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嚴復與唐德剛的歷史三峽論 |
送交者: 吳言 2014年07月24日17:06:2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嚴復與唐德剛的歷史三峽論
前幾天在網上和朋友討論,談到唐德剛教授的“歷史三峽論”。 唐教授的論點見諸其《晚清七十年》及《袁氏當國》,謂歷史轉型期猶如長江之三峽,為歷史洪流之瓶頸部位,過了這個坎,後面就順暢了。至於中國社會形態可分為封建、帝制(郡縣制)向民治轉型的三個大階段。由封建制轉型成郡縣制,從商鞅變法(公元前356)計算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秦二世而亡,漢高祖恢復分封,至漢武帝再成功削藩、恢復郡縣制並順利傳給漢昭帝(公元前87年),後來就一直穩定在郡縣制(帝制),整個轉型過程約三百年。這個過程是周室衰微,諸侯群起,相互攻擊導致,屬於中華大地的內部矛盾運行結果。第二次轉型肇始於外,從鴉片戰爭(1840)開始,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袁氏當國、軍閥混戰、北伐成功、抗日戰爭至今,我們尚處這個轉型期。如果按照第一次轉型期的300年看,這次至少也得200年以上,也就是說到2040年,中國才可以初步穿越“歷史的三峽”----類比第一個轉型期,2040年也就是處於漢代的文景之治間,漢武帝劉徹的出生年(公元前156),其後還會有大的動盪反覆,比如公元前154年的七國之亂等。如果要這個轉型成功,也就是說從中央集權的帝制轉變並穩定為民治的憲政國家,那還得再來一個100年即2140年,今天再年幼的網友估計也盼不到哪一天了,但希望我中華的祭祖傳統尚在,可以讓曾孫子輩們那時“家祭無忘告乃翁”。
華人史學作家唐德剛先生
這個理論很形象,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也有些粗略。如果配以美國教授布魯斯·塔克曼的團隊發展階段模型(Forming,Storming,Norming and Performing)會更加清晰看到我們的處境。該理論將一個組織或團隊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標準中譯為: 組建期(Forming)、激盪期(Storming)、規範期(Norming)、執行期(Performing),有些管理學專家在和國內企業家們分享時形象比方為:第一個階段為“草創初期(Forming)”,接下來“動盪難免(Storming)”,動盪之後會“塵埃落定(Norming)”,最後才“有所表現(Performing)”。如此看來,我們由帝制轉化為民治的階段尚處於組建期(Forming)與激盪期(Storming)中間的反覆過程中。比如辛亥革命後中國組建了亞洲第一的共和體制,但水土不服,進入動盪,被迫重新回到中央集權的帝制,無論當時的國民黨還是今天的共產黨都是希望“一個主義、一個政黨與一個領袖”,我們仍處於Forming的前期,並可以預見到即使再創建了“民治”的體制,也會有相當多、相當大和相當長的Srorming動盪期。2040年是否可以找到大多數中國人有共識的新體制是一個大問號?如果2140年中國大陸可以轉型成功並穩定,應該也不算一個太悲觀的估計。
這個有趣、形象且有影響的理論, 靈感來自何處呢?我沒有遍讀唐德剛先生的洋洋大作,但想起了另外一個影響中國的文化巨人嚴復。
嚴復和他的《天演論》
嚴復(1854.1.8—1921.10.27),福建侯官人。他可能是最讓後人們看不懂的近代名人。他青年學軍事,後來從事西學翻譯;早年慷慨激昂,晚年卻持重保守。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的嚴復曾在中國自製的揚武號巡洋艦服役,艦長為英國人。1871年該艦巡遊黃海和日本各口岸,當時日本才剛開始籌備海軍,大清帝國的巡洋艦初到長崎、橫濱,日本萬巷人空觀看。想來當時的嚴復也是意氣風發,為洋務運動以來的成就自豪吧。誰料到二十四年後的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橫掃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 曾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的嚴復“嘗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誰其知之”。因為他知道中國的落後已經不是“船堅炮利”,而是政治制度和思想觀念的問題,他開始將原來的業餘愛好變成主業,致力於翻譯和演繹西方名著,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天演論》。嚴復根據自己對西方社會考察和哲學研究所得,敏銳地選擇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在兩年前(即1893)發表的《進化與倫理》,以最快的速度翻譯奉獻給國人。《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喚起國人救亡圖存,“自強保種”。一時間如狂飈突起,震醒國人。梁啓超、魯迅和毛澤東等人都坦言《天演論》對他們的巨大影響,胡適還將自己的名字由胡洪改為胡適,字適之。即使康有為這位狷狂的維新領袖也不得不承認他“為中國西學第一人”。
從此,“救亡”成為中國百年近代史最強的主旋律之一①。可是嚴復並不贊成共和體制,他認為君主立憲最適合當時的中國。在和友人通信中他寫道:“吾國形勢程度習慣,於共和實無一合,乃貿然為之,以此爭存,吾決其必無幸也。”②對於國民素質問題,據說他曾與孫中山有過一段精彩對話③:
嚴:以中國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於甲者將見於乙,泯於丙者將發於丁。為今之計,惟急從教育上著手,庶幾逐漸更新呼!
孫: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君為思想家,鄙人乃實行家也!
孫中山到底是一代英雄,要在有生之年拯救百姓、成就自我。謙稱您是思想家,我們是些干實事的。可惜嚴復的話不幸在文革中都應驗了……
民國初期的亂象使嚴復更趨保守,他生平最大的爭議就是曾經有無支持袁世凱稱帝?認為他支持過袁世凱稱帝的最大理由是他是籌安會六君子之一,其次,君主立憲是他一直的觀點。也有很多的傳聞說他並不贊成袁世凱這樣做,有這樣的說法:梁啓超發表反對退回帝制的雄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袁大總統出重金請嚴復撰文駁斥(也只有嚴復有能力和資格與梁氏爭辯),但被嚴復婉拒。嚴復長子嚴璩在乃父年譜④中對此事作了如是記載:“項城袁氏有稱帝之意,屢遣人來示意,府君告之曰:吾固知中國民智卑卑,號為民主,而專制之政不得不陰行其中,但政體改變,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實,何必再居其名;且此時欲復舊制,直同三峽之水,已滔滔流為荊、揚之江,今欲挽之,使之在山,為事實上所不可能。必欲為之,徒滋糾紛,實非國家之福,不特於袁氏有大不利也。……”
老實說,我很懷疑這段話是否真為嚴復答袁世凱說客時說的,蓋因中國人有子為父隱的傳統,更何況,稱帝失敗後嚴復等六君子遭通緝呢?但無論是嚴複本人還是嚴長子代言,這個以滾滾長江東流水形容中國歷史進程的比喻卻非常非常棒!它會不會就是唐德剛老師歷史三峽論的靈感?
一點胡侃,祈方家指正。
注釋:
①詳見李澤厚先生的相關論著如《中國現代思想史》
②③④ 均見於《嚴復集》 王栻主編 中華書局 1986版
相關鏈接: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習近平夜探薄熙來(三) | |
2013: | 習近平夜探薄熙來(二) | |
2012: | 慘烈:國民黨4.12政變殺了多少自己人? | |
2012: | 國民黨退往台灣為保一隅之地究竟殺了多 | |
2011: | 賴昌星被遣返,狠狠地搧了海外民運的臉 | |
2010: | 鄉華: 許國璋拾零 | |
2010: | 藏也藏不住:揭露抗日時期國民黨的五大 | |
2009: | 小崗村大包幹帶頭人:早知今日 砍頭也 | |
2009: | “反瞞產私分“餓死人的第一元兇是怎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