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華中科大萬有引力研究創紀錄
送交者: 古林風 2018年09月01日01:27:1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華中科大萬有引力研究創紀錄


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中學課本里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₁m₂)/r2,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認為,任何物體之間都具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定律要想派上實際用場,得知道G的值。然而,這個值到底是多少,連牛頓本人都不清楚。300多年來,科學家努力測量G值,讓它更精確。


8月30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家測出了截至目前最精確的G值。

  

地球上一般物體的質量太小,引力幾乎為零,而宇宙里的天體又太大,難以評估其質量,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後的100多年裡,G值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1798年,一位名叫卡文迪許的英國科學家,為了測量地球的密度,設計出一個扭秤實驗,萬有引力的微小作用效果被放大。根據這個實驗方法,後人推算出了歷史上第一個萬有引力常數G值——6.67×10-11N·m2/kg2。

 

 但科學家們並不滿足。在他們看來,萬有引力常數G是人類認識能力的第一個基本常數,而G值的測量精度卻是所有基本常數中最差的。而G值的精度在天體物理、地球物理、計量學等領域有着重要意義。例如,要想精確回答地球等宇宙天體有多重,就要依賴於G值;在自然單位制中,普朗克單位的精度同樣受G值測量精度的限制。

   怎麼讓這個數值更精確,是卡文迪許之後的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利用現代技術完善扭秤實驗,則是他們提升測量精度的辦法。

  

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後的300年,上世紀八十年代,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開始用扭秤技術精確測量G值,此後他們每十年會更新一次引力常數的測量精度。


1999年,他們得到了第一個G值,並被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錄用。


2009年,他們發表了新的結果,成為當時採用扭秤周期法得到的最高精度的G值,並且又一次被CODATA收錄。


如今,經過又一個十年,羅俊團隊再次更新了G值。

  

在精密測量領域,細節決定成敗。光是為了得到一個實驗球體,羅團隊就手工研磨了近半年時間,最後讓這個球的圓度好於0.3微米。

不僅如此,論文通訊作者之一、華中科大引力中心教授楊山清告訴記者,他們研發出一批高精端儀器設備,其中很多儀器已在地球重力場的測量、地質勘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自然》雜誌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科學家這項實驗可謂“精確測量領域卓越工藝的典範”。

 

為了增加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實驗團隊同時使用了兩種獨立方法——“扭秤周期法”、“扭秤角加速度反饋法”,測出了兩個不同的G值,相對差別約為0.0045%。《自然》雜誌評論稱,通過兩種方法測出的G值的相對誤差,為至今迄今世界最小。

   

目前,全世界很多實驗小組都在測量G值,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2014年最新收錄的14個G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對差別約在0.05%,華中科大的差別率小逾10倍。


儘管數值的差距在縮小,但真值仍是未知。“不同小組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方法測量的G值在誤差範圍內不吻合,學界對於這種現象還沒有確切的結論。”羅俊說。

  

 科學家推測,之所以測出不同的結果,一種概率較大的可能是,實驗中可能存在尚未發現或未被正確評估的系統誤差,導致測量結果出現較大的偏離,另一種概率較低但不能排除的可能是,存在某種新物理機制導致了目前G值的分布。

羅俊告訴記者,要解決目前G值測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國際上測G實驗中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也需要國際各個小組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當各個小組實驗精度提高,趨向給出相同G值的時候,人類才能給出一個萬有引力常數G的明確的真值。”羅俊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紅朝演義七五:三中全會三朝元老公開批
2017: 豬頭操刀一首不計平仄對仗但求其實
2016: 毛澤東撥弄高崗對劉少奇的積怨
2016: 王容芬:希特勒玩盡柏林奧運
2015: 費事, face, 會死, facebook, 非死不可
2015: 長國民黨志氣滅共產黨威風 - 習近平九
2014: 尋找大饑荒倖存者的慘痛調查
2014: 蘇更生:《尋找家園》寫出高爾泰一生飄
2013: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也談薄熙來
2013: 庭審後挺薄群眾不但不減,反而如雨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