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缅怀人民公仆胡耀邦
送交者: 度北 2018年01月03日21:40:40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一)
历史的长河,总是将厚厚沉积的流沙,缓缓前进,且越行越铿锵有力。历史的天空,总是那么深邃的靛蓝,靛蓝得如一个透明的镜子,明晰照耀人间。


秋阳的十月悄悄地淡出我们的视线,当片片凋零的落叶伴随着凄凉的秋风悄然飘下的时候,不知不觉的顿然惊醒中,惶惑的人们才知道又一年的时光即将从自己身边走过。感叹时光的无情,把我们抛弃在荒原的岁月年轮里,仿佛有一种失落的忘年旧曲之恋。那些远逝的时光不再重来,那些老去的故人旧事却依然缩藏心间,三十载弹指一挥间,那些淡去的时光,那些老去的故人旧事,竟然没有走远,在生命的角落里不断地散发出闪耀的光芒,时不时从我们的心头一一掠过,历历在目,幕幕重演,清晰骄然。


十月秋阳,天高气爽,红旗飞扬,敲锣打鼓,歌声嘹亮,全国处处是一片红色的海洋。一种从未有过的沸腾,一个让人难忘的年代,历史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开幕式,这是一幕三十二年前打倒“四人帮”喜气洋洋的景象,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被人们称作“十月的胜利”。我们敬爱的华国锋同志被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指定为接班人,登上党、政、军最高权力集一身的统帅宝座。


面对眼前一片大放光明,我想任何一位都会沉醉在得意飘然的忘我之中,这是一场令人振奋的革命胜利,这胜利来得那么快,甚至没放一炮,没流一滴血没死一个人的“十月的胜利”,这也是一个过去从没有敢想而现在辉煌的现实突然而至,一切来得出乎意料。


纵观历史,多少权倾朝野的庞然大物,为了这把金光灿烂的交椅,斗得头破血流,折戟沉沙,戴销上绪,一个个不是死于无葬身之地,就是押入囚牢,面壁钢窗,含冤而去。而唯独华国锋,得来全不费功夫,一夜之间,就成了举国上下的英明领袖。


东风吹指,阳光普照,明媚的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开始进入了鲜花盛开的华国锋时代了。于是,坚持“两个凡是”和继续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不动摇,成了执政的主要方针。英明领袖权集一身“抓纲治国,实现四化”的号召,以至在一段时间仍无力改变十年文革酷劫残留下的政治集团流毒的影响和满目疮痍的经济局面,人民的生活仍处于穷困潦倒之中,于是,改革开放的浪潮就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翻江倒海,奔涌而出,随着华国锋的政治命运的淡出,耀邦的英名也伴着阵阵的改革春风纷至沓来。

 

(二)
改革开放,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需要超凡的胆识和智慧,这一点从邓小平的身上充分展现出来,他无愧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一位政治智慧特色超凡的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人物。没有他超人特色的政治魄力和智慧魅力,就不会有胡耀邦和赵紫阳在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被人们誉为的最佳搭档,也不会有一对真正推动改革开放和民主进程的好伙伴,更不会使他俩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的牺牲品和历史宿命的生命悲风。正是邓小平的大胆赏识和起用,胡赵的配合十分默契,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关键时期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要实施者,为中国改革开放铺垫起坚实之路而立下汗马功劳。假如邓小平没有胡赵这两位坚定执着的得力左膀右臂,在改革面临困难重重的面前坚韧前行,尤其是迎着困扰不断的保守势力层层阻挠的挺身而上,邓小平改革路线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遗憾的是,历史,却鲜为人知。


一切都按着我们改革开放的领路人邓小平的预想实施着。由邓小平提名中央全会一致通过,胡耀邦担任总书记,赵紫阳被任命为总理。据说,胡耀邦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那天,轻轻给赵紫阳一拳:“老赵,下一步看我们的了!”一场在邓小平牵头下,由胡耀邦和赵紫阳相互配合、全力启动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全面打响了,这一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即将改变中国的命运,一个真正的划时代的新篇章诞生了。

 

(三)
在阅读中国历史时,谁也不能否认历史的真实,因为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见证真理的存在,正义的力量。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谁也不能回避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这场伟大变革,因为这场变革深深地改变了中国。在研究中国这场伟大的变革时,谁都不能回避一个伟大的名字──胡耀邦。
“胡耀邦”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会记住他。记住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朴实无华、作风正派、和蔼可亲的总书记。人民的好公仆。


胡耀邦,湖南省浏阳县人,1915年11月20日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他在江西、湖南和福建革命根据地从事青少年宣传工作,积极同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斗争。1934年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攻打娄山关战斗中负伤。到达陕北后,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第四军队和第三军队政委、第十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保卫张家口解放石家庄,太原等战役。


解放以后,胡耀邦担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和军区政委,领导川北人民进行土改,文革时期也像许多老同志一样被打倒受批判,在参加劳动改造的那段岁月里,对于年过半百,身体瘦弱有病的耀邦同志来说,得要付出多么大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先后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长。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胡耀邦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2月,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笔者根据有关资的记载,才知道作为政治家的胡耀邦,一生坎坷曲折,波澜壮阔,其政治实践、政治思想和人格品性的内容极其丰富。在改革开放的高歌猛进的时期,胡耀邦身为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最高领导者和他的最好伙伴赵紫阳一起共同努力,开拓进取,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不可逆转的道路,他们名字正是和这个高歌猛进的时期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为这场变革做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也是他们,为这场改革付出了辛劳与代价。


胡耀邦开动了中国改革的破冰船,他对中国的改革有两大开创性功劳。一是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二是平反冤假错案。他通过真理标准的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等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通过平反冤假错案,使数百万蒙受不白之冤的党员、干部、群众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其中,包括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新疆叛徒集团”、“东北叛徒集团”等在全国影响很大的冤假错案,以及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的贺龙、乌兰夫、彭真、谭震林、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萧劲光、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等老一代革命家平反,并为受到错误批评的谭政、习仲勋、黄克诚、邓子恢等老革命恢复名誉。接着,又对解放后在各种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甄别,其中包括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为“右派分子”摘帽子,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平反等。一些蒙冤多年的中共早期领导人如瞿秋白、张闻天、李立三等也先后得到平反昭雪。随着这些冤案的平反昭雪,数以千万计的因亲属、工作关系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得到解脱。


当然,做成这两件大事不是胡耀邦一人之功,但他出力最大,承担风险最多,最有胆识,态度最为坚决,则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拨乱反正、平反冤狱、改革开放的史册上,胡耀邦作为有功之臣、有恩之人,是当之无愧、毫无疑义的。中国民众都不会忘记,在四人帮垮台、凡是派当道、政治情势阴晴不定的时刻,为争取邓小平复出、为背负“叛徒”污名的彭真、薄一波等中共元老伸冤,胡耀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更冒着党内任何人都不曾遇到、危及政治生命的巨大风险。
胡耀邦同志生活非常简朴,衣着很随便,粗茶淡饭,不挑食,不嗜酒,吃饭很快,比如四个菜刚上了两个,他就吃完饭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的特点,也抓紧时间吃饭,生怕跟不上总书记的节奏。


胡耀邦同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时时刻刻铭记着人民群众的疾苦,在他任总书记期间,一有空就深入基层,访贫问苦,调查研究。那些有名的穷山恶水、荒漠边陲、严寒高原、世界屋脊他大都到了,带着本来心脏就有点毛病的他,跑遍了全国近2000个县。作为总书记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是可以想象的,但他还抽空挤时间阅批大量人民来信。在他任职总书记期间批处的人民来信不下数千封,是任何其他领导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而且凡经他批处的人民来信,他都指定专人,跟踪了解处理结果,充分表现了他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四)
胡耀邦和赵紫阳一样是思想开明的人,都是提倡民主和亲民作风的领导。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他倡导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同志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亲密无间。整个机关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毫无等级观念和衙门习气,是最没有官气、民主和谐的一个机关。很多同志从一认识他就称他耀邦同志,直到他到中央工作,后来当了总书记,还是称他耀邦同志。
对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让人说话,敢让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胡耀邦同志身体力行的名言。凡是他主持的会议,与会的人都比较轻松,发言热烈,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胡耀邦同志全不在乎。据说1985年6月,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严忠勤在向书记处汇报工资改革方案时,因与胡耀邦理解不一致争论起来,但事后耀邦同志对部属说:严忠勤这人不错,敢于直言。所以,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一些老同志,都认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国共产党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一个时期。


人们常说,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民主是治国之路。有一位老同志这样说过,我们要树立权威,不是个人,而是集体。民主才是我们的最高权威。可见,民主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和文明进步是多么的重要。可是,总在历史的紧要关口,民主却成了中国政治命运的宿命。

记得,86那一年,这是一个不算好兆头的年份。这一年,叶剑英、刘伯承两位元帅相继离我们而去。这一年也引发了学潮。事情是这样的,同年7月,当时的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方励之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后回国,发表了一系列演讲,提倡民主理念。到了年底,在安徽省基层人民代表的选举中,科大党委不准许大学生和研究生与官方指定的候选人进行竞选,直接引发学潮。 12月初,中国科大等合肥高校上万名学生先后两次上街示威。消息传至上海,令学潮规模扩大,上海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学生纷纷上街响应,要求民主、自由、平等,并且提出废除专制独裁。其后学潮席卷北京。


当人们还没有转过头来,还没有在缓冲的意识中清醒的时候,改革开放的蓝天,开始乌云密布,希冀的蓝天,被一片片乌云滚滚卷来,阴暗一片,雷声击起,顿时四处杂乱的叫声连片不断,头顶上那一团团黑厚的乌云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由于学潮引发触及了一系列权益问题,致使保守派抬头,一股强大的政治保守势力在蔓延,在阻力重重的困厄中,我们改革的拓荒者依然坚韧而上,挺身前行,但历史的无奈却让我们看到了悲切的一幕。次年一月,背着处理学潮不力“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罪名,胡耀邦因在保守势力的反对声音高涨中辞去总书记的职务。那年我正在读高三,一个刚刚跨入中国公民的行列,一个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的青年,一个多么希望真正成为一名“国家的主人”。


胡耀邦的辞职无疑是给改革开放之路蒙上一片阴影,也大大挫伤了改革派锐气,保守势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在损兵折将的背景下,改革的蓝天不再是一片明媚晴空,时不时伴随着片片乌云。尽管如此,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声音呼之即来,连续不断。


1989年4月8日,被视为党内开明改革派的胡耀邦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突发心脏病,一周后去世(4月15日)。他的去世,让民众对民主改革的前途充满了悲哀、失望与愤怒。并引发起席卷全国的学生民主运动,成了“六四事件”的导火线。他的改革最好伙伴赵紫阳也因这次“六四事件”重演他悲剧的一幕。


命运之神在任何时候都是飘泊演变的。她像一个穿云驾雾的女孩子,时隐时现地从烟火走出来。她长非常动人,有一双惊人美丽的眼睛,时而冰冷逼人,时而如火炙人。当她降温时,整个世界都像吸铁磁场一样,围绕着这个梨花般洁白的姑娘,当她发怒的时候,天昏地暗,整个世界都会哭泣。一个政治家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荣辱升降,往往都掌握在这个女孩子的手心里。


在我们这块神州大的土地上忙碌的人们不知道是否会记得“学潮”这个代名词,这是一个多么耀眼的字眼,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字眼,更是一个触摸到历史伤痛的字眼。关于“学潮”许许多多的纷纭,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对于那年引发的“学潮”,我们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都无法一言半语说清楚的,我相信,历史会给我们一个很公正的说法,我也知道,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知道它的关键词。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奔涌而出“学潮”这么一股激流,那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历史的长河一样势不可挡,但对于这股激流的起源,我想没有经过那个年月的人,是无法理解和触摸的感受,尤其是80、90年后的一代人。


尽管学潮引发出一系列令人沉重的话语和伤痛的心情,尽管这已是一段远去的历史,但它留给人们更多的价值思考和意义追索。可以这么说,这是一段永远都抹不掉的真实历史。

 

(五)
胡耀邦同志虽然离了我们整整十九个年头,但他那亲民的领导作风、高尚的情操和赤胆忠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形象始终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尤其是他和赵紫阳一样也是中共历史上罕见的具有现代品格和民主风骨,被视为是思想开放、支持民主改革的领导人,是推进大陆社会民主开放和政治改革的象征。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风骨,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最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


胡耀邦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当我们用“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八个字来描述他的个人品德、用“丰功伟绩、千古流芳”八个字来描述他的光辉业绩是当之无愧的。至此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深缅怀他!


1、参阅子平《胡耀邦的失落》一书
2、参阅佚名《有关纪念胡耀邦》等文章

度北/2008年秋于广州

0%(0)
0%(0)
  胡耀邦的主要特点是胡,其次是乱邦  /无内容 - 新天狱博 01/04/18 (412)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孔子告诉你知识分子什么样
2017: 西施浣纱记(11)溪边定盟
2016: 三栖将军曾克林
2016: 闲人”给中国的历史学家上一课“抄自林
2015: 苏联同志急于核灭中国同志们猴儿急样子
2015: 外滩死伤事故的责任追究可能性
2014: 孔子临终遗言新发现惊动世界
2014: 历史将毛泽东越拉越近
2013: 往事:1949年随蒋介石离开北平的校长们
2013: 邓颖超的最后人生:临终前叫"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