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同治陕甘回乱 那一场死亡2000万人的民族大屠杀
送交者: Harry3772 2017年06月18日09:02:0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同治陕甘回乱 那一场死亡2000万人的民族大屠杀

2017-03-23  晓明  左宗棠研究会

因为前段时间读左宗棠的传记,我才对发生在1862年到1873年的陕甘回乱多了一些了解。这段发生在中国西北的悲惨历史至今回看仍触目惊心,影响深远,而却又不为多数人所知。

这是西北汉人和回民共同承受的一场浩劫。根据复旦大学《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清时期》的数据分析,浩劫过后,原本总人口1300多万的陕西死亡466万人,其中关中地区人口损失多达45.8%。原本1945万人口的甘肃死亡1455万人(当时的甘肃包含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等),其中原有280万左右人口的平凉府死亡高达249万,原有141万左右人口的庆阳府死亡高达128.7万人。很多村镇原本数万人口,浩劫过后,几乎是方圆十里无人烟。

这场浩劫,有些历史资料称之为陕甘回民起义。然后,深入了解后就会发现,这和普通官逼民反的起义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回族人发起的民族战争,不是官与民的战争,也不是为了夺取政权的战争,这就是一场民族大屠杀。

事情的起因

这场动乱先由陕西而起。经过元、明、清三朝移民,中国西北的回民日益增多。根据复旦大学路伟东副教授的《清代陕甘回民峰值人口数分析》一文分析,在同治元年,也就是1862年,陕西的回民估计在200万左右,约占陕西总人口的14%多。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知道100多年后的1990年,陕西回民总人数才13.2万。(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回民和汉人之间因为土地、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直都有摩擦,摩擦升级就是聚众械斗群殴,据当时一些文献记载,咸丰年间,在回民较多的大荔、华州、临潼等县,时常会发生数千人的械斗。每当发生矛盾,双方常常不分是非而只论是回人还是汉人。长期的摩擦、械斗乃至由此引起的人身伤亡,使得冲突地区的回汉矛盾日益尖锐。

因为当地政府官员基本是汉人,所以在政府处理这些冲突时,多少都会对汉人有些偏袒。这种偏袒更加加重了回民的不满情绪,都信仰伊斯兰教而又处于弱势地位的回民于是越发团结并敌视汉人政府和民众。而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汉人,在某些地方也确实存在普遍的歧视回民现象。在有些地方,甚至回民不能走汉人的路,不能进汉人的村子,不能在汉人的集市上做买卖。

同治初年,太平军、捻军等全国性农民起义军进入陕西造成社会动荡。动荡的年代里,原有的回汉矛盾更加容易升级擦出火花。终于,因为一件小事引发冲突,最终酿成了一场大浩劫。

回乱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大致是:1862年4月,渭南的几个回民在华州找汉人买竹竿,汉人在交易中提出涨价后双方发生冲突,冲突中回民有死有伤。冲突经人劝散后,回民去官府告状反被责备。紧接着,又有渭南官绅张映兰、华州团练白祥生又以抓太平军间谍为由杀了17个回民,并在二天后率团练夜间放火烧毁了回民聚居的秦家村。

之后,大规模的械斗就开始了,回民在大荔县八女井战胜了当地团练后,陕西团练大臣张芾被请到渭南县油房街召集回汉头领调解冲突。结果调解不成,张芾反被回民杀了。由此事情彻底失去了控制,回民开始义无反顾地组织军队走向叛乱之路。一场历时12年的大浩劫由此开始。因为主要发生在同治年间的陕西甘肃,所以一般称之为“同治陕甘回乱”。

关于这个起源,至今仍有一些争议。比如有人说回人买竹子其实就是为了做造反的武器,比如有人说团练之所以烧秦家村就是因为发现了回民已经在那里商讨起事谋反了,还比如有人说张芾名义上是去调解其实是在策划剿杀陕西的回民等等。但一般的说法,在最初确实是汉人理亏。后来负责剿灭这场陕甘回乱的左宗棠就明确说:“陕回之祸由于汉回构怨已久,起衅之故实由汉民。”

其实,在这个导火索事件中谁是谁非已经不重要了。无论谁是谁非,这点过错都不该引发一起持续12年致死近2000万人的大屠杀。

陕西回乱

回乱开始后,大荔县汉人聚居的八女井村因与回民集中聚居的王柯屯、羌白镇相邻,首当其冲遭难,全村上下万余口遭回民杀戮。相邻的仓头镇回汉民族平日相处融洽,当羌白镇回民攻入时,当地回民还竭力保护汉人,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只要是汉人都难逃一死。不过数日,渭南县的“沙南、渭北诸屯堡焚杀无遗”。接着,回民军队先后拿下渭南、高陵、华州、华阴等县,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回民军队并不为了占领城池抢劫财物,更不是想造反夺天下,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杀汉人,报这么多年被汉人欺压之仇。

后来,清军先后派胜保、多隆阿为钦差大臣进入陕西镇压回乱。这两位尤其是多隆阿杀起回民来毫不留情。比如多隆阿的军队攻破大荔县的王柯屯、羌白镇后,回民上万男女老少都被屠杀殆尽。无数类似的回民村庄都遭遇同样下场。1863年8月,回民军队逃往甘肃。陕西回乱第一阶段结束。

之后几年在陕西和政府军作战的主要是西捻军,这段时间逃入甘肃的回民军队也曾数次趁乱杀回陕西。1866年,左宗棠率大军进入陕西,经过2年的苦战,终于在1868年11月结束了陕西全境的战乱。陕西重新迎来了太平日子。


因为捻军主力是汉人,并不会对陕西当地人进行屠杀,所以一般认为这段时间陕西的人口损失和捻军关系不大。

陕西回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时间并不长,主要就是从1862年4月底到1863年8月这不到一年半时间。但总死亡情况却是触目惊心。

根据复旦大学《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清时期》的数据分析,1861陕西总人口大约为1366万,到1880年只剩下了707万。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死于1875-1877年的三年大饥荒。而可以归因于回乱的死亡人数大约是466万。比如西安府7个县1861年人口为335.7万,回乱基本结束的1867年人口为144.4万,人口损失高达57%。

根据复旦大学路伟东的分析,1862年前陕西回民最多时约为170万左右。而回乱结束后,省城西安尚有2万多回民,没有受到战乱影响的汉中、安康等地可能还有2万回民,另约有6万逃到甘肃的回民在投降后被左宗棠集中安置在了甘肃的平凉、会宁等地,加上有一些逃到河南、内蒙、四川、新疆等地和隐瞒回民身份留在原籍的回民,估计战后幸存下来的原陕西回民不足15万,死亡数高达185万。

也就是说,这场浩劫在陕西造成了280万左右汉人死亡,185万左右回民死亡。

甘肃回乱

再说甘肃方面。

清代甘肃包括了今天的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根据《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清时期》分析,1861年,甘肃人口为1945万。其中回民有多少众说纷纭,复旦大学路伟东副教授认为回民约为30%左右,也就是回民近600万。鉴于甘肃留下的资料不那么完备,这个数据可能和事实出入比较大,不过由于甘肃更靠回民从西边进入中国的通道,我想甘肃回民比例应该超过陕西,应该在20%以上。也就是说最少400万左右。

在陕西回乱之后,甘肃回民很快就群起而响应。由于甘肃原清军数量不多,不到四年时间,除了省城兰州和少数几个城市外,差不多整个甘肃都被回民军队占领。而清朝的政府军直到回乱兴起6年后的1868年才由左宗棠率领进入甘肃平叛。这6年间,甘肃汉人被大量屠杀。比如一支回民军队花了1年之久围攻灵州,在1863年12月攻下该城后,据说屠杀了10万汉人。比如1863年一份奏报称,固原县被回军攻破,“汉民殆尽”。据清末《甘肃新通志》称“固原回叛……城内官民男妇共死者20余万人”。同是《甘肃新通志》记载,同治2年8月,回民攻陷狄道州城,居民10余万被屠杀;同治5年,陕西回军与靖远回民里应外合攻破靖远县城,城中10余万汉人被杀,逃出者只有大约十分之一二。

甘肃回民军队人数众多,又抢先占领了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所以左宗棠军队的平叛进行得并不顺利。以伊斯兰新教领袖马化龙盘踞的金积堡为例,金积堡周边堡垒密集,东有450余处,西有120多处,不少堡垒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金积堡本堡的外堡墙高4丈,厚3丈,周围9里。堡中又有内堡,高厚与外堡相同,且有沟渠防卫。


清军对金积堡的主攻从1869年9月开始,但进展缓慢。负责进攻金积堡的主帅刘松山在1870年2月14中弹身亡。朝廷恐慌之中甚至派了李鸿章前往陕西准备接替左宗棠。所幸刘松山的侄子刘锦棠在接替了叔叔的职务后表现的非常勇猛(后来有人称刘锦棠为晚清第一猛将),在李鸿章到达陕西之前战局已经大为改观。刘锦棠率部队在1870年9月终于完成了对金积堡的合围。1871年1月,马化龙无奈投降,金积堡之战结束。战斗结束后,马化龙及亲属、亲信1800多人被杀,其余34000人被迁往其他地方安置。

结束了金积堡之战后,回民的主要据点还有河州、西宁和肃州。其中河州回军头目马占鳌主动投降,猛将刘锦棠率军花了3个月历经大小50多场战斗才拿下西宁。而肃州之战则同样打得异常艰难,从1869年12月一直打到1873年10月,清军才取得胜利。将近6000名参加叛乱的回民被处决,剩余的被迁往其他地方安置。

甘肃的战乱持续了12年,战火遍及全省,死亡人数远多于陕西。根据《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清时期》的分析,平凉府1861年人口281.2万,1880年人口仅剩下32.1万,减少了249.1万。庆阳府1861年人口141万,1880年12.3万,减少了128.7万,宁夏府1861年人口166.9万,1880年17万,减少了149.9万。整个甘肃1861年人口1945.9万,1880年人口495.5万,减少了1455.5万,全省人口损失高达74.5%。

战争结束后,回民人口还剩下多少?我没有找到比较可靠的数据。有人说是45万左右,但我没有找到出处,不知道可信度如何。但剩下不多是肯定的。如果按照45万计算,就是说战争中回民大约死亡355万到555万,汉人死亡900万到1100万。

新疆回乱与分裂

这场浩劫同样波及到了新疆。先是新疆的维吾尔人和回民联合叛乱,库车、和阗、喀什、吐鲁番等先后落入叛乱者手中,不久中亚浩罕国(现已经不存在)军官阿古柏趁乱率军入侵,于1865年开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哲德沙尔汗国,后来改名为洪福汗国。到1871年,除了塔城、乌苏等个别地区外,新疆基本都被阿古柏控制,他建立的洪福汗国还得到了英国、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的承认。

左宗棠在平定甘肃后,经过2年的准备,1875年进入新疆,1877年彻底收复新疆。


新疆地广人稀,战乱中汉人集中的北疆死亡情况非常严重。1861年,乌鲁木齐地区有18.4万人,1880年只剩下了6万;吐鲁番原有人口1.9万,1880年只剩下了0.2万;哈密原有人口1.4万,1880年只能下了0.1万。整个北疆人口损失34万,占战前北疆人口的72.6%。

左宗棠的功绩 

曾有些学者和小说家把左宗棠形容为镇压回民的“屠夫”。确实,我们前面看到了,左宗棠的军队杀了大量的回民,但是,如果仔细去查看历史,就会发现如果不是左宗棠,可能会死更多汉人和回民。清末一些民间笔记中,有文人盛赞多隆阿而贬低左宗棠,原因就是多隆阿杀回民非常凶狠,不分是否投降,不分是否参与叛乱,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抓到一律斩尽杀绝。

而左宗棠对于多隆阿之前的做法,表示了异议,他曾在奏折中表示回民已经在中国生为存了上千年,当然应该尊重他们的生存权力,根本没有一旦诛夷,不留遗种的道理。正式因为左宗棠力排众议,采取了迁徙的政策,将投降的陕回安置在甘肃宁夏一带,才挽救了众多回族同胞的生命。

左宗棠在进入陕西后,曾经多次声明:确认敌人的标准与是否回民无关,只和是否参加叛乱有关。而参加叛乱的,只要是真正愿意交出武器、马匹和粮食的投降,他都欢迎。

他是这么说的,很多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以他处理陕西回民为例。

甘肃金积堡之战后期,叛军断粮,甘肃回民头领马化龙将以陈琳为首的八千多名陕西回民从堡内赶了出来,当时正是冬天,天寒地冻,这八千多人可能会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左宗棠知情后立即找来已经投奔自己的陕西回民刘秉信,要他抓紧赶到现场和那些人沟通。在赢得信任后,刘秉信将他们带进了清军的大营,使这些人全部得救。听闻这一消息,另一路陕西回民叛军头领余彦禄也带领三千多人赶来投奔。这一万多陕西回民后来一起得到了安置。

陈琳、阎兴春等带领的陕西回民被安置在化平川,左宗棠不仅要求尊重回民的宗教习惯,允许修建清真寺,同时非常重视回族子女教育问题,兴办了十二所免费义塾。当地驻军首领喻荣光,还自掏腰包修建了一座书院。当听说当地山中出现野猪危害庄稼,左宗棠亲自告诉上海的采购人员,买了四十面铜锣运往甘肃,免费发给回民驱赶野猪。

陈琳和阎兴春深受感动,主动要求和负责回民安置工作的冯邦秉一道去西宁说服那里的以崔伟为首的回民退出内战,接受安置。 他们到青海之后,经过了长达一年的说服沟通,取得了广大回民的理解,终于使得崔伟带着青海地区的两万多陕西回民退出了内战,接受了安置。

崔伟退出内战之后,左宗棠为了安置这批两万多人的陕西回民,一连十多天“寝食俱废”,当时的军饷已经极度艰难,但这些被安置的回民仍然无偿得到了各种生产和生活必须的物资,还提供了专门的车辆,解决一些老弱难以完成从青海到甘肃清河之间的长途跋涉的困难,还专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进行了登记,规定在收获季节之后,继续向他们提供口粮。

崔伟后来带领回族战士组成的骑兵,参加了收复新疆的战斗,战后还根据战功由左宗棠保荐提升为正一品提督,诰封健威将军。当左宗棠从新疆前线被召回北京的时候,随行的两千卫队里,有三分之一是陕西回族骑兵。可见他对这些回族士兵的信任。

当然,在战乱的清代,军纪一向并不是非常严明。所以,左宗棠的军队里肯定也发生过攻城后滥杀无辜的情况,而杀俘虏的现象则更为常见,有时候为了鼓励士兵奋勇杀敌甚至许诺进城后劫掠的财务可以据为己有。在这点上,我们无法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古人。

反思历史

对于这场浩劫,有历史学家和学者称之为“回民起义”或者“回民革命”并且加以歌颂。我实在不知道对于这么一场造成近2000万人死亡的动乱有什么好歌颂的。无论最初谁是谁非,后面基本就变成了一场民族大屠杀:有不少于1200多万的汉人无辜平民死于回民的屠杀中,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正当或者正义的。对于回民来说,这同样也是一场不幸的灾难:陕西甘肃两省原有600-800万左右回民,起码有500多万死于战乱。这500多万人中,我相信肯定有不少是无辜的普通民众,但也都死在了官兵或者报仇的汉人屠刀之下。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浩劫。为了平定这场浩劫,左宗棠军队所耗费的军饷就高达1亿1千万两白银(其中平定陕甘花了6000万两,收复新疆花了5200万两),这么一大笔军饷极大的消耗了中国的国力。当时清政府的铁路建设、海军建设资金投入不够也和西北战场耗费太大直接相关。为此,当年李鸿章甚至提出过放弃新疆将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建设海军防范日本人的主张。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国家浩劫。这场浩劫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左宗棠和他统帅的部队。如果没有左宗棠力挽狂澜,很难说甘肃、新疆、青海、宁夏今天是否还能在中国版图内。当时阿古柏在新疆建立的那个洪福汗国已经得到了英国、俄罗斯、奥斯曼三大帝国的承认,如果不是左宗棠坚持要收复新疆并且在不到2年就结束了战斗,后果不堪设想。

明朝末年我国的国土面积只有350万平方公里。清灭明后国土面积最多的时候有1316万平方公里,到清朝结束仍然有1135万平方公里。这里面,左宗棠居功至伟。因此,梁启超评左宗棠为中国“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无论汉人还是回人,都为这场浩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00万活生生的生命就因为一场毫无意义的大屠杀消亡了。用今天的话说,是种族主义种族歧视酿成了这场悲剧。当今世界部分极端穆斯林在肆无忌惮地发动恐怖主义袭击,而又有另一批人在不分青红皂白地仇视一切穆斯林,也在于这种族群主义、种族主义思想在作祟。

在我在为写本文查阅资料的时候,时常能在网上感受到这种种族主义思想的存在,感受到因此而弥漫的不分是非只看敌我的非理性情绪。一些人将反人类的大屠杀称之为革命,一些人则在埋怨左宗棠未能斩草除根。

这些人简直还不如100多年前的西安人民有理性。当汉回两族人在其他地方互相大屠杀的时候,西安城内有2万多做买卖的回民,这些人没有去屠杀汉人,也没有被汉人屠杀,只是在混乱的时候不允许离开西安城而已。一般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回民与汉人互动比较多,双方彼此熟悉信任了,于是互相敌对的情绪就不存在了。

“不论汉回,只分良匪”,左宗棠的100多年说的这句话至今读来仍觉得有警示意义。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完全做到了抛开各种成见偏见看待我们所面对的人和事吗?我们能够基于是非善恶而不是基于族群组织来看到世界吗?我们能像100多年前的西安人那样对与我们信仰、文化和出身不一样的人给予信任吗?

这场致死近2000万人的大浩劫,就发生在我们的国家,就发生在100来年以前。今天看起来触目惊心,却少见于诸多正统史书。我觉得它值得被更多的人了解,所以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查阅资料,又花了两天时间写了此文。

本文资料来源包括 《中国人口史 第五卷清时期》,《清代陕西的回族人口变动》(路伟东),《清代陕甘回民峰值人口数分析》(路伟东),《剑桥中国史晚清卷》,《中国近代史》(徐中约),《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左宗棠》等。


0%(0)
0%(0)
  维基百科:同治陕甘回变 - NI4U 06/19/17 (1147)
  2000万人对四万万人的泱泱华夏是不少了 - 明天更好2016 06/18/17 (993)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南京这个死催的城市,历史上被屠了至少
2016: 鸦片战争后最奴性的打不还手骂不张口被
2015: 古代太监寿命为什么会长于正常男性?
2015: 古代文人为何喜欢在妓女大腿上写诗词?
2014: 弃妇秦香莲靠什么扳倒了负心人陈世美?
2014: 张学良至死不回大陆四大理由?
2013: 李扬:要直笔写春秋
2013: 回憶1959年“信陽事件”中的家鄉(上)
2012: 埃及军方立法 与 尼克松水门事件 从反
2012: 狼狈为奸:乾隆帝利用权臣和珅敛财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