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陆文禾:关麟征的一面之词
送交者: 芨芨草 2019年05月28日19:16:0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陆文禾:关麟征的一面之词

 

我上党史课时没有听说过红军东渡黄河的故事,後来的二十年中也没有见到过中共方面正面的描述。出国之後由于偶然的机会见到过关麟征的一面之词,在这里略述,其中的细节有许多不明了之处,或者有好事的去追查一下,能于世人一个较全面的交代也未可知也。

据说一九三六年上半年,红军结束了後来举世闻名的长征之後(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倾巢东渡黄河,计六万余人。红军东渡黄河的目的是脱离陕北的死角,开发晋北的根据地,此时驻在晋北的国民党军便成为红军此举之必拔之刺。国民党军五十二军是中央军的嫡系,军长便是关麟征,副军长是後来闻名于世的杜聿明。五十二军当时全军驻扎在晋北一个县城里,有正式武装一万余人。一万对六万,国民党军是少数,虽然是精兵。

一日有该县城远处的村庄村民来城里报告,红军全军已达该村修整以图进犯。得到此消息之後,关麟征便问杜聿明何以应之。杜聿明答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出北门正面图敌。

第二日上午,关麟征召集全军,阵斩来报消息的村民,开南门杀出,使在南门外作伏的红军(文中说是徐向前所率)措手不及,南门外红军伏兵全线溃退。在城北的红军闻讯後知妙计败露,便离村北撤。(共谍以假情报诱守敌出北门,而共军在南门外设伏伺机进攻空城。不料此计被关麟征识破,出南门直击伏兵。北门共军只为诱敌,本无斗志,一旦计不得售,只好撤去。)

关麟征得理饶人,获胜後便收兵回城,天黑後,关麟征全军远途奔袭直捣红军总部,又将红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散奔逃,溃不成军,据关麟征讲,红军方面的主要将领,均参与此役,毛、朱、周、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均在。(倾巢出动,无功而返。)

事後关麟征的分析是来报信的一定是共产党铁杆,打供也不会吐露实词,不如杀了了事(中共烈士乎?)。此役是国共两党军事冲突二十多年中少数的几次国民党军以少胜多的战役。

以上的所言,可见于关麟征本人的回忆录,另外有一本《抗日名将关麟征》也有类似的言语。一九八三、八四年间的香港《明报》的副刊中有一位叫张梦还的撰稿人喜欢写方块豆腐干大小的短评,也曾有详述。不过,张梦还本人并未亲历此役,他又是关麟征当黄埔军校校长时的得意门生,张梦还的所言,自承是自关麟征而来,所以,以上来处有三,源头为一,是故称为关麟征之一面之词也。

这一面之词的漏洞甚多。比如此文之地址,时间均未确指,而关麟征五十年代(实为1980年)客死香港,杜聿明也于前几年故去。难以向当事人查证。又红军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仅仅半年能否扩军一倍殊难取信于人,或许红军不到六万。

另外此役仅关麟征一个自吹自擂,而无佐证,至少国民党正史方面也未有略述,殊堪可疑。倘若真有此事,则国民党方面之宣传负责人应打夹板屁股才是。

共产党方面对此例也并非完全默然不提。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到达陕北,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西安事变,西安事变之前红军曾在陕西与张学良的部队打过几仗,把张学良的几支精兵给消灭了。不过一九三六年上半年红军主力干了些什么确然是党史中的一段空白,再加上刘志丹是一九三四(1936)年四月于晋北黄河东岸的三才县阵亡,也从未做出过解释。

在卷帙浩繁的《红旗飘飘》中,仅肖华有一文提到红军胜利地渡过了黄河回到陕北根据地,使在其後追剿不舍的蒋军望河兴叹,此文中只提红军回来,未提红军之东去,令读者大摸不着头脑。

一九八八年的八一建军节,有张闻天的夫人于《人民日报》撰文纪念曾提及红军东渡黄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开会决定,她是会议记录,她在文革後曾到中央档案处核实无误云。

不过,不管怎么讲,共产党方面对此一段历史讳莫如深之余,多多少少为人们留下了一点蛛丝马迹可遁。我相信中共治军史的人才在内部已于此事多有讨论,只因颜面故未予披露罢了。

关麟征字雨东,为国民党一战将,黄埔一期毕业,北伐中系十一师团长。十一师是军阀曹万顺的旧部,于北伐洪流中投降改编称为十一师。老蒋派去掺沙子的便有副师长陈诚,旅长李默庵,罗卓英。

关麟征是几个主力团之一的团长,陈诚为了取曹万顺而代之曾嘱罗卓英串联所部几个团长连名到老蒋处倒曹。罗卓英并未白陈此串联系陈诚之授意,关麟征发言说陈矮子也不是个东西(陈诚人矮),要倒连陈矮子一齐倒。当然陈诚後来终于取曹而代之并将十一师从一支军阀杂牌训练成北伐军中的劲旅,屡建战功。後来又将十一师扩大成十八军,为蒋军五大主力之一。

陈诚当权前後大力提拔十一师十八军旧部,号称土木工程(十一为土,十八为木)系成为国民党军一大派系。而关麟征始终不买陈诚的帐。一意孤行走何应钦的路线。

而何应钦却自西安事变中主战要轰炸西安取蒋而代之而失宠于蒋。关麟征于是一直并不得意。黄埔系的军事将领中关麟征是出名的战将,作战练兵自成一套,为同学们刮目相看,唯原籍陕西,一直作同学浙江人汤恩伯或胡宗南的手下。关麟征在抗战中除领五十二军参加台儿庄之战外,也在此前参加过北京外围的古北口战役。曾经名动一时。

抗日战争後半期关麟征任昆明警备司令期间曾动用士兵镇压过西南联大学潮,一时舆论大哗而撤职,旅任迁至成都的黄埔军校校长,这是老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让贤。後来关麟征还担任过国民党的陆军大学校长,但再也没有带过兵。

在抗战後的内战中老蒋曾有三次要启用关麟征,最後均未落实。第一次是在陈诚任东北行政区长官政绩不佳时,老蒋曾嘱意要关麟征代替。关麟征闻之兴奋不已,最後终因资历太浅而改任资历较深的卫立煌。

第二次是华东孟良崮战役七十四师被全歼之後,汤恩伯已难以继续指挥,陈诚推荐关麟征代之。关麟征又兴冲冲地从成都赶到南京与老蒋面谈。与关麟征私交甚笃的汤恩伯在事前专门打电话给关麟征说:雨东,千万不要来接这个烂摊子,这些烂部队根本不能打。于是关麟征面见老蒋,老蒋说前方士气不振给我去把士气鼓起来。关麟征以进为退,要求不但掌有指挥全权,而且要有华东行政官正职。当时,当正职的是顾祝同,刘峙这批黄埔教官,还轮不到学生。老蒋大光其火说关麟征不为他分忧,而了事。

第三次是解放军大军压到长江,老蒋有意启用关麟征出任京沪杭总司令。关麟征又一次枕戈待命,後来老蒋任命了汤恩伯。

关麟征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及陆军大学校长期间用心练兵卓有所成,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们像我们训练你们一样将你们带的兵训练成这个样子,你的部队一定可以打。

当解放军入川,成都危急时,关麟征召集了几个得意的门生要他们跟着他去香港候召,国家还有派得上你们的用场的时候。这几个学生果然跟关麟征去了香港。然而召令毕其一生未至,关麟征在五十年代(1980年)客死香港。他的学生张梦还後来写过几本武侠小说,据张的猜测,台湾岛小人多陈诚又当权,过去几度未重用,难以容纳。这或者是国民党正史中对关麟征于一九三四(1936)年上半年的晋北之战只字不提的缘故吧。

(现在国内网站,比如百度,已经丧事喜办,说东征胜利凯旋,粉碎了国民党全歼红军的企图。其实东征未能立足就是失败,只抢了些物资,兵力损失数千至上万;若非天助,黄河封冻,几被全歼。故直到文革结束後数年,中共始终不提东征。文革北京知青去陕北插队,发现老区生活极其困苦,非常羡慕在黄河对岸山西插队的同学。陕北贫瘠,养不了那么多兵,故将大部分兵力分散到华北各地分养。所谓深入敌後,实为不得已。

 

百度百科:红军东征(节选)

历史背景

193510月,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结束了历时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而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了大西北。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日本导演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华北五省已名存实亡。国民党政府却继续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正在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消灭之。

陕甘苏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经济落後,交通闭塞,苏区的巩固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而这时的中央红军减员极大,装备极差,亟需扩红筹款,休整补充。陕甘苏区,不仅无法解决红军的燃眉之急,也难以供养大批部队和机关。

为此,中共中央于1935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讨论了转变党的策略方针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为副主席,确定了红军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扩大红军。红军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应确定地放在打通抗日路线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个基点上。具体步骤是:把红军行动与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东边的山西和北边的绥远等省,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东征过程

瓦窑堡会後,陕北军民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首先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合并整编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兼),参谋长叶剑英。下辖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共13万余人。其次,将陕北安定第一纵队、宜川独立营、清涧二支队等地方武装,分别整编、扩充,组建为红28军、红29军及黄河游击师(即红30军)。各级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大力扩大红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即扩军3000余人。

为保证东征主力的军需供给,由周恩来兼任後方办事处主任。他对东征部队的编制、干部配备、兵站和医院的设置、被服军鞋的供给及渡河舟船和民工征调都作了周密的安排。

193611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阎锡山从未当过汉奸,何来卖国贼?),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山西去。遵照上述命令,各路东征部队迅速隐蔽地集结到黄河岸边,进行渡河准备。131日,毛泽东来到延长县城,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全面检查了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和部署了东征的行动路线,正式组建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分别兼任总政委、总指挥、总参谋长。将红28军、红1军团、红15军团分为左、中、右3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征。黄河游击师随同主力出征,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後方的交通联络,红29军则担任後方留守。

当时,黄河天险为晋军严密封锁。在北起河曲、保德,南到永和、大宁近千里的黄河沿线,修筑高碉、暗堡一千余个,每碉驻兵一班或两班,重要渡口驻兵一排以上,各碉之间距离以火力能够互相交叉为准,河防一线总兵力达四个独立旅之多,由正太护路军军长孙楚统一指挥。濒临黄河东岸各重要城镇,如三交、碛口、孟门、军渡、中阳、石楼等地,亦驻有重兵,构成阻抗红军向纵深发展的第二防线,并可随时应援沿河各个渡口。为弥补第一、第二道防线之不足,又依托吕梁山区的山隘要道,在中阳县关上村、隰县水头镇,分遣两个独立旅进行守备,构成阻击第三道防线。为弥补主力部队之兵力不足,震慑当地民众,实施其政治防共民众防共的防范措施,又在沿河各县成立几个地方武装——“防共保卫团,并依托地形划分为6个防区,严厉镇压当地民众和同情抗日的革命人士,致使不少到山西走亲戚、访朋友的无辜百姓和小商小贩,残遭杀害。短短数十天中,晋西沿河各县被杀害的民众达百余人之多。

阎锡山的倒行逆施,不仅没有吓倒素有革命传统的山西人民,反而激发了山西人民企盼红军东渡黄河的强烈愿望。在山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不少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侦察敌情,传递情报,运送枪支弹药,张贴标语、传单。一些热血青年还偷偷渡过黄河,参加了红军。

1936217日,毛泽东签发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220日,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後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发觉,立即改为强渡。8时整,战斗正式打响,红军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百余里的渡口,同时发起攻击。徐海东指挥红15军团作为右路军,由75223团的40多个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从清涧县王家河上船,顺着小河汊进入黄河,直扑对岸石楼县贺家凹敌军碉堡。经一小时激战,从河边到山脚的碉堡全被解决,贺家凹一连守军就歼。红15军团後续部队源源渡河,直扑敌军河防司令部义牒,义牒守军望风而逃,红军追至石楼。同时,红1军团红224名勇士组成的渡河突击队,从绥德县沟口登船,突击强渡,在中阳县三交镇坪上村首先登岸,把晋军的河防撕开了一道缺口,红1军团主力相继渡河,于拂晓时分,进占三交镇,乘势扩大战果,长驱东进,进占留誉。

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後,即分兵数路,长驱东进:一路进占义牒,围攻石楼;一路攻克留誉,进逼中阳;一路沿河北上,进袭柳林。

阎锡山闻讯,大为惊恐。急调驻守汾阳、孝义的周原健独二旅驰援中阳;电令驻守隰县的203旅增援石楼。225日,当独二旅进至中阳县关上村、刘家坪时,陷入红1军团的包围圈中。经一夜激战,号称满天飞的独二旅三千余人全部就歼。增援石楼的203旅一营晋军,也在隰县西北的蓬门,遭到红15军团迎头痛击,敌营长以下官兵二百余人当场被俘。

关上、蓬门大捷,红军击溃了晋军在吕梁山区设置的中间阻碍地带,取得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地位,红军两大主力在大麦郊地区会师。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也随同到达,指挥红军主力,准备东进兑九峪,穿过同蒲路,开赴河北抗日前线。

为遏止红军大举东进的势头,阎锡山急调两个纵队共8个旅的兵力,集结于汾阳、孝义、隰县地区,准备在孝义以西的兑九峪地区与红军主力决战。同时又严令同蒲路沿线晋军加强防守,日夜巡逻,将东征红军围堵于同蒲路以西的吕梁山区。

36日至8日,毛泽东在红军东征总部驻地——孝义县大麦郊(今属交口县)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红军东渡以来的形势,调整了作战部署。决定:第一期以经营山西为基本战略方针;要坚决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原则。目前是普遍摧毁反动基础,普遍发动群众,猛烈扩大红军,各个消灭敌人。会议具体讨论了兑九峪战斗的部署,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兑九峪一带重创阎军,扫清东进抗日的道路。

38日作战命令正式下达:红15军团主力75师、78师作为右翼,集结于兑九峪东南的鱼湾、仲家山一带;红1军主力作为左翼,布防兑九峪西北的碾头、南阳一线;红1师及总部特务团展开于兑九峪正面的阳泉曲、柳湾等地;15军团的81师及黄河游击师则分布于主力红军的左、右两侧,掩护主力安全,迎击增援之敌。从而在长达20里的兑九峪谷地布下了一个三面埋伏的袋形阵地,静候敌军自投罗网。39日,晋军左翼杨效欧部第二纵队首先向兑九峪以西之大麦郊、阳泉曲推进。晋军右翼李生达第三纵队协同动作,经三泉镇进至下堡、杏野一带,其先头部队201旅连夜进占原庄、罗巴沟一带山头阵地,准备于拂晓时分配合杨效欧部发动突然袭击。310日清晨5时,正当晋军生火做饭,准备出发之际,红军主力突然从左、中、右三面发起攻击,同时派出快速骑兵向两翼包抄,试图切断晋军李、杨两部的联系,分割包抄,各个歼灭。晋军各部仓促应战,负隅顽抗,十余架轰炸机也飞临兑九峪上空,狂轰滥炸,轮番助战。由于红军攻势猛烈,晋军渐渐不支。阎锡山急调王靖国总预队两个团从太原乘车赶来增援。同时又命令进据中阳关上村一带的孙楚第四纵队,及驻守隰县的杨澄源第一纵队,向红军侧翼进击,威胁红军後路。晋军总兵力达3个纵队,15个团之多。两军从日出打到午後,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几十里长的山沟里,到处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战况十分激烈。

由于红军过河不久,没有根据地依托,加之地形不利,武器装备较弱,要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确有困难,于是毛泽东和彭总当机立断,命令红军撤出战斗。为保存实力,阎锡山也于当晚命令部队撤出兑九峪地区,放弃捕捉红军主力进行决战的计划,将晋军主力集结布防于汾阳、孝义、灵石、介休一带,沿同蒲路和汾河堡垒线严密设防,防堵红军东进北上,等待南京中央援军的到来。

兑九峪战斗之後,红军两大主力撤至大麦郊地区进行休整,伺机东进。然而此时蒋介石应阎锡山的请求,从洛阳、徐州、武汉等地抽调七个师的兵力,兵分三路,入晋增援,阎锡山也积极调兵遣将,企图配合中央援晋大军将东征红军围困于晋西一隅的吕梁山区。

针对这种情势,红军总指挥部于312日在孝义县郭家掌(今属交口县)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迅速东进、南下,发动群众,扩大筹款,创立河东革命根据地,积蓄抗日力量。具体的行动方案是:毛泽东和叶剑英率总部特务团和红30军作为中路军,继续转战于晋西;红15军团挥师北上,直捣太原,以牵制调动晋军主力,相机挺进绥远、察哈尔抗日前线;红1军团则南下河东,发动群众,扩红筹款,相机分兵上党,挺进河北抗日前线。

316日,15军团率先行动,围攻灵石县城,作出了包抄汾、孝之敌,突破同蒲路的态势,掩护1军团向南行动。1军团也于16日开始动作,以急行军进逼同蒲铁路,于318日攻占南同蒲线枢纽——南关车站,将同蒲路拦腰斩断,而後星夜兼程,长驱南南,包围洪洞、赵城,奔袭临汾,于41日攻占了襄陵县站。之後,红1军团又兵分三路继续南下:红4师活动于汾河、同蒲路以东之古县、安泽、浮山一带,先头进入沁水、高平境内;红2师沿汾河西岸进抵新绛、侯马,而後挥师西进,直趋乡宁、大宁;红1师及军团直属机关居中策应,积极活动于霍县、洪洞、汾城地区。整个河东大地,北起霍县,南到侯马,除同蒲路沿线的几个孤立据点外,广大乡村都布满了红军。红军所到之处大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积极筹款扩红。从3月中旬到4月底,短短一个多月即筹款40万元,扩红7000余人,组织地方游击队20多支,创立了20多个乡、村苏维埃政权,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

在红1军团转战晋南的同时,红15军团也穿越同蒲铁路,突破汾河堡垒防线,转战汾阳、孝义,围困交城、文水,先头骑兵连抵达晋祠、小店,威胁省城太原,迫使阎锡山将李生达、杨效欧所部晋军主力由晋西南撤回,保卫太原,围堵红15军团,从而有力地配合了晋南、晋西红军的战略行动。3月下旬,15军团由交城县岔口挥师西向,转战于古交、楼烦、静乐、岚县、兴县、岢岚,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开粮仓,分官盐,扩红筹款,创立苏维埃政权,把一向号称白地的晋西北地区闹了个天翻地覆。

这时,红28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兴县罗峪口渡过黄河,进至晋西北地区,与红15军在临县白文镇会师。为配合南线红军的战略行动,把晋军主力牵制在晋西北地区,红15军团和红28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临县、方山、离石、中阳二带的吕梁山区与晋军兜开了圈子,先後在曹家坡、白文镇、峪口、圪洞、金罗等地重创尾追之敌,并于中阳县大石头村战斗中俘获晋军392团团长郭登赢及其以下官兵四百余人。4月下旬,红15军团经大麦郊、双池镇进至隰县蓬门,与转战晋西的红军总部会师。红15军团自318日挥师北上,到4月下旬返回蓬门,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一千余里,转战于晋中平原及晋西北吕粱山区的二十余县,不仅有力地牵制了晋军主力,配合了南线红军的战略行动,掩护了红28军的渡河战斗,而且在晋中、晋西北广大地区宣传发动群众,积极筹款扩红,为而後八路军东渡抗日、创立晋西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28军则于412日奉总部命令,自金罗镇分兵向离石以南黄河沿岸挺进,相机夺占黄河渡口,打通与陕北苏区的联系,保证东征主力背靠苏区。413日,红28军进占中阳留誉以东的党家寨等地,向晋军重兵把守的三交镇发起攻击。由于三交镇紧扼秦、晋二省的交通要道,为黄河天险的重要渡口,故两军争夺十分激烈。军长刘志丹冒着枪林弹雨,进至距敌军阵地不足300米处直接指挥,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壮烈牺牲。(红28军政委宋任穷,军长刘志丹,位在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红十五军团长徐海东之下。)

当东征红军转战河东之际,入晋增援的国民党中央大军沿同蒲线和正太路进入山西,总指挥陈诚坐镇太原,与阎锡山共商剿匪大计。驻守于洛阳、潼关及关中一带的国民党部队也加紧对陕甘苏区的围攻,并沿河北上,封锁黄河渡口,包抄红军後路,企图将红军主力围歼于黄河东岸的吕梁山区。

为避免大规模内战的爆发,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爱国力量,扩大统一战线,积蓄抗日力量,中共中央先後派遣周恩来、李克农前往洛川和延安,与东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秘密会谈达成了东北军、西北军与红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协议。同时又利用蒋、阎矛盾,通过多种渠道,对阎锡山作了大量统战工作。在此情势下,中共中央于413日至15日在永和县赵家沟召开军事会议,作出了逼蒋抗日、回师西渡的战略决策。(刘志丹413日已死。)

遵照赵家沟会议的决议,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从4月下旬逐步转移到黄河岸边。51日至55日,红军主力和总部人员先後从延水关、永和关、清水关、铁罗关一带渡过黄河,返回陕北。55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回到陕西杨家圪台,签发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即《回师通电》)。

5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在延川县太相寺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由毛泽东作报告,对东征胜利的意义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筹备了财物,扩大了红军。521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军总部回到瓦窑堡,历时117天的渡河东征胜利结束。

历史影响

毛泽东领导的东征红军,击溃了晋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转战山西50余县,歼敌13000余人,俘敌4000余人;同时,东征扩大红军8000余名,筹款50万元,组织地方游击队30多支,建立了县、乡、村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党的地方组织,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红军东征作为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为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山西作为坚持敌後抗战的战略支点奠定了历史性基础,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红军东征发生在19361月中旬到5月上旬,历时将近四个月。从将领名单看,应是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红十五军团——即原属红四方面军留守鄂豫皖,却率先抵达陕北的徐海东部——为主组成。西路军是193610月下旬,即东征撤回後五个多月才渡过黄河字形的一撇西去。——东征是从黄河的竖弯钩处东渡。西路军是1937314日石窝会议,决定陈昌浩、徐向前脱离部队标志其失败,历时近五个月。西路军除原属一方面军的董振堂部红五军团,其他都是四方面军所部。

东征的战略意图是在比陕北富庶的山西寻找立脚点,建立根据地。最後撤回证明战略意图失败。但除损失刘志丹外,没有像西路军那样全军覆没。这两仗都是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指挥的。而且东征总政委毛本人就在军中。

朱德跟张国焘讲西路军失败的原因是:国焘同志没在军中;否则他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执行中央军委胡调西路军的乱命。陈昌浩不敌老毛,不敢出此。

东征被打回出发地,并不光彩,故被禁言几十年,直到文革结束多年後才能讲;而且是败仗当胜仗讲。所谓的筹款50万元,贫下中农哪有余钱让红军筹,还不都是打山西当地的土豪,抢的富户)

 

维基百科:红军东征

 

东征战役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中,中共红一方面军与国军的一次战役。中共试图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但被阎锡山阻止,被迫返回。(陕北红军和徐海东红十五军团被并入红一方面军。

19362月,林彪亲自在一线侦查地形为部队选择好强渡黄河的渡口。20日,红一方面军发起进攻,双方经历东渡黄河战斗、石楼县战斗、关上村战斗等战斗,52日-5日红一方面军返回。红一方面军缴获各种枪4000余支、炮20余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六四今又是
2018: 美国桃林
2017: 林辉:傅斯年钱穆慧眼洞穿毛和中共(上
2017: 刘蔚: 不能留在美国的华人都是傻,蠢,
2016: 能听到满大人的教诲就像听到佛法,能得
2016: 国民乱党最好早点儿把大清文物交出来,
2015: 聂卫平回忆文革:我和习近平去打群架
2015: 文革时期原上海市委书记通过竞选由工人
2014: 冬冬教你修键盘.你可以试一试.:
2014: 文革时让江青胆战心惊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