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领导最高法院走向独立的约翰•马歇尔
送交者: 高胜寒 2015年11月26日22:01:50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第十三章)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人数,是由国会来决定的。1789年的《法院法》,设定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是六位,由于最高法院随着美国的领土和版图日益见大,尤其是中西部的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人口的急速增长而业务亦相对地繁重起来,工作量的不停增加,导致了最高法院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1807年国会将大法官的人数,从原来的六位增加到七位。1837年,由于需求量的客观原因,又将之增加到九位。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更将之增加至十位。 

1866年,由于党争的关系,国会为了拒绝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将来任何可能的大法官提名,遂匆匆忙忙地通过了新的《最高法院管辖区法案(The Judicial Circuits Act)》,规定未来的三位大法官退休之后,将不得再行填补,未来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将会从十位缩减至七位。  

党争过后,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数远远难以应付庞大的司法工作量,国会迫于无奈,只得在1869年又重新通过了另一新版本的《最高法院管辖区法案》,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数,重新定为八位常务大法官、一位院长,总共九位。这个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数目,一直保持至今,这就是最高法院八官一长的历史根源。  

在美国历史上,有多位总统曾经意图插手最高法院的业务,但均以失败收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Franklin Roosevel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37年,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重组最高法院议案(The Judiciary Reorganization Act)》,他期望这个新的法案授权总统:第一,再提名一位新的最高法院常务大法官;第二,当在位的常务大法官的年龄到了七十岁而不自动退休的话,总统则有权再度提名另一位最高法院常务大法官,直到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总人数达到十五位为止。   

这个法案表面上富丽堂皇的理由,是总统体谅那些年纪老迈的大法官们的过量工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的理由是罗斯福总统正在运用总统的特权,在非常的时期以非常的手段来推行非常的霸业,为他自己称之为新政(New Deal)的经济政策铺路。

 

 ≈≈≈≈≈≈≈≈≈≈≈≈≈≈≈≈≈≈≈≈≈≈≈≈≈≈≈≈≈≈≈≈≈≈≈≈≈≈≈≈≈≈≈≈≈≈≈≈≈≈≈≈≈≈≈≈≈≈≈≈≈≈≈≈≈≈≈≈≈

 

美国历史上出了三位出类拔萃的总统,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与富兰克林·罗斯福。华盛顿的革命使美国从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开创历史先河;林肯的废奴政策使美国的道德升华,为奔向文明奠定了可行的基础。罗斯福的新政令美国的经济起死回生,为美国的雄霸天下储存了扎实的资本。   

在四十四位美国总统中,罗斯福是唯一在任超过八年的总统。华盛顿自动弃权,要为后代立榜样而不肯连任;林肯如果不被谋杀而想连任,望眼天下,应无对手;罗斯福自193334日宣誓成为第32任总统至1945412日死在任上止,共四任十二年。

1932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的分水岭。在超级谋士哈里·霍普金斯(Harry Hopkins)的策划下,以一首《快乐时光回来了(Happy Days Are Here Again)》流行曲为竞选主题,唱红了罗斯福,唱衰了胡佛(Herbert Hoover),使他的连任美梦成空。   

《快乐时光回来了》是由弥尔顿·艾格(Milton Ager)作曲,杰克·耶伦(Jack Yellen)的歌曲。《快乐时光回来了》与1932年的罗斯福选举大胜成为一体。尤其是在1932年民主党大会上演唱以后,立即红遍半边天。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将之列为《世纪之歌(Songs of the Century)》第四十七名。  

1930年以来,最少有九十部好莱坞电影用《快乐时光回来了》的音乐为主题曲,其馀的广告更不计其数,单在2006年一年,就有七十六个广告用之为主题曲。1962年,著名歌星芭芭拉·史翠珊(Barbara Streisand)重唱《快乐时光回来了》,发行唱片,抒情的歌声为《快乐时光回来了》注入新生命,自此更是街知巷闻。    

罗斯福在193334日宣誓成为第32任总统时,接手的是一个从胡佛政权留下的贪污、腐败、政治溷乱、经济崩溃、外忧内患的烂摊子。罗斯福上任后,在一百天之内就提出了后来历史学家誉之为“三R新政”。三R是三个英文词的第一个子:Relief(减轻)Recover(恢复)Reform(革新)

减轻方案是联邦政府与军队招聘大量的失业的人员;恢复方案是促销汽车、电话、公路、运输、公共工程和国防工业等项目,即利民便民,有具经济效益;革新方案是大刀阔斧地制定华尔街、银行与交通系统的新政策。

R新政在头四年显示出功效,旋即陷入倒退更深的经济衰退,最高法院的数度裁决三R新政的违宪,突显美国经济危机。除了几条约束华尔街的法规外,三R新政名存实亡。

罗斯福临危不乱,意志坚定,独排众议,悍然发动第二次三R新政。1935年创建社会福利局(Social Security),开始稳定民心。农业、工业、交通等庞大计划陆续付诸执行,得到惊人的成果。

日本侵略中国和英国抵抗德国使罗斯福师出有名,公开支持蒋介石和邱吉尔的国策使他有理由全力以赴地发展国防工业,什至于公开扬言要把美国变成自由世界的军火库。日本在1941127日偷袭珍珠港事件更使罗斯福的穷兵黩武得到道义上的支持,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而成。

在减轻方案的运作下,美军增加一千六百万男性军人和三十万女性军人,美国的失业率,由1933年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九降低到1945年的百分之一点九,媒的年产量由1939年的四亿四千六百万吨增至1943年的六亿五千一百万吨,数年间,美国得到了汽车王国的美誉。

罗斯福的影响力没有及身而止,在罗斯福思想下,联合国得以成为事实。由194471日至22日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乌德斯华盛顿山酒店(Mount Washington Hotel, Bretton Woods, New Hampshire)召开由四十四个国家派出的七百三十名代表的布雷顿乌德斯会议(The Bretton Woods Conference),不仅成立了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会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还通过了美元是全球贸易的国际货币议案,奠定了美国在国际上的龙头地位。

R新政造就了罗斯福的历史地位,美国学者多高价评他为继华盛顿与林肯之后的第三位最伟大总统。

 

 ≈≈≈≈≈≈≈≈≈≈≈≈≈≈≈≈≈≈≈≈≈≈≈≈≈≈≈≈≈≈≈≈≈≈≈≈≈≈≈≈≈≈≈≈≈≈≈≈≈≈≈≈≈≈≈≈≈≈≈≈≈≈≈≈≈≈≈≈≈

 

罗斯福总统期望这个三R新政,能够将日渐低迷几近崩溃的美国经济起死回生,将之扭转乾坤,使之柳暗花明,可是在全国都处在穷途末路人心彷徨之际,到处是严重的阻力,到处是反对之声,更有许多人干脆直截了当地对他採取法律行动,而独立自主不买任何人账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更是公事公办,将罗斯福总统的多个行动判决为违反《美国宪法》的原则。   

这种演变使罗斯福总统为之苦恼不已,他思之良久,终于想出来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如果自己能够再塞几位对自己有利的大法官到最高法院里去的话,那么在投票表决时,就会有优势而不必再受制于人。

国会并不同意这个想法,罗斯福总统的政治花招并没有骗倒国会,结果以压倒性的票数将之否决掉。

罗斯福总统干了四任总统,他前后提名了八位最高法院的常务大法官,在总统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历史上,仅次于华盛顿总统所提名的十位。后来也是因为这种微妙的关系,促使罗斯福总统已经束手无策的新政得以功成,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才得以度过危机。       

最高法院是在美国脱离英国宣布独立后,锌认兔怯1787年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宪法大会(Constitution Convention)时,达成初步共识的结果。

在卸嗟目认椭校材匪·麦迪逊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两人,坚持不懈地伸张了他们前卫的宪法主张:宪法已是这个新政府的基本原则,在各个有权力的部门互相平等制衡下,将立法、司法与行政分开,这也是最高法院的重要性所在。     

经过了再三辩讨推演后,确定了美国的政治体系为司法、立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并且互相制约的大前提:三权分立,再採用罗马参辛皆褐贫扔胗⒐舐椒ㄌ逑担丛炝酥钡浇裉炖抵⒐虻亩捞卣翁逑怠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将美国政府的权力,平均地分割成三个称之为行政、立法与司法的政权部门,行政由白宫负责,立法由国会负责,司法由最高法院负责。三个政府不分大小,各自运作,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互相监督,达到权利节约与平衡。总统是民选,但必须由法官,通常是最高法院长来监誓,始可就任。

国会是制作和厘定法律的唯一机构,但是没有执行权,执行权属于行政部门,国会所制定出来的法律,在未经总统签字批准前,不得生效,形同废纸。

总统有权将国会所通过的任何法案否决,使之成为废文,同时国会具有反否决的权力,他们可以对被总统否决掉的法案进行重新表决,只要大多数票通过,不需要总统签字就可成为立即生效的法律。

最高法院没有自我任命法官的人事权。所有的联邦法官包括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内,必须由在位的总统提名,经过参议院多数票通过,始可颁发委任状,宣誓就任;基于权利平等与互相制衡的原则,总统无权解散国会。

 

 ≈≈≈≈≈≈≈≈≈≈≈≈≈≈≈≈≈≈≈≈≈≈≈≈≈≈≈≈≈≈≈≈≈≈≈≈≈≈≈≈≈≈≈≈≈≈≈≈≈≈≈≈≈≈≈≈≈≈≈≈≈≈≈≈≈≈≈≈≈

 

历年以来,对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批评,有来自于保守主义方面的,也有来自于自由主义方面的。保守派攻击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太过于自由,但是自由派却攻击大法官们太过于保守。最著名的例子是帕特里克·布肯南(Patrick Buchanan)对最高法院的不满与批评。     

200566日,布肯南在一场题为《法官们的战争:权力的议题(The Judges warAn Issue of power)》的演讲中,对在艾尔·沃伦院长(Earl Warren)领导下的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大加抨击: 

1954年《布朗 诉 教委会案》的决定,解除了包括华盛顿特区在内的十七个州的种族隔离政策,此举使世人惊讶地发现最高法院的新权力。在自由主义派贤达们的欢呼雀跃下,他们发现民主党的国会和总统,整个下午悠闲地坐在燃烧着的大树下,看着艾尔·沃伦的法院狂暴地冲击而毫不反抗。 

他们发明创造性地赋予罪犯们多种新的权利,却对警察和检察官加上了多种刁难的限制;他们重新安排各个种族进入学校,并不理会这会导致城市的分裂危机并命令公家校车将之同等接送。他们命令上帝、祈祷和圣经研读班离开课室;他们说色情应该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使拉里·弗林特(Larry Flynt)和阿尔文·戈尔茨坦(Alvin Goldstein)非但不再是重罪犯,居然还成了《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的英雄。

他们判决裸体豔舞是《美国宪法》保证可以自由表达意志的一部分;他们宣布了堕胎是《美国宪法》赋予的权利;连鸡奸也成了《美国宪法》应该保护的合法权益行为。他们废止了州级人民复决过了的国会代表任期;他们告诉中学里的教练不可再在更衣室里祈祷,也告诉学生们不可再在毕业典礼上祈祷。他们命令《十诫》远离学校与法院。他们宽恕了违反《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给予白人公平待遇保证的学生。

更有甚者,在两个星期之前,最高法院居然以54的票数,允许城镇政府可以充公私人住家,将之转给房地産开发商去开发谋利。”  

布肯南所提的《布朗 诉 教委会案》是美国司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件超级大案,是最高法院划时代的判决,一举打破了美国种族隔离黑白分校的不道德传统,摒弃了使美国蒙羞的合法种族歧视法律,从此改变了美国学校的面貌和价值,也升华了美国民族的精神文明。

至于布肯南所提的弗林特和戈尔茨坦两人,是美国几种色情杂志的发行人,因在最高法院得到胜诉而扬名天下。

 

 ≈≈≈≈≈≈≈≈≈≈≈≈≈≈≈≈≈≈≈≈≈≈≈≈≈≈≈≈≈≈≈≈≈≈≈≈≈≈≈≈≈≈≈≈≈≈≈≈≈≈≈≈≈≈≈≈≈≈≈≈≈≈≈≈≈≈≈≈≈

 

布肯南来头不小,他于1938112日在首都华盛顿出生,他英格兰与苏格兰血统的父亲威廉(William Buchanan)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德国血统的母亲凯萨琳(Catherine Crum)是护士,在一个六兄弟俩姐妹的保守天主教大家庭成长,与家族来自密西西比州的背景,使他思想僵化而固执,就像他崇拜南北战争的罗伯特·李将军(Robert Lee)一样,难以适应时代的潮流,他之被新生代唾弃乃社会进展的自然现象。  

布肯南的曾祖父赛勒斯鲍尔温(Cyrus Baldwin)是对抗北军的邦联美国军人,在维基斯堡战役(Battle of Vicksburg)中阵亡,这也是他父亲的名字来源,所以他有资格成为邦联退伍军人之子协会(Sons of Confederate Veterans)的会员。

布肯南在天主教学校读书,在乔治城大学进修,但未毕业就应症入营,因关节炎原因提前退役。1962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以一篇关于加拿大与古巴贸易的论文取得新闻系硕士学位。

1965年布肯南开始在纽约一间拥有超过一百名律师的尼克松律师事务所(Nixon,Mudge,Rose,Guthrie & Alexander)为行政助理。这份职业为他开启了飞黄腾达的机遇----这家律师楼的头牌律师,就是后来成为第37任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   

1966年尼克松出马竞选总统,他第一位聘请的竞选顾问就是他认为才华四射的布肯南。布肯南的策略不是歌颂尼克松的伟大而是点出尼克松的错处并及时改正。隋着尼克松的选情的势如破竹,和由布肯南撰写的讲演稿的精彩,布肯南得了大内先生(Mr. Inside)的外号。

自此以后,尼克松所到之处,从竞选时的欧洲、非洲、中东和就职后的苏联、中国、印尼等,必会看到布肯南的影子。在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布肯南成为总统身边第一红人,尼克松与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Spiro Agnew)的讲演稿,几乎全是出自他的手笔。  

尼克松在水门丑闻时,由于新闻媒体经常接到神秘人物深喉(Deep Throat)的爆料,众人皆怀疑深喉就是布肯南,这个冤枉的阴影一直纠缠着布肯南,导致成为福特总统拒绝白宫幕僚长亚历山大·海格(Alexander Haig)举荐他出任南非大使的提议。

怀疑布肯南就是深喉是冤枉的。在整件水门事件中,深喉是一位神秘的人物,他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提供了许多对尼克松政府杀伤力极强的内幕消息。2005531日,名利场杂志(Vanity Fair)发表惊人消息:深喉就是前联邦调查局助理部长威廉·费尔特(William Felt)。  

布肯南对尼克松是忠诚的,水门事件里销毁总统谈话录音带的招数,就是他的主意。雷根总统任内,布肯南的影响力式微,不再受到重视,在1985年出任白宫公关主任两年后,另谋高就。

布肯南是如今美国保守派的龙头人物之一,也是美国共和党的大将。他身兼数职:专栏作家、电视台主持人,《美国保守派(American Conservative)》《国家观察(The National Review)》《人类年代(Human Events)》《国家(The Nation)》和《滚石(Rolling Stone)》等杂志的发行人。布肯南能说善道,口若悬河,才思敏捷,文采华丽,下笔如有神助,有倚马可待之才。 

布肯南曾出任过尼克松、福特和雷根总统的政治顾问,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其重要的演讲、文告、文章和国情咨文,大多出于此君之手。

1992年和1996年,布肯南两度寻求共和党总统提名,终因其过度保守的思想而告败北。他的连年失败与尼克松的负面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尼克松对布肯南的认识是深刻的。在布肯南出马竞选总统时,尼克松立即公开了他的评语:

“布肯南是我的心腹知己,虽然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但他的顽固信仰、种族偏见、反犹太主义和狭窄的外交孤立主义政见,显然不适合出任美国总统。”    

2000年,布肯南在失望之馀,在知道已经不可能再得到美国共和党的支持后,转而代表新成立的改革党(The Reform Party)竞选总统,正如大家所预期的结果一样,以全军覆没的结果,为他此生的总统之梦,画上了幻灭终了的符号。

 

 ≈≈≈≈≈≈≈≈≈≈≈≈≈≈≈≈≈≈≈≈≈≈≈≈≈≈≈≈≈≈≈≈≈≈≈≈≈≈≈≈≈≈≈≈≈≈≈≈≈≈≈≈≈≈≈≈≈≈≈≈≈≈≈≈≈≈≈≈≈

 

在卸嗟拿拦芡持校焕伎肆·罗斯福、尼克松和雷根,都曾经向最高法院的权威挑战过,但都是以失败收场。尼克松总统在水门事件时,曾公开地抗拒最高法院的命令,以总统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将其办公室内的谈话录音交给特别检察官,可是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抵挡不住压力,权衡利害,计算得失,还是举手投降,乖乖地将录音带交了出来。       

198811月,雷根总统在首都对着一大群律师,发表他对最高法院的抨击时说:“最高法院已经在开国先贤们所开创的制度道路上越走越远,是的,有些法学教授和法官说,法庭用《美国宪法》挽救了这个国家,但是我们说,现在是要从他们那里挽救《美国宪法》的时候了。”   

国会有权弹劾总统和任何一位法官,一旦大多数投票通过,被弹劾者必须立即离职。如果依然狡辩赖皮,联邦执法官署长可派武装力量强行驱逐之。 

总统委派到外国的大使,必须要经过国会的认可,任何未经国会认可的使节不得走马上任。幸樵荷栌幸槌(Speaker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一职,是《美国宪法》中规定继副总统后的第二顺位继承人。

参议院自己不设议会主席,副总统是《美国宪法》中规定的有条件的参议院当然主席----除了议会投票结果是完全相同难以达成决议的情况之外,其馀之时,不具有投票权。

参议院设有议会副主席(President Pro Tempore of the US Senate)一职,是《美国宪法》中规定的总统第三顺位继承人。

总统的行为若有违法之处,任何人都有权在法院起诉之,按照惯例和法律,法院无权对美国总统的政治行政决定採取判决,除非该政治行政行动违犯了美国法律。

美国三权分立的各种法律极度完善,各政权部门都有法可依,谁都无法超越法律而任意妄为。民主政治和独裁政治之间最大的分别,不仅在于是否有良法,更是在于前者是有法必守,后者则是有法不守。

建国之初,《美国宪法》中并没有规范最高法院的运作和任何完善的计划,经过了最高法院本身的自我努力与建设,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危机、动乱并且经过了不停的改良始有所成。

1789年,国会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司法制度法(Judiciary Act)》付之施行,宣布最高法院正式成立。179022日最高法院根据此法,在纽约市商业贸易大楼(Merchant Exchange Building)内宣布正式召集运作。

始创的最高法院是由乔治·华盛顿总统提名的司法精英组成的:院长是纽约的约翰·杰伊(John Jay)。五位常务大法官是:南卡罗来纳州的约翰·拉特利奇(John Rutledge)、马萨诸塞州的威廉·库欣(William Cushing)、宾夕法尼亚州的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维吉尼亚州的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和北卡罗来纳州的詹姆斯·艾尔德尔(James Iredell)                    

由于当时的交通工具和条件皆是非常的不方便,导致杰伊院长来不及出席原定在当天举行的最高法院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大家为了表示对院长的尊重,将最高法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推后至次日。179022日成会,自此以后开创了最高法院历史的新纪元。 

由于《美国宪法》中并没有将最高法院的职权清楚地规范下来,于是最高法院院长杰伊当仁不让,领导着五位常务大法官,自行制定最高法院的权力与法规。1792年正式开始运作,开庭审理开国以来的第一件上诉案件。  

最高法院虽然是成立并开始了运作,可是与国会和白宫相比,其权威性就差得多了,最高法院什至对一些与美国立法和行政方面争议性极强的案件,都不能做出坚定而权威的裁决,什为学者们所议论。

在最高法院头三位院长杰伊、拉特利奇和奥利弗·埃尔斯沃斯(Oliver Ellsworth)的平庸领导下,最高法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建树可言,这三位院长都是些法学修养深厚的学者,都是经验丰富的法官,但都不是开创新局面的司法时代先锋。   

 

 ≈≈≈≈≈≈≈≈≈≈≈≈≈≈≈≈≈≈≈≈≈≈≈≈≈≈≈≈≈≈≈≈≈≈≈≈≈≈≈≈≈≈≈≈≈≈≈≈≈≈≈≈≈≈≈≈≈≈≈≈≈≈≈≈≈≈≈≈≈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到了1801年约翰·亚当斯总统(John Adams)提名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出任第四任最高法院院长时,情况才有所改观。     

约翰·马歇尔院长坚定不移地为最高法院树立了典范,对于立法和行政两部门连声说不,连连对其做出严厉但公平的裁决。从此以后最高法院威望大震,与立法、行政两部门平起平坐,互相监督,彼此制衡,美国政治上真正的三权分立,开始成形。      

约翰·马歇尔于1755924日在维吉尼亚德国城(Germantown, VA)的一间小木屋里出生,他的父亲是托马斯(Thomas Marshall),母亲是玛丽·基思(Mary Keith)     

青年时期的约翰·马歇尔的几个特性,使他被乡亲朋友们刮目相看:一是他英俊的外表,加上深邃的黑眼睛以及温和的个性,使人难以忘怀;二是他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使人与他相处时如沐春风,感觉他特别平易近人;三是他爱好运动,体格强健。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约翰·马歇尔受到了他父亲的好友乔治·华盛顿的影响,毅然从军,对抗英国帝国殖民主义,官拜陆军中尉,服役长达五年之久。在军队的生活里,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与其他的士兵赛跑。      

由于出征前,他母亲心疼儿子在军队中少衣缺食,特意亲手做了一双连袜的白鞋子,叫他休闲时使用,所以他每次参加赛跑时,就将这双鞋子穿起来,这使他健步如飞,无人可比,同事们替他起了个银飞鞋(Silver heels)的外号。

从陆军退伍后,约翰·马歇尔返回维吉尼亚州老家,进入威廉斯堡威廉和玛丽大学(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师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法学教授乔治·怀思(George Wythe)攻读法律。 

怀思是美国第一代的法学家,在二美元的背面,印有美国艺术大师约翰·特朗布尔(John Trumbull)的油画《独立宣言》,右上角的最后一人,就是怀思。  

怀思是七个代表维吉尼亚州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字人中第一个签字的代表,他是在美国大学里开创法律系教育的鼻祖,他的弟子中,可谓人才辈出,其中著名的就有托马斯·杰斐逊、亨利·克莱、詹姆斯·门罗和约翰·马歇尔等。        

怀思的弟子中,有两位当了总统,一位当了最高法院院长,两位成为《美国宪法》的起草人,如此辉煌的教育成就,在美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仅此一人。

怀思在美国独立后,返回维吉尼亚州组建维吉尼亚州政府,并设计了维吉尼亚州的州旗,州旗上面有一句名言唾弃暴政(Sic Semper Tyrannies),就是出自怀思之手,这面州旗,一直援用至今。

唾弃暴政是公元前44315日,罗马共和国参议员布鲁图斯(Marcus Brutus)联合着另外六十名参议员,在庞培大剧院暴力刺杀暴君凯撒成功后的一句名言。   

1777年怀思当选为维吉尼亚州州议会幸樵涸撼ぃ1789年出任维吉尼亚州最高法院大法官,为维吉尼亚州建立了完整的司法独立体系。

1787年,乔治·华盛顿委任了一个三人小组,为即将到来的费城宪法大会制定议程和规则,怀思是排名第一的人选,另外两人是汉密尔顿和查尔斯·平克尼(Charles Pinckney)         

怀思为美国宪法大会厘定了《美国宪法》的框架,为维吉尼亚州敲定了建州的政治体系,他更是一位心怀广大的仁者,是美国最早反对奴隶制度的前卫人士,他以身作则,释放自己家中的奴隶,为社会立下榜样,就算是拥有奴隶的时期,他亦是以平等的态度待之。    

在释放所有的奴隶时,怀思为他们每一个大人提供了足够的安家费用,为小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教育费用,并经常前往探望他们,视之为自己家庭的一份子。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怀思谢世后,居然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遗産给他的前奴隶莉迪亚·布罗德纳克斯(Lydia Broadax),作为对她多年忠诚服务的谢意。      

怀思的曾侄子斯威尼(George Sweeney)为了不让布罗德纳克斯得到他家族的财産,竟然在得知怀思的身后财産安排后,暗中将砒霜放在她的食物里,意图毒杀之。事情败露后,斯威尼被送上了法庭,但是维吉尼亚州的法律不允许黑人在法庭上指证白人的罪行,导致斯威尼在法庭上被无罪释放。这更使怀思下定决心要改革维吉尼亚州的不公平不人道的法律。   

怀思的得意弟子是杰斐逊,平常的法律课程是一年,可是杰斐逊却足足跟着他学习了五年,奠定了这位未来法学修养的根基,杰斐逊最为出名的人生哲理人人生而平等思想就是来自这位啓蒙老师。

怀思的另外一名入室弟子约翰·马歇尔毕业后,在维吉尼亚州福基尔郡(Fauquier County, VA.)成为执业律师,由于他老师的鼓励,弃商从政,由1782年至1796年,两度当选为维吉尼亚州议员。

 

 ≈≈≈≈≈≈≈≈≈≈≈≈≈≈≈≈≈≈≈≈≈≈≈≈≈≈≈≈≈≈≈≈≈≈≈≈≈≈≈≈≈≈≈≈≈≈≈≈≈≈≈≈≈≈≈≈≈≈≈≈≈≈≈≈≈≈≈≈≈

 

1788年,约翰·马歇尔是维吉尼亚州议会中支持《美国宪法草案》的领军人物,在他的呼吁奔走下,维吉尼亚州议会以89票同意、79票反对的些微差异,通过了《美国宪法》的认可程序。        

1795年,约翰·马歇尔婉拒了华盛顿总统提名他为司法部部长的邀请,1797年又再度婉拒了华盛顿总统提名他为法国全权大使的美意。但他却接受了约翰·亚当斯总统提名他为三人谈判代表团的成员,负责前往法国处理有关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宜。         

另外两位代表是平克尼与埃尔布里奇·格里(Elbridge Gerry),这三位外交代表到了法国后还未开始工作,就碰了一鼻子的灰,由于他们拒绝贿赂法兰西帝国的官员,使他们的工作没法展开,这种公然公开的索贿行为,导致了美国人民强烈的反法情绪,是为美国历史上有名的XYZ事件(XYZ Affair)。        

179957日,约翰·亚当斯总统提名正担任联邦幸樵钡脑己·马歇尔为战争部长,可是五天后,他的国务卿提摩西·皮克林(Timothy Pickering)辞职不干,约翰·亚当斯总统觉得战争部长这个职位,对约翰·马歇尔来说是有点大才小用,因而将之改提名为国务卿。      

参议院于1799513日通过了约翰·马歇尔的任命,他于180066日宣誓就任第4任国务卿。接任后,约翰·马歇尔首先亲自操盘,直接与法国进行外交谈判,一举解决了与法国人缠战多年的准战争(Quasi War)

所谓的准战争,指的是两国间没有战争之名而有战争之实的武装冲突。当时的美国和法国就是如此,在国家利益的冲突而无法调和下,两国不宣而战,武力对武力,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拉锯数年,最后还是通过协商和谈判了结恩怨。

当时的美国、法国和英国,有点像年轻男女的三角恋爱,其中有说不尽的爱恨情仇,道不完的是非对错。美国为了自由与独立,与同源共宗的英国彻底翻脸,誓不两立,法国与英国本来就是世仇,法国借机报仇,为了打击英国,遂全力支持美国的独立战争,既出钱又出武器,为的就是要给英国难看。

美国在独立成功,把英国人赶走后,为了感谢法兰西帝国人民的仗义,于1778年与之签订了《美法联盟条约(Treaty Of Alliance)》,美法两国进入了历史性的蜜月期。

 

 ≈≈≈≈≈≈≈≈≈≈≈≈≈≈≈≈≈≈≈≈≈≈≈≈≈≈≈≈≈≈≈≈≈≈≈≈≈≈≈≈≈≈≈≈≈≈≈≈≈≈≈≈≈≈≈≈≈≈≈≈≈≈≈≈≈≈≈≈≈

 

收购路易斯安那是改变美国版图的重大历史事件。成功的收购路易斯安那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有利的条件。埃尔斯沃斯曾在最高法院长任上受到亚当斯总统的委任,连同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和威廉·戴维(William Davie)共同出使法国,谈判路易斯安那收购事宜。    

从全权代表的阵容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这次出使法国的重视程度----埃尔斯沃思是最高法院院长,亨利和戴维都是开国元勳、独立战争英雄。     

亨利是维吉尼亚州的第1任和第6任州长。独立战争前夕,他于1775323日在维吉尼亚里奇蒙(Richmond, VA)圣约翰教堂发表流传千古的《不自由,毋宁死!》演讲,使在座的维吉尼亚下议院(House of Burgesses)的代表们,无不动容,全体通过决议,派兵参加抵抗英国帝国主义的独立战争。

《不自由,毋宁死!》是一篇没有记录的演讲。美国作家威廉·沃特(William Wirt)在亨利谢世后十七年为他出版第一本传记时,将这篇根据当时在场者的回忆整理而成的讲演收录其中,此时距离演讲时间已经有四十二年之遥。   

当年亨利在演讲结束时,激动地振臂高呼道:“如果生命是那么可爱、和平与甜蜜的话,那么是否就是购买奴隶和锁链的代价呢?抛弃它吧,我全能的真神!我何尝不知道这样做法的代价呢?但是对我来说,那是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使世界上千千万万受到奴役与压迫的人民为之振奋,使他们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得到了鼓舞。  

戴维是北卡罗莱纳州第10任州长,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他和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森都是法学大师思布斯·马凯(Spruce Macay)的得意门生,亦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创办人。 

在美国的版图扩张史上,收购路易斯安那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如果摊开1803年的北美地图观之,就可发现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几乎占据着现在整个美国版图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

美国把这块八十二万八千八百平方英里的土地收购后,将之分割成现在的阿肯色、密苏里、爱荷华、俄克拉荷马、堪萨斯、内布拉斯加、部分的明尼苏达州、蒙大拿、怀俄明、科罗拉多、大部分的南达科他、东北部的新墨西哥和目前的新奥尔良等。  

当埃尔斯沃思、亨利和戴维三人于180032日抵达法国巴黎时,发现拿破仑已经政变成功,创建了法国第一共和国,自封为第一任长官,五年后又自封为法国拿破仑大帝,并且一口气干了九年三百二十八天。    

这个形势使埃尔斯沃思三人兴奋无比,他们知道谈判的机会来了:拿破仑一来对美国的殖民地无力兼顾;二来急需现金来发放军饷;三来已经军疲民困,无力与美国对抗;四来法国在北美最重要的殖民地海地正在闹独立,维持军队开销的主要来源中断,使拿破仑的经济更为雪上加霜;五来如果法国不接受这个条件,美国必然会以武霸之,敬酒不吃吃罚酒,非上策也。因而美法两国的谈判,很快就有了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埃尔斯沃思病倒法国。他立即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上书辞去最高法院长的职位;二是缩短谈判时间,立即打道回府,返回美国。这个变化,为美国成就了真正的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新时代。

埃尔斯沃思与拿破仑达成了收购路易斯安那的条件:美国支付法国现金六千万法郎,合一千两百五十万美元,另外取消法国的欠债一千八百万法郎,合三千七百五十万美元,总数是五千万美元。

美国和法国关于路易斯安那的土地交易,史称《路易斯安那收购条约(Louisiana Purchase Treaty)》,双方于180352 日签字成交。自此美国一跃成为幅员广大的强国。

拿破仑在签字后发表声明说:“我有了这笔用土地换来的财産,既可使美国成为强权,又可使英国在海事上自我谦虚一下。”这不是法国的阿Q吗?

 

 ≈≈≈≈≈≈≈≈≈≈≈≈≈≈≈≈≈≈≈≈≈≈≈≈≈≈≈≈≈≈≈≈≈≈≈≈≈≈≈≈≈≈≈≈≈≈≈≈≈≈≈≈≈≈≈≈≈≈≈≈≈≈≈≈≈≈≈≈≈

 

1801年,最高法院院长埃尔斯沃斯病重辞职,亚当斯总统本来是要提名杰伊再度出山的,由于杰伊嫌弃最高法院这个衙门“缺乏活力、份量与尊严。”而婉言谢之。亚当斯总统改提名约翰·马歇尔。

约翰·马歇尔上任后,立志要按照三权分立的建国模式,整顿和改革暮气沉沉的最高法院。他是以最高法院大法官判决书的形式作为大刀阔斧的改革开端的。

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受了英国与澳大利亚司法体系的影响,採取《顺序意见书(seriatim opinion)》的模式运作,那是在法庭结案时,虽然还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但允许每一位大法官各自撰写自己的裁判意见书,作为判决书的一部分附件。约翰·马歇尔下令废除之。案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方法定案后,只允许一种裁决意见书面世,由最高法院长自己,或者由院长指定的大法官来代表最高法院撰写裁决意见书。这个规矩一直沿用至今。   

1800年,新旧政权交接之际,党争激烈,托马斯·杰斐逊虽然是亚当斯的副总统,但两人的政治信仰完全不同,其领导的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ans)声势浩大,不但稳为下任总统,更将会在国会里成为多数党。      

白宫的跛脚鸭子总统亚当斯临别秋波,为了防止新上任的杰斐逊总统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更为了联手打击政敌,也为了替自己的联邦党霸占位置,他居然与国会同党联手炮制出一幕台底交易的政治肥皂剧《午夜法官案(Midnight-Judge Act)》,希望能够佔据政治优势。

《午夜法官案》主要的内容有二:第一,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数由原来的六人减成五人;第二,将原本的联邦法官,由原来的三位增加到六位。

亚当斯在离开白宫的前夕,一口气签批了四位包括自己好友威廉·马伯里(William Marbury)在内的联邦法官,其他的三位是丹尼斯·拉姆齐(Dennis Ramsey)、罗伯特·胡尔(Robert Hooe)和威廉·哈珀(William Harper)。     

按照行政程序,签任状应由国务卿送出。而当时的国务卿就是约翰·马歇尔,他虽然已经得到了参议院的最高法院长提名认可,但由于亚当斯总统的要求继续担任国务卿,直到任期期满后再去最高法院上任。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到他离任为止,约翰·马歇尔都没有将那四位新联邦法官的委任状送出去。180134日杰斐逊宣誓就任总统,新上任的国务卿麦迪逊与杰斐逊总统商量后,决定不承认自己前任这种浑水摸鱼的台底勾当,拒绝提供那四位新联邦法官的委任书。      

马伯里因为屡次与新政府谈判和沟通都没有结果,于是一纸诉状,将麦迪逊告上了最高法院,要求最高法院下达命令书(writ of mandamus),强逼麦迪逊把联邦法官委任书交出来,这就是影响美国后代甚大的《马伯里 诉 麦迪逊案(Marbury V Madison)》。   

这是一件充满了讽刺意味的案件,从技术和理论上来说,约翰·马歇尔自己本身也是《午夜法官案》的受益者,全美国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看这位刚上台的新最高法院长如何处理这件棘手的国家大案。   

最高法院于1803211 日开庭审理《马伯里 诉 麦迪逊案》,1803224 日进行票决,以50的一致意见裁决马伯里败诉,理由是《午夜法官案》与约翰·亚当斯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精神,并不符合《美国宪法》要求的提名程序。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裁决,是最高法院第一次裁决美国行政和立法部门违反《美国宪法》精神,使这种台底违法行为失效。最高法院经此一案,立即扬名立万,声威大振,自此奠定了与行政和立法的平等地位的基础。

约翰·马歇尔因为置国家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备受全国支持,声望如日中天,第二件使最高法院突显其平等地位的案件,就是杰斐逊总统的副总统亚伦·博尔(Aaron Burr)的叛国案的划时代大审判。   

 

 ≈≈≈≈≈≈≈≈≈≈≈≈≈≈≈≈≈≈≈≈≈≈≈≈≈≈≈≈≈≈≈≈≈≈≈≈≈≈≈≈≈≈≈≈≈≈≈≈≈≈≈≈≈≈≈≈≈≈≈≈≈≈≈≈≈≈≈≈≈

 

这是一件私人恩怨和国家利益溷为一体的案件。博尔这个人,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曹操一般的人物,善于利用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他在美国历史上的评价极差,多以投机分子视之。

博尔于175626日在新泽西州纽瓦克(Newark, NJ)出生,他的父亲老博尔(Aaron Burr, Sr.)是一名虔诚的长老会基督教传教士,也是新泽西大学的校长,新泽西大学就是现在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前身。博尔的母亲艾丝特(Esther Edward)是名门之后,她的父亲乔纳森(Jonathan Edward)是美国当时喀尔文教徒神学家(Calvinist theologian)    

博尔从新泽西大学毕业后,转到康乃狄格州里治费德((Litchfield)攻读法律,他的学业因为抗英独立战争的爆发而停顿两年,毕业后,于1782年与寡妇西奥多西娅(Theodosia Prevost)结婚。    

博尔带着妻子搬到纽约,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律师。1789年被纽约州州长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委任为纽约州司法部长,从此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791年出马竞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击败了寻求连任的菲利普·斯凯勒联邦参议员(Philip Schuyler),顺利当选。      

这场竞选的胜利并没有为博尔带来多少兴奋,因为为了这个职位已经得罪了多年好友汉亚历山大·密尔顿----斯凯勒是汉密尔顿的岳父。博尔与汉密尔顿曾经是一对知己,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吃饭,聊天论政;不但共同在费城的华盛顿政府里工作,还是共住一屋的室友,关系之密切,由此可见。

博尔在联邦参议员任内,想写一本关于美国独立革命战争的书籍,但是华盛顿总统拒绝为他提供任何的档案和资料,因为华盛顿总统并不相信他的人品,原因是时任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告诉这位开国元勳说,博尔在背后批评他:“这个家伙根本没有智慧,什至于连一句普通的英文句子都写不通。”

这句戏言气得华盛顿总统两天没睡好,自此以后,只要博尔不在场,每次提到他时,华盛顿总统就用“阴谋家”的外号呼之。博尔知道是汉密尔顿在搞鬼后,两人的关系从意见不合转变为互相仇恨敌对,最后发展到要以死相拼,却是从杰斐逊竞选总统事件开始的。

选举制度的不健全,无可避免的导致总统与副总统间的矛盾。气势如虹的杰斐逊和民主共和党挑选的博尔同为总统候选人,两人合作无间,竞选时势如破竹,无坚不摧,等到开票的结果出来时,居然是7373。按照当时的选举法律,得票多者为总统,次者为副总统。既然无人是多数,按法由幸樵崩赐镀本龆ㄋ俏蠢吹淖芡场⒏弊芡场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交情匪浅,又与博尔反目成仇,他这一辈子最不想见到的事情,就是眼睁睁地看着博尔成为下一任的总统,遂理所当然地运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全力以赴地打击博尔,为杰斐逊拉票。

在汉密尔顿的全力护航下,杰斐逊以多于博尔三十六票的结果当选为总统,博尔为副总统。两人为了竞争总统的宝座而互相攻击,彼此谩骂,反目成仇。博尔在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将所有的失败怨气全归在汉密尔顿头上,新仇旧恨,齐集心头,发誓必报此一箭之仇。

在杰斐逊总统的首任期间,他从来就不相信博尔,下令将他隔离和冷冻起来,不允许他参与任何的行政决定,究其原因,尽在于此。

这段时间,汉密尔顿正被1791年发生的通奸性丑闻搞得焦头烂额,顔面扫地,灰头土脸。性丑闻的女主角是玛丽亚·雷诺兹(Maria Reynolds)。      

玛丽亚的丈夫詹姆斯(James Reynolds)曾在独立战争中担任中级预备军官,为人贪婪好财,奸诈阴险。他被戴绿帽后,不是去法院控告汉密尔顿通奸,而是与老婆勾结起来借机勒索:他要求汉密尔顿用金钱在私底下赔偿他名誉的损失,否则就把这件通奸性丑闻的勾当告诉他的妻子。 

汉密尔顿不仅严词拒绝,还报警处理。詹姆斯被以伪造假冒罪拘捕后,以揭露高层大量的贪赃舞弊与性丑闻为要挟。由于这是美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件政治性丑闻事件,大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投鼠忌器,使詹姆斯得以脱身。 

在司法部内部秘密调查时,汉密尔顿承认他与玛丽亚有性关系,但坚持这是一件私人之事,与他担任的总统内阁公职无关,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詹姆斯为了报复,把这段有历史学家怀疑是由他亲自策划的通奸性丑闻,通知了民主共和党领军人物博尔和后来出任第5任总统的詹姆斯·门罗。     

1797年门罗为了政治利益,把事情宣之以校鹦淮蟛ǎ晌拦岳吹谝患卟愎僭蓖樾猿笪攀录U饧樾猿笪叛现氐厮鸷α撕好芏俚拿顾恢钡剿蓝寄岩园谕研叱艿囊跤埃拗丈怼    

汉密尔顿得知博尔在这件事情中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后,新仇加旧恨,临近爆发点。18047月初,博尔和汉密尔顿在纽约一家餐馆的宴会上偶遇,一肚子酒精加怒气的博尔,要求汉密尔顿当邢蛩狼浮:好芏俜创较嗉ィ峁皇⑴牟┒攘艘欢狻

博尔馀怒未消,借着七分酒意,当邢蛩铝说ヌ艟龆返恼绞椋好芏偃衔馐撬钠娉艽笕瑁薹ㄈ淌埽闳辉手袢站龆贰5笔迸υ贾莺托略笪髦莸姆啥冀挂奥木龆沸形喽岳此担略笪髦莘啥杂诰龆返某头=锨幔虼怂酵庠谛略笪髦菰竦氐ヌ簟

从小就不怕死的汉密尔顿,当然不会被博尔吓退,他在这之前曾经与他人决斗过四次,自己的儿子菲利普(Philip Hamilton)就是在三年前的一场决斗中被杀死的。  

单挑决斗的日子定在1804711日的早上,地点选在新泽西州维哈肯郡(Weehawken, NJ)的荒野,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决斗场所,前面是悬崖,后面是山壁,四周是树林,自1700年到1845年间,这里已经有过十八次著名的单挑决斗,因而为世人所熟悉。

那天一大清早,博尔带着他的助理威廉·温尼斯(William Ness)、马修·戴维斯(Matthew Davis)和赛缪尔·斯沃特伍特(Samuel Swartwout),乘着木船渡过哈德逊河(Hudson River),于六时三十分到达现场,开始清理单挑决斗的场地。    

汉密尔顿带着他的助理纳撒尼尔·彭德尔顿法官(Nathaniel Pendleton)和戴维·霍萨克医生(David Hopsack),于早上六时五十六分乘船抵达现场。       

按照传统的规矩,因为是博尔在挑战汉密尔顿,所以他有权选择比较有优势的位置,博尔选了面对城市、背向悬崖的位置后,单挑决斗开始。两人从裁判手中接过同一类型的手枪,检查了子弹,背对背站好,开始走路,听从裁判的第十声口号。

当裁判发出第十声的射击令时,汉密尔顿回头就是一枪,可是没有打中站着不动的博尔,子弹射进了博尔背后的树木上,四秒锺后,博尔朝着汉密尔顿的肚子开枪,击中他的右髋骨上面的腹部,汉密尔顿应声倒地,单挑决斗结束。 

汉密尔顿中枪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被助理送回纽约州朋友的家中,第二天才不治而死。博尔在击伤了汉密尔顿后,不敢留在纽约,潜逃到南卡罗莱纳州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等到风声过了,才返回华盛顿完成他的副总统任期。

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大陪审团都对博尔一级谋杀的刑事罪提出公诉,但最后都因为政治的原因,案件全没有进入到司法程序。

 

 ≈≈≈≈≈≈≈≈≈≈≈≈≈≈≈≈≈≈≈≈≈≈≈≈≈≈≈≈≈≈≈≈≈≈≈≈≈≈≈≈≈≈≈≈≈≈≈≈≈≈≈≈≈≈≈≈≈≈≈≈≈≈≈≈≈≈≈≈≈

 

博尔的第一次婚姻维持了十二年后,普雷沃斯特因患腹癌谢世,1833年博尔以七十七岁高龄,与富孀伊莱莎·贾马尔(Eliza Jamal)再度结婚,可是这是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前后不到四个月便闹起离婚来了。  

离婚手续终于在1836914日办好,可是这种自由对博尔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和意义了,因为就是在这一天,他在纽约州史泰坦岛(Staten Island, NY)的老家中,闭上了波涛汹涌了一生的眼睛,与世长辞,得年八十岁。

纵观博尔的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向乔治·华盛顿骗取官位,也不是他晋身第三位副总统,而是除了与汉密尔顿的单挑决斗外,就是他被美国政府提起公诉的叛国案件,这也是最高法院不理会美国政府建议,而独自依法判案的另一案例。   

博尔自己知道,杰斐逊一定会寻求连任,而且一定不会再选自己为副总统候选人,因此暗中安排后路。博尔有自己的好主意,他知道美国与西班牙帝国之间,由于利益矛盾过多,终归难免一战,战场肯定是会在德克萨斯与墨西哥交界处。

博尔知道路易斯安那州长兼驻军司令詹姆斯·威尔金森将军(James Wilkinson)是西班牙派在美国政府里面潜伏的间谍,如果能够说动他入盟,大事可成。仗着自己财雄势大,博尔决定要自立为王,与美国分庭抗礼。他在德克萨斯与墨西哥交界处租了四万英亩土地,勾结着特务威尔金森和其他的同谋,待机举事。 

可是威尔金森是个吃里扒外的人,几经思考,觉得博尔靠不住,权衡利害,决定将他密告,以免将来受到牵连。杰斐逊总统在得知这件阴谋勾当后,借机整顿政敌,公开宣布博尔为叛徒,司法部发出拘捕令,控之以卖国罪。  

博尔在1807110日的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大吃一惊,连忙自首,可是因为法庭拘捕令还未到,自首两次,都被联邦法官驳回。博尔自知理亏,在装模作样一番后,还是一逃了之。他躲到西班牙领地佛罗里达一阵子后,被威尔金森派出的密探在亚拉巴马州与密苏里州交界处拘捕,再用军队将他押回华盛顿受审。

案件于180783日在维吉尼亚州里奇蒙联邦地区法院开庭,由最高法院长约翰·马歇尔亲自主持审判。这里闹了一个大笑话。陪审团在检查联邦检察官提供的唯一证据时,居然只看到了一封由博尔写给威尔金森的信函----但不是博尔的笔迹,而是威尔金森的字体。追问之下,威尔金森承认这的确是自己的笔迹,因为原件已经丢了。

杰斐逊总统在白宫用尽了所有的力气,要将博尔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什至亲自出马,写信给最高法院,要求将博尔定个叛国刑事罪。可是《美国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叛国罪必须要在公开的法庭进行审判,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证人。而整个案件只有一名证人,而这位唯一的证人,就是信用度不可靠的威尔金森,因此约翰·马歇尔宣布博尔的罪名不成立,无罪释放。杰斐逊总统为此盛怒不已,又用别的罪名再度起诉博尔,结果又被最高法庭判决无罪。   

这场博尔的叛国官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宪法试金石,约翰·马歇尔以坚定的意志,不允许行政干涉司法,保持住法庭的司法独立,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维基百科百科全书》对于约翰·马歇尔这次的护法行为,给予了公正而客观的评价:      

“各种本地和外地的不同利益冲击,会使这个新诞生的国家难以团结而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局面,约翰·马歇尔那种广泛地解释宪法,促使美国政府更有权力、勇气和尊严,更创造性地带领着这个国家勇往直前。

因此,从切合实际的角度来说,约翰·马歇尔当年解释宪法的态度,就是我们现在解释宪法的态度。作为一位最高法院长,一如总统在维护他的行政特权,他全面地为司法系统带来了威严,使具体化了的司法系统的独立。

 

20131223日 高胜寒 在 美国华府 

www.gaoshenghan.com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香严寺钩沉,告诉你不为所知的陈年旧事
2014: 我们人类生活在梦中
2013: 陈赓与林彪在南线追击战中的三次分歧
2013: 汪伪特工总部的头子李士群之死
2012: 毛泽东最早的文稿是哪一篇
2012: 1950年中共人民日报:只有国民党反动派
2011: 张学良自述:九一八后不抵抗命令是我下
2011: 如果西方想弥补大屠杀的过错,那么以色
2010: 跟美国四大国父比,希特勒简直太善良了
2010: 毛泽东在莫斯科讲话:打核战争 牺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