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wyen:在網絡上尋找英雄外公的足跡 |
送交者: Elwyen 2013年09月14日18:38:1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 楊虎等固守至天明。賊將吏以巨金賕應瑞、通濟諸艦,環攻肇和。肇和中砲,瞭望台傾,庫焚,死者藉出。楊虎乃從容燔檄告,沉軍幣,而與馬伯麟、李元箸率殘部,浮小艇退歸。陳可鈞等被執,不屈,死之。是役也,死二十餘人,傷百餘人。賊袁凶懼,天下聞風,知賊軍不足為矣!雲南護國軍起 ……
-- (選自《國聞周報》1925年第2卷第25期 《陳其美墓志銘》) 網摘資料:
( 一 ) 追隨孫中山,討袁護法,致力於“憲政中國”
“1905年7月,中山先生赴東京,經日本友人宮崎寅藏介紹,認識了黃興,兩人暢談革命形勢,極為契合,主張將興中會和華興會合而為一,以便壯大革命力量。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任總理,黃興任協理,隨後他們同心同德,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前赴後繼的鬥爭,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和國然而,在二次革命中,孫中山和黃興產生了分歧。逃亡日本後,雙方分歧更加擴大。l 9 1 3年年底和翌年春,正當中華革命黨醞釀期間,黃興也在東京。但陳其美在籌備工作中,事事不與黃興商量,個人獨斷獨行,形成了一個宗派,上有胡漢民、張繼、居正、許崇智、戴傳賢、謝持等人的支持,下有1 5兄弟(一說1 3兄弟)的擁護,他們是方劍飛、王介藩、俞奮、寧武、李元箸、楊虎、丁士傑、石子奇、曾孟啟、張宗海等人。” --- 摘自“田桓:追憶孫中山先生若干亊”
《民權報》對臨時參議院本不抱希望,更痛恨它不敢堅持《臨時約法》,屈從袁世凱的武力威脅。它曾憤慨指出:“苟袁氏而真以兵力壓制解散參議院,殺參議員,則參議員之死,為遵崇約法而死,為代表民意而死,死亦榮也,更何必瑟縮畏懼,忍以代表民意之機關而曲服袁世凱之私意?”“袁世凱將來若更以兵力脅參議院,使上皇帝勸進表,然則參議院亦將畏威力而草改元詔耶?”因此,它認為行將召開的第一屆國會必須擺脫袁世凱的武力脅迫,自由行使權力。9 月,《民權報》發表文章提出:鑑於將來國會議員“一入袁氏之武力世界中,皆成無數木偶”,第一屆國會應“自行召集,並自行擇定相當集會地點”。12 月,尹仲材、何海鳴(何原在武漢主編《大江報》,8 月黎元洪查封該報並下令捉拿何就地正法,何逃至上海加入《民權報》編輯部)、李元箸等遂發起成立“歡迎國會團”,宣稱“以保持立法機關之安全,預防臨時政府之紛擾,歡迎第一屆正式國會議員開預備會於上海,自擇集會所在地為宗旨”;還特別指出:“第一屆正式國會既兼有參議院之特別職權,又有草定憲法、選舉正式總統之特別事項,且又應避北京武力世界之虐”,“先開預備會於上海,隨即開成立會於南京,極為得體”。②與此相配合,《民權報》接連發表文章,說“正式總統非袁莫屬”、“正式總統非袁則亂”、“袁如不當選,軍人必以武力干涉”等謬論,都是“妄談而已矣”。由於“歡迎國會團”以“預防北京軍警之干涉”相號召,尖銳地提出了“自由議定憲法”和“自由選舉總統”,不啻宣告取消袁世凱繼續為正式大總統的資格,袁世凱“張皇失措”,驚呼:“此項團體之用意,顯系純為反對本 總統一人而起”,“宜速行解散”。①他一面指使孫毓筠通電反對,授意馮國璋進行恫嚇,一面秘密與法使交涉,轉飭駐滬領事加以查禁。何海鳴等進行了堅決反擊,但終因袁世凱的破壞,又得不到國會議員的積極響應,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以後,“歡迎國會團”即演變而為“鐵血監視團”,由何海鳴任團長,繼續從事反袁活動。……
( 二 ) 肇和艦起義:
1913年,肇和號剛回到了中華民國,1915年袁世凱稱了帝。
(每想到外公當年曾劃着小艇登上此艦“肇和艦”,又在血光之中下小艇全身而退,真是令我激動不已) 這次海軍起義的行動,從一開始就不順利,本來,已將停泊在黃浦江的“肇和”、“應瑞”二艦運動得相當成熟,只等一聲令下。但袁世凱那邊好像聽到了什麼風聲,海軍司令薩鎮冰突然以檢閱為名要求肇和艦於12月6日出海,而後前往廣東。陳其美不能讓煮熟的鴨子飛掉,就臨時決定提前起義,時間定在12月5日。 起義計劃由楊虎率三十餘人由黃浦江襲取肇和占領後旋即炮擊江南製造局。陸上則以炮擊為號,按計劃分頭攻占電報局、電話局、巡警總局、工程總局等重要機關。孫祥夫則帶領另一組人由楊樹浦乘汽艇占領"應瑞"號、"通濟"二艦,策應肇和艦。 12月5日楊虎(任命為海軍陸戰隊司令)等人乘小舟悄悄上了"肇和"號,很快,全艦便被控制。而按計劃本應占領"應瑞"號、"通濟"號的孫祥夫小組被租界巡捕阻攔,未能登艦,致使二艦也始終觀望,遲遲不見起義。直接導致肇和艦最終面臨孤軍作戰。 “肇和”艦上的官兵不知外面情況,仍按預定計划行動,昂首的大炮褪去炮衣,到了江南製造局附近時,突然猛烈開炮。一聽"肇和"號起義開炮,陸地上革命黨人也開始按計劃攻占電報局、電話局、巡警總局、工程總局等重要機關。 當得悉此肇和艦被占領後,上海鎮守使楊善德和“剛好在上海”的海軍巡閱使薩鎮冰,一邊調動軍警於陸上阻擊,一邊以10萬元現金收買了"應瑞"號和"通濟"號兩艦。6日黎明,兩艦反戈一擊,向"肇和"艦開炮。由於肇和號以為兩艦已經起義,絲毫沒有防備,當“應瑞”向“肇和”連發數炮後,楊虎等人才如夢初醒,倉促應戰。於是"肇和"號受到3艦的圍攻,前後甲板和駕駛台都被炮彈擊中,傷亡嚴重。拂曉,轟隆一聲巨響,一發炮彈擊中汽爐艙(一說是彈藥庫),引起劇烈爆炸,艦員傷亡過半,大火燃燒,濃煙滾滾,敵軍很快占領“肇和”艦,不及脫逃的悉行就義。而陳其美,蔣介石等人指揮的地面進攻也由於敵我懸殊未能奏效。於是轟轟烈烈的"肇和"艦起義,在堅持12個小時後,以失敗告終了。
陳其美的墓志銘里提到了這一事件,其中我外公三十餘勇士之一,並和楊虎等人撤退至小艇上,得以全身而退。 ( 三 ) 第二次攻“肇和艦”:
6日晚9時,一批身懷炸彈和手槍等輕武器的中華革命黨人,夾在搭客中登上永固輪由澳門啟航, 次日晨3 時50 分駛抵黃埔。 他們喚醒酣睡的搭客,向他們宣布: “吾人慾借永固以襲肇和而討袁賊,並非行劫,如有金錢財物,一概保護,請即齊下艙底安息,以免危險。”接着,便紛起奔向各預定目標,迅速占領了舵房、車房、電燈房、火房以及船首船尾等要害部位,迫船主駛向肇和艦之側。時值黎明,江面霧氣瀰漫,肇和艦尚以該輪誤駛航線,鳴鐘告警。永固輪卻不顧水流湍急,多次向其靠攏,且有人企圖登艦。這時肇和方知將發生事變,急起向永固輪開火。預伏在東浦墟一帶的中華革命黨人聽見肇和槍聲,知輪上同志已經發動,遂向魚珠等炮台發起攻擊。頓時,肇和內外,黃埔兩岸,槍聲、炸彈爆炸聲,響成一片,戰鬥十分激烈。永固輪上的中華革命黨人為奪取肇和艦,不怕犧牲,多次發起進攻,先後有兩人為躍過肇和而墮水獻出生命。但是,在肇和艦嚴密炮火的封鎖下,永固輪的靠艦企圖始終未能實現,而攻擊陸上炮台的隊伍又被擊散,永固輪陷於腹背受敵之中。為了保存實力,中華革命黨人不得不迫該輪駛向沙灘,鳧水登岸,棄輪而退。
故事中,我外公是這次事件的策劃者之一,不知有無像前一次那樣身先士卒登艇而後再一次全身而退。 ( 四 ) 孫中山廣州蒙難,又稱“永豐艦事件”
外公曾作為孫中山的特派員監視各艦的情況。 綜合分析網絡顯示的資料,外公所得孫中山手令就是這個時期。 附一份類似的樣本:
有書寫道:…… 孫中山力拉攏溫樹德,於3月20日任命他為“駐粵海軍艦隊司令。”溫樹德叛心不死,收買了“肇和”艦的一些官兵,於4月14日將艦長盛延祺等殺害。陳策趕緊向孫中山報告並進一步建議:必須撤去溫的職務,並加強對艦隊的監視。孫中山深思後說:溫樹德還沒有發現確切謀反證據,可先不抓,但我可派出楊虎、孫祥夫、李元箸為特派員,配合你監視指揮各艦。”…… -- 摘自“東方納爾遜”陳策 (歐大雄著) 譚延闓 (湖南茶陵人,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兼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是著名的書法家,他有記日記的習慣,他1923年間的一篇日記里提到外公和他商量海軍事宜:
( 五 ) 擔任一年的國民黨縣長 1930年正值家鄉“鬧紅軍”,湘贛起義後,紅軍開往井岡山,大批的地主武裝在國民黨軍隊的支持下進行反撲,抓捕了大批的農會幹部和積極分子,外公以縣長之名,救下了不計其數的鄉親。(見第一篇)
( 六 ) 曾作為國民黨的代表,勸說張學良易幟?
從上面的資料看,外公能文能武,智勇雙全,且忠誠可靠,為孫中山先生所信賴,每次大的歷史關頭,都活躍着他的身影。他也許不是叱咤風雲的人物,但是確確實實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自己的理想,為中華的民主自由而出生入死。 我為有這樣的英雄外公而自豪,也羞愧於自己的碌碌無為。
|
|
|
|
|
實用資訊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日本人骨子裡恨美國人,且懼怕中國民主 | |
2012: | 推背圖第四一象與2012人類末日不某而合 | |
2011: | 民調:中國民眾支持政府報復美對台軍售 | |
2011: | 台灣“國安高層”:兩岸和談 已有準備 | |
2010: | 日軍進攻延安是怎麼被擊退的 zt | |
2010: | 1946年蔣介石派華羅庚等赴美學習製造原 | |
2009: | 毛澤東的巨大煩惱:糧食太多怎麼辦? | |
2009: | 中國民間商人的血淚史——三反五反記實 | |
2008: | 毛澤東為什麼仇恨知識分子? | |
2008: | 《人間正道-市場經濟全球化史話》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