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大转折实为大挫折——评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6年09月07日09:05:5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转帖】大转折实为大挫折——评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陈粟、陈谢大军三军会战中原,被称为“大转折”,起了扭转乾坤的作用。几乎每本有关书籍评价其意义时都引用毛泽东当年的赞语——毛泽东在1948年3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言人起草的《评西北大捷兼评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一文中,对中原三军的作战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约九十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毛泽东军事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卷421页)。

   然而只要我们细心研究有关文件史料,就会发现事实完全相反。这次三军会战中原,不是大转折而是大挫折。表现在中原野战军(当时称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大别山被拖垮、打残,损失过半,从一支初期九战九捷的劲旅变成无力打大歼灭战的弱旅,直到淮海战役后才恢复元气;华东野战军在接连取得震惊全国的莱芜、孟良崮战役的大胜之后,仓促“七月分兵”,连续在南麻、临朐受挫,直到粟裕“谏龙颜”才在豫东战役时走上正轨;西北野战军在瓦子街取得空前胜利后,仓促跃进,受挫于西府战役;华北野战军因战争初期没有打好,一直打不开局面;只有东北野战军没有这种“跃进”,故一直保持了元气,率先走向战略决战。

   但是这一点是不易看出的,因为“大转折”后一年多,就迎来了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一般人们会顺理成章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大转折”才有了“大决战”。我们深入分析才会发现,战争第一年我军连战皆捷,歼灭战越打越大;而“大转折”一年中照理应该越打越强,但反而打成胶着,陷入兵家最忌讳的“消耗战”,南线各部(指黄河以南的中原、华东解放军)普遍大伤元气,这说明这一重挫不是具体的战役战术问题,而直接牵涉到整个战略的失误。但由于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和全盘形势陷于崩溃的边缘,才使我们这一挫折不那么显眼,我们熬过了难关,在“三大战役”中真正迎来了“大转折”。

   马克思说过:伟大的事件在历史上要经历两次,不过一次是悲剧,一次是喜剧(大意)。解放战争中“大转折”变成“大挫折”,其历史上的影子就是毛泽东一再推崇的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义军初期风起云涌,一度壮大到百万大军,并斩杀号称“明军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对比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但随即被大胜冲昏头脑,出动数十万大军围攻滁州坚城,师老兵疲,被卢象升的关宁铁骑一举击溃,领袖高迎祥战死;李自成也惨败于潼关南原,只18骑突围。只是在采取正确方针恢复元气后,李自成才重返中原,五大会战痛歼明军,迎来了战争的转折。遗憾的是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注意了李自成进北京“赶考”的教训,却未能超脱“兴起——大胜——大挫折——恢复元气——决战”这一历史的循环圈。“大转折”实际上恰恰是人民解放战争的凯歌行进中不和谐的音符,延缓了胜利的进程。没有这次千里跃进,解放军将壮大得更快更强,胜利进程也将大大缩短。

   解放战争的“大转折”,就是从内线跃进到外线作战,对这一举措的评价,也就是内线(根据地)作战还是外线(国统区)作战孰优孰劣的问题。毫无疑问,解放战争要取得胜利,迟早要从内线打到外线,问题是时机何时成熟。

   “大转折”时的时机是不成熟的。

   研究解放战争史就会发现,外线跃进作战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共提出过三次,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军会战中原是第二次,是唯一执行了的一次;第一次是战争初期毛泽东的中原、华东野战军出击津浦路的计划,以及华北野战军外线夺取“三路四城”;第三次是“大转折”期间毛泽东要粟裕率3个纵队千里跃进江南。这两次跃进,都因粟裕上书中央提出不同意见、最后被接受而没有执行。没有执行第一次跃进,粟裕迎来了苏中七战七捷,刘邓取得定陶战役的大胜,从而证明内线歼敌方针的正确,我军依托根据地“大踏步进退”的歼灭战也越打越大,战绩越来越显著;第三次跃进没有执行,最终保证了中原我军集中兵力取得豫东战役的胜利,进而夺占济南,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而执行了外线夺取“三路四城”的华北野战军却一再受挫,此后局面一直被动。东北野战军的连续大胜和急剧壮大,分析起来也正是内线作战的胜利。

   第二次跃进即千里挺进大别山执行了,原因是毛泽东的强行推行,尽管刘邓、陈粟有不同意见。毛泽东的意图是通过三军经略中原,吸引走陕北、山东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回援,利于我军运动中歼灭。对中原、华东各位诸侯的疑虑,毛泽东则着重强调“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可见,毛泽东采用的是“围魏救赵”的办法,扭转陕北危局。但中原、华东我军依托内线大量歼敌不是比跃进外线吸引敌军更为有效(如鲁西南、孟良崮大捷)?“借刀杀人”(中原我军打大歼灭战迫调陕北敌军)岂不更好?可见,毛泽东的跃进战略,是“扬汤止沸”,远不如中原、华东各诸侯力主内线大量歼敌来调动敌军的“釜底抽薪”。当然,毛泽东还考虑根据地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消耗问题,意图到国统区“吃饭”,但事与愿违。

   有没有中原、华东我军既能内线大量歼敌而又能“立竿见影”解救陕北危局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有!这就是一度为中央主张、最终却胎死腹中的陈赓兵团西渡黄河加入西北战场的计划。

   或许有人说:战争的天时地利和条件的不同,并不能说明第二次跃进的不正确。下面我将分三部分进行回答。因时间限制我只引用部分较权威的文件汇编,许多具体细节不详细描述。我们仔细研究还会发现,毛泽东有关“大转折”的3封极其重要的电报居然没有收进号称权威、庞大达6卷本的《毛泽东军事文集》,而这3封电报可以说是解开“大转折”之谜的关键所在。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为尊者讳”。

一、解放战争初期粟裕提出内线歼敌的方针,改变了毛泽东出击外线的初衷,使我军在内线大踏步进退大打歼灭战

   1、毛泽东的外线出击计划

   1946年6月19日,也就是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前夕,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作了如下分析:“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277页)。

   毛泽东决心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南线和北线分别组织几次强大的攻势,歼灭大量敌人,扩大解放区,以此逼迫蒋介石知难而退,恢复国内和平。根据这个决心,他在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和各战略区领导人多次磋商后,通盘筹划,拟定出南北两线的作战计划。

   在毛泽东考虑的南线作战计划被概括为“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即在全面内战后准备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5万人、山东野战军主力5万余人、华中野战军主力4万人,分别出击津浦路徐州、蚌埠段及其两侧地区和蚌埠、浦口段及其东侧地区,在野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上述作战胜利后,可考虑以晋冀鲁豫和山东两军主力南渡淮河,向大别山、安庆、浦口一线挺进。这是一个大踏步挺进的计划。毛泽东指出:“这一计划的精神着重向南,与蒋的计划着重向北相反,可将很大一部蒋军抛在北面,处于被动地位”,“这一计划依靠老根据地逐步向南,稳扎稳打,并不冒险”,“如能渡淮而南,即可从国民党区域征用人力物力,使我老区不受破坏”(《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284页)。

   在北线则提出了一个夺取“三路四城”的计划。准备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和保定、石门(石家庄)、太原、大同四城(《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305-306页)。

   2、粟裕建议依托苏中根据地内线歼敌,毛泽东认为“似有理由”,为苏中“七战七捷”创造了条件

   对于毛泽东这种“敌进我进”的跃进战略,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苏中解放区比两淮富裕,又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又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如舍弃根据地不战而去,将严重影响士气民心;华中野战军对苏中情况熟悉,作战易于歼敌取胜。粟裕对华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后,于6月27日电军委和陈毅,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仗再西移,因为在苏中的歼敌条件比较好。

   毛泽东审慎地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即将发动全面进攻的形势,认为粟裕的建议“似有理由”。他当机立断地先后为中央军委起草电报致南线各战区领导人,对南线作战部署作了调整,指出:胶济、徐州、豫北、豫东、苏北之顽可能同时向我进攻,我军要“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320页);“在此情况下,待敌向我苏中、苏北展开进攻,我苏中、苏北各部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然后我鲁南、豫北主力加入战斗,最为有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340页)。

   显然,“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对原定的三军进击津浦路然后渡淮而南的外线出击计划是一个重要修改。从毛泽东的几个电报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作出这样修正有两个好处:一是“在政治上更为有利”;二是便于“看出敌人弱点”。这两点,正是战争指导者在战争初期必须充分把握的重要原则。

   毛泽东同意粟裕内线歼敌的决策,对整个解放战争初期的进程有着极大的意义。粟裕回忆道:“确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这是战争初期中央军委对原定战略计划的一次调整,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苏中战役,就是在中央调整战略计划指导下发起的”(《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360页)。

   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我军必须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大打歼灭战,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这一点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的指导方针“十大军事原则”中有着最充分的体现。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打歼灭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十大军事原则中的每一条,都贯穿着打歼灭战的思想。十大军事原则既是人民解放军在同国内外敌人长期作战的经验中产生的,也是新的战争形势下的产物。

   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尽管初期会丢失大片土地和城市,但在敌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敌军占地越多,守备兵力就越多,包袱背得越重,机动兵力就越来越少,从而更能创造出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机。依托根据地作战,敌军对我一团漆黑,我对敌人则洞若观火。苏中战役就是这种歼灭战的典范。华中野战军主力就驻扎在离敌重兵防守的海安附近10公里处休整半个月,天天训练、出操、唱歌,敌军竟毫无觉察。结果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一个半月中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万多人,被毛泽东誉为歼灭战的典范:“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土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438页)。

   3、依托内线作战的刘邓大军七战七捷,空前壮大

   根据毛泽东确定的“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方针,取得重大胜利的还有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指挥以1、2、3、6纵队为核心的野战军,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等七大战役的胜利,又是一个“七战七捷”,每战都打成歼灭战(属于刘邓指挥的陈赓部队在山西也进行了一系列出色的歼灭战,下面再述)。 战争初期刘伯承指挥的机动歼敌,都是依托根据地作战才取得的。其中又以定陶、巨野、甄城战役最为典型。

   1946年9月初的定陶战役,国民党军集中14个整编师30万人,东西夹击刘邓主力。刘邓依托内线之利,强行分割从郑州出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5天激战将其全歼,随后猛烈扩大战果,共歼敌4个旅1.7万人。延安《解放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这是继中原我军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大胜利。这三个胜利,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

   巨野战役,刘伯承曾检讨说是打了一个消耗战,“这种牛犄角式的打法,甚为不智”(《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363页)。其实,巨野战役也是一次歼灭战,虽然歼敌不多(5300人),但打的是国民党军中全美械装备、战斗力最强的“五大主力”中的第5军和整编11师(18军)。虽然没有达成全歼整编11师的初衷,但全歼了该师核心11旅(即构成陈诚“土木系”核心的11师)1个加强团。第5军强攻11天企图解围,也未能突破我阻援部队防线。在同时与国民党军两大主力作战中能全歼其1个加强团,当时在全国各解放区还没有先例。粟裕部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兵力和装备都大大增强(如陶勇的1师发展到全美械装备的1.5万人),但在涟水战役中仍然未能对张灵甫的整编74师达成建制歼灭,最后被迫放弃涟水。东北野战军(当时为东北民主联军)虽然在秀水河子全歼美械装备的13军1个团,但在对付“五大主力”中的新编第1、6军时,仍无便宜可占,如沙岭子战斗集中5倍优势,也未能全歼其1个团,自身伤亡还是敌军3倍(东北野战军第一次全歼“五大主力”1个加强团是在1947年2月23日城子街战斗中,第6纵队歼灭新编第1军新编第30师1个团附师属山炮营共2700人)。刘邓大军在此之前5个月的战争初期同时对抗敌军两大主力时尚能全歼其1个加强团,其战斗力之强确实使敌军任何部队生畏。

   巨野战役后,敌军靠拢密集推进,刘邓大军一时无战机可寻,遂避强击弱,向濮阳机动,行至甄城东北时,果断捕捉到国民党军第119旅并迅速予以全歼。此役歼敌9000人,特别是消灭了敌军所谓国防部直属的1个炮兵营,完整缴获美制105毫米榴弹炮8门。当时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如整编11师,骨干火炮也就是美制105毫米榴弹炮8门。

   3个月作战中,正是由于依托根据地的内线作战,才能连打几次大歼灭战,刘邓大军也越打越强,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由31万发展到42万,野战军由12万发展到28万,翻了一倍不止;装备依靠缴获大大改善,并成立了1个炮兵旅。

   随着内线作战的不断取得胜利,毛泽东一再推迟原定的外线出击的时间,要求南线各军在内线更多地歼灭敌人,为尔后转入外线作战创造条件。

   4、毛泽东再次提出外线出击计划,但要求先在内线大量歼敌后再出动,并坚决反对华野分兵,华东野战军以此接连取得震惊全国的空前大捷

   4个月战争经验证明,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战胜优势装备的敌军。凡是依托根据地内线作战的,常能以较小代价取得大歼灭战的胜利;而凡是脱离根据地外线深入国民党统治区域作战的,就困难很大,作战不是僵持就是受挫,代价也高。前者如苏中、定陶战役;后者如大同、集宁战役。中央军委有鉴于此,进一步明确了内线作战的方针。1946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决策性会议,毛泽东指出:过去几个月内消灭了国民党军38个旅,使有些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停止了进攻,证明打歼灭战是可能的,也是能够改变战局的。毛泽东为解放战争的发展勾画了一张大致的蓝图,说: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消灭国民党军70—80个旅,就可以消耗掉美国七八年中援助蒋介石的所有积蓄,使国共双方的力量达到平衡。“达到平衡后就很容易超过。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就可以再向长江以南”,他要求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并指出只要达成这个任务,“就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

   山东和华中野战军承担了迎击国民党军中兵力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徐州薛岳集团的重任。此时我军这两大集团就集中优势兵力、内线歼敌的方针是认识一致的,问题是在哪个内线、是集中主力主要依托山东还是华中解放区歼敌。为此,两路诸侯产生尖锐对立,粟裕还一度动摇了内线歼敌的主张、意图主力打出外线。

   陈毅的“山东派”主张逐步依托鲁南根据地,伺机打破敌军一路。主要理由是山东根据地无论物产还是群众条件都强于华中;而苏中根据地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敌军势必倾全力夺取。而且苏中战线态势十分不利,华东敌军主力集中在两淮,密集不易分割,一旦全力向东突击,则会切断整个华中解放区而合围我华中主力。粟裕的“华中派”则认为,敌军全力进攻鲁南临沂,正是意图诱我华中主力北上以不战而取华中,随后倾全力对付山东,切不可上当,华中主力绝不过陇海路。

   战争的进程判明了两种观点的优劣。由于观点不统一,山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尽管领导人合署办公,但实际上各自为战。山东野战军主力分散在两三处,在陇海路南北忽聚忽散,结果两淮没有守住,主力部队如8师等也在泗县战斗中元气大伤。毛泽东对陈毅的指挥十分不满,一度企图调刘伯承的副手徐向前到山东指挥。华中方面粟裕集中主力在涟水抗击张灵甫的整编74师,因力量不足而被迫放弃。面对胶着的局势,粟裕十分焦虑,竟考虑主力西渡运河甚至外线出击津浦线调动敌军,如战斗不利再出大别山打游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立即质疑如此放弃一个老解放区去全新开辟一个新区是否合适,粟裕也觉得此计划太不现实。

   很明显,山东、华中野战军两个拳头打人,结果歼灭战没有打成,反而要地被夺占,主力受损,局面被动。山东、华中野战军必须合兵一处,依托内线才有力量打大歼灭战。有意思的是,当初主张苏中内线歼敌的粟裕竟提出了主力外线出击大别山游击的计划;而原本主张外线出击津浦路的毛泽东在苏中战役后,坚定了内线歼敌的决心,此时力主依托山东解放区大踏步进退歼敌来打开局面,实际上肯定了陈毅的主张。

   1946年12月中旬,国民党军徐州绥靖公署出动4个攻击兵团分路突击苏北解放区,企图合围华中我军。陈毅此时提出集中山东、华中野战军主力,先打击进攻沐阳的这一路(由胡琏的整编11师和戴之奇的整编69师组成)。毛泽东支持这一意见,电令粟裕“即日北返,部署沐阳作战”。但粟裕此时仍指挥华中主力在涟水与整编74师苦战,并未北上参战。陈毅遂集中主要由山东野战军组成的24个团兵力,发起宿北战役,全歼整编69师3.3万人(过去称2万人),迫使师长戴之奇自杀,开创了全歼敌军1个整编师的先例。

   宿北战役后,宿迁和峄枣的国民党军队已转入防御,但由淮阴、淮安、东台出犯的整编74师等部在占领盐城、涟水后,正继续向北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华东人民解放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南下迎歼正在北进的整编第74师等部;二是渡过运河,西出淮北,以调动运河以东的敌军回援运河以西,求歼援敌;三是回师歼击鲁南之敌。在研究作战方案时,毛泽东告诉华中、山东领导人:只要有好仗打,在内线多歼灭几部分敌人再转外线作战更为有利。12月24日,陈毅、粟裕最后下定了以迅速的动作回师,求歼鲁南敌军,解除后顾之忧,再行南下的决心,并上报军委。这正是毛泽东的意图所在。25日,毛泽东批准陈、粟这个决心,告诉他们:“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要求他们集中主力并有必要的准备时间,“以期打一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

   根据这一决心,陈毅、粟裕等置淮阴、涟水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北进于不顾,集中主力星夜隐蔽北上,会同原在鲁南的部队,在1月2日发起鲁南战役。历经18个昼夜的激战,共歼灭国民党军队整编第26、51师和第1快速纵队,计5个旅共5万多人,俘虏中将师长马励武、周毓英以下3.6万多人,缴获105毫米榴弹炮48门,山炮、野炮41门,坦克24辆,汽车474辆,使华东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随后山东、华中部队合并整编为华东部队,其中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纵队,并用从国民党军手里缴来的大量火炮、坦克、汽车和俘获的技术兵组建了一个特种兵纵队,全军共27万人,比战争初期翻番;军区部队也有30万人,兵力之大居各解放区之首。此时山东、华中两大集团不但合一,而且也统一了依托山东内线歼敌的认识,随即迎来了更大的胜利。

   华东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2月20日到23日,突然发动了莱芜战役,一举歼灭正从莱芜大举南下的国民党军第46、73个军共6个师及第12军1个师共7个师(旅)5.6万多人,活捉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李仙洲,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准备在山东战场上南北夹击华东野战军主力的计划。莱芜战役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以“五大主力”中的3个、即整编11、74师和第5军为骨干,组成3个兵团,共24个整编师、45万人,采取“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加强了兵力密度,成纵深梯次部署,以重兵集团密集滚进。如何打破敌军重点进攻,对华东野战军是一次严峻考验。

   为调动敌军,华东野战军一个多月在根据地内来回机动1000公里以上,连打五仗,歼敌3万多人,但由于耐心持重不够,战役企图过大,分兵作战导致兵力不集中,致使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华野几次调动敌人不成,指战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急躁情绪。5月初,陈粟计划以第1、6纵队南下鲁南,以第7纵队南下苏北,以威胁敌后方来吸引敌军回师或分兵,以便于运动中歼敌。将此设想上报军委后,5月4日毛泽东复电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同时指出:“胶济线以南广大地区均可诱敌深入,让敌占领莱芜、沂水、吕县,陷于极端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惟(一)要有极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并指示1、6纵队南下“暂缓”(《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52页)。5月6日又指示:“目前形势敌方要急,我方并不要急”。“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58页)。

   毛泽东的上述指示,高瞻远瞩,充分体现了炉火纯青的运筹帷幄指挥艺术。粟裕根据这一指示,翻然变计,决定放弃7纵下苏北和1纵去鲁南的计划,同时令6纵南下至平邑以南地区,不再以牵制敌人为主要任务,而是不采取积极行动,隐伏于鲁南敌后待命。这一变动是后来歼灭整编74师的关键所在。

   1947年5月14日到16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鲁中的孟良崮山区一举全歼骄横不可一世、被誉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共3.2万人,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取得的改变战局的巨大胜利,表明解放军的战斗能力已得到明显提高,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引起极大的震动和混乱。这一巨大胜利,是在毛泽东要华野忍耐持重,掌握主力不要分兵的指导原则下取得的,然而可惜的是,之后毛泽东修改了这一原则,直接导致了华野“七月分兵”的重大挫折。

二、国民党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为调动和吸引敌军重兵集团,毛泽东决定千里跃进、三军经略中原,但适得其反,南线我军遭受重挫

   1、毛泽东为解陕北、山东危局,决定刘邓大军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

   毛泽东对战略进攻这个问题,经历过长时期的思考。全面战争爆发后,他曾三次比较明确地表述了准备在适当时机将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以实行战略进攻的基本设想。

   第一次:如前所述是在1946年11月21日的中共中央会议上,他指出: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消灭敌军70—80个旅,就可以使国共双方的力量达到平衡。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再向长江以南。毛泽东的这个分析,不但提出了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而且提出了进攻的主要方向,就是鄂、豫、皖和甘肃。

   第二次是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高岗的一份很长的指定“科长译”、“阅后付火”的绝密电报。这份电报,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蓝图作了更全面的描绘。

   电报首先分析了过去一年作战的主要结果及当前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状况,指出:第一年我共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78万人,歼伪军、保安部队等杂部34万人,共歼敌112万人。接着,电报提出了全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方向和部署,指出:“我第二年作战应争取歼敌一百个正规旅及大量杂部,使敌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我则变为优势。”为此决定:“山东、太行两区力求占领长江以北。西北方面力求占领陕、甘、宁大部。北线我军力求占领中长、北宁、平承、平石、平绥、同蒲各路之大部及路上除平、津、沈以外各城,孤立平、津、沈,如能占领沈阳则更好,其中极重要的是占领平绥路,打通东北与华北联系。”(《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133-134页)。

   第三次:1947年9月1日。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刚两个月,毛泽东向各区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全面地阐述了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的构思,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毛泽东特别强调“到国民党区域作战争取胜利的关键:第一是在善于捕捉战机,勇敢坚决,多打胜仗;第二是在坚决执行争取群众的政策,使广大群众获得利益,站在我军方面。只要这两点做到了,我们就胜利了”。(《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226-227页)。

   在“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意图下,毛泽东精心筹划了南北两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计划。

   在南线,1947年1月18日,在华东人民解放军举行的鲁南战役即将胜利结束而由中原突围进到陕南、豫西和鄂西北的李先念部处境十分困难的时候,毛泽东告诉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要他们在三、四两个月内,在陇海路南北广大地区灵活作战,将这个地区“创造为机动战场,以便吸引邱军及其他薛、顾主力来此而歼灭之,大约在五月间主力即可向中原出动”,以支援李先念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626页)。他还告诉华东的陈毅、陈士榘、粟裕、谭震林,要他们在鲁南战役结束后准备在陇海、台枣两线“打几个大歼灭战,开辟向南进攻的道路”(《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622页)。1月24日他又致电华东领导人并告刘邓:“我们已令刘邓缩短内线作战时间至四月底为止,准备五月开始(包括休息时间在内)向中原出动,转变为外线作战。华东方向,亦请按此计划办理,努力争取于五一以前在内线解决蒋军主力,并完成外线作战的一切准备条件(弹药、新兵、干部、经费等)。”(《毛泽东军事文集》,第3卷638页)。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具体规定南线的两大主力——华东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外线出击的时间和方向。

   由于战场实际情况的迅速变化,毛泽东在以后对这个计划又作过三次调整。

   第一次局部调整,是在1947年3月6日和5月4日。修正的原因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华东野战军举行的莱芜战役已胜利结束,一举歼灭国民党军7个旅,主力正集结在胶济铁路一带进行休整;同时,李先念部大部分已脱离险境,安全渡过黄河,进入太岳解放区,另一部正在渡河中。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改变了要华东野战军提早转入外线援助李先念部的计划,指示华野“大约本年内全部时间均可用于内线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1-2页)。但规定晋冀鲁豫野战军5月挺进中原的任务仍没有变化。

   1947年3、4两月,南线的战场形势又发生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国民党军队把进攻重点改置于南线两翼的陕北和山东。进攻陕北的胡宗南军很快就陷入困境。二,处于南线中部的晋冀鲁豫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分别转入局部反攻,在豫北和晋南收复了大部失地。根据这一变化了的情况,毛泽东在5月4日对南线战略进攻的部署作了进一步的调整:“现在可以确定下列诸点:(一)刘邓、陈粟两军任务是协力击破顾祝同系统。(二)晋南(陈谢)、陕北两军任务是协力击破胡宗南系统。(三)刘邓军十万立即开始休整,巳东(六月一日)以前完毕。巳东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陈粟军受刘邓指挥。(四)陈谢主力(四个旅)在现地待命,随时准备从下流或从上流渡河,受彭习指挥,歼灭胡宗南及其他杂部,收复延安,保卫陕甘宁,夺取大西北。”(《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50页)。随后5月22日,毛泽东又电告陈粟谭等:山东方面,应“集中全部主力于济南、临沂、海州之线以北地区,准备用六七个月时间(五月起),六七万人伤亡,各个歼灭该线之敌。该线击破之日,即是全局大胜之时”(《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81页)。这样,就初步形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独力先出中原,华东野战军在完成内线作战任务后再越陇海铁路东段进入苏皖边区作战,两军夹津浦路密切配合作战,以及陈赓部西进陕北,直接配合西北人民解放军作战的部署。

   第三次修改是在1947年的7、8月间。这时面对的情况是:一,晋冀鲁豫野战军依照毛泽东“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的决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后于六月底自豫北南渡黄河,在鲁西南地区转战一月,歼灭国民党9个半旅,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国民党军正调集重兵准备在鲁西南狭小区域内同晋冀鲁豫野战军“决战”。二,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在山东战场上集结重兵、集团滚进的部署,同时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地区的作战,华东野战军按照毛泽东的决定,以5个纵队兵力分两路出鲁西、鲁南,以4个纵队留置鲁中正面。但7月份攻滕县、攻邹县、攻济宁、攻汶上、攻南麻、攻临朐,都打成消耗仗,没有达成预期的歼敌目的,战场形势十分严峻。三,陕北地区的军需尤其是粮秣供应十分困难。

   针对形势的上述变化,毛泽东及时组织南线主力转入进攻的决心并没有改变,但在具体部署上又一次作了大的调整。第一,将陈谢集团的进军方向从西进陕北改为渡河南下,挺进豫西:“为着协助陕甘宁击破胡宗南系统,同时协助刘邓经略中原,决将陈谢纵队使用方向改为渡河南进”,首先攻占陇海路潼关、洛阳、郑州段,尔后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创建鄂豫陕边区根据地,作为夺取大西北之一翼(《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143页)。第二,刘邓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略事休整后,下决心不要后方,大踏步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147页)。第三,华东野战军出鲁南、鲁西的5个纵队在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下,就势进入鲁西南;另由陈毅、粟裕指挥1个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主力由鲁北南渡黄河,会同陈唐5个纵队组成华东野战军外线(西线)兵团,首先在鲁西南掩护刘邓军跃进大别山,然后挺进豫皖边区,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的广大地域内往来击敌,逐步将鲁西南、豫皖苏两区创造成有利战场及支援刘邓之后方。华东野战军的另外3个纵队及由胶东地方武装刚组成的1个纵队组成东线(内线)兵团,在谭震林、许世友指挥下担任保卫胶东解放区、钳制山东战场国民党军之任务。第四,西北野战军仍然独立在陕北战场坚持内线作战,钳制并逐步削弱胡宗南集团,并为自己今后转入外线作战创造条件。

   这样,在南线最终形成了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中央突破,挺进中原,彭习、许谭两军分别在陕北、山东两翼钳制胡宗南集团和进攻胶东的范汉杰集团的战略布局。

0%(0)
0%(0)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瀛椾綋
瀛楀彿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关于毛诗:8岁诗作,鲜为人知、 赵大夫话室
2 七绝 题照(2147)长年从不放 黄花岗
3 七绝 题照(2151)远胜曹公揽 黄花岗
4 七绝 题照(2148)外长端来蛋 黄花岗
5 一个曾经震惊世界的毛派组织及领 赵大夫话室
6 七绝 题照(2149)并火梁山犹 黄花岗
7 辽金元三朝是华夏正统吗? 赵大夫话室
8 毛泽东究竟其人是什么 幸福剧团
9 毛主席谈教育 alexsyalex
10 我所经历的第一次裁员 老冬儿
一周回复热帖
1 毛习专制封建,罪大恶极。 runqun
2 北大才女林昭:历史将宣告我无罪 runqun
3 孙铊家族使劲的方向是南辕北辙 goofegg
4 为何毛泽东至今都是热点人物? 赵大夫话室
5 最后的赵丹 芨芨草
6 七絕 題照(1874)神州遍地半 黄花岗
7 割喉张志新,判刑17年罪犯毛远新 runqun
8 七绝 题照(2175) 莫放战狼扬 黄花岗
9 陈云反对邓杀江青,陈永贵谈江青 芨芨草
10 七絕 題照(1873)猪狗不如何 黄花岗

鍏充簬鏈珯 | 骞垮憡鏈嶅姟 | 鑱旂郴鎴戜滑 | 鎷涜仒淇℃伅 | 缃戠珯瀵艰埅 | 闅愮淇濇姢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