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小岗村 |
送交者: 老贫农60 2014年09月16日00:30:5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小岗村
在网上看到一些赞扬新时期小岗村“伟大成就”和“先进经验”的文章,发现其内容多有不实,观点多有谬误,觉得有责任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把一个真实的小岗村告诉世人。 凤阳县小岗村原来是一个只有二十户农民的小村子、穷村子。1979年初该村农民为了填饱肚子,私下商议分田到户(本来就是分田单干,只不过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而已,可后来的官方宣传却编出了个“大包干”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名字),当年就立竿见影,粮食比往年多收了很多。这事被务实的万里和邓小平知道了,给予支持,并在全国推广,从而使毛泽东所搞的人民公社被彻底废除,使全国八亿农民从吃不饱饭的农奴变成了能吃饱饭的自由人。这确实是邓小平的一项伟大历史功绩。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分田到户是迟早的事,小岗村只是一个突破口。如果没有小岗村,也一定会找出别的什么村来充当这个典型。在安徽省就有比小岗村更早搞分田到户的村子,只不过小岗村的材料报得早,写得好,所以有幸被选中了。 小岗村经验的实质就是否定毛泽东的农业集体化政策,返回到集体化以前的状态,所以谈不上什么改革和创新。当然应该肯定,这种看似退步的做法对中国来说就是重大的历史进步,是对广大贫苦农民的伟大的解放运动。农民重新获得自由、获得尊严,比增产粮食、吃饱肚子意义更为重大。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自由人,才使得后来进城务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可能。这是邓小平当初也没有预料到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完全不知道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民是何等的不自由。社员如果没有得到生产队长的批准,就不能够离开自己的村子去赶集、走亲戚,甚至去讨饭,更不用说进城找工作了,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比如被克扣口粮(农民的口粮全部由生产队发放)、打骂或者关押。现在的农村青年要想到外地打工,说走就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根本不需要任何人批准,这在人民公社时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从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瓦解开始,中国农民当了两千多年的自由人,可是到了公元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他们便失去了自由。是毛泽东把原本是自由人的农民变成了农奴,是邓小平把农奴变回了自由人。所以说实行分田到户,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打碎套在农民身上的枷锁,其人权意义更大于其经济意义。为什么诸多官方和民间的评论家在评说小岗村的历史作用时,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呢?显然是为了维护毛泽东这尊神像。 说到小岗村,我们应该有历史的和实事求是的认识:第一,它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历史会永远记住它的名字;第二,可以说从全中国解散人民公社的那一天起,小岗村就已经完成了它的重要历史使命,往后就应该让它象全国其它村庄一样,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不需要给它任何特权,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行政干涉,该穷就穷,该富就富。可是有些人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却想让它永远先进,永远成为样板,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太可能的。2004年安徽省委为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塑造小岗村,派财政厅干部沈浩来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小岗村本来只有二十户人家,原来的生产队长有能力有胆识把大家组织起来搞分田到户,难道没有能力领导一个小村子?还要从省里空降一个救世主?沈浩到小岗村以后就把农民们召集在一起,大谈他的宏伟计划,说目前这样分散单干不可能致富,所以要把分下去的土地收回来,搞“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建这个园那个园,办这个厂那个厂。“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等大部分农民表示担忧和不赞成(我看过他们开会的电视报导)。可是沈浩的“宏伟计划”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还是浩浩荡荡地展开了。由于有中央各部委和省委、县委作后盾,所以财源滚滚,土地更是不在话下,想要多少就划多少。20年来(从1993年起小岗村的主要领导都是空降的),由于国家长期输血,不断整形,小岗村已成长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庞大怪物,一个别的村无法学习的虚假典型。让我们来看看它现在的模样。 如今的小岗村范围比原来的两个生产大队还要大(所以成立了党委),把附近20多个自然村都划了进来,土地全部被政府收回,按照领导的意图统一规划。走进小岗村核心区(即原来的小岗自然村),在又宽又长的村道两边,两排白墙青瓦的建筑已经完工(时间指2013年),这是小岗村农民住宅的二期工程。若干年以前,政府为小岗村农民统一盖了新房,据说现在看起来样式有些过时了,于是推倒重盖。新盖的住宅是江南民居风格的,前面是门面房,可以开饭馆、商店,后面是三层的住宅小楼,中间有个小院,堪比高档别墅。走过住宅区沿村道再向东,右前方有一大片欧式建筑,红顶黄墙,气势非凡,占地大约有一公里见方。远看以为是高档度假村,走近看牌子才知是“小岗村高科技产业园”(在一个偏僻的穷村子里建高科技产业园,不是脑子进水了吗?)。靠近村道边的一长排大楼原来是政府投资建的饮料厂(这也能算是高科技产业?),现在已经倒闭。整个园区里荒草丛生,足有一米多高,完全废弃了,变成了鬼城。浪费了这么多的良田和人民的血汗钱,没有人心疼,没有人被问责,因为这都是国家白给的钱。在村道的北边(高科技园区的对面),一栋大楼正在施工,看框架犹如县政府办公大楼。原来这是“大包干纪念馆”的新楼,因为领导认为原来的纪念馆太小了,不够气派。在纪念馆的东边,在所剩不多的农田里有一块麦地,麦子已经成熟,走近一看,小小的麦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这就是恢复集体经济后的丰硕成果?怎么还好意思让全国人民来参观学习呢? 我们再走回到村西头,在靠近大路边,“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新馆工程也正在施工。2009年11月“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6岁。”(其实是因喝酒过量而死。有领导解释说:喝酒也是为了工作。) 死后被官方树为 “时代先锋”、“优秀基层干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又嫌原来的陈列馆(一个二层小楼)小了,于是在旁边又建一座精致华丽的江南四合院。 本来已经很宽的村道还在加宽,并用打磨平整的花岗岩石板镶边,比北京长安街的路边石头还要高级,看来上面给的钱真是多得不得了,不花白不花。小岗村通往凤阳县城的公路更是高标准豪华型公路,主要供上级领导来视察和各地组织的参观团使用,平时车辆很少。沿着这个高标准公路的两侧,排列着江苏张家港援建的葡萄园、“农业部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 、“小岗村敬老院” 、“小岗村生育关怀与幸福家庭活动中心”、“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 、“小岗村农贸市场” 、“小岗村大酒店”等等展示政绩的橱窗。“小岗村农贸市场”是政府投资兴建的,面积很大,由于小岗村的地理位置根本不适合作农村集市,所以市场建成以后没有农民来买卖东西,如今只好废弃在那里。“小岗村大酒店” 是一栋8层大楼,政府原来打算给来自全国的参观者和旅游者入住,可是今天的参观者寥寥无几,看来没有几个人去入住。 如今的小岗村已被凤阳县政府定为四星级旅游景点(级别高于明皇陵),真是荒唐可笑。政府花大力气打造的新时期小岗村有什么示范作用呢?它现在的基本经验就是:向国家要钱(或者是国家主动给钱),这样的经验谁能学得来呢?它的另一个经验是政府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来,卖给外资或城里的企业主,使农民再一次失去土地,沦为雇农。实际上新时期的小岗“经验”完全违背了当年的“小岗精神”和邓小平的政策,是政府官员们搞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是毛泽东幽灵游荡其间的“乌托邦”试验基地,是一个“崇毛去邓”的典型。如果邓小平还活着,他决不会允许这样做。 当年的“小岗精神”和邓小平政策本质上就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要强迫农民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现在的许多政府官员和毛泽东一样,自以为是救世主,总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横加干涉。当年毛泽东把农业集体化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说得几乎人人都相信。他认为自己发明创造的人民公社和大食堂好处多得不得了,农民肯定拥护。结果怎样呢?他的“伟大创举”给全中国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仅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在1960年农民就被活活饿死了好几万,占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小岗村175口人,饿死60人(死绝6户),占34%。现在许多中国人对这一段悲惨的历史一无所知,你就是告诉他他也不相信。这就是维护毛泽东、掩盖历史真相造成的恶果。如今,毛泽东的幽灵仍旧在中国大地上徘徊,继续控制着许多人的思想和行为。驱散这个幽灵是中国人今后的长期任务。 老贫农 2014.9.16 【附一组照片——《今日小岗村》(2013年拍)】 1、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岗村核心区农民新居 2、废弃的小岗村高科技产业园
3、“小岗村高科技产业园” 内长满荒草,变成了鬼城。 4、建设中的“大包干纪念馆”新馆 5、即将完工的“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新馆 6、小岗村通往凤阳县城的高标准公路 7、江苏张家港援建的葡萄园 8、 “农业部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园” 9、废弃的小岗村农贸市场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李扬:历史谜案充满笑点 | |
2013: | 联邦储备局的故事(1/3):美国人民抵制 | |
2012: | 中共60年代地图:钓鱼岛“划归”日本 | |
2012: | 日本最荒唐梦想:推翻二战案结论 | |
2011: | 《华尔街日报》:未来的世界将由中国主 | |
2011: | 落基山人: 小议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 | |
2010: | afk: 亦谈“林彪案为何至今难翻” | |
2010: | 落基山人: 9.18谈张学良和蒋介石 | |
2009: | 香椿树:说清楚彭德怀和毛泽东 | |
2009: | 胡锦涛错过了“胡锦涛万岁”的时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