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徐向前說西路軍西征聽從中央指揮,到底是哪個中央?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10月14日12:08:5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誰指揮錯了《西路軍的由來與兵敗祁連山》


  資料來源:開國將帥

http://210.27.144.14:8001/zhongguo-jinxiandaishi/ke/KE07/07CK/7-97.htm

       紅四方面軍主力三個軍二萬一千八百人,於三六年十月西渡黃河,孤懸河西,轉戰河西走廊。這支部隊後來被稱為西路軍,其歷史有兩部分,西渡黃河與轉戰河西走廊。嚴格來講,西路軍史不包括西渡黃河,但後者直接導致後來的西路軍橫空出世。
  西路軍不是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而有意建立的,而是因寧夏戰役計劃落空,這支部隊孤懸河西已成事實才出世的。西路軍的西進使命是不確定中的大致確定,是不該有的原使命破產後無奈的繼續。
  進一步講,紅西路軍的由來,完全是因為四方面軍領導人沒有聽從毛澤東的指示。這支部隊於三六年十月西渡黃河,反映了當時紅一、四方面軍步調不一之事實,是張國燾抓住微妙機會為保持自己的獨立性而作的最後努力。
  一九三六年十月,為了奪取寧夏,打通通往蘇聯的道路,得到共產國際援助,中央和軍委決定集一、二、四方面軍三路大軍,發動寧夏戰役。這一計劃體現了毛澤東當時的戰略構思。與會師前夕張國燾試圖帶領四方面軍獨自西渡黃河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寧夏戰役計劃,是集結紅軍主力的各方面軍的共同行動。
  十月十一日,中共中央和軍委根據敵我態勢,在同朱德、張國燾及紅一、二、四方面軍領導人協商後,發布《十月份作戰綱領》,要求全軍爭取一個月的休整時間,部署遲滯南敵和進攻寧夏的準備工作,其中要求紅四方面軍以一個軍迅速選擇渡河地點,加速造船,準備過河進入寧夏。
  毛澤東十月十三日致電紅一方面軍總指揮彭德懷:"請按《十月份作戰綱領》準備,作出寧夏計劃綱要,與朱、張面商後提供給中央軍委。"有意思的是,電文中提到:"充分注意個別同志之可能的動搖性。"電文如下:
  按照十月作戰綱領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三日)
  彭:甲、吊堡子到打拉池、到硝河城若干里,會寧到打拉池、硝河城到打拉池若干里。
  乙、已電詢朱張何時到打拉池。
  丙、二方面軍大約七天內到單家集、硝河城之線。
  丁、請按照十月作戰綱領準備,作出寧夏戰役計劃綱要,與朱張面商後提出於軍委。
  戊、請準備派一負責人(聶鶴亭如何)帶電台或用陳漫遠電台到黃河邊,參加朱張所派之一個軍造船與部署渡河戰役之指導事宜。
  己、一二兩師本月底須集中固原以北,以便全野戰軍集中訓練至少半個月,預先準備糧食。
  庚、充分注意個別同志之可能的動搖性。準備在無別部參加時,野戰軍單獨執行冰期計劃。
  辛、中日形勢極度緊張,湯恩伯奉蔣令集中候命援綏。
  十月十九日,毛澤東、周恩來致朱、張電中又囑咐:按照軍委《十月份作戰綱領》已到黃河渡口的三十軍渡河,以至少備足十個船開始渡為宜。二十號開始渡河問題是否推遲數日。
  據徐向前回憶錄:中央令朱德、張國燾赴打拉池,會同彭德懷,商討寧夏戰役部署,中央同時指出;三十軍渡河以備足十隻船為宜,原定二十日渡河,是否推遲數日。
  由此可見,毛澤東此時不希望立即渡河,因為情況正在變化。四方面軍領導人也十分清楚毛澤東此時的想法。
  另據徐向前回憶錄:朱德、張國燾與徐向前、陳昌浩分手時,交待徐、陳,前線作戰事宜,按《十月份作戰綱領》機斷處置。此時徐、陳正積極準備渡河。
  朱德、張國燾率領紅軍總部在十月二十三日抵達打拉池,同先期到達的彭德懷會合,共同商討由彭德懷擬制的寧夏戰役計劃,表示完全同意。寧夏戰役計劃規定由紅一、四方面軍分兩路西渡黃河奪取寧夏:一方面軍主力先略取靈武、金積沿黃河南岸地區,爾後渡河;四方面軍以三十軍、四軍渡河,控制黃河左岸,攻擊中衛,吸引馬鴻逵主力向中衛增援,以配合一方面軍的行動。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胡宗南等部進展極快,由南往北向紅軍逼來。
  徐、陳在激戰的同時準備西渡黃河。朱德、張國燾、彭德懷所部也在備戰激戰中。如何對付胡宗南等部,已成為重點。
  十月二十三日九時彭德懷就寧夏戰役的部署給毛澤東電報。電報說:寧夏戰役分兩步進行。第一步,以第一方面軍西方野戰軍主力占領黃河沿岸,以第四方面軍第四、第三十軍攻擊中衛,牽制馬鴻逵。
  第二步渡過黃河,控制寧夏門戶,以一部兵力襲占定遠營,相機攻占寧夏省會。
  十月二十四日毛澤東回電,同意彭德懷寧夏戰役計劃。電文強調指出,先決問題是如何停止南面胡宗南等部。電文如下:
  彭並致朱張,賀任,徐陳:  甲、同意二十三日九時電之計劃。
  乙、胡毛王關業占大道,如繼續北進,而地形、給養條件又可能給以基本限制,則我處南北兩敵之間,非擊破南敵無法向北。現雖有各種材料判斷,南敵不能持久,但蔣介石在短期內拚命一干之可能仍是有的。因此目前先決問題是如何停止南敵。
  丙、前電各項請即復。
  問題就出在此時。據徐向前回憶錄,"朱德、張國燾在打拉池會見彭德懷後,亦完全同意彭德懷提出的寧夏戰役計劃要旨,電令三十軍首先渡河,九軍跟進"," 二十三日,我們令三十軍渡河",但此番渡河未成功,第二天繼續。"二十四日夜半,我二六三團的勇士們,在河包口渡河成功。"
  鑑於張與四方面軍的關係,可以認為是張國燾下令渡河的。張發電報掛上朱的名義,家常便飯。徐向前回憶錄沒有提及毛澤東的上述回電。
  渡河一事,《彭德懷自述》講:"第二天,張國燾到打拉池,徐、陳第三天還未見到。拂曉,我到張國燾處質問:徐、陳為什麼還未見到?張說:已令徐、陳率四方面軍之主力及一方面軍之五軍團從蘭州附近渡過黃河北岸。"
  可見三十軍渡河之事,完全避開了彭德懷,更避開了毛澤東。分析時間,可能張國燾玩了個時間差,以早先的指令為擋箭牌大行獨斷。
  這時,胡宗南等部在飛機掩護下向紅軍陣地猛撲,已先後占領會寧、通渭、靜寧等地,向朱、張、彭所在的打拉池進逼。二十五日,毛澤東、周恩來急電朱、張、彭等:
  擊破南面之敵的部署(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朱張,彭並致賀任,徐陳: 甲、根據敵向打拉池追擊及三十軍已渡黃河的情況,我們以為今後作戰,第一步重點應集注意力於擊破南敵,停止追擊之敵。我處南北兩敵之間,北面作戰帶陣地戰性質,需要準備兩個月時間。不停止南敵,將使爾後處於不利地位。
  第二步重點集注意力於向北。
  乙、因此,部署應如下:  (一)以九軍以外之一個軍接三十軍渡河後,兩軍迅速占領黃河彎曲處西岸頭盧塘、三眼井堡、大營盤、大塘驛地區之樞紐地帶及向中衛方向延伸,偵察定遠營與中衛情形,準備第二步以一個軍攻取戰略要地之定遠營。
  (二)四方面軍除渡河之兩個軍外,尚余以九軍為中心三個軍。二方面軍除派赴七營部隊外,尚余其主力。
  對南敵不須多加抵抗,如在若干天內逐漸集結於打拉池南北地區,對敵則堅壁清野,誘其深入,對我則構築陣地,鼓勵士氣,待敵前進時消滅其三、四個團,即足以停止南敵矣。
  (三)一方面軍之主力於四方面軍兩個軍控制河西樞紐地帶後開始行動,以突然手段占領金積、靈武地帶。
  徐陳撥造船技術隊二分之一或更多些附屬之,迅速造船準備渡河。
  (四)在南敵確實受嚴重打擊後,第九軍從中寧渡河。
  此時整個戰局進入以北面為重點之第二步,而以四方面軍之兩個軍與二方面軍全部防禦南敵。如何盼覆。
  從電文來看,毛澤東繼續強調南敵,並明確提出主力第九軍不應立即渡河。同時,毛澤東不得不默認主力三十軍已渡黃河的事實。
  二十六日,已隨紅三十軍到達黃河渡口的紅九軍,要求立即渡河,中央軍委同意後過河。四方面軍指揮部一起過了河。實際上,王宏坤、陳錫聯、謝富治等部也試着渡河,因敵情未成。
  二十七日,朱、張致電徐向前、陳昌浩,轉達中央軍委指示,並說:四方面軍除三十、九兩軍及指揮部已過河外,其餘各部應停止過河。   二十八日,軍委任命彭德懷為前敵總指揮兼政治委員、劉伯承任參謀長,統一指揮三個方面軍抵禦南敵北進。
  二十九日,毛澤東致電彭:"與南敵決戰,關係重要。","全戰役須掌握在你一人手裡。"
  三十日,毛澤東致電朱張。電文如下:
  先打胡宗南後攻寧夏(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十日)
  朱張:目前方針,先打胡敵,後攻寧夏,否則攻寧不可能。請二兄握住此中心關鍵而領導之。除九軍、三十軍已過河外,其餘一、二方面軍全部,四方面軍之三個軍,統照德懷二十九日部署使用,一戰而勝,則全局轉入佳境矣。
  三十日,彭德懷下達經中央軍委批準的海打戰役的部署,規定紅一方面軍六個師、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一軍準備從東西兩面殲滅胡宗南先頭部隊一至兩個師;其餘部隊鉗制毛炳文、王均二部。
  三十日,張國燾命令四方面軍兩個軍後撤,使彭德懷戰役部署未能實現。鑑於此,中央軍委隨後致電朱德、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一切具體部署及作戰行動,各兵團首長絕對服從前敵總指揮彭德懷同志之命令。軍委及總部不直接指揮各兵團,以便適合情況不影響時機地戰勝敵人。"
  三十日,國民黨軍關麟征師向靖遠突進。看守渡口的紅五軍無法向打拉池靠攏,就奉朱德、張國燾的命令,也撤到河西,看守船隻,休整待命。這樣,河東和河西兩岸的紅軍被國民黨軍隊割斷。五軍加入了九軍、三十軍的行列,孤懸河西。  因紅軍兵力未能集中黃河東岸,彭德懷戰役部署受到破壞,加上胡宗南等部進展很快,到達靖遠、打拉池、中衛等地,打通了增援寧夏的通路,隔斷了紅軍主力同河西部隊的聯繫,這樣一來,毛澤東御南敵計劃落空,奪取寧夏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執行,被迫中止。
  孤懸河西的紅四方面軍三個軍二萬一千八百人,雖然控制了一條山地區,奮戰十多日,但這一帶的地形和生存條件十分不利,難以長期停留。十一月二日,徐向前、陳昌浩致電朱、張並毛、周請示行動方針,說明:此方人稀、糧缺、水苦,大部隊難以作戰。若主力不能迅速渡河,此方各種關係不便久停時,即我方決向大靖、古浪、平番、涼州行,爾後待必要時再轉來接主力過河。十一月三日,毛澤東回復朱張徐陳同意所請。九日,河西部隊經中央軍委同意後改向人口較稠密的涼州地區前進。  十一月七日徐向前、陳昌浩和李特等在給中共中央並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張國燾的電報中說:"(一)為加強與統一河左岸四方面軍部隊黨政軍的領導及保障黨的路線的執行,我們提議左岸部隊在目前獨立行動中組織黨的西北前敵委員會。簡稱西北前委,以昌浩、向前、傳六、李特、國炳、克明、樹聲、先念、海松、義齋、卓然等各同志組織之,並由昌浩、向前、李特、卓然、傳六等五人組織常委,以昌浩同志為書記。(二)在軍事指揮方面,提議組織軍委西北分會。(三)上二項提議當否請中央及軍委復准,以便遵照。"
  十一月八日毛澤東和張聞天回復徐、陳電,基本上同意所請,並命名河西部隊為西路軍。電文如下:
  河西部隊稱西路軍及其領導機關名稱人選問題(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八日)
  朱張,徐陳李等七同志:甲、提議河西部隊組織前委與軍分會,我們基本上同意。河西部隊稱西路軍,領導機關稱西路軍軍政委員會,管理軍事、政治與黨務,以昌浩為主席向前為副,其餘名單照他們來電批准。
  乙、二兄有何意見,請復。
  就這樣,紅西路軍誕生了,但其西進使命還未確定。
  想指出的是,前委與軍分會是名份,西路軍是名稱。西北前委,牌子不小,嘿嘿,頗似鄧大人戰爭年代最威風的牌子。從適當意義上講,這意味着四方面軍主力及主要領導人開始逐步擺脫張國燾的節制。縱使張國燾地位還在,又能耐昌浩何?諷刺!
  順便提下,三個方面軍會師前夕,張國燾就命令改變北上會師計劃而西渡黃河。為此事,正積極向中央靠攏的陳昌浩與張國燾大吵一架。
  就連張國燾的鐵干將李特,都反起張。張國燾向徐向前哭訴。徐向前以為,陳昌浩想取張而代之。那次西渡,徐向前支持張國燾,因氣候等有變西渡作罷。
  西路軍西進使命的確定,是從十一月十一日毛澤東致電徐陳詢問西路軍情況為起點的。這份電報大概是毛澤東與徐陳的第一次直接聯繫,也許算得上徐陳開始得到毛澤東直接領導的標誌與開端。在此之前,都是間接聯繫。十一月三日,毛周致電朱張徐陳。四日,徐陳致電朱張。五日,朱張致電徐陳。六日,徐陳制定《平大古涼戰役計劃》。八日,毛致電朱張彭賀任。八日,毛澤東張聞天致電朱張並徐陳李。
  十一月十一日,毛澤東、周恩來終於直接致電徐向前、陳昌浩。電文如下:
  詢問西路軍情況(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徐陳:  甲、你們現到何處,情況如何?
  乙、由於河東還未能戰勝胡毛王〔2〕各軍,妨礙寧夏計劃之執行。我們正考慮新計劃,但河東主力將與西路軍暫時的隔離着。
  丙、請考慮並電告下列各點: (1)你們依據敵我情況有單獨西進接近新疆取得接濟的把握否?  (2)如果返河東有何困難情形?(3)你們能否解決衣服問題?
  西路軍軍政委員會連夜開會討論,作出了西進的決定,並急電告中央。
  電文中並講到,二馬主力約全數三分之一已受我打擊,敵戰鬥力平常,戰術頑強,指揮亦差,在大靖、涼州地區人糧較豐,以後籌資擴紅都有大的辦法,根據現在敵我力量估計,我們可以單獨行動,完成任務,現決在甘、涼、肅、永、民創造根據地,不在萬不得已時,不放棄涼、永。
  至於後來西路軍血戰河西走廊,兵敗祁連山,原因是多方面的。徐向前回憶錄對此有最權威的分析。
  但我以為,西路軍麻痹輕敵才是致命弱點。西路軍領導為張國燾包袱所累也影響極大,這不僅體現在空前絕後的執行命令的機械上,還體現在缺少主動性創造性及對指令的心領神會。還有,在我看來,徐向前回憶錄多少有點推卸責任之嫌。西路軍遭到的兩次致命打擊,都與指揮不當領導不力有關。
  先是九軍因輕敵而慘敗於古浪,一蹶不振,西路軍猶如壯士斷臂,兩支鐵臂九軍三十軍,已傷其一。古浪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本是給敵以致命打擊的好機會,反弄成慘敗。徐向前也承認部隊麻痹輕敵並已傷鐵臂之一。勢力此消彼長,西路軍真正叫苦,是從這之後開始的。
  另一次致命打擊發生在西路軍最後時期。全軍分駐四地,相隔甚遠,兵力分散,為敵分割。董振堂五軍守高台血戰一周,被徹底吃掉,連帶着星夜馳援的唯一的騎兵師五百餘人大部傷亡。接下來敵矛頭指向九軍。九軍三天血戰,突圍而出。最後,全部西路軍集結在三十軍所在地,祁連山下的倪家營子,血戰二十餘日,再次突圍而出。前後凡三次遭敵依次分割包圍,實在看不出西路軍有何主動對策。最低限度,五軍血戰時,當迅速集結九軍三十軍,或戰或走,但絕對不應分兵坐而待圍。還有一點,此番慘敗,與情報偵察工作不夠有關,或許還與精神狀態有關。其實,倪家營子條件不錯,有可能集全部人馬在此,而只以少量兵力遊蕩其它三處。若以全部人馬對決,勝算還是滿高的。生死關頭,是分兵保護地盤重要,還是戰勝敵人重要?
  馬家軍全部家當,正規軍三萬,其餘為民團。馬家本事如何,五軍克高台俘虜一千四百為證。據馬家回憶,交戰雙方都使出吃奶的勁頭。誰能多挺一會,誰就能最後勝利。
  試想,若大勝於古浪,又保持適當的兵力集中,再加認真研究對付騎兵的戰術,西路軍多堅持幾個月是不成問題的,到那時,西安事變餘波得到徹底平息,西路軍將無須配合大形勢,揮兵急速西進,必將取得最後勝利。
  不無諷刺的是,張國燾在回憶錄中借他人之口,聲稱若我張某在西路軍,就不會有兵敗祁連山。從西路軍後來的經歷來看,張國燾此話有點道理。但歷史不能假設,若張國燾如所願過了河,後來能否逃出王明手掌,值得一問,弄不好其下場會象李特黃超一樣,只是中共歷史少了個最大的叛徒。  三七年十二月,毛澤東在接見西路軍所剩部分領導人時說:紅西路軍的失敗,主要是張國燾機會主義錯誤的結果,他不經過中央,將隊伍偷偷地調過黃河。
  應該說,毛澤東的話"張將隊伍偷偷調過黃河"是正確的。前一半話,皆大歡喜,但後一半,難免有人不高興,誰都喜歡被人贊為聽主席話按主席指示辦事。  徐向前在回憶錄中稱完全是執行中央命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經過認真調查研究,作出了這支部隊西渡黃河與轉戰河西走廊,是執行中央軍委命令的結論。徐向前認為,這是實事求是的歷史結論。
  歷史就是這麼有趣。細細想下去才會發現,徐向前及中央的結論都是對的。原來"中央"二字在三六年底非常微妙。執行張國燾、陳昌浩的命令絕對等同於執行中央及中央軍委命令!嘿嘿!更妙的是,現在的人恐怕大都將這裡的"執行中央命令",理解為執行毛澤東的命令。
  實際上,渡河一事及後來的一小段日子,西路軍聽命於張國燾。張到中央所在地後,西路軍才真正聽命於毛澤東,成為名副其實的毛澤東麾下大軍。
  可嘆今人,大作張某所不能作。張某在回憶錄中大肆攻擊毛澤東,反倒在西路軍一事上,只能不痛不癢的牢騷幾句,竟不如今人夠長進如是哉。

張國燾回憶錄摘抄:

關於解決黨內爭端問題,多數認為我此時不能去陝北,應該集中力量,先執行西進的軍事計劃,然後再談黨內問題。(西路軍失敗真不是張國燾一個人的責任, 多數一定有徐向前,朱德參與沒有)對於這一點,我聲明我主動的去陝北,足以表示內部團結的誠意,一俟西進計劃順利實現,我決這樣做。我也說到共產國際已知道我們贊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策略,又批准了我們的西進計劃,兩個中央對立的形勢也已解決了,四方面軍如果能在河西走廊立住腳,莫斯科仍會照原議支持我們,並不會將我們視作是反共產國際的分子

張國燾的算盤, 暫時掛在中央名下, 但是到了西北可獨立行事, 還能得到莫斯科支持, 好算盤,張國燾沒有隱瞞, 那些黑毛澤東的人太沒良心了

“西路軍的處境,使我們大感憂慮,我和朱德周恩來曾再三商討,想不出應援的辦法。馬步芳是效忠於蔣介石的,我們不能通過張學良去影響他。在軍事上,我們自顧不暇,無法策應,我們只有暫時停留在河連灣,將我們的通訊電台,臨時改為偵查電台,供給西路軍一些必要的情報,並令電保安軍委會偵查電台,儘可能將情報供給西路軍。
我們本身的軍事情況也很緊張,當我軍由同心城經豫旺縣向山城堡撤退時,胡宗南第一軍的主力即銜尾追擊我軍,正向山城堡壓迫,我方的對策是實行堅壁清野,使敵軍因糧食缺乏不能在這裡久留。我們估計敵軍有占領山城堡、河連灣、洪德城、環縣、曲子鎮以至通慶陽這條線的企圖,那裡是陝北蘇區產糧食較多的地方,我們自然要在這裡牽制敵軍,不讓他們實現這種企圖,否則就連保安也要受到威脅了。”

說明亮點, 1.我和朱德周恩來曾再三商討: 在張國燾徐向前不聽命令西渡黃河造成麻煩無法處理,周恩來給張國燾送糧食,順便留下來參與張國燾對西路軍的指揮。

2.我們本身的軍事情況也很緊張: 張國燾手裡還掌握一部分第四方面軍的部隊,但是指揮無能而接連失敗。

所以, 徐向前嘴裡的中央就是打馬虎眼, 張朱冒充的中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清朝妃子脖子上為什麼要圍白色圍脖?(z
2017: 武警上將王寧十九大前放狠話 背後另有
2017: 吳佩孚的四字幽默
2016: 台灣教授:尋覓十年 終於找到救人的法
2016: 盜墓筆記:中國十大君主墓絕密檔案
2015: 秋念11:周恩來,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2015: 美籍中國問題專家:毛澤東發動文革為打
2014: 為什麼英國統治時期香港人從無膽要求普
2014: 朝鮮于2013年被人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