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猫| 日本的战争与和平 |
送交者: 贾舟子 2018年08月14日10:00:36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2018年5月,时隔7年,中国总理访日(上一次是温家宝总理2011年5月访日),中日关系再次成为人们的话题。
随着赴日旅游的增加,中国人直接体会现代日本的机会多了,来过日本的几乎所有中国人对日本留下了好印象,他们在洁净、服务人性化、诚信、友善、治安好秩序好等方面对日本抱有肯定的态度。同时,也有人说:“再来一场战争的话日本人照样还会是凶恶地杀人的”、“如果不是美国改造,日本人还会像战前那样轻视人命。”本文就谈谈如何看待这种意见。
一,和平日本的本质
首先,和气猫不明白“再来一场战争”是指哪国与日本的战争。与动则扬言要打印度揍菲律宾教训越南核平日本的中国爱国青年不同,和气猫身边的日本人没有一个口轻飘飘假设再来一场战争,日本的主流媒体根本不敢假设再来一场战争,连右翼的绝大部分也是反战(指现在和将来的战争)的。
2014年瑞士的舆论调查机构WIN/Gallup International进行的“你是否愿意为国而战”调查显示,答“是”的人,日本人只有10%,是实施调查的64个国家中最低的国家。而中国为71%,俄罗斯为59%,美国为44%,韩国为42%,法国为29%,英国为27%,德国为18%。 日本人的反战意识高于德国,这不仅是意识调查结果的显示。德国早已参加海外派兵实战,而日本最多是参加维和而不能参加海外实战。
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美国对日本的限制,其实美国是不满日本这种不肯流血因而“国际贡献低”的现状的。川普在当选总统之前就公开批评美日安保条约,他说“日本受到攻击时美国要帮日本打,而美国受到攻击时日本却不帮美国打,这是不平等条约,必须改变。”很多中国朋友没有注意到美国的这个态度,一厢情愿认为美国不希望日本发展军事实力。事实上,美国自韩战以来一直希望日本能在国际冲突中直接派兵,但日本国内民意通不过。 顺便,日本自卫队就是韩战期间日本应美国要求开始筹建的。本来韩战期间美国是希望日本也一起出兵朝鲜半岛的,但是时任首相的吉田茂一口回绝: “这违宪,而且我们民意达也不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现行日本宪法的条文,第九条禁止日本持有战斗力,字面解释的话,自卫队应该是违宪的。事实上,自卫队自成立后也不断有人在诉讼中要求日本法院判自卫队违宪,而日本法院则以三权分立下尊重立法府“高度政治性”的决定(1954年国会通过了《自卫队法》)的为理由,回避对自卫队进行违宪审查。美国给日本制定了这部宪法的时候没想到美国自己很快会觉得这部宪法碍手碍脚。
美国当初是自己主张日本成立自卫队,所以美国当然不会讲自卫队是违宪的。尤其是面对冷战后假想敌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发展,美国限于预算而不能扩大海外驻军及军事投入的情况下,更希望日本能具备更高的军事实力,以承担作为盟国的责任。2015年日本通过《安保法案》认可了集团自卫权,这是美国希望的方向,但是当时日本政府组织讨论的大部分宪法学者给出的结论是:“集团自卫权法案违宪。”。而事实上,废除自卫队是不现实的,取消集团自卫权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改宪法,以消除宪法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那么日本人这种反战爱和平,是美国改造的吗?我的答案是,不。
本质上,日本人这种反战爱和平,不过是美国保护伞下不需要自己负责自己安全的“他力本愿”。 “他力本愿”是一个佛教用语,意思是借助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愿望。美国作为日本的盟国,确实在条约上有义务保护日本的安全。比如,关于某争端岛屿,如果美国不明确放话说美日安保涵盖该岛屿,那现在该岛屿很可能已经不在日本控制下了。但是,这种保护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第一,冷战期间北朝鲜绑架了很多日本普通国民,有的被绑架者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详见拙文《日本海的呜咽—朝鲜绑架日本平民问题(上)、(下)》)。进入他国直接绑架他国平民在国际法上是侵略行为,被绑架者的家人和日本政府多次向美国求助也无果。第二,北朝鲜经常挑衅日本,往太平洋发导弹,飞过北海道等地的上空,谁能保证不掉下来?出人命或引起物损怎么办?北朝鲜多次威胁日本说要把日本炸得粉碎。人家的导弹在头上飞过的滋味,你可以想像一下。显然,这些严重的威胁到日本安全的问题,都不是捧着一部和平宪法就能解决的。北朝鲜不需要遵守日本国的和平宪法,相反,流氓国家看到日本明言放弃武力,就铆足了劲欺负日本。
日本民众中很大一部分人依然寄希望于万一有事时美国能来救助,但是,至少平民被绑架问题上和导弹问题上,美国没有能够为日本解决任何问题。最近三位被扣押的韩裔美国人得到释放,很多日本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因为被北朝鲜绑架的日本平民至今未归。2018年5月14日传来消息说,北朝鲜决定把放弃核武器开发的具体步骤向世界媒体公开,却把日本记者排除在国际记者团之外。按说在北朝鲜核污染下风头的日本是对于北朝鲜放弃核武器有着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的邻近国家,而日本的记者却被北朝鲜排除在记者团外。日本成了狗 不理。在北朝鲜眼里,你没有核武器、连正常军队都没有,凭什么理你。
第二,没有美国保护的时代,日本是怎样做的呢?日本天生好战、轻视人命吗?亚欧大陆历史上各国版图变化剧烈,很多民族在相互争斗过程中被灭族或蒸发。而日本由于四周环海,敌人来袭很少,日本古代到近代版图变化较小,不需与异族相互厮杀。忽必烈派蒙古兵与朝鲜军、汉人水军联合部队攻打日本的时候,日本也以很小的伤亡幸免于被占领。所以古代日本人骨子里是温和的,因为不需要你死我活的斗争也能有生存机会。
日本近代之前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内战,而且战斗也是武士之间的事情,平民是作壁上观的,几乎没有把平民生死卷入的问题,胜利者也没有过屠城行为。比起邻国动则屠城,一个太平天国就能死一亿百姓这种惊人的比例,显然日本是既不好战也谈不上轻视人命的。倒幕运动中决定性的伏见鸟羽战也是很小的规模,双方分别战死110人和280人,几乎没有平民卷入,而且最后是以无血开城告终,为和平交涉付出了努力的胜海舟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胜利的明治政府对败北的德川家没有杀头也没有监禁改造。
横向可以比较一下的有法国大革命和俄国革命对败北者的残酷待遇。另外,辛亥革命这样几乎没有流血战争的革命,最后还是把败北者的祖坟刨了,溥仪坐完苏联人的牢后继续坐中国人的牢,人格被折磨得畸形。可见,日本即便在变动剧烈的倒幕时期,依然不具备好战轻视人命的特质。那么日本进入近代是否突然变得好战了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俄军舰占领对马事件”和“长崎事件”。
1861年3月14日,为谋求东方不冻港,俄国海军大臣康斯坦丁尼古拉维奇令俄军舰泼萨多尼克号开到日本对马岛,在尾崎浦投锚进行测量并进入浅茅湾。日本还处在明治维新前夜,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国家,对马藩(地方割据政权)藩主向泼萨多尼克号舰长比里廖夫抗议其擅自投锚和测量,但比里廖夫以需要修船为名,要求日本提供资材、食品和妓女,还在芋崎建练兵场,要求永久租借芋崎。俄国士兵上岸耀武扬威态度恶劣使当地日本民众感到恐惧和愤怒。眼看对马藩无力对付,德川幕府方面也没有退兵良策,最后这个事件是怎么解决的?同年7月9日,英国公使奥尔库克和英国海军中将詹姆斯霍普对幕府提议,由英国出面对俄国施加压力令俄国军舰退出日本。日本接受了英国的建议,最终借助英国的压力保全了对马藩。
我们知道近代英国和俄国是世仇,克里米亚战争中两国就是敌国,直到现在,两国还在尖锐的矛盾中,新仇旧恨交织。“俄军舰占领对马事件”以英国出手相助收尾,显然是英国要在亚洲遏制俄国的扩张,这次事件也是后来英日同盟的远因。
1886年8月,大清帝国的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军舰为向俄国示威在开往朝鲜转了一圈之后,顺路来日本长崎港展示风采。即,1885年北洋水师定远级战舰刚投入使用,翌年,大清帝国已经迫不及待来让日本开开眼了。500名大清水兵上岸嫖妓,在妓院不排队引起纠纷并在长崎市内打砸店铺掠夺财物,长崎警察赶来维持秩序,大清水兵与警察大打出手,双方均有死伤,当时大清国在长崎也有治外法权(你没看错。),冲突发生后大清帝国态度强硬,军舰把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当时日本的军舰处于绝对劣势,日本只能让步。最后日本出了5万多日元抚恤费,大清出了1万多日元抚恤费。大清帝国对日本也是威风过的,近代中日之间如此重大的冲突事件,中国的近代史课本却是避而不谈的。
可见,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的很多年中,都经受着来自俄国和大清这两个庞大帝国的巨大的军事压力。殖民时代的亚洲国家,不是殖民就是被殖民,再想与世无争已经不可能,这种外来压力下,日本为求生而不得不作改变。后来的甲午战争中,日本消除了来自大清的压力。而面对南下政策的俄国,如果大清或者朝鲜有能力抵御俄国南下,那就不会危及到日本的安全,但是大清和朝鲜都没有这个能力。日本在种种和平交涉努力失败之后,决定赌上国运,赶在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全线开通前(开通后运兵很容易)开战。
日俄战争在中国的教科书上,日俄战争被说成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强盗在中国土地上打了一场争霸的战争而一笔带过,好像大清是受害者。事实是大清表面中立,但暗中帮助日本,大清通过北洋督练公所派出侦察队员与日本合作成立了“中日混合侦察谍报队”为日本刺探俄国军情,吴佩孚就是侦察队成员,吴因表现出色而得到“单光旭日勋章”。大清还向日本廉价提供补给运输和取暖用的煤炭等。通过这种合作,大清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本来,大清没有能力把赖着不走的俄国军队从满洲赶走,俄国占领满洲全境已成为既成事实,大清希望诸国干涉,但美国等国都只是袖手旁观不肯出兵帮大清。日本把俄国打败后从满洲撤军,把满洲全境归还给大清,大清没有死一个士兵就收复了满洲,最后大清与日本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日本只在南满铁路沿线为防俄国再来而驻军(关东军)、继承俄国在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并得到移民满洲的权利等。可以说,相对归还给大清的广袤的满洲,日本得到的只是很小的利益。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对这个重要的条约避而不谈的理由已不需解释。
今天我们回头来看看日俄战争后,日本并没有像俄国那样赖着不走。日本把满洲全境交还给大清,那个时候的日本没有什么“军国主义”,为了大清和日本长远的友好和共同的发展,日本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大清,自己承担了巨额的战争费用直到一战结束才还清战争债务(外债)。日本打日俄战争最主要的当然是为了本国的安全,但同时让大清得到了巨大的利益。日本为了本国安全而对南下的俄国开战,完全谈不上好战。牺牲的十万将士换来东北亚和日本35年的独立、和平与繁荣。后来海参崴那些集体死于苏联人之手的中国人也提醒人们,如果没有日俄战争,日本被俄国染指,日本人会是什么境遇,当然也不会有今天的日本。
简单地说,进入近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海不再是保护日本的天然屏障。丛林时代要维护国家的独立,不得不付出代价,这不是什么轻视生命。如果大清士兵能像日本士兵一样英勇善战,哪里用得着日本人来流血保卫满洲?
本来,日俄战争的结果是大清帝国与日本的双赢。然而,大清的继承者没有双赢的概念,在他们眼里,为保卫满洲而牺牲的日本十万将士好像是无偿的雇佣兵,有义务为保全他国领土而献身。基于《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的日本的合法利益,遭到大清的继承者再三的违约破坏。日侨的合法利益不断受到侵害。对违约行为,日本虽然多次抗议并谋求和平谈判解决,但是都被阴奉阳违推诿搪塞。
大清的继承者眼高手低背信弃义,日本政府却一筹莫展息事宁人。关东军无法容忍政府的不作为,激发了所谓的“军国主义”,为维护日侨在满洲的合法利益,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现在日本官方态度是承认九一八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正义的中国人士最为痛恨的日本所谓的“军国主义”,其实恰恰是由不守信用的中国人激起的。而九一八事变导致民国反日情绪的激化,恶的连锁一发不可收拾。从北伐时代到七七事变,素有屠杀无辜外国侨民的义和团传统的中国大地上多次发生日侨被屠杀和掠夺,这不停地刺激了日本所谓的“军国主义”。九一八是日中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而日中战争又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日俄战争至二战结束时的东北,日本与俄国对峙这条线是非常清晰的:日俄战争后至二战末东北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是日本在大清暗助下击退俄国并主导建设才带来的。二战结束前东北的和平与繁荣吸引了几百万中国关内百姓争当“亡国奴”到“伪满洲国”谋生。但是,民国的联俄反日方针破坏了东北的和平与繁荣。二战日本败退的必然结果是苏俄重返东北,埋下了亚洲赤化的祸根。 这条线上,我们几乎找不到美国的身影,二战末的美国和日俄战争前的美国一样,只想利益均沾,却不愿意为保卫东北而流血。 三,中日、美日冲突时代
有人说,日本不好战怎么会发生226事件?怎么会偷袭珍珠港?不轻视人命会有神风突击队?下面和气猫就此三点谈谈看法。
今天的日本在全世界采购原材料、直接投资,把产品卖到全世界,人们把这称为和平发展。这种和平的发展在战前可能吗?近代亚洲除了日本和泰国,都是白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老牌殖民国家在经济危机时代,强化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圈的对外封闭性,原料和市场开放度极低。
1936-1937是[(民国+苏俄)vs日本]的图式。然后,美英为了遏制日本,介入了这个图式,美英在东南亚开辟援蒋路线,不断运来战争物资,本来日本认为可以短期内解决,却被拖入了泥潭。英法荷参与了遏制日本,在他们的东南亚殖民地拒绝向日本出售任何原材料。日本攻占东南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切断援蒋路线。日本所攻占的东南亚没有独立国家,都是英法荷属,所以,说日本“侵略东南亚”是不对的,准确说是日本对英法荷开战。
关于226事件,很多中国人对226事件有误解。他们声称226事件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百度百科)并称该事件后日本军人挟持了国家破坏了宪政,是日本对外发动战争的前奏。这种理解是没有根据的。其实恰恰相反,226事件是法西斯在日本受阻的体现。226事件是受国家社会主义(即法西斯主义)思想影响的一部分军人发动的、目的在打破明治宪法下的宪政制度,但被强力镇压,一下子有19名谋反者被处死,严厉打击了法西斯主义思想,维持了宪政。
审判226事件的军法会议处死了主谋者之一北一辉。北一辉是226事件的理论指导者、被处死的主谋中唯一没有军人身份的人。北一辉姓“北”名“辉次郎”,赴华参加辛亥革命时改名北一辉,他是同盟会党员、中国革命家们的老朋友。他著有《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日本改造法案大綱》,主张发起革命或政变以改造日本国体,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北一辉的思想对该事件的主谋军人有深刻影响,他们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实质上是不管事的。战前天皇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虽君临而不统治”。根据明治宪法的规定,未经辅佐的国务大臣的签字天皇不得决定国策(第55条),国会是选举出来的,天皇不能干涉选举,天皇也不能以命令改变国会制定的法律(第9条)。法院执掌司法权虽然是以天皇的名义,但是司法的依据却是天皇不能制定也不能下令改变的法律,即天皇没有权力干涉司法。军部虽然最终是对天皇负责,但天皇并不干涉军部人事,军部人事是军队高官与政府高官相互妥协(军队预算需要政府制定)而决定的。
在这种天皇不统治的政治结构下,对政策有不满的1483名少壮军人发动事件,他们主张由天皇掌握内政外交实权,突破明治宪法,来一个“昭和维新”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这些军人袭击首相官邸,刺杀了大藏大臣(财务部长)、内大臣、教育总监,刺杀首相未遂。昭和天皇是怎么对待这些忠心耿耿盼他掌权亲政的少壮军人的?昭和天皇对暴力行为极为厌恶,他连这些少壮军人上呈的理由书都不看就说:“他们杀害了朕的重臣,这违宪,得镇压”。
明治维新以前绝大部分历史时期天皇是没有实权的虚君,明治维新后天皇在立宪制下按规定是不对内政外交直接作决定的。昭和天皇只有两次例外地对内政外交直接作出决定的记录:一次就是226事件后因为首相辞职、侍从长重伤、内大臣被杀死,政治中枢瘫痪无人收拾局面的情况下,不得不由天皇出面决定镇压。另一次就是二战末打得一片焦土无人可以收拾残局的时候,不得不由天皇出面决定投降。
有中国朋友认为,226军法会议的审判和中国文革后对毛夫人的审判一样,不过是演戏而已。我告诉他,226事件军法会议处置的调查、审判和所有证词的全套记录是全部保留下来的,现在在国立公文馆保存并公开。演戏骗人是不需要那样详尽的全套记录的,更不会认真保存。因为演戏的人知道自己的不堪,不会愿意留下详细的记录给后人审视。所以今天我们看不到审判毛夫人的全部记录,但是我们能看到226的全部记录。
226事件审判资料的一部分(图片) 关于珍珠港事件。很多人都说,日本和美国开战是臭棋是找死。确实,这是臭棋。问题是有没有别的棋。当时的决策者不知道无法战胜美国吗?日本2013的反战电影《少年H》说战争期间一个小学4年级的男孩查到美国实力和日本的对比,男孩吃惊地说:日本怎么可能赢美国?电影的意思是,和美国开战是死路这连一个小孩都能想明白。但是,说当时日本的决策者连小学4年级的见识都没有,你信吗?
关于珍珠港事件,限于篇幅,简单地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截断了你家通往唯一超市的唯一的路,眼看你家人要饿死,你是一定会和截路之人拼命的。如果不拼就是死路一条,那么只有拼死这一条路。重要的是,截路之人当然也知道你会和他拼命。1941年8月美国已经通告日本要禁石油。得知珍珠港事件时,时任美国战争部长Henry Lewis Stimson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现在日本人在夏威夷攻击我们,把所有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得到日本攻击的报告时,我们总算可以告诉全体美国人民危机来了要团结一致,我松了口气。”
为什么Stimson不是愤怒不是意外,而是松了一口气呢?因为珍珠港之前美日之间数月有过外交谈判。日本主和派建议的几分妥协案,美国国务长官赫尔看也不看,最后赫尔给日本一份最后通牒,称为赫尔条件(或赫尔备忘)。赫尔条件要求日本放弃在华一切利益无条件撤出中国和东南亚。而这对于日本来说意味着从日俄战争时期起日本的牺牲和努力换来的合法利益要全部被剥夺,与战败无异。日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赫尔和Stimson都是很清楚的。
日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谈战与和:“战可能亡国,但不战而亡国则是连灵魂都会永久丧失的亡国。就算一旦亡国,我们坚持打到最后,我们的子孙会继承我们的精神而再起三起。”和气猫是个女子,如果是和气猫在那个决策的位置上,和气猫大概是不战而求和忍辱偷生的。但是那个时代日本人的多数显然不是这种想法。
珍珠港事件日本的不宣而战是被诟病的,1912年日本参加的海牙第三条约规定,“战争开始前必须事先通告” ,珍珠港的不宣而战是违反条约的,这是事实。根据已解密的日本外务省外交文书看,1946年外务省有一份报告说,珍珠港没有及时宣战是华盛顿的日本大使馆的懈怠。负责此事项的责任人井口贞夫在1941年12月6日晚不但没有令相关职员待命,反而催大家回家,然后数人在当地一家中华料理店喝酒到深夜。
1951年5月3日起召开的美国上院军事外交共同委员会上,麦克阿瑟发言表示,日本进入太平洋战争主要是为避免因工业原料被封锁而带来1000-1200万人失业的自卫(原话为“They feared that if those supplies were cut off, there would be 10 to 12 million people unoccupied in Japan. Their purpose, therefore in going to war was largely dictated by security. ”),这足以说明美国人在战后对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
美日的矛盾,归根结底是各自的海外利益的对立。老牌的殖民国家对新兴殖民国家是一定会遏制的,因为他们在殖民利益上有冲突。有朋友说,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是为了主持世界正义,要遏制日本的殖民扩张才会对日禁运。然而,这种意见却无法解释,一战后美国取代西班牙殖民菲律宾后,在日韩合并问题上,为何美国承认日韩合并,而日本则承认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这些朋友中有的甚至连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的事实都不知道,他们眼里美国是从来不要求殖民权益的伟大光荣正确无私的正义化身。事实上,英美放弃殖民地是在二战后的事情。二战前英美一个是日不落帝国,一个是建国后从大西洋沿岸十三个殖民地迅速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并且迅速获得太平洋岛屿,为争夺殖民地而与西班牙进行战争的国家。
战前,在殖民体制下,由于老牌殖民国家已经瓜分了大部分世界,建设能力强的新兴国家比如德日在原料、市场上的发展空间被严重限制了(德国还有一战后被过度压制的问题),要拓宽空间就意味着殖民国家之间会发生对立甚至战争。苏俄是个例外,它只对土地有兴趣而建设能力很低。所幸的是,在战后自由贸易体制下,德日不需要打仗就能获取原料和市场。这种战争与和平的深层的原因结构,用日本“天性好战”这种话来解释不但毫无逻辑,更是煽动民族仇恨。
关于以神风突击队为代表的日本军人。在和平时代长大的我们看来,神风突击队是轻视生命的。但是战争时代的军人有珍视生命的选择吗? 像民国的士兵抗战中有的脱下军服混入百姓,这固然是珍视自己生命的,但这种行为像个军人吗?确实,神风突击队员太年轻太可惜。他们如果能活到战后,应该有美好的人生。事实上,二战结束日本军人退伍后,都是专心本职工作的善良市民。敬业的人是会忠于自己的职责的。
政治家要为国民谋取幸福,工人要生产合格的产品,农民种菜不能农药超标,军人要忠于职守,这都是敬业的表现。而作为职业军人,为国尽忠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值得尊敬的。英国诗人Wilfred Owen就有诗作《为国捐躯》(Anthem for Doomed Youth)歌颂一战为国献身的英国军人。一战中的英国就一定是正义的吗?如果不一定是正义的,那么为英国献身的英国士兵就不值得尊敬吗?
比如中日战争中,民国也有战死的空军飞行员,他们勇敢作战为国捐躯同样是值得尊敬的,战争的正义与否是另一个问题。事后对战争的正义与否的评价,丝毫不影响他们作为军人的尊严。我注意到近年来中文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赞美民国空军飞行员的文章,敬佩他们明知起飞后就是死亡却为国慷慨赴死。不过在中国,这样的士兵太少了。中日战争前夕发起学生运动要求蒋抗日的年轻人,蒋让他们去报名参战他们就作鸟兽散了。如果当时的中国人像日本人那样普遍有敬业之心报国之志,当时的中国应该是各行各业都领先于日本的。
我们可以看看各国对为国捐躯的军人的尊敬:哈佛大学怀德纳图书馆对面的纪念教堂内大理石上刻有一战二战以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阵亡的哈佛学子的名字。反对越战的美国人很多,但是美国人没有因为事后对战争的评价而减少对越战中美国军人的尊敬。英国精英学校伊顿公学据说有3000多名毕业生参加两次大战,2000多人战死,战死者名字被刻在该校铜壁上,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二战中德国入侵和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德国人怎么看二战德国军人?1952年12月3日, 德国总理阿登纳进行了恢复军人名誉的演说:“今天我以联邦政府的名誉宣布:我们承认以崇高的军人传统的名义在海陆空进行了光荣的战斗的我们民族所有士兵的功绩。虽有近年来各种诽谤中伤,我们仍确信,德意志军人的名声和伟大的功绩如今依然在我们民族中保有命脉,今后也必将继续永生。”
很多朋友都说,日本早点向美国投降就好了。我问,那蒋怎么不像汪那样早点向日本投降呢?朋友说,因为抗日是正义的,美国是正义的。而我看来,这是事后根据胜负的判断。很多战争,往往都很难区分正义与邪恶。作为在美国有过生活经验的人,和气猫非常喜欢美国,但我不认为美国在二战中的政策真的是对中国有利的。目的和动机是主观性的东西,可以有不同说法不同看法,但是客观结果我们都看得到:美国为遏制日本而介入中日战争,不惜与苏联结盟,造成日本的败退,因而直接引发了亚洲的赤化。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正义的结果吗?
和气猫个人认为:二战时期在中国问题上美国遏制日本,是因为美国认为日本想侵略中国,而完全忽视了中日矛盾的历史渊源和矛盾激化的原因。最糟糕的是,美国对中日矛盾背后有苏联这个不现身的主角这样的事实没有清醒的认识。为了遏制日本,美国不惜和邪恶帝国苏联结盟,导致二战后苏联迅速赤化了亚洲和东欧,等美国反应过来,接过二战前日本手里的枪充当东亚的保护人的时候,赤化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韩战和越战中美国军人伤亡不少,这是美国自食其果,还未能弥补对亚洲的过失。
如果因为美国在二战期间制度上比日本先进,就说美国等于正义日本等于邪恶,那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的正义邪恶又该如何看待?当时日本依然是一个宪政国家,成年男子有普选权,战争期间国会照常选举和运营,照样有反战的议员当选(虽然是极少数派),而民国是“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即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征)”的国家,当时的日本制度上比民国先进是无可辩驳的。
有人说,毕竟日本打到中国领土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那么问题来了,一国打到外国领土上,是否等于侵略?二战后中国与四邻打了个遍,有两次打到毫无争议的人家领土上,美国也时不时在外国打仗,如何来评判?其实,战争发生地主要是由强弱关系决定的,弱者不等于正义,强者不等于邪恶,同样,强者不等于正义,弱者也不等于邪恶。
评判历史是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如果是从法的角度看的话,至少应该以那个时代通用的法规则去判断。在主流国家的认识中,八国联军并非是诸国对大清的侵略,而是大清纵容义和团滥杀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无辜外国侨民,并攻击外国使领馆杀害外交官,违反了当时的国际法,八国联军是来维护国际法的。这与多数中国人的认识可能是相反的。另外,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所适用的法律都是事后法。
战后日本人都痛恨战争,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本文(上)篇已经说到,战后日本人的反战程度恐怕是全球最高的。但是多数日本人眼里,东京审判中根据事后法被判有罪的战犯在日本法律上并不是罪犯(因为日本战前战后都没有事后法)。1952年4月战胜国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后,日本律师协会很快向政府递交了《关于赦免战犯的劝告的意见书》,立刻获得全国4000万人(约占当时日本人口一半)的赞成签名。在这样的民意的推动下,日本国会很快以95%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被处死战犯属法务死》(即作为公务死处理)的决议。
在中国人看来,这也许是日本人不反省战争的表现,但是在日本人看来,过去的战争的发生是全体日本人的责任,不能把责任推给一小部分人。注意这里的“责任”不是罪恶的意思,而是对结果埋单的意思。因为战前绝大部分日本人认为,为了保全日本人的利益,出兵海外是不得已的。像德国人狠批希特勒纳粹、中国人狠批四人帮就能撇清关系的思维,在日本人中是少数。
不过,对于中日战争发生在中国土地上这一点,战后日本多数国民确实是抱有歉疚的。这与战争的正义与否无关。基于这种歉疚,中日恢复邦交后,日本对中国长期给予了最大规模的外援,一直援助到中国GDP超过了日本。过去三四十年中,中国得到的外援中来自日本的支援居首位,而日本的对外援助的最大份额就是给中国的。
没有真挚的和平的意志,怎么会给中国这么多外援,还手把手教中国钢铁技术。即便如此,和气猫还经常听到有中国人说,咱们和日本迟早要打一仗。真是好奇怪,难道日本教中国钢铁技术是想和中国再打一仗?总想着要再打仗的人有那么多,和平,真的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7: | 红朝演义五七:中央全会刘少奇变叛徒内 | |
2017: | 王沪宁入常? | |
2016: | 纪念文革:杨开慧毛泽东和文革 | |
2016: | 《“社会体制”的定位排序分析》 | |
2015: | 岗村宁次和八路军签订的秘密条约曝光 | |
2015: | 《开罗宣言》四巨头竟有毛泽东?八一厂 | |
2014: | 淞沪会战七十七周年祭:中日全面战争为 | |
2014: | 淞沪会战:奇袭日军旗舰“出云号”始末 | |
2013: | 邓小平九死一生与九五至尊:就差一丁点 | |
2013: | 贾珍为何能逼着儿媳秦可卿上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