進行轟炸或騷擾。
最後,有效法先人鄭成功的意思。1659年,鄭成功興師北伐,從崇明入江直搗南京。在圍攻南京之役失敗而還,為了發展反清勢力,鄭成功決計進取台灣,“復先人之故土”以為根據。而蔣介石在大陸失敗後也想效仿鄭公之舉,舉殘師移往台灣,以保存和發展勢力,“反 共 救 國的復興民國”以為根據。
為此,蔣於1949年1月18日任命心腹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將40萬大軍交由湯指揮,以便“一旦中國大陸萬一發生意外,可有一支可靠的軍隊隨政府遷來台灣,免使台灣受到親共陰謀的威脅”,並下令俞鴻鈞、席得懋2人立即將國庫3.7億美元黃金、白銀和外匯移存台灣;同時將“中央銀行”,“中國銀行”存入私人戶頭,以免無法提取。
此後不久,蔣還“富有戰略眼光”地提出了一個更龐大的設想,即建立一條“北連青島、長山列島,中段為舟山群島,南到台灣、海南島”的海上鎖鏈,以便更全面地封鎖大陸。
不久,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南京、上海相繼解放,中國的國內局勢發生巨變,在中國大陸已無立身之地的蔣介石,只好退居台灣。
(文章原創於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