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莫笑宋襄公 |
送交者: 西風 2014年04月02日21:19:4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西風獨自涼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微薄發問:“為什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源於西方?為何保障市場發展的產權制度秩序也源於西方?(因為)自古羅馬開始,西方打仗很講規則:你不能偷襲(那是卑鄙)而是兩方軍隊先約好時間地點、擺開陣勢明打,跟中國傳統截然相反。”
這條微薄在短時間內被轉發3200多次,1600多條的網民評論,多以特洛伊木馬和凱撒征服高盧為例,證明西方古代打仗也是兵不厭詐。有網友用“宋襄公是這方面的模範”嘲笑陳志武教授的迂腐,戰爭還講什麼誠信?
宋襄公的悲情 《春秋》對宋襄公戰敗的記錄非常簡略:“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師敗績。”解讀春秋大義的春秋三傳,《公羊傳》讚美遵守戰爭規則、拒不乘人之危的宋襄公“臨大事而不忘禮儀”,“雖文王之戰,亦不過如此”;《左傳》《轂梁傳》對“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的宋襄公則持鄙視、否定的態度,認為他根本不懂得戰爭和道義,“信之所以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為道?道之貴者,時其行勢也。”
信義之所以成為信義必須符合“道”,戰爭中的“道”貴在隨機應變、克敵制勝;宋襄公非但不是講究仁義和信用的楷模,反倒是不信、不義的無道昏君。這是符合聖人教誨的。
可見,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誠信更多的是一種道德自律和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君子”、“大人”不必拘泥於信用的小節,因為服務於道義的誠信才能稱之為誠信,誠信是可以靈活掌握、變通的手段;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支撐西方契約精神的是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聖經》中《舊約全書》的“約”就是神與人訂立的帶有強制性的神聖契約。
臥薪嘗膽
蘇州殺降
12月初,太平軍納王郜永寬等人以獻上蘇州和慕王譚紹光的首級為條件,與淮軍大將程學啟“換貼訂盟,約為兄弟”,程學啟折箭起誓保證郜及部下性命,洋槍隊管帶戈登居間作保。郜永寬刺殺譚紹光獻城投降,李鴻章擺下鴻門宴殺了郜永寬等八個降將,蘇州城內數萬太平軍將士亦遭屠殺。明令剿撫兼施、嚴禁殺降的清廷出爾反爾,褒獎李鴻章“所辦並無不合,甚為允協”!
戈登勃然大怒,認為這是最無恥的背信棄義,提着洋槍到處找李鴻章決鬥以挽回自己的名譽,並下達最後通牒,要求李鴻章下台,不然他就率洋槍隊進攻淮軍,將蘇州還給太平軍;上海的外國領事館官員代表列強及所有外國僑民簽署了一項嚴厲譴責李鴻章的決議,指其“殺降”徹底背叛了人性,列強很可能斷絕對清政府的幫助。 日本金剛組(成立於578年)和粟津溫泉(成立於718年),歷經千年風雨永不倒,中國有千年老店嗎?毒牛奶、地溝油、強拆事件頻繁發生又在說明什麼?儒家經典對誠信的闡釋導致了一個非常可怕而人們又司空見慣、麻木不仁的結果:官與民、民與民,甚至兄弟之間均無信義可言,因為不守誠信不會立刻受到懲罰,反而有立竿見影的豐厚回報。
另一方面,弱者一旦絕望或強大到一定程度,暴力成為當然的選擇,沒有談判的容身之地,只能又推倒重來,周而復始地陷入誠信危機,誘發暴力革命。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一言以蔽之:缺乏誠信的瞎折騰,社會運營成本太高,進步異常緩慢。
大智若愚,勸君莫笑宋襄公,奸詐、厚黑固然可以得逞於一時,笑到最後、笑得最好的還是高尚、美好、樸實的人性。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追查文革中公安部長自殺的兩個版本 | |
2013: | 主席的文革(三):普渡眾生---我們的 | |
2012: | 西方反華勢力終於找到了它們的代言人! | |
2012: | 薄熙來被窮追猛打的匪夷所思 | |
2011: | 毛澤東為什麼性李,叫李德勝? | |
2011: | 謝盛友:紀念蔣公:做中國人 | |
2010: | 毛澤東的專用瓷器 | |
2010: | 歲月如歌—美麗的民國女性(組圖) | |
2009: | 陽光在多城:百年性情·北洋·武將軼事2 | |
2009: | 大躍進俄死3000萬,應該是保守估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