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伐林: 探究历史,先“倒空杯中水” |
送交者: 高伐林 2010年07月05日16:07:2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汉语“历史”由“历”和“史”组成,即“对过去的公正记录”(据《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我心目中的历史,更接近将英语“历史”一词拆字——history拆开来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历史,不是无数人经历的集合,而就是“他(她)”的生命流程、所见所闻
◆高伐林 2004年2月,多维媒体集团总裁兼总编辑何频先生转给我一封电子邮件,说:“你们新泽西这位是什么人,怎么发这么大的火?”我一看,电子邮件中劈头就说:“最近贵报发表《陈璧君:牢底坐穿的女人》一文,完全是一派胡言。”随后“污蔑革命党先烈”“对读者毫不负责”的指斥接二连三,火气的确不小! 一看信末署名:“读者何重光”,我明白了。 我对何频说:我在新泽西华人举行文化活动中结识这位女士,但还没有机会深谈,她是汪精卫、陈璧君的外孙女。平时她待人接物很有礼貌啊,再说国人批汪已经60来年了,她们家应该早已习惯义愤填膺的声讨了,这次反应却如此激烈,必有内情。 何频就索性委托给我:那就请你帮忙去征求意见:她说我们转载国内的这篇文章是“一派胡言”,那么她了解的真相是什么呢? 毫无思想准备地仓促上阵,便是我与许多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结缘的开始——说不定,这甚至是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就这样跌进历史门坎,后半辈子就一只脚门里,一只脚门外了。 在此之前,不是没有接触过探讨历史。就在前一年,我跟记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制作者之一卡玛谈过,跟《文革受难者》的策划人王友琴博士谈过,沉浸在“文革”血泪交迸的岁月之中。但是那毕竟还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年华,关注的落脚点也毕竟还是现实。而这次搅动的,不折不扣就是尘封的史页,比成为时下热点的“文革”“反右”都要早,一直上溯到抗日战争、辛亥革命。 有了无数次交谈——通电话,写电子邮件,登门拜访当面讨论,与年满花甲的何重光夫妇谈,与她年近九旬的父母、汪精卫的女儿女婿汪文惺、何孟恒(何文杰)两位老人谈。谈了还要看,很荣幸得到被访者的信任,他们搬出了成叠的史料,摊开了成摞的照片,摆出了成打的线索…… 说“得到信任”,当然不意味着站在被访者立场上,成为其忠实的代言人;而是要站在独立立场上,成为他们认真的对话者。作为历史人物的直系后裔,他们对其先辈会有基于血缘和亲情的情感倾向,会有自己特定视野与角度的认识局限,这既难以避免,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作为一个历史真相的探索者,应该有自己清醒的认识。一开始,我就对汪、何两位老人说:对采访者的要求,是尽量客观;对被采访者的请求,是尽量理性。他们对此完全理解和认同。事实上,以他们的人生经历,并不需要谁跟着他们回忆的喜怒哀乐而随声附和,需要的是这样的人:既能与他们一起“重返”历史现场审视蛛丝马迹,又能站到今天的高度来俯瞰来路,条分缕析。我的自我角色定位能被他们高度认同,对我的盘根究底连串质疑,他们也就不以为忤,反而求之不得了。 对于他们所讲的内容,还要去广泛查阅各种史料,相比照、相印证。事实上,这也是采访对象再三的要求,他们多次对我说过:你不能光听我们的,要去查阅更多资料,尤其是原始资料。于是,除了自家图书派上用场,我也成了附近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频频造访者;回国更是到书店和出版社搜求,不辞劳苦搬到美国。 实话实说,心中有几分兴奋:汪精卫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人物,由于其政治抉择给其名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并没有得到历史学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个名字已经成为“千夫所指”的象征符号了,怎么骂他都可以无所畏惧,学者要研究他却不免有所顾忌,“口将言而嗫嚅”。这就给我这样半路出家、没有包袱的“历史实习生”留下空间。何况,有亲属知情人能够提供若干第一手资料,这是稍纵即逝的机会啊! 兴奋归兴奋,真一涉足,却大吃一惊:任何一个看来不大的历史专题,典籍论述都汗牛充栋,学有专攻的专家穷一生之力也未必能全部读遍;即便是汪精卫这样并未得到学者充分重视的历史人物,官史野史、正传轶闻,也不仅以其数量繁多让人气馁,更以其真伪混杂让人束手。 最艰巨的,还在于清理自己的观念。突破官方禁区易,挑战民众思维定势难,而我自己正是民众一员,与所有同胞一样,我自己就有十分坚固的思维定势,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早已经被灌输了一脑子“忠奸”“善恶”的预设观念。历届执掌权柄者,为了证明其权力来源的合理合法,遵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妖魔化政敌,垄断了大量的史料,掩盖了大量的史实,对于掩盖不了的也尽量加以简单化的诠释。这就使包括我在内的处在信息缺乏环境中的中国民众,只能将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按照京剧脸谱的方式,分门别类,非红即黑,归类的标准,也只能跟随权力者的评价“官云亦云”。 正如禅宗和西哲用不同方式说过的同一道理:一个杯子装满了水,是不可能再向里面倒进任何水的。于是我的采访过程,就成了不断用新的“水”(信息)来替换原来的“水”(固有预设观念)的过程。或许对我来说,这也是采访历史事件知情者和名人后裔的又一重吸引力:它能够让我跳出原来的位置,从新的视角观察,不断挑战、不断超越我自己头脑中的成见。 就这样,从澄清汪精卫的“绯闻”开始,随后采写汪精卫河内被刺事件之谜,汪精卫之死和遗嘱真假、汪精卫与张学良争论始末、汪精卫从“容共”到“反共”……手上还有三四个关于汪精卫的专题正在进行。采写的人物范围也不断扩大,以前我也常说新泽西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却没有想到,就在我居住地点周围不大的地域内,竟有如此之多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历史人物的知情人,题材“自动”源源不断地送上门来。 历史是什么?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方石碑,一堆竹简,一摞发黄的照片和档案,一些辞书的条目……而对我来说,历史就是眼前这一位皱纹深刻的老者,就是他或她沉缅于往事的眼神、缓缓叙述的话语、或长或短的停顿。如果说,汉语“历史”由“历”和“史”组成,即“对过去的公正记录”(据《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那么我心目中的历史,更接近将英语“历史”一词拆字——history拆开来就是his story(他的故事):历史,不是无数人经历的集合,而就是“他(她)”这一个人的生命流程、所见所闻。 采访时或许没有多想,但事后不无惊异地发现:这些选题居然都与汪精卫选题类似,都隐含着对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现成定论的某种质疑、挑战甚至颠覆——原来,并不是所有“他(她)的故事”都同等对我有吸引力!对仅仅用某个人的经历去验证、去重申公认结论的选题,自己实际上兴味索然,已经有成万上亿的人这么说过的话,何必再去记录某一位老人大同小异的话?既然“历史意味著一种贯穿‘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事件联系和作用联系”(海德格尔),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那么,我的采访的价值所在,正在于去挖掘或者放大“这一个”老人的声音,去仔细查看并摇撼那些既定公论的基石,去尝试改变过去的事件影响现在和将来的方式。 2004年到2006年,我关于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历史人物的知情人的采访,都发表在多维集团旗下的各种媒体——《多维月刊》、《多维时报》和多维新闻网,有一些经过删节后也被大陆媒体采用。多维提供给我充分的自由:负责人所要求于我的,只是要符合专业规范,而在采访人选、课题、观点、篇幅上,概不干预;多维旗下各家媒体的记者、编辑、排版美术人员,表现出可贵的团队精神,给予了切实有效的协助和支持,从提供参考文献、采访线索,到指点我提问的技巧,批评我表述的不足,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也要感谢明镜出版社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选出两年多来的这些采访文稿汇集成册出版。 当然,最应该感谢的,是所有接受我采访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历史人物的知情人,是所有认真倾听、热情讨论的读者。 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所收录的,均为我自己采访撰写,重在记述有关历史人物命运(及其家庭、后代遭遇)的文章,有些在意图上另有侧重(例如阐述某种见解,或者侧重谈现实课题)的专访,以及由我提问、由采访对象作书面回答的文稿,尽管各有价值,就不选入了。还要说明:我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学者,这些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和名人后裔讲述往事的文章,肯定不够格列为专业正规的论述。不过,我心中所悬的,是“尽量真实准确”这么一个专业标杆,自我要求,是至少从我的笔下,尽可能不再传递不准确的信息,以讹传讹。若能给真正的专家提供一点继续探究的新线索,给广大的读者开辟一个重新思考的新视角,这些文字也就算没有白写。至于其中的错谬之处,一定少不了,还望方家给以批评斧正! 2004年12月写,2006年6月11日修改,用作《历史尘埃》(明镜出版社)一书的代后记。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大洪水的故事和犹太人为啥遭到惩罚 | |
2009: | 彭梅秀事件:刘少奇与一个女大队书记的 | |
2008: | 千百万年的迷:中国人属于什么人种? | |
2008: | 美国开国先贤解释保守主义 zt | |
2006: | 俺为什么不相信美国媒体对中印的报道 | |
2006: | 谁说国军是饭桶?整11师曾大败解放军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