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健教授去世感言:同学不同志,同为正常人
美籍华人政治学者,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史天健最近突染急病逝世,终年59岁。
史天健跟李克强王军涛都是当年北大同窗。他们当年风华正茂,纵论天下,同学少年,挥斥方遒。后来八仙过海,各有志向,见解建树各殊。史天健作为一个政治学者,跟这些同学少年见解立场虽然各执一端,但是他们的同学情谊以及互相的理解尊重包容,在史天健去世之际,除了李克强的特殊身份不便之外,几乎都得到了体现与披露。
他们这样一辈人,早期红旗下的蛋,文革的苗,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上大学的首批幸运儿,当年志向千里抱负恢弘的“八十年代新一辈”,如今有人已经成为大国领袖,有人流亡海外背负民运十字架,有人在国内外负笈求索,或为民鼓与呼,或为肉食者谋,国家兴旺民族发达念念在兹。他们虽然观点相左,立场各异,但是能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交流沟通,文明交锋与合作。
王军涛跟史天健不但是北大同学,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同一导师黎安友教授的门生。黎安友是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和中国问题学者,由于支持编撰《天安门文件》,被中国政府禁止入境。史天健虽然跟王军涛师从同一“反动权威”,他们的政治倾向与学术观点却大相径庭。王军涛是大家熟悉的民运人士。而史天健却是书斋课堂学究,从天安门事件时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前面示威的留学生,到近年来日益倾向为“中国崛起”寻找考证共产党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实质民主”理论的学术建构者,以及主动积极为中共政策建设性建言者。从赵紫阳时代到现在的胡温习李时代,史天健从留美学生到海外华人教授,一直跟国内当局合作交流互动往来频繁。他正准备在美国退休到清华任教。可惜突染急症,撒手人寰,未能如愿。
史教授去世后,王军涛第一时间发表文章悼念追思,讲述了他跟史天健长达二十多年的交往和友谊,以及理念学术的分歧。还有多位史天健当年北大同窗如今各执牛耳泰斗之士也迅即发表了许多感人的感念追思文章。
人们不难看到,史天健王军涛这一代中国人,或者说中国大陆人,应该跟上一代中国大陆人有很大的进化:他们之间已经不有意地,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以政治立场观点来划分敌友,辨别亲疏,判断是非了。同学不同志,同为正常人,同窗情谊在。政见不同并非政敌,政敌并非不共戴天。这,其实是正常社会正常人的正常关系。这,就是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要素。这,就是民主社会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无论程序还是实质民主。而“亲不亲,阶级分”“非我党类,虽亲亦 敌,虽远必诛”,则是令俺们许多长辈前辈十分怀念,如今还有领导同志疾言厉色要求恢复发扬的,伟大光荣战斗岁月的“正常”人际关系的准则。
俺相信李克强不至于对史天健这个老校友的政治立场观点有什么特别的敏感和挑剔。假如史天健如愿到了清华履新,有机会见到克强同学,他们都不应该因为互相并不能称呼同志而感到别扭。史天健跟王军涛也没有因为政治观点立场的严重分歧而妨碍他们之间友谊的保持和不断发展。可是,为什么李克强的政府,要把他自己完全可以请到馆子里打牙祭的某些同窗朋友,当作非投入大牢或者放逐千里拒于国门之外不可的死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