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百家合流 |
送交者: 東郭 2008年02月19日08:50:1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既然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是“百家合流”,那么,我们今天反思传统文化就应着眼于“百家合流”。 第一,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了解到古代各个时期的学术特点。战国中期以前为“百家争鸣”,战国中期以后为“百家合流”,秦是“术法合流”,汉初“黄老之治”是“德法合流”,汉武帝以后两汉为“孝术合流”,魏晋为“德儒合流”,隋唐是“仁术合流”,宋明为“术儒合流”。 第二,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了解中国古代学术的基本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来看;信仰领域基本为儒家所占,道与释只是偶尔短时在某些地区或方面取得支配地位;政治领域,主要是术、儒两家,术的比重不比儒小,二者几乎平分秋色。其间法、德等学说只是在短时期内起过某些作用;哲学领域,主要是道家的“道”。阴阳家几乎没有独立的体系,理学的“理”也主要从改造“道”发展而来。先秦墨家脱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直没有起过主导作用。 第三,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真正弄清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儒学在古代几乎从未单独起过作用,它必须要用术家予以补充,或去补充术家。传统上将汉武帝以后的学术都称作儒学,是从信仰上着眼的,这不科学。若从信仰着眼,单纯的孔子偶像能说明什么呢? 第四,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突出术家在中国古代学术中的重要性。术家的郡县制几乎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体思想,术家的其他政治思想在秦和宋明亦一直是社会的主导思想。因此,术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儒家。不过,术家作为一个学派由于早先打法家旗号,后来打儒家旗号,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这是个大错误。不了解术家,就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同时也不能真正弄懂,传统上凭直觉早就感知的“历史封建王朝都‘阳儒阴法,儒法并用’”(实际应为“阳儒阴术,儒术并用”)的奥秘所在。 第五,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认清儒术是一家。中国古代学术一体化以后,其表现不是“儒术合流”,就是“术儒合流”,二者紧紧相联,密不可分。儒学的伦理政治,没有术家的阴谋与残忍永远无法实现;术家的阴谋与残忍只有披上儒学的仁孝外衣才有实践价值。向东去的路与向西去的路是一条,道德的反面是阴谋,阴谋的反面是道德,在中国没有“法治”的古代,正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才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运行与发展。 第六,只有从“百家合流”入手,才能搞清“五四”以来传统文化反思的错误之所在。“五四”以来在传统文化反思上的最大错误,就是不懂“百家合流”,由此错误地把宋明理学的术家思想如“三纲”等当作儒家来批,造成了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的最大冤案——孔子冤案。“五四”只打碎了一个早已失去价值的了孔子偶像,对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都未弄清。“文化大革命”是“五四”错误反思的继续,并将其推向高峰,所以“文革”不仅没成为“东方的启蒙运动”,反而引发了一场文化与政治的大劫难,反思者也一个个自己把自己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文革”大肆迫害知识分子、最后林彪、“四人帮”的垮台,无不是历史对这种错误反思的客观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又是东方的“斯芬克斯之迷”。不是中国人科学地扬弃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在不断地吞噬中国现代文明。中国人科学地反思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文革”的失误早已从政治与学术上宣告了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反思方法之荒谬,在传统文化的反思走入死胡同的今天,我们何妨改从“百家合流”的途径之一试。历史的起点与逻辑的起点是一致的,而中国古代“百家合流”之最早的有机合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不正是这一新途径的真正入口和科学基点吗?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