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从各个角度回顾当年我们的学习生活的一些片段,兴味盎然,也发人深思。请容我拉杂道来:
@ 关于红茶菌——想大家不会陌生,几十年来在中国曾经多次流行过,即使今天在美国,我的女儿还不时把她培养的菌液端来让我们饮用。当年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就流行过这种养在红糖水中的薄膜状生物体,当时叫做《胃宝》,据报上介绍是来自敌国日本,治疗胃肠疾病有奇效。当时我们的生物课方念祖老师对这个新鲜事物,就曾指导学生利用生物课知识进行对比观察。
我们在生物课实验室,用不同糖液浓度培养胃宝,用显微镜观察对其薄膜及菌液的生长影响,菌液PH值和当量测定等,两个月后写出同学生平第一次的研究报告《胃宝的观察》。这份1948年9—11月的观察研究报告大体明白了《胃宝》为一种《酵母属生物》,以芽孢繁殖,呈链状排列,糖液的酸味是胃宝发酵产生的醋酸,PH值6.8至6.5,当量0.06,抑制了培养液中其他杂菌的生长。由此,得出大胆结论:“供人服用的菌液含大量酵母能助消化,醋酸有杀菌作用,对胃肠有利。” 这份报告虽无科学价值,但却是青少年蹒跚起步走向科学实验殿堂的开始。此外方老师还带领同学收集校园内杂草制作标本,分类,编写一本《南开校园杂草》的小小文献。
@ 学以致用——当时重庆疟疾颇流行,四川俗称《打摆子》。 在生物课上,钟道珍老师讲解疟原虫的生活史及人体的病理反应。她指出:只有当疟原虫在进行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呈几何级数式迅速繁殖的一段短暂时期——这也正是人体发冷的时期——所服的药如果恰在此时溶入人体血液中,才能将疟原虫彻底杀灭从而根治。因为只有在这时,疟原虫的细胞外壳必须裂开,才能进行分裂式繁殖,药物此时才攻入细胞最起作用。过早用药,药被细胞壳挡住攻不进去,过晚则新细胞壳已经形成,也攻不进去,这时也正是病人发烧的时候。所以只有在分裂之前大约一至两小时,这时是疟原虫进行分裂的准备期,此时病人开始有头痛肢体酸等不适的预感,应抓紧在此时服药,随即卧床休息,往往一觉醒来疟疾霍然而愈,且有根治之效。
当时学生唐其镜患疟疾,听课后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结果果然病去神爽。他向亲友们宣传,有病者都收到同样的疗效,都夸他积德行善,他说这是南开老师教的。要知道这才是初中一年级的生物课!唐其镜现在也在美国,几十年之后仍记得清清楚楚。
@ 多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回忆一个愚人节,这是女士部的故事:
这天第一节是英语课。上课铃响时,大家商量好由徐同学化妆成女老师站在讲台上写黑板;英语赵老师像往常一样悠然而入,抬头一看另有人在上课, 他脸都红了,连说:“excuse me". 我们说:”调课啦,这堂课是国文,” 赵老师匆匆走了,大家哈哈大笑。等他弄明白再回来时,大家赖着不肯上课,非要他讲故事。他只好用英语讲了一个希腊悲剧故事,讲得简单易懂,大家都满意而且有收获。
第二节课是地理课。方老师最爱写黑板,于是我们用湿抹布把黑板抹得又黑又亮,旁边贴个小纸条,上写《油漆未干,禁止使用》。方老师一看,开始有点发愣,再过一会慢慢走到纸条前一看笑了说:“这纸条上怎么没有教务处的公章呀?” 用手一擦,纸条掉了下来,露出了马脚。这时他恍然大悟:“啊,今天愚人节。” 同学们仍旧不依不饶,一定要老师先讲个故事再上课。
下一堂数学课,老师比较严肃,大家只好老老实实上课,然而同学也没有放过她, 几个同学悄悄把礼物送到潘老师的宿舍。老师回去后看见一大包礼物,是用好多层纸包着的,一层层打开最后跳出一只小青蛙。纸条上写着:“小,小,小妹妹先生: (那时潘老师只有二十多一点,个字小,但貌美潇洒,)你再出难题,就让我们的外交部长小青蛙和你算账。” 第二天上数学课时,潘老师说你们的外交部长失败了,我还是要出难题。“大家哈哈一笑。
@ 阅卷的故事:
谢邦敏同学参加毕业考试。谢君素喜文学,是首席国文老师孟志荪的得意弟子,但数理化成绩欠佳。当他进入考场,展开物理试卷一看,顿时目瞪口呆,竟然一题也答不出来。白纸对青天片刻之后,只得交白卷。但心犹不甘,当场填词一首,调寄《鹧鸪天》,词曰:
”晓号(注)悠扬枕上闻, 神恍且入考场门。
平时放荡几折齿, 数度迷茫欲断魂。
题未算, 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
今朝纵是交白卷, 柳耆原非理组人。 “ (注: 当时起床上课都是用号音指挥)
物理老师魏容爵先生(南开三宝之一)评卷时,也在卷上赋诗一首:
”卷虽白卷, 词却好词。
人各有志, 给分六十。“
南开校规一门不及格且补考不及格者,不得毕业。魏君得此60分得以毕业,考入西南联大法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49年后担任北京第一刑庭庭长。
魏老师给了60分,免得一位人才被埋没。魏老师当时在南开德高望重,绝不是随便施舍分数的人。但向其他老师了解时,他们都说”我们绝无此胆量。“
@ 学生社团活动多,学习生活内容丰富,今举一例:高二一些同学为了切磋学问,增长见识,开展课外活动,增进同窗友谊,组织了一个《登高社》,取登高望远的意思。我们学习了屈原在《离骚》中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王之涣在《登鹊雀楼》一诗中讲得更清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学们在诗人的启迪下,尝试在课外阅读更多名家作品,开展旅游考察活动,组织讨论会,漫谈会和专题讲座,并出版壁报。目的是在前人名家的肩膀上,站得高些,看的远些,希望在今后人生道路上,能够攀登一些高峰。目的和志趣都值得夸奖,是否能够做到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例如一次组织到重庆郊区华岩寺旅游后,出版过一期《游华岩寺》游记专刊,记载了华岩寺的修建历史,宗教背景,香火状况,建筑特色,楹联集萃,庭园景色和旅途乐趣等。全面细致地调研了这个寺庙,增长了大家的见闻并且锻炼了同学的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此外如到磁器口重庆兵工厂,江北童家溪等地作类似的活动, 加以野炊,其乐融融。这个社团比较特别,其他文艺,体育活动的社团,文史研究,科学研究社团,壁报社更是琳琅满目,真可说百花齐放。
@ 时事辩论比赛: 每学期期中举行,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代表三人组成。辩论对象抽签决定。而每个辩论题的正面,反面,也由抽签决定。题目是非常大的,需要多方面收集资料准备,这些工作由全班支援。
我们曾经辩论过的题目有:
《战争促进抑毁灭文化?》
《世界持久和平能否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谁战胜谁?》
《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等。
这些题目都由辩论的两方抽签决定谁选哪一边,并不由你自己选边站。
例如二次大战的胜负问题是在大礼堂举行,由高中二三年级辩论。记得高二代表中一个女同学叫林桂芳,是新加坡华侨。她的论点主要说美英法中等盟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科学发达。最后她提到,美国正在研究一种秘密武器,是用稀有铀做原料。她说,只要二两铀就可制成威力无比的炸弹。(当时并不知道原子弹,)她在提到二两铀时,特别用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形成V形示意,给人印象很深,后来大家给她取外号叫“二两油”。反方的理由则认为美英法等表面的盟国,实际并不团结,彼此勾心斗角,同床异梦等等。
尤其在辩论结束,由评委研究决定谁胜谁负时,胜方鼓掌欢呼,掌声雷动,而负方端坐不动,态度严峻,撅起嘴巴。要由评委总结,适当安抚,肯定双方成绩,最后皆大欢喜。青少年的心性就有这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