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挑战者的悲歌
送交者: 二野 2010年10月12日02:50:57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挑战者的悲歌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

            □  概况: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美国“挑战者”号航
        天飞机在第十次发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发生事故凌空爆炸,舱
        内七名宇航员(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十二亿美元,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成为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
        一次载人航天事故,使全世界对征服太空的艰巨性有了一个明确
        的认识。

    公元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十一时三十九分十二秒……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
肯尼迪航空中心十英里上空,在“轰”的一声巨响之后,价值十二亿美元的“挑战
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

    机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次空难的死亡人数之多,损失之大,是迄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

                              Ⅰ  蓝天霹雳

            ●  也许他们谁也没想到……走进机舱前的回头一瞥,也是
        最后一次望见这块人类栖居的大地。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中是佼佼者。在这次发射升空前,它
已经成功地在地球和太空之间往返了九次。

    “挑战者”号首航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至四月九日,出色完成了两项任务:
发射了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走出“挑战者”号座舱,第一次进行
了“太空行走”。在第二次飞行时,把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宇航员萨利·赖德送
上了太空。

    第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博士参加了“挑战者”号的第七次飞行,并完成
了失重状态下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这次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第十次飞行。它的主要任务是观测时隔七十六
年才回归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并进行一系列太空试验。

    这次飞行也是美国航空和航天局计划在第一年进行的十五次航天飞行之一。按
照这一计划,这一年的航天飞行次数将是历年来最多的。

    “挑战者”号的这次飞行的原定日期是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

    但由于天气恶劣和其他一些原因,连续几天推迟了发射。

    一月二十八日,总算等来了一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一夜凛洌的海风吹散了卡
纳维拉尔角上空的浮云,耸立在发射台上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深邃的蓝天映
衬下,像一个翘首望天、积蓄着无穷力量的巨人。

    这是人类对太空的又一次挑战。从一九八一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成
功以来,在航天飞机的历史上,这是第二十五次太空探险。

    由于航天飞机的前二十四飞行都安然无恙,全世界的人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
这一次飞行也不过是今后的无数次成功飞行中的一次。

    何况作为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同第一贺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
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一些改进:“哥伦比亚”号不装燃料时重量为七十
五吨,“挑战者”号由于使用了改进的内部燃料箱,重量比“哥伦比亚号”号减轻
四点五吨,因而能装载更多的货物;防热瓦也有所改进,采用了新型的加固硅片。
此外,宇航员的座椅、着陆系统、仪表盘都有所改进。

    但一月二十八日这天天气虽然晴朗,气温却偏低。由于一夜的大风气温已骤然
下降到零下四度,“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外壳上结了一层冰。

    原定发射时间为上午九时三十分。但由于高空出现了强风等原因,又一连几次
延迟发射。工作人员用了近两个小时来给“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化冰。

    就在发射升空前二十分钟,在加利福尼亚坐在闭路电视前观看发射实况的转播
的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却另有发现。

    他看见发射架和航天飞机下部挂着酒杯粗的冰柱!他不加思索就立刻打电话给
美国航空航天局,要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推迟发射。

    但专家们认为这无碍于“挑战者”号的第十次太空飞行。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
史密斯经过权衡后决定继续倒数计时。

    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在航天飞机还有几秒钟就要升空时,计算机突然发现了
一个明显的故障,于是自动停止倒数计时。不过这次“挑战者”号似乎很幸运,计
算机收集到的来自航天飞机上的二千多个传感器的数据都显示“一切正常”。起飞
前二分二十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电视实况转播解说员哈里斯向守候在电视机前的
无数关心者宣布说一切尽如人意,航天飞机可以在十一时三十八分准时升空。

    参加这次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一共有七人。他们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
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三十六岁;
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
十一岁;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三十七岁。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曾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后来成为一名高级飞行器
的试验飞行员,一生与危险打交道。他幽默、开朗,成为全机组的核心与灵魂。

    驾驶员迈克·史密斯,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多次获得奖
章,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国家敢于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在余暇时喜欢弹钢琴,喜欢在音乐中寻找美的享受。
朱迪恩喜欢微笑,微笑中充满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

    宇航员罗纳德·麦克奈尔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南部,在棉田的劳动中锤炼了他
坚毅的性格。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管。

    格里高利·杰维斯满怀希望参加这次宇航旅行,他随身带着一面小旗子,这是
他的母校巴法洛纽约州大学送给他的纪念品,他愿带着这面旗帜去开拓空间的探险。

    埃利森·鬼冢生于夏威夷,他在孩提时代总爱光着脚板在咖啡地和麦卡达美亚
墓地跑来跑去。他早就梦想着有一天去月球旅行。成为飞行员后,他雄心勃勃地准
备大展鸿图。

    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出生于美国波士顿,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任教。她
是一位有名的社会学女教师,已婚,并育有一儿一女。按计划她将在太空通过电视
向美国和加拿大二百五十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
项科学表演,录相后也要向学生播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大空教师”。

    在七名宇航员中,女性有两位,即三十七岁的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和三十六岁
的朱迪恩·雷斯尼克。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七名宇航员中唯一来自民间的克里斯
塔·麦考利夫。

    美国航天局是在五十多次载人飞行后,才决定要载“平民”乘客登太空。里根
总统提议,第一位平民宇航员应该是一位教师。

    这无疑是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荣幸。消息传出,一年中有一万一千名教师报名。
经过反复挑选,从中挑出十名。最后选中的是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她经过一百二
十个小时严格艰苦的训练后,首次作为平民代表升入太空。对于她的航空旅行,所
有教师都引以为荣。而她的父母、丈夫和儿女都来到现场为她送行。

    在观礼台上观看这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发射的还有其他几名宇航员的
亲人和朋友,还有应邀从美国各地赶来的各届人士。

    这一天清晨,七名宇航员在心情极佳的情况下谈笑风生地用过了早餐。然后他
们穿上天蓝色的宇航服,结队走向航天飞机发射台。也许他们谁也没想到,临行前
的这次早餐竟是他们最后的早餐,而他们走进机舱前的回头一瞥,也是最后一次望
见这块人类栖居的大地。

    谁也没想到……

    倒数计时顺利地进行着。航天飞机燃料箱中的液态氧开始注入,一切条件已经
具备,“挑战者”号发出震动大地的隆隆巨吼声。

    倒数计时至一,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十一点三十八分,格林威治时间十六点三
十九分。

    点火器点燃了火箭推进器,震耳欲聋的轰鸣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场传向四面
八方。伴随着浓烈的烟火,“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一把巨大的火炬托举下徐徐升
空。

    它神奇地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红色火焰尾巴在蓝天上划出一道壮丽的孤线,
场面十分壮观。

    “挑战者”号发射的最初阶段,一切正常。

    “发射顺利!”发射场控制室的工作人员激动地喊道。

    “成功了!”在卡纳维拉尔角航空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万名观众爆发出一阵热
烈的掌声。

    “挑战者”号继续上升,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飞行人员与航空飞行的宇航员们保
持着密切的联系。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人们不停地赞叹欢呼,疲倦的观众则干脆
席地而坐,抬头仰看,目送着航天飞机离去。

    十一时三十八分七秒,“挑战者”号超越了发射架,拖着火焰和白烟。越来越
快地向预定的东南方向爬升,一切正常。

    十一时三十八分九秒,“挑战者”号根据常规程序,缓缓转了九十度。一切正
常。

    十一时三十八分三十五秒,根据常规程序,“挑战者”号轨道器的主发动机开
始减速到它们全部推力的百分之六十五,这是为了减轻地心引力等对航天飞机在飞
行最初阶段产生的紧张压力,一切正常。

    十一时三十九分六秒,地面指挥中心对“挑战者”号发出指令:“挑战者,加
速。”

    十一时三十九分十二秒,“挑战者”号指令长回答:“明白,全速上升。”

    这时,速度是每小时三千一百六十三公里,已经突破了音障,离地面的高度是
十六公里。

    这时航天飞机的速度超过音速三倍。

    也就是在这时,“挑战者”号外燃料箱右下方突然闪出一个桔红色的小火球,
紧接着在它的另一边靠近“挑战者”号轨道器的胸部又闪出另一个较大的火球。

    这蔚为壮观的景象立即引起了观礼台上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有人甚至
为自己能看到这一罕见场面而庆幸不已。

    但两三秒种不到,也即航天飞机升空后的七十五秒种——十一时三十九分十五
秒,“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离地五万英尺的高空燃起一片黄白相间的熊熊大火。

    无线电联系猝然中断,地面控制中心电视屏幕的数据也陡然消失。

    航天飞机爆炸了!

    倾刻之间“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骇人的红色火雾,迅速扩展开来。两台固体
燃料助推火箭像两柄利剑兀自朝蓝天刺去,尾部还拖着两缕扭曲的“Y”形烟柱。

    随后无数燃烧着的航天飞机碎片从浓烟中钻出,像流星雨似地散落在广阔的海
面上,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坠入了距发射地点二十英里以外的大西洋。

    发射场训练有素的抢险队在数分钟后,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出事地点。九艘军舰
和十架飞机也同时前往。由于爆炸碎片散落持续时间长,抢险队在三小时后才进入
现场,在三千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洋面上展开搜索工作。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五十六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
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一九六七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在发
射台上突然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的悲剧。

                         Ⅱ  “哀悼与纪念之日”

            ●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言辞。
        而在于他们以始终如一地、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
        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贡献出生命……”
                                                ——美国总统里根


    “挑战者” 号发射后不久,蓝天上突然出现的那一团火球和“Y”形白烟,使
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最初感到茫然,接着才意识到是发生了事故。惊愕使他们呆若
木鸡,后来便陷入极端的悲痛之中。他们最初观看航天飞机升空的兴奋和热情顷刻
间化为乌有,被痛苦的寒悚所代替。

    而在观礼台上现场观看的人们更是被从天穹中传来的隆隆爆炸声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已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宁愿这只是一个恶梦。

    几秒种以后,原先坐着的人已全部站起,看台上哀声四起。

    谁都知道,在那样的地狱之火中煎熬,能够生还的希望完全等于零。

    爆炸发生四十秒钟之后,内斯比特代表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史密斯向人们悲痛
地正式宣告:“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已经被炸毁。

    航天中心发射基地笼罩在极度悲哀中,最初那些为“挑战者”号顺利升空欢呼
的观礼台上的人们,其中有许多是宇航员的亲人。他们看到爆炸时从“不可能”的
惊愕中醒悟过来后失声痛哭。宇航基地的工作人员们也悲痛欲绝地抱作一团,哭已
经不能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

    观众席上最痛心的,要算是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的父母了。“天啊,这
不是真的!”母亲格雷斯仰望蓝天,泪如泉涌。

    父亲科里根首先觉察到意外的不幸事件,把手臂紧紧地搂在妻子肩膀上,老泪
纵横。曾为女儿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心情顿时被失去女儿的揪心痛苦所替代,巨大的
悲痛像电流一样袭击着这对年迈的夫妇,他们在寒风中颤栗着、哭泣着。

    在看台上的麦考利夫的丈夫和他九岁的儿子以及六岁的女儿,也都泪眼模糊,
难以自持。刹那之间,他们就失去了妻子和母亲……这天麦考利夫所在的康科德中
学的所有学生都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他们的老师……他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老师
这次历史性的航行。当“挑战者”号发射时,学生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情不自禁地
为自己的老师鼓掌……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最初,他们几乎同时叫:“这决不
是真的!

    曾和麦考利夫竞争宇航员的一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也从电视中看到
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太空课”没有了,师生们全都陷入了极度的难过悲
痛之中。

    在华盛顿的国会上,国会工作人员、参议员和众议员们聚集在电视机旁,默默
地注视着这幕悲剧的发展。

    政治家的冲动和悲痛相较之下是克制和有限的,因为他们再清楚不过地知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惨剧尽管是航天史上迄今最大的惨祸,但这不是第一次,
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当“挑战者”号的碎片正纷纷扬扬撒向大西洋时,美国总统里根正同他的高级
助手们共进工作午餐。副总统布什和国家安全顾问波因德克斯特急匆匆地冲进来,
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里根总统的第一反应是:“是女教师乘坐的那架航天飞机吗?”

    布什表情严肃地说:“是的。”

    所有人都中止了午餐站起来,随里根总统来到离那儿最近的总统书房,打开电
视观看这次事故的录像新闻。

    起初,这位总统被残酷的现实“震惊得一言不发”,脸上充满了忧虑、焦急不
安和悲痛的表情。后来,里根对记者说:“我当时根本摆脱不掉遇难者家属的形象。”

    而里根夫人南希则失声惊呼:“天哪!这不可能!”

    在最初的惊愕过后,里根同国会领袖们商议了一下,决定把原定于当晚发表国
情咨文讲话的时间推迟到下星期二,并派布什副总统马上乘飞机飞往佛罗里达州的
肯尼迪航空中心,向死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调查事故原因。正在开会的众议院中断
了会议并宣布休会。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为死难者哀悼的钟声。

    华盛顿沉浸在异乎寻常的肃穆气氛中,没有了喧闹和叫嚷,仿佛进入了白夜。
洛杉矶纪念运动场上,重新点燃了奥林匹克火炬,以示哀悼。各地电台连续播放美
国国歌。火车、轮船呜响了汽笛,各大建筑上的星条旗也徐徐降为半旗……致哀电,
慰问电,雪片似地飞向这里。白宫似乎在抽泣,里根总统步履沉重地走到他的椭圆
形办公室在电视摄像机前发表了讲话,他神情忧郁,语调沉重,他用极其悲哀的声
音向全国作了电视讲话:“我原计划今晚对你们发表的讲话是就国情咨文做一报告。

    但是,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件使我改变了主意。南希和我对‘挑战者’号发生的
悲剧深感哀痛。我知道我国全体人民和我一样悲痛。”

    他对七名宇航员的不幸罹难表示哀悼,并盛赞他们“大胆勇敢,他们具有那种
特殊的风度,那种特殊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向我挑战,我也将高兴地去迎接。”

    他还向美国全国的中小学生提到了他们尊敬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他知
道这位献身的女教师牵动着全国儿童的心,他说:“我知道这难以理解,不过,像
这种痛苦的事情有时是会发生的。”

    他向美国和世界沉痛宣告:

    “今天是哀悼和纪念之日……”

    美国全国上下早已陷入悲哀的浪潮之中。临近中午,知道消息的人们几乎中断
了一切活动。繁杂的街头骤然间就比平时冷清了许多,人们匆匆赶路一言不发。许
多人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有关这场灾难的详细报道。伴随着致哀的钟声,无数人
流下了热泪。

    入夜,从来灯火辉煌的纽约帝国大厦熄灭了全部的灯火,以示哀悼。这个“全
美的灾难”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美国原定在一九八六年将有十五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太空时代开始后的最
重要一年”,现在全部分为泡影。建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花了美国纳税人十二
亿美元,轰然一声巨响使这笔巨资化为乌有。

    美国三大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在一
月二十八日当天用了五个多小时连续不断地报道“挑战者”号爆炸事件,损失的广
告费用估计近千万美元。

    在这样的灾难中,金钱的损失似乎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七名遇难的宇航员代
表着一个相同的梦,这是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一个千古大梦。

    应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希望这个梦破碎。

    所以这不只是一个美国梦,而是一个全人类的梦。

    这也不只是一个美国的灾难,美国的悲哀,而是全世界的灾难,全人类的悲哀。

    举世震惊。

    一月二十日当天,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或致电里根总统,
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不幸失事表示同情和哀悼。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
亚尔向里根总统发出言语切切的唁电:全世界都将为在开拓人类知识边疆中的这一
悲剧的牺牲而万分悲痛。

    联合国安理会获悉这一个消息时正在开会,会议似乎是理所当然地就中止了。
大会的全体成员默哀三分钟后,本届联大安理会主席李鹿野代表安理会发表讲话:
“对美国航天努力中出现的这一机毁人亡事件感到十分悲痛。”

    苏联莫斯科的居民大多是通过电视台首先得到这一噩耗的,惊愕使他们久久地
沉默,一月的寒风席卷着冰天雪地的城市。苏联官方迅速发出慰问电,并迅速做出
决定,把苏联人在空间探索中发现的金星上的火山口中的两个以美国“挑战者”号
的殉难者、女教师麦考利夫和另一名女宇航员雷斯尼克的名字命名,以表示深切的
哀悼和永恒的纪念。

    细雨霏霏的英国伦敦,人们的心情晦暗得像恶劣的天气一样。撒切尔首相的致
哀电发出后,广播电视都纷纷给予了报道。

    舰队街空前忙碌,报馆的编辑室纷纷撤下原来的头条,换上最新消息。印刷厂
机器飞转,《号外》、《快报》飞速地被印制出来。

    中国北京,一月二十九日晚七时,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首次破例打
乱编排次序,把“挑战者”号失事的消息放在了头条位置。国家主席李先念当即打
电报给里根总统,对宇航员不幸遇难表示哀悼。

    一月三十一日,休斯敦航天中心隆重举行了有一万五千人参加的追悼大会。里
根总统和夫人南希同死难者家属坐在第一排。

    乐队奏起了《美丽的阿美利加》乐曲,人们的心头像压着沉重的铅石……在麻
省的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升起了七个黑色气球。当年,克里斯塔·麦考利夫曾在这
所大学取得学位。一千多教职员和学生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弗雷明汉中学教员查尔
斯·斯波萨托说:“麦考利夫将永垂不朽,因为她活在人们的心中。”

    康科德中学的校园里,一株槭树上挂着一面崭新的美国国旗和七只圆球。一块
黄色纸板上写着醒目的蓝色大字:“克里斯塔,我们爱你!”入夜,麦考利夫教过
的六十多名十六岁左右的青少年,拿着六十多支点燃的蜡烛,一动不动站在雪地里,
向敬爱的老师表示深切的哀悼。

    美国教育部部长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讲话,他希望学生们要为教师麦考利夫而自
豪。里根总统也表示,今后的航天飞机将有“更多的志愿者,更多的平民,更多的
教师。”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
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美国总统里根在追悼会上说:“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所失
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能够得到承受
痛苦的力量,并坚定我们追求理想的信念。”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不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在我们的不幸面前
显得如此软弱无力……”“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言辞,而
在于他们以始终如一地、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
真正的生活以至贡献出生命……”“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
慰。”

    人类的壮举,人类在征服宇宙的伟大斗争中,从不畏惧艰难曲折,而总是在吸
取经验教训后,勇往直前,惟其如此,人类的悲歌才有意义。

                          Ⅲ  漫长的挑战与征服

            ●  “人类不断地争取生存的世界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
        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


    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从远古的洪荒时代直到今日,从未间断过。不过当我们
衣不蔽体的祖先们站立在星空下仰望时,也许最初能够感觉到的只是恐惧与神秘。

    当人类以其勇敢和智慧占据了整个地球以后,那种对太空世界来历久远而又难
以遏止的感情就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要征服太空。

    于是最初的挑战开始了。究竟是人类的豪言壮语在挑战,还是太空的默默不语
在挑战,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交战中成为名符其实的对手——重要的是人类能
够确实投身于挑战。

    人究竟能不能够进入太空呢?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法国人朱尔斯·维恩就在他的小说《飞向月球》中描写了
他幻想中的太空情景。

    “人们身感无重力,两腿脱离了地板。他们用力直线行走,却似醉汉般步履蹒
跚。”

    一九○三年,俄国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他那有关空间旅行的著名理论。

    一九五七年八月,苏联成功发射了科洛列夫设计的第一枚州际弹道导弹。同年
十月四日,苏联用该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球伴星一”(重八十三点
六公斤),揭开了空间时代的第一页。一个月后,“地球伴星二”带着一名叫莱卡
的小狗上了天,经过几个月飞行,获得空间环境对生物影响的一些初步数据。一九
六○年八月,“地球伴星五”带着两只小狗从轨道上回收。同年九月,又有两只小
狗乘“地球伴星六”绕地球飞行约二十四小时,回收时因轨道不正确,小狗与回收
舱同归于荆在美国,一九四五年就有人提出人造卫星带着科学仪器飞向空间的设想。
一九五四年六月,海军海洋研究局召开会议,提出用“朱诺—一”(陆军“红石”
弹道导弹的改进型)发射地球卫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政府极为震惊,
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随即决定由布劳恩负责在九十天内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任务下达后八十五天,一九五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布劳恩设计的“朱诺—一”
火箭把一颗只有八点二公斤重的卫星“探险者—一”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卫星虽小,
但衣阿华大学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博士研制的星载仪发现了绕地球的辐射带。
到一九五九年九月十八日,美国的“朱诺—一”火箭接连发射了十一颗“先锋号”
卫星,但仅有三次获得成功。

    一九六一年(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他的著名空间旅行理论五十八年之后)四
月十二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乘“东方—一”飞船绕地飞行十八分钟并安全返回地
面。从此人类进入空间的幻想变为现实。同年八月六日,“东方—二”飞船载着空
军少校蒂托夫绕地球十七圈,飞行二十五小时十八分钟返回地面。一九六二年八月
十一日“东方—四”宇航员波波维奇以特技飞行从宇航员尼古拉耶夫驾驶的“东方
—三”飞船旁六点五公里处飞过,二人用照相机互拍了照片。一九六四年十月十二
日苏联发射载有三名宇航员的“上升—一”飞船。次年三月十八日,苏联宇航员列
昂诺夫走出“上升—二”飞船座舱,进行了人类第一次空间漫步。据后来西方观察
家分析,苏联宇宙飞船的飞行均具有军事意义。宇航员采用焦距三点八米的卡塞林
光学系统侦查照相机,可以拍摄地面汽车及人行道的照片,这是苏联用载人空间飞
行进行照相侦察的开始。

    继发射人造卫星之后,苏联在载人宇宙飞船方面再次领先,美国也不甘示弱,
急起直追。一九六一年五月五日,美国人阿兰·彼·谢泼德乘“水星—三”进行亚
轨道飞行,验证失重下手控飞船的能力。次年二月二十日海军陆战队中校约翰·格
林乘“水星—六”飞船第一次进行绕地轨道飞行。在这之前,两只猴子和一只名叫
哈姆的黑猩猩曾先后乘水星飞船进行同样的飞行。同年六月三日十七时,“双子星
—四”上的宇航员怀特走出座舱,成为第一个进行空间漫步的美国人。美国利用双
子星系列飞船实现了轨道会合、机动、对接和舱外活动。通过初期载人空间飞行,
证明人在失重空间里能很快适应,并进行工作;拍摄了地球照片、云图以及在地面
上难以勘查的宏观地质照片。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阿波罗—十一”载着三名宇航员:指令长尼尔·阿
姆斯特朗、月球舱驾驶员埃德温·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在月球
降落,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第一次在那里留下人类的足迹,实现了人
类祖辈和空间先驱们月球旅行的幻想。他们在月球上插上星条旗,安置激光反射器、
地震仪、磁强计、捕捉太阳风粒子的铝箔,还拍摄了月岩和周围景色,收集了二十
二公斤土壤和岩石样品,逗留二小时三十一分后离开。后“阿波罗—十二、十四、
十五、十六、十七”各载两名宇航员登月,月面活动时间依次延长,取样逐渐增多。

    他们在不同地点着陆,拍摄照片,观测地形,安放仪器等等。只有“阿波罗—
十三”飞到月空后因服务舱内电源氧气容器爆炸而取消登月。美国为阿波罗登月计
划付出二百四十亿美元,动员了一百万以上的科技工作者参加。

    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九日,又是苏联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用“质子”号运载火箭率
先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航天站“礼炮”一号送入近圆地点为二百公里和二百二十
二公里的空间轨道。从此,载人航天活动又进入了一个新高潮。因为航天站意味着
在宇宙空间可建立适合多人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基地,可以更为经济有效地开展载人
航天活动。同年四月二十四日,“礼炮”一号还成功地与“联盟”十号宇宙飞船实
现了对接飞行共五点五小时。

    两年后的一九七三年五月十四日,美国也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土星”五号运
载火箭将其试验性航天站“天空实验室”送入四百三十五公里高的近圆空间轨道。
随后,在这年的五月二十五日、七月二十八日和十一月一十六日,美国相继用“土
星”IB运载火箭送“阿波罗”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与“天空实验室”对接成功,先
后有三批共九名宇航员上站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八天、五十九天和八十四天,还出舱
活动过四十多小时。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一日,由于轨道空气阻力增加,“天空实验
室”提前坠入大气层烧毁。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日,又一项人类征服太空的最新成果首先在美国登台亮相。
这天凌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附近集聚了近百万人,盛况空前。当地时间上午七
时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载着两名宇航员点火起航,进入高度约二百八十公
里的近圆空间轨道,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首次试航。它在飞行五十四个半小时,绕
地球三十六圈后,四月十四日安全降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成为世界上第一架实现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揭开了航天技术的新一页。

    这种航天飞机集火箭、航天器和飞机技术特点于一身,既能像火箭那样垂直发
射,又能像航天器那样远行于太空,也能像飞机那样再入大气层滑翔飞行和水平着
陆并多次使用。由于它的这种特点,早期又被叫作火箭飞机,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
航天飞行器。它的飞行高度在一百八十五—一千一百一十公里的范围内,可载三—
七人,最多可载十人。

    为美国政府设计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登月飞船的布劳恩,也是最先提出并
着手实验火箭飞机(即后来的航天飞机)的人。他原是德国火箭专家,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在德国火箭生产中心佩内明德为德军生产V-2火箭。 一九四五年,美军率
先占领佩内明德,以布劳恩为首的一百一十八名专家向美军投降。这些专家和一百
枚V-2火箭被迅速运往美国新建的白沙试验场, 并在那儿为美国装配、检验和发射
大型探空火箭,同时培养技术人员。苏联则将佩内明德余下的六千名科技人员及工
人、家属运到莫斯科郊区及塞利格湖的戈罗冬里亚岛上,为苏联服务。

    早在一九二七年七月五日,“德国空间旅行学会”成立时,年轻的会员布劳恩
就对空间旅行抱有满腔热情和强烈的好奇心,开始探索火箭飞机的可能性。他在陆
军军械部研制弹道导弹火箭发动机时,曾用火箭发动机试验了两架火箭飞机。他设
计的这种带翼飞行器基本上具备了早期航天飞机的雏形。

    火箭助推滑翔越洋进入大气层的概念变化是一九四九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工
学院工作的钱学森提出的,它成为美国空军动力滑翔飞行计划的开端。这种动力滑
翔飞机是一架长十点七米的三角翼飞机,用火箭送入轨道,用减速火箭做机动动力
再入大气层并水平滑行降落。一九五八年,美国空军开始研究。火箭飞机X-15是从
B-52轰炸机机翼下释放的第一个自由飞行体, 它已具备航天飞机轨道器的特性。X
系列火箭飞机的飞行对航天飞机的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十年代初,随着航天活动的日趋活跃,各种航天器的发射日见频繁。鉴于一
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卫星费用昂贵,美国宇航局空间小组开始提出研制一种多次
使用的载人航天飞行运输系统。

    一九六九年四月,美国国家航天局设立了“航天飞机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始
了对航天飞机的论证和预研工作。

    一九七二年一月,尼克松政府正式批准了航天飞机工程,最后确定了航天飞机
方案——整个飞行器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外贮箱和可多
次使用的轨道器组成。从此,开始了航天飞机的全面工程研制阶段。共研制五架:
“创业”号只做再进入大气和进场试验,其余四架——“哥伦比亚”、“挑战者”、
“发现者”和“阿特兰蒂斯”编成一个多次使用的宇宙飞船队,将使用一百次以上,
发射费用可从一千美元/磅降到二十美元/磅。

    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二日,专供地面附近实验用的“创业”号轨道器制成,并开
始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由波音七四七母机驮着进行滑行、载人与不载人系留飞行和
载人自由飞行等试验。至八十年代初,历经十年艰辛,航天飞机才终于发育成熟。

    航天飞机起飞推力达三千万牛顿,两分钟升高约五十公里,大部分推力来自两
枚固体火箭助推器,燃烧后助推器分离,降落伞打开,溅落大西洋洋面予以回收,
可再次使用。轨道器尾部的三台主发动机继续推着轨道器进入空间,由大型外燃料
箱供燃。

    八分钟后燃料箱弹出,再入大气层时烧毁(只有这一部分不回收)。最后推进
轨道器的是两台小型独立的轨道机动发动机。在轨道上,货运舱的“蛤壳”门找开
(舱内一次能装四颗卫星),宇航员遥控机械臂进行发射和回收卫星的工作。返回
时,轨道器向后转向。转道机动发动机工作两分半钟减慢飞速,开始再入大气层过
程。

    航天飞机的锥部有飞行甲板和宇航员住室,中间是货运舱,可装载荷。

    美国航天飞机前四次飞行系试飞,验证设计水平,试用了加拿大造的遥控机械
臂;做了昆虫、植物短期失重环境的生长试验,用雷达波探测到地下二十五米深处
的矿物。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十一月十六日的第五次飞行是航天飞机实用飞行的
开始,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美国“商业卫星—C”和一颗加拿大通讯卫星“兄弟C—1”。
到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二日止,在近五年内共有约一百名航天员分批进行了二十四次
航天飞机太空飞行,均获成功;共发放人造卫星三十颗、回收卫星三颗、空间修理
卫星二颗,携带航天站一个;完成了数百项有关生物学、医学、天文学、空间材料
加工和航天技术等试验。其中,一九八四年二月三日,乘“挑战者”号升入空间轨
道的两名航天员,进行了世界上首次不系安全绳的太空自由行走。

    苏联也在试飞自己的航天飞机。并在一九八二年六月三日,以“宇宙—三七四”
为代号第一次试飞,由苏联海军在印度洋上回收。

    此外法国、英国、日本等国也从七十年代开始对航天飞机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
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宇航员的行列中也不乏女性。世界上第一名女宇航员是苏联的捷
列什科娃。 一九六三年六月十六日—十九日她(二十六岁)单独乘“上升—6”飞
船绕地球飞行四十八圈,历时七十小时五十分钟。但由于条件不够完善,还不适宜
女宇航员上天飞行,因而中止了近二十年。一九八二年八月,苏联恢复女宇航员空
间飞行。萨维茨卡娅(三十九岁)与两名男宇航员一同乘“联盟T—7”上天与“礼
炮—7” 轨道站对接飞行七天。美国一九七八年一月挑选六名女宇航员参加训练。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萨利·赖德(三十二岁)首次同四名男宇
航员飞行。次年安娜·费什尔参加了航天飞机的飞行。

    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人类对宇宙太空的挑战与征服,总算初见成效。但这
一事业也是充满了艰难与风险的。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每一次成功,
无不包含着失败的教训;每一项成果,也都浸透着辛勤的汗水,甚至鲜血。

                       Ⅳ  全面打捞:梦想的沉与浮

            ●  “如果出了故障或问题的话,我希望它决不意味着太空
        计划的结束。”
                            ——“挑战者”号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


    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残骸和七名宇航员的打捞从事故一发生就开始了。数
分钟后,抢险队即以最快速度开赴出事地点。

    十三架飞机在烟雾弥漫的空中盘旋,十三艘舰船在卡纳维拉尔附近的海面上来
加游弋。它们无法驶进因坠落物掀起的巨大波涛之中。三小时后,水面才平静下来,
飞机和船舰立即进入现场,投入紧张的搜索行动。二千一百平方公里的海面被严密
封锁,任何船只未经许可都不得驶入。

    一月二十八日,“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政府立即组织打捞和进行调查。他
们使用一切可能的先进手段,包括飞机、潜艇、水下机器人、“比人的视力强几百
倍”的声纳扫描装置。

    一个临时调查委员会负责研究各种碎片和资料。

    这个调查委员会由美国前国务卿罗杰斯担任主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老资格的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为副主任。

    一月二十九日中午,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艇打捞到七百二十公斤漂浮在海面
上已被烧焦的残骸,其中大部分是二点三米长的防热瓦碎片。

    三十日晚上又捞到不少碎片,包括一大块机身残骸和另外两块大碎片,其中一
块是九米长、十五米宽的电气设备。

    二月三日,里根总统任命了一个总统委员会来监督调查工作,审议调查结果。

    海上打捞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三月八日,美国宇航局宣
布,打捞队的潜水员在离卡纳维拉尔角东海岸大约三十公里的三十米深海处,发现
“挑战者”号驾驶舱残骸,打捞起了部分遇难宇航员的尸体。

    八月二十八日,三艘打捞船返回港口,为时七个月的打捞工作宣告结束,据不
完全统计,参加这一工作的有六千人,出动了五十二架飞机,三十一艘船只,一艘
七人核动力潜艇,两艘四人潜艇,五艘无人驾驶潜水器和五十一名潜水员。他们对
卡纳维拉尔角东北六十四公里的九千二百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四百二十九平方海里的
海底进行了仔细的搜索。

    这次搜索和打捞规模之大,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七个月的战绩是:打捞出十一万一千三百二十公斤重的残骸,其中有机组人员
的尸体、座舱残骸以及可以证明“挑战者”号爆炸原因的助推火箭连接环等。这些
打捞物占航天飞机、燃料箱、助推火箭和所携带货物、卫星总重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那个伟大的梦呢?它也变成碎片了吗?它还剩下多少?

    人类进入太空,闯进宇宙的大门已经二十六年了。在这段时间里,两个主要空
间大国美国和苏联,在发展航天事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经历了不少挫折,
发生过不少事故。

    下面只是能够勾起人们记忆的几起:

    一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苏联“金星”号运载火箭发射时,发动机没有按命
令点火。为查明故障,几十名专家接近火箭。突然,火箭发动机喷火,继而爆炸,
包括导弹部队司令涅杰林元帅等在内的近百名军人、科学家丧生。

    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美国肯尼迪航空中心的一艘阿波罗飞船在点火起飞
时,舱内的一个小小电火花引起满舱大火。因舱内是纯氧,九十秒钟之内不能开启
舱口,三名宇航员被活活烧死。

    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苏联宇航员科马列夫乘“联盟”号宇宙飞船飞行。
起初平安无事,但再入大气层时发生故障,降落伞系统失灵,科马列夫与“联盟”
号回收舱同归于荆一九七一年六月,苏联的“联盟—一一”飞船与“礼炮—一”空
间站对接飞行二十四天后,在归途中因密封舱的一个气阀门失灵,发生了漏气,而
宇航员又未穿宇宙服,结果三名宇航员静静地死在舱内。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九日, 美国用德尔塔火箭发射英国“天网二A”卫星,由于
火箭电子装置中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个小焊点附近剥落了一小块绝缘层,引起短
路,发射失败。

    一九八○年五月二十三日,阿丽亚娜火箭第一次试飞时,一名工作人员不慎碰
落一个部件的商标,堵塞了发动机燃烧室的喷嘴,造成发射失败。

    一九八五年五月,美国发射“三叉戟”导弹,由于发动机燃烧室中剥落了一块
黄豆大的绝缘层,结果高温火焰烧穿了那里的金属壁,燃气向外喷射,发动机爆炸。

    其中仅载人航空的探索中,就有三名美国宇航员、四名苏联宇航员献出了生命。

    人类不是第一次陷入灾难与挫折,也不是第一次从中苏醒过来。也许如美国宇
航员格里索姆在参加“双子星—三”飞行安全返回地面后所说:“倘若我们死了,
人们也不必悲痛,因为征服空间就得冒险……”的确如此。

    但这次“挑战者”号失事造成机毁人亡,无论死亡人数之多,损失之大,是迄
今为止的载人的航天事故中最严重的一次。

    在美国的航天史上,到目前载人航天飞行共五十六次,其中包括自一九八一年
起进行的航天飞机的飞行二十五次,从第一次试飞到一九八六年一月中旬的二十四
次太空飞行中,航天机虽然也出过不少故障和毛病,如机载电脑失灵、传感器失效、
防热瓦损坏、发动机提前熄火等,但总的来说,还没有发生机毁人亡的灾难性事故。
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死亡也是第一次。

    “挑战者”号的爆炸惨剧使美国的航天计划和有关领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
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射卫星的商业任务全部流产。根据计划,航天飞机当年要为美国国内
的一些大企业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发射一系列通信卫星。现在这批有利可图
的交易绝大部分要被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的主要竞争对手欧空局的阿丽亚娜宇航
公司毫不费力地唾手而得。

    (二)太空工业陷于停顿。利用太空中的失重、真空等独特条件制造地面上不
能生产的新型材料和药物,是航天飞机的独特功能。在航天飞机的五年飞行历史中,
已取得了明显成就,而“挑战者”号的爆炸无疑将使这种方兴未艾的新型工业蒙受
重大损失,如同打了美国航天工业一记闷棍,可能使那些同航天飞机飞行计划有关
的公司和依靠航天飞机部署卫星的公司遇到财政困难。航天飞机的主要制造和维修
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股票猛跌。如果美国航天局决定另外
定购一架新的航天飞机,那么大约需要十七亿美元费用和五年的光阴才能制成。

    (三)科学考察成为泡影。根据原计划,宇宙平常探测是当年航天飞机太空飞
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挑战者”号的事故对美国的这一太空计划的影响难以估量。
许多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射计划以及准备在太空中进行的研究项目将大大推迟,有的
不得不取消。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三次重要的航天飞行:一次是原定三月十五日由”
挑战者”为欧洲航空局发射的“尤利西斯”航天器,绕太阳的南北极飞行,首次对
太阳南北极进行探测。另外两次是定于三月二十日和十月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
飞机分别将“伽利略”航天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运入太空。“伽利略”航天器
计划飞往木星进行近距离考查,而价值十二亿美元的“哈勃”望远镜则准备被送入
地球轨道,观测宇宙“边缘”。由于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等待行星之间合适的相对位
置,错过了时机,只能重新等待机会。这种局面已不可避免。

    (四)美国的军事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按原计划,一九八六—一九九五年,航
天飞机总的飞行任务的三分之一将被占为军用,其中不少同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
计划有关。因此美国五角大楼可能是“挑战者”号失事事件中受到打击最沉重的对
象之一。有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可能置“星球大战”计划于“险境”。五
角大楼一直利用航天飞行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基础实验。苏联十分关心这次事故能
否阻止美国实施这一计划。塔斯社说,这场悲剧表明美国的宇航技术是不可靠的。

    这一事件严重地震撼了美国的军事和外交地位。

    “挑战者”号事件,在美国还触发了一场持久而激烈的辩论。

    事发后一个多月。无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挑战者”
号的报道,热点是关于美国航天计划发展方向和关于发展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孰轻孰
重问题。

    但总的舆论倾向还是明显的。

    人类绝不能屈服!而美国人是以崇尚英雄主义著称的。

    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里根总统即在电视讲话中说:“……我一直十分信任和
尊重我们的太空计划,今天的事情绝不会降低它的声誉。我们还要继续对太空进行
探索。”

    他宣布:

    “今后还要有更多的航天飞行,要有更多的宇航员。是的,太空里要有更多的
志愿者,更多的平民,更多的教师。”

    在回答记者们关于航天飞机计划的前途问题时,  斯皮克斯引用里根的话说:
“这些人都献身于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纪念这些勇敢的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继续执
行这个计划。”

    在一月三十一日在休斯敦举行的追悼大会上里根再次宣言:“机长弗朗西斯·
斯科比曾在一次飞行时说过:‘如果出了故障或问题的话,我希望它决不意味着太
空计划的结束。’我们决不会使他们失望的。……人类将继续向太空进军,不断确
立新的目标,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这正是我们纪念‘挑战者’号上七位英雄最好方
式。”

    “更多的教师”中的一个很快站出来。麦考利夫等人遇难仅半个月,在爱达荷
州担任中学二年级教师的巴巴拉·摩根说,她愿意接受美国航天局的建议,做下一
个乘航天飞机的平民。她曾作为后备人选与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一起接受了宇航训
练。

    她在一项书面声明中宣布:我们有机会给整个一代人讲一堂很重要的课。她相
信几百万中学生都会继续支持航天飞机计划。

    她说,应当让这些学生明白,挑战的意思就是迎着困难克服困难。美国航天局
代理局长威廉·格雷厄姆表示支持摩根夫人。虽然他也不知道航天飞机什么时候能
够恢复飞行,但他将考虑给予摩根夫人接替麦考利夫的机会。他仍然坚信,一位教
师将是下一个乘航天飞机的平民。

    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市斯托莱中学的校长斯伯塔说:“这个事件使人感到喉咙
里好像堵了一块东西。

    我们要记住这个悲剧,接受教训再继续前进。”

    而怀俄明州和纽约州的学生提出倡议,号召全国中小学生每人捐出一美元,用
来建造一架新的“挑战者”号。他们的倡议获得了佛罗里达州和缅因州幼儿园儿童
的响应。

    当美国总统任命的调查委员会还在调查“挑战者”号失事的原因时,挑选第一
名进入大空的新闻记者的工作已经开始。在“挑战者”号爆炸前,设在南卡罗来纳
大学的太空记者办事处已经收到了一千七百零三份申请书。由于“挑战者”号的失
事使挑选工作推迟了三周,但没有任何人因为航天飞机爆炸而撤回申请。

    恐怕也没有人认为航天飞机会从此停飞吧。

    “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升空后, 航天中心飞行控制室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
“明白,全速上升。”

    此时离爆炸只有一秒钟了。

    这句值得人们永远追忆的话是“挑战者”号的驾驶员、美国海军中校、出类拔
萃的飞行员、试飞员迈克·约翰·史密斯说的。

    也许正是由于史密斯留下最后一句充满信心和进取精神的话语,他的离去便越
发牵动了凡是在他生前与他有过交往的人的情思。

    他的弟弟托尼·史密斯说,我们不能中途放弃而废,我要呼吁大家继续支持航
天飞机计划,不要让迈克他们白白死去。

    史密斯自己是决不后悔的。

    活着的宇航员们也不会后悔自己选择了这个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的神圣行业。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在为全人类探索未来。

    他们身上维系着几千年的梦想,他们是寻梦人。

    美国众多的宇航员中没有任何一个表示将要退出航天生涯,而是希望有在航天
飞机恢复飞行后,参加第一次飞行!

    曾经参加过宇宙飞行的参议员杰克·加恩说:“要探险就要难免会牺牲。如果
需要,我愿意明天升空。”

    由于“挑战者”号遇难的七名宇航员中既有白人也有黑人,既有男人也有女人,
甚至还有一位日裔美国人,所以在客观上“挑战者”号的失事还起到了凝聚美国各
民族的作用。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
表示,他们认为航天事业应该继续,他们愿为探测太空付出相应的代价。

    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所所属的哈佛大学小行星研究所决定,将用
七位“挑战者”号上遇难的宇航员的名字为一九八○年以来发现的在火星和木星轨
道之间绕太阳运行的七颗小行星命名。

    “挑战者”号的爆炸原因,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航天飞机上没有记录事
故详细情况的“黑匣子”,美国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地从各个方面寻求答案,成立了
专门调查机构。

    虽然里根强调:“我们还要继续对太空进行探索”,但是,在没有查清事故的
真正原因前,暂时不会进行第二次航天飞行(实际上停飞了近三年)。

    专家们认真研究了打捞上来的飞机残骸,反复观看了“挑战者”从起飞到爆炸
的录像,发现问题出在右推助火箭上。

    在航天飞机升空后第五十九点八秒时,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底部显出一小股火
舌,随后,火舌越拖越长,几秒钟里,火舌包围了贮着液态氢的外挂推进贮箱;第
七十一点三七秒时,氢气从贮箱底部爆出,液态氢又从顶部流下来;第七十二点九
八秒时,贮箱猛烈爆炸,随即航天飞机凌空爆炸。失事的直接原因是航天飞机右侧
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密封装置失效,导致燃气外泄,形成火舌,引起爆炸。

    其实,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前,计算机已经观察并记录了发生故障的
讯号,但由于操作上的疏忽,程序安排不当,计算机本身也未能及时处理数据交通
告宇航员,致使惨剧发生。

    六月九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调查委员会在经历了四个月的
紧张工作之后,向里根总统正式递交了一份由调查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答署的“最
后报告”。

    调查报告指出,确凿的事实证明,航天飞机右侧火箭助推器联接处环形密封圈
在火箭点火后破裂是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导火线。同时,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以及助
推火箭制造公司长期来对早已发现的密封问题采取含糊敷衍的态度和航天计划管理
结构方面的问题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尽快恢复美国航天计划,同时又是不再犯过去的错误,调查报告对航天飞
机及其及管理提出一系列改进的建议,其要点有:重新设计助推火箭的联接处和密
封圈,并且成立一个独立的机构加以监督,彻底改革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管理结构,
研究向宇航员提供一个“逃生系统”等等。

    有一位宇航员说:“技术上的进步,往往是进三步退一步。

    这次‘挑战者’ 号事件是退了很大一步, 但这不是终结。”一位科学家说:
“这次事件是很令人痛心的,但真理是:牺牲是发现的代价。”

    美国总统里根表示,美国今后还要进行更多的航天飞行,尽管面临一系列难题,
美国政府发展载人宇航飞行的决心,仍是坚定不移的。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已初
步决定下一次重新开始发射的航天飞机。

    事情至此,似乎已告一结局。人们钦佩英雄们的勇气,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征
服太空的艰巨性与冒险性,坚定了走出地球的决心。但仍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悬
持在心有不甘的人们心中,那就是:航天发射的成功率究竟是多少呢?

                     Ⅴ  灾难,存在于小数点之后……

            ●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在于助推火箭上连接处的一个小小的橡皮圈
失效。

    迄今为止的绝大部分航天事故,原因也都发生在助推火箭上。

    “挑战者”号的灾难也并不是最后一起。在那以后,航天发射可以说仍是事故
频频。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八日,美国用“大力神”火箭发射间谍卫星,因助推器密封
垫圈失效,起飞后五秒钟爆炸。

    一九八六年五月三十日,阿丽亚娜第十八次发射时,因第三级火箭没有及时点
火,发射失败。

    一九九○年二月二十二日,阿丽亚娜火箭第三十六次发射,一名工作人员不慎
将一块擦拭布遗留在一级发动机的水循环系统中,堵塞了管道,引起火箭爆炸。

    一九九○年三月十四日“大力神”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六号”时,因接错
一根导线,第二级火箭没有分离,卫星没有达到预定的轨道高度。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中国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澳星,由于拧动点
火控制器时,从螺钉上旋下一点点金属屑,使电路短路,火箭发动机熄火,发射没
有成功。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中国“长征二号E”发射亚太二号卫星时,由于美
方没有告之卫星的谐振频率,而凑巧卫星的谐振频率与火箭整流罩的谐振频率相同,
由于高空切变风对火箭的作用,引起共振,造成星箭爆炸。

    而在 “挑战者” 号爆炸后最严重的航天灾难当属一九九六年六月四日发生的
“阿丽亚娜五型”过载火箭爆炸事故。

    那天也是由于天气原因,火箭发射的时间被推迟了四十五分钟。格林威治时间
十二时三十三分,火箭升空后三十七秒钟,地面控制人员发现不仅火箭推进器运转
不正常,引导系统也有问题。第四十秒钟,火箭偏离预定轨道。控制中心担心火箭
坠落地面会酿成大祸,便当机立断,决定在距离地面四千米的高空将其引爆。刹那
间,火箭炸成一团火球,四散的残骸如漫天的火雨倾注而下,并在天空中划出一道
长长的烟柱。

    “阿丽亚娜五型”火箭的发射地点是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就是这种耗
资七十亿美元、上万人历经十一年研制出的最新型火箭的第一次发射,火箭上载有
四颗总造价高达五亿美元的“太阳风”科学观测卫星也都化为灰烬。

    火箭和卫星都属于欧洲航天局。而阿丽亚娜航天公司作为欧洲航天局的下属公
司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一直占据着极为有利的位置。自一九七九
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首次成功升空以来,“阿丽亚娜”系列火箭总共进行了八十六次
发射,这次爆炸是第七次失败。基其发射成功率在世界各商业卫星运载工具中名列
前茅,也为欧洲赢得了世界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大约百分之六十的份额,功绩显赫。

    爆炸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爆炸发生后,在外围观看的人员都迅速戴上了防
毒面具并很快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但由于过分自信,这次发射的“阿丽亚娜五型”过载火箭及其携带的四颗卫星
都没有办理任何保险。据称,与“阿丽亚娜四型”相比,“阿丽亚娜五型”的可靠
性已由百分之九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五,即平均每发射七十次可能出现一次失
败。然而七十次发射中的那一次失败不幸落在第一次发射上,而对于这一次唯一的
发射来说,其可靠性完全等于零。

    这不由得再次使人们想到这个问题,即航天发射的成功率(或可靠性)究竟取
决于什么?这种灾难究竟能不能避免?

    现代科学可靠性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个系统的构造越精密、越复杂,其可靠
性一般也越差。比如,火柴就远远没有打火机精密,但其可靠性一般说来就比打火
机要高。

    但构造简单的东西无法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的需要,这是一个天然的矛盾。对于
要上天航行的火箭来说,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复杂。

    火箭发射后,不像汽车、火车,可以停下来加燃料、添设备,一切都要一次携
带齐全;出了故障也不可能停下来检查,也不能像飞机那样返回地面进行修理。因
此,对于航天发射来说,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运送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
更必须安全可靠。同时,火箭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例如火箭发射时,发动机会产
生高温、高压、强噪声和强震动;火箭在飞行的加速过程中,还会产生巨大的超重,
进入轨道后,又会遇到失重、真空和辐射等。因此,制造火箭的材料、元器件和火
箭上的设备,必须能经受这些恶劣环境的考验,需要加倍的可靠。还有,火箭燃料
要么带腐蚀性,要么有毒,要么温度极低,对火箭材料和仪器设备带来许多复杂的
影响;火箭上各种电子仪器设备在工作时,会相互产生电磁干扰,因此还要有防干
扰的设备的措施。此外,火箭和它运载的航天器之间,彼此的机械性能必须相互协
调。这样,就好像一个人外出旅游,既要带上全部换洗的衣服,又要带上充足的食
品,还要有遮阳、避雨、挡风的设施,也要有防盗、防劫的武器,更要有防病治病
的药物,以及记时、定向的器具,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安排得井然有序,不相互影响
和掺和……火箭构造的复杂性就可想而知了,而由于火箭的发射过程必须要克服地
球引力,才能飞入太空,这就要求它自身的质量越小越好。火箭本身质量过大,就
会降低自身的速度;为不降低速度,就要减少它运载物体的重量。对火箭来说,火
箭重量增加一百千克,运载能力就减少一百千克,所以,火箭应该造得很轻巧。这
与可靠性要求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从而造成火箭的另一个特点——娇嫩。

    火箭使用液氢液氧这些低温燃料,从而提高火箭的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零下二百五十三摄氏度的液氢,甚至可以透过某些金属壁,非常容易泄漏。
泄漏的氢遇到空气中的氧,特别容易引起爆炸。尤其是火箭发动机中高速进入燃烧
室的液氢,一遇到水珠和各种气体分子,会把它们冻结成比金属还硬的颗粒,并推
动其高速前进。这样,它们就有可能像子弹那样击穿金属管道。有的金属材料遇到
液氢,会变得像陶瓷那样脆,叫做“氢脆”。因此,用液氢作燃料的火箭,对用作
制造液氢贮箱、输送管道、发动机等的材料,以及液氢的贮存、运输和加注的安全
性,都提出很高的要求。

    与火箭的零部件、元器件容不得半点疵瘕一样,火箭的工作状况也容不得些微
偏差。同时,火箭发射时,也容不得工作人员有半点工作差错和疏忽。还有,火箭
中更容不得半点多余物,因为那可能是造成火箭发射事故的祸水。除火箭本身问题
外,还有电脑系统不能有半点差错,尤其是软件编制上不允许有任何缺陷。此外,
还要防止火箭与它运载的航天器之间,在机械性能等方面发生严重影响。否则,就
会导致发射失败。

    一般来说,组成机器的元件、零件越多,其可靠性就越低。

    一台由一千个零件、元件构成的机器,其元件可靠性应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以
上。也就是说,对每一种组成机床的的元件,抽检一千个,不合格的不多于一个,
否则,用这样的零件组装的机床就属于不合格。对于复杂得多的火箭来说,如果元
件的可靠性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则火箭的可靠性只有百分之三十七。也
就是说,发射三枚用这种元件组装的火箭,可能有一——二枚要失败。要使火箭的
可靠性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其每一个元件的可靠性则应达到百分之九十
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这就是说,抽检一百亿个,不可靠元件不得多于一个。

    一枚十分巨大、十分复杂的火箭,是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器件组成的。只
要有一个元件或零件不可靠,就可造成整枚火箭发射失败。据统计,欧洲的阿丽亚
娜火箭事故,百分之八十五是因为一个元件不合格造成的。同时,在十分恶劣环境
中工作的火箭元件,又显得十分脆弱和娇嫩,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某批电子元件在
实验室条件下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为一,那么在飞机上使用则为六点五,在火箭上使
用则增加到八十!

    现代火箭之父布劳恩为德国研制的V-2火箭,飞行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八。
前苏联用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P—七, 也是经过大量失败后才试
飞成功的。美国用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先锋”号运载火箭更是难产。美国人
在一九五七年底和一九五八年初,两次用“先锋”号火箭发射卫星,结果都失败了。
到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七日,“先锋”号火箭才将一颗重量为一千五百克的卫星送入
轨道。美国早期的其他火箭,发射失败也很频繁。如“雷神”号火箭一九五七年一
月二十五日第一次发射时在发射台上爆炸。四月十七日第二次发射时,离开发射台
后飞行不正常,只好指令它自毁。五月二十一日第三次发射又告失败,直到九月二
十日进行第四次发射时才取得成功。美国的运载火箭在早期大量失败的基础上得到
迅速发展,使它能够接连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侦察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第一
颗通信卫星……当代著名的运载火箭,都是从不断的事故中发展起来的。欧洲空间
局著名的“阿丽亚娜”火箭,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第一次试飞成功后,紧接
着便遭遇了四次发射失败。正是经过这些失败,“阿丽亚娜”火箭才逐渐成熟起来。

    俄罗斯成功率很高的运载火箭也都是从许多失败中得来的。

    如发射载人登月飞船的大型运载火箭N—1,一九六九年二月二十一日第一次发
射试验时,起飞后不到两分钟便发生爆炸。一九七一年六月二十一日第三次发射时
又在发射台上爆炸。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四次发射时,也是在飞行不到两
分钟后就爆炸了,后因登月计划被放弃,N—1火箭也就没有试验。但它后来研制了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能源”号火箭。根据计划,九十年代后期,俄罗斯的火箭将在
未来建设阿尔法国际轨道空间站的七十八次发射中,承担四十八次发射任务,成为
真正的世界航天发射主角。

    诞生已半个世纪的现代火箭,应该说技术已比较成熟,但仍然不断有事故发生。
这并不奇怪。事实上,比火箭简单得多、成熟得多的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也常
发生事故,甚至机床和自行车也常发生事故。那么,火箭事故是不是比汽车、火车、
轮船和飞机事故更多呢?

    有人对汽车、机床、飞机和火箭事故做了一个统计,在一百辆汽车中,平均有
二点五辆发生事故,事故率最高,为百分之二点五,其余机床为百分之二点四,飞
机是百分之二点二一,而火箭是百分之零点九,即一百枚火箭中平均不到一枚会发
生事故,事故率是最低的。这是由于人们对巨大、昂贵、复杂和娇嫩的火箭更加重
视、更加谨慎的缘故。

    同样的道理,火箭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比汽车、火车事故和空难、海难更大
的影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造成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而其他死人更
多的事故,则未必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如此说来,人的谨慎和努力虽然可以提高航天发射的可靠性,但要从根本上避
免这一类灾难的发生,则几乎是不能的。正如人类的社会一样,它可以被无限地改
良,却永远不能保证它的每个成员都幸福圆满。

    其实从来就没有不付出巨大代价的伟大成功,人类的每一个梦想无不是用辛勤、
汗水甚至鲜血去换取的。简而言之,对于征服太空这样一个伟大计划,需要人们具
有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当然更需要智慧。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向大自然的挑战是永无止境的,在
每一次失败带来的灾难中,人类都再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人类是悲哀的。

    但人类又是伟大的。

    人类的智慧不仅能使他们意识到这种智慧的局限性,同时也会使他们向真理不
断靠近并决不屈服于任何困难。因为,“要发现就要有牺牲”。

    而一种没有止境的探索本身也是吸引人的这正如“阿丽亚娜五型”发射失败后
德国戴姆勒——奔驰航空航天公司负责航天系统的董事维尔纳·海因茨曼在一份声
明中说:“该计划的失败显然非常失望。但是在着手处理‘阿丽亚娜五型’火箭涉
及到的这类极为复杂的技术时,这类挫折肯定在预料之中。”

    而另一位该计划的负责人, 阿丽亚娜航天公司董事长夏尔·比戈在接受LCI电
视台采访时说:“当然这次发射令人失望……但是我从事这项工作近四十年了,我
知道每次失败后我们都必须无一例外地从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简单解释什么是民主
2009: 抗美援朝让中国变成令世界畏惧的拳头zt
2008: 王友琴:揭示人为大饥荒的真相
2008: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 (二十七)
2007: zt:国共间谍战
2007: 布什的真实记录--格林斯潘给我们的财
2006: 拨云见日----透析朝鲜核试验的影响,走
2006: 历史恍然所悟:胡宗南,一生未暴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