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习马会写下历史,马英九为何还失败?
送交者: 彼德 2016年08月04日17:34:0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之前2016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在马英九执政8年后,大败给民进党,国民党内检讨、归咎马英九声音不断,党外也有一些评论、分析:蓝、绿阵营整个翻转的文章。


目前马英九政府的高官们(含本文作者),也开始写文章,出回忆录,检讨自己阵营执政失败的原因, 知耻近乎勇,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此国民党或蓝营还可能有再起的机会。


马英九,依他的性格,一定会出回忆录的,马英九学生时代可是辩论高手,好辩么。


拭目以待。


以下转贴台湾马绍章(前马英九政府海基会副董事长)专文:发展不出两岸论述的好人─马英九


朋友间提到马总统,公认他是一位好人,但接下来就是一声叹息,认为他不懂政治的艺术。综观这八年,可以说国民党成也马英九,败也马英九。马英九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成为一个失语的政府,坐拥执政资源,却让在野党掌控议题的设定以及政治的节奏。马英九为什么没有发展两岸论述,有四个原因:


(一)避免冲突的性格。国民党是逆水行舟,发展论述,就要有迎向巨浪的心理准备,因为论述必然带有前瞻性与理想性,也必然会有冲突性,但马英九似乎宁可退让或转弯,也不愿造成太大的冲突。


(二)缺少必要性。陈水扁的贪腐,成为民进党二○○八年大选的负担,以二○○六年红衫军反贪腐的气势来看,民进党已注定失败。贪腐问题让认同问题潜到了水面下,马英九的重点也是在反贪腐,换言之,马英九根本没有必要用心思去建构国民党的论述以及两岸的论述。一场靠反贪腐大胜的选举,让国民党这只青蛙误以为从此可以一帆风顺了!


(三)他认为自己就是品牌。有了品牌,就不需要论述,就像NIKE不需要说明自己的鞋子是什么材质,如何制作等等。在二○○八年选举后没多久,就常听到党内人士批评马英九认为自己比党还大,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是资产,而党是负债,因此要「党政分离」,甚至于想拔掉地方派系。只是当品牌一旦失去顾客忠诚度之后,公司股票就会无限下跌,这正是马英九支持度的写照。


(四)保守思维或利益迷思。不论是国民党或共产党,都陷入同样的迷思,认为两岸和平是人民所期待,而且只要两岸交流能带来各种实质的利益,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民调确实显示民众支持两岸的各项协议,但民调没有说出民众心理的另一面,而在利益迷思之下,他们也看不到那一面。这是系统性的错误,却也是致命的错误。


人事布局错误的第一步─赖幸媛
论述离不开人,马英九当选之后,各界皆关心两岸人事布局,因为它反映了执政者的思维。马英九会任命谁来担任陆委会主委,一直是各界关心的新闻,因为这是两岸关系中极具象征性的位置。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的晚报已报导赖幸媛可能接掌陆委会的消息,但大部分蓝营人士都不太愿意相信,等到二十八日才经证实,当天也是连战出发到北京访问之日,而连战事先并不知情。换言之,马英九既未征询,也未事先告知,这样的操作手法,不仅让连战感到难堪,也让大陆感到惊讶与不解。马英九此举,无异是在告诉大陆,连战不会是他两岸的沟通管道。这项任命等于是拿一桶冰水倒在大陆头上。

据个人了解,大陆私下表达强烈不满,如果不是党主席吴伯雄五月二十六日访问大陆,相当程度化解大陆疑虑,才确定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苏起在其书中已表明他不赞同这项任命案,当消息公布时,的确引起蓝营一片错愕与不满,而马英九则公开说明,尽管他在总统大选拿到了七百六十五万票,但是还有百多万人没有投给他,这些人很担心他的两岸政策,尤其忧心是否会影响到台湾人民的利益。


马英九的任命,其背后的思维大概不外:(一)安抚绿营人士的心,同时也希望有利于未来两岸施政的推动,这也与他不喜欢冲突的个性有关;(二)赖幸媛与国民党过去毫无瓜葛,可避免党内有人下指导棋;(三)马英九自认为两岸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而且亲自主持两岸小组,可以全盘掌握两岸政策,赖幸媛没有办法踰矩而为。马英九征询苏起意见时,向苏起表示:「我就知道你会反对,但我管得住她,她也同意执行我的理念。你帮我看住她就好。」 (四)与他自己一贯的思维相符合,也就是希望蓝绿通吃。


然而,四月三十日联合报的社论已看出此一任命的问题,今天回顾,仍不能不佩服论者远见。社论指出:「任命赖幸媛,最大的吊诡是:倘若赖幸媛就任后仍『代表』绿营过去的思维,两岸政策将如何推动?反之,倘若赖幸媛完全符合『马萧路线』,则主委又何必非赖幸媛不可?有一种说法是:赖幸媛是『煞车』,煞车当然应有,但赖幸媛却可能是最坏的煞车角色;未来她的任何『煞车』动作,不论有理无理,皆将被解读为政争。」而「马英九所期望的『扩大共识』究何所指?何况,尤其要紧的是,马英九有没有想过与对岸的『共识』?」


任命赖幸媛,马英九自认为是好棋,却是种下日后失败的主因之一。两岸本来是国民党强项,最后却沦为罩门,赖幸媛功不可没。任命赖幸媛必然衍生两个后果:(一)无心经营两岸政策论述;(二)两岸团队的摩擦系数增加,无法发挥团队合作,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前已提及,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是逆水行舟,需要论述以为指引及沟通。但赖幸媛来自于理念不同的台联,而且一开始就被看成是煞车,又怎么会去发展论述,又怎么发挥沟通的力量。二○○八年底举办第四届国共论坛时,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本为议题之一,这是马英九在竞选时所提出的政见,而且萧万长在博鳌论坛中也提到,马英九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也说「两岸走向双赢的起点,是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但因为陆委会对「正常化」三个字有意见,经过一段折冲之后,最后才列入共同建议最后一项:「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类似此种经验,难免都会影响到两岸互信的推进。


除此之外,个人听到的还有几件事。在多次陆委会举办的两岸协商谈判训练营中,邀请理念不同的人士来授课,有参与人员即说,这些人对谈判团队是冷嘲热讽。陆委会都会派学者到美国去倡导沟通,但有参加的团员告诉我,他不解陆委会为何会派某些学者,因为他们根本是在批评政府的两岸政策,而不是沟通说明。在马英九执政的前四年,两岸团队的运作虽然没有像李登辉时代的海陆大战,但也不是一个默契十足的团队。海陆两会私底下互杠的场面时有所闻,尤其是信息未能共享,常造成我方面对大陆时的尴尬,当时担任国安会秘书长的苏起就经常要为这些事伤脑筋协调。甚至于,某些协商方案或讲话稿,海基会人员都是到了机场才能看到,更别提把海基会排除在协商沙盘推演之外了。


马英九总统身为两岸团队的总队长,却未能创造团队综效,反而因为赖幸媛的存在,增加不少内部运作的成本,殊为可惜。赖幸媛去职后,马英九任命王郁琦接任,同样让外界跌破眼镜,包括大陆在内。王郁琦对于两岸事务并不熟稔,第一次在立法院总质询时,就因为认不出贾庆林的照片而登上媒体。人事安排是团队建构的核心;人事安排是组织摩擦系数的指针,系数愈低,运作愈顺畅,效能也愈高。我到海基会工作之前,对于江丙坤与高孔廉两人的关系也有一些疑虑,担心会有矛盾,造成工作上的困扰。但我到海基会没多久就发现,海基会的运作是秘书长制,但董事长信任秘书长,秘书长尊重董事长,两人默契绝佳,使海基会内部运作十分顺畅。可惜二○一二年的海陆人事调整,增加了组织内外部的摩擦系数,也导致后来媒体一些有关人事不和的报导。


两件事反映王郁琦任陆委会之不适
有两件事反映出这项任命之不适。第一件事是就是海基会从秘书长制改成董事长制。海基会长期以来都是秘书长制,江丙坤与高孔廉二人默契绝佳,但王郁琦担任陆委会主委后,海基会要从秘书长制改成董事长制,自然会造成组织内部的矛盾,最后高孔廉选择离开,并改由陆委会副主委张显耀来接任秘书长。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得出来,其对组织内部权力的控制远远大于论述的建构,形成了一种「对内强势,对外弱势」的奇怪现象。


第二件事就是张显耀泄密案的处理方式,造成了全输的局面:(一)打击内部团队;(二)造成两岸误解(尤其是共谍说);(三)让社会看笑话。张显耀最后获得不起诉处分,显然证据并不充分。此事处理的粗糙程度,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但个人至今不解,「泄密」是何等严重的指控,等于是终结一个人的政治生命。事实上,要一位政务官下台不需理由,但为什么非要如此处理不可?马英九二○一二年的人事任命,其理由大概不外以下三个:(一)对自己的高度自信。马英九的确对两岸事务十分娴熟,因此他认为陆委会主委只要能精准执行其政策即可。沈富雄甚至称王郁琦为马英九肚子里的蛔虫。(二)他管不住赖幸媛,于是想找一个能真正贯彻自己意志的人。(三)王郁琦只是整体国安布局的一环而已。但也由此可以看出,他仍然未体认到两岸论述的必要性。


陆委会是政府两岸政策的中枢,不能只是蛔虫的角色而已,不仅负责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也负责与民众的沟通。这个职位至少应该具备三项条件:(一)战略观,才能协助总统建构论述,以发挥政策统整的功能;(二)一定的声望,才能让各部门在两岸协调一致;(三)沟通的能力,尤其是与民众沟通的能力,让民众了解并支持政府两岸政策的战略意义。只可惜,我们看不到具备这样条件的陆委会主委。然则,两岸交流为何仍能从二○○八年开始即大幅进展?个人认为,两岸交流的展开,是大趋势下的必然,但如果这个位置可以任命更适宜的人,那或许可以让民意大翻转不致于发生,或大幅减缓其力量。换言之,这个位置固然要处理两岸事务,也需要处理台湾内部事务,可惜都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本文选自作者新着《走两岸钢索》(天下文化)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台湾人是这样评价蒋介石的
2015: 中国历史上最最苦逼的职业:英雄
2014: 许志勇与访民一起
2014: 谌旭彬:“清末第一汉奸”李鸿章的最大
2013: 《薄熙来,我的自首书》(五)
2013: 毛主席的头象足球,一脚踢到橘子洲头。
2012: 带着『温存』来读中国近代史
2011: 本朝太祖真有气魄 一人游泳万人相随齐
2011: 最美的爱情死在民国第三季:名将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