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笑宋襄公 |
送交者: 西风 2014年04月02日21:19:4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西风独自凉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微薄发问:“为什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源于西方?为何保障市场发展的产权制度秩序也源于西方?(因为)自古罗马开始,西方打仗很讲规则:你不能偷袭(那是卑鄙)而是两方军队先约好时间地点、摆开阵势明打,跟中国传统截然相反。”
这条微薄在短时间内被转发3200多次,1600多条的网民评论,多以特洛伊木马和凯撒征服高卢为例,证明西方古代打仗也是兵不厌诈。有网友用“宋襄公是这方面的模范”嘲笑陈志武教授的迂腐,战争还讲什么诚信?
宋襄公的悲情 《春秋》对宋襄公战败的记录非常简略:“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解读春秋大义的春秋三传,《公羊传》赞美遵守战争规则、拒不乘人之危的宋襄公“临大事而不忘礼仪”,“虽文王之战,亦不过如此”;《左传》《毂梁传》对“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的宋襄公则持鄙视、否定的态度,认为他根本不懂得战争和道义,“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
信义之所以成为信义必须符合“道”,战争中的“道”贵在随机应变、克敌制胜;宋襄公非但不是讲究仁义和信用的楷模,反倒是不信、不义的无道昏君。这是符合圣人教诲的。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诚信更多的是一种道德自律和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君子”、“大人”不必拘泥于信用的小节,因为服务于道义的诚信才能称之为诚信,诚信是可以灵活掌握、变通的手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支撑西方契约精神的是法律制度和宗教信仰,《圣经》中《旧约全书》的“约”就是神与人订立的带有强制性的神圣契约。
卧薪尝胆
苏州杀降
12月初,太平军纳王郜永宽等人以献上苏州和慕王谭绍光的首级为条件,与淮军大将程学启“换贴订盟,约为兄弟”,程学启折箭起誓保证郜及部下性命,洋枪队管带戈登居间作保。郜永宽刺杀谭绍光献城投降,李鸿章摆下鸿门宴杀了郜永宽等八个降将,苏州城内数万太平军将士亦遭屠杀。明令剿抚兼施、严禁杀降的清廷出尔反尔,褒奖李鸿章“所办并无不合,甚为允协”!
戈登勃然大怒,认为这是最无耻的背信弃义,提着洋枪到处找李鸿章决斗以挽回自己的名誉,并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李鸿章下台,不然他就率洋枪队进攻淮军,将苏州还给太平军;上海的外国领事馆官员代表列强及所有外国侨民签署了一项严厉谴责李鸿章的决议,指其“杀降”彻底背叛了人性,列强很可能断绝对清政府的帮助。 日本金刚组(成立于578年)和粟津温泉(成立于718年),历经千年风雨永不倒,中国有千年老店吗?毒牛奶、地沟油、强拆事件频繁发生又在说明什么?儒家经典对诚信的阐释导致了一个非常可怕而人们又司空见惯、麻木不仁的结果:官与民、民与民,甚至兄弟之间均无信义可言,因为不守诚信不会立刻受到惩罚,反而有立竿见影的丰厚回报。
另一方面,弱者一旦绝望或强大到一定程度,暴力成为当然的选择,没有谈判的容身之地,只能又推倒重来,周而复始地陷入诚信危机,诱发暴力革命。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言以蔽之:缺乏诚信的瞎折腾,社会运营成本太高,进步异常缓慢。
大智若愚,劝君莫笑宋襄公,奸诈、厚黑固然可以得逞于一时,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还是高尚、美好、朴实的人性。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追查文革中公安部长自杀的两个版本 | |
2013: | 主席的文革(三):普渡众生---我们的 | |
2012: | 西方反华势力终于找到了它们的代言人! | |
2012: | 薄熙来被穷追猛打的匪夷所思 | |
2011: | 毛泽东为什么性李,叫李德胜? | |
2011: | 谢盛友:纪念蒋公:做中国人 | |
2010: | 毛泽东的专用瓷器 | |
2010: | 岁月如歌—美丽的民国女性(组图) | |
2009: | 阳光在多城:百年性情·北洋·武将轶事2 | |
2009: | 大跃进俄死3000万,应该是保守估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