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黄埔军校
苏联向孙中山提供二百万金卢布援助
(1923)5月1日苏联准备向孙中山提供一笔可观的财政援助,以解救内外交困中的新的广州政府。2月,孙中山曾提请苏联政府派遣军事专家和政治工作人员到广州担任顾问。5月1日越飞自日本电告孙中山,他已收到苏联政府关于所讨论的长期计划的答复,内容如下:首先,国民党应开展广泛的具有真正政治意义的政治准备工作、军事行动和政治机构的建立,应以此为基础;其次,苏联准备向国民党的组织提供200百万金卢布,用于统一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工作。这笔款子供1年之用,分期支付,每次付予50万金卢布;第三,可以利用苏联的军事物资和教官建立设有各兵种的国内军校。5月24日,孙中山回电越飞,对苏联的援助表示感谢,对提出的前提条件表示同意,并表示可能派张继或蒋介石去莫斯科详谈。(《旧中国大博览》P519)
蒋介石得到孙中山器重
(1920)10月29日孙中山写信给蒋介石说:“兄与英士(陈英士)共事最久,亦知我所以待英士矣!……执信(朱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比肩,相等)而知兵(会带兵打仗)则又过之。”
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1924)1月24日,孙中山下令筹备陆军军官学校。本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邓演达、王栢龄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并指定以黄埔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旧址为校址。在一大(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廖仲恺就军校问题向各省代表作了专门讲话,要求他们回到本省帮助搞好秘密招生工作。选拔忠诚可靠,能作事者报考黄埔军校。(《旧中国大博览》P537)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1924)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正式合作。孙中山主持会议。出席大会代表165名,其中有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瞿秋白、林伯渠等23人。大会主席团由胡汉民、汪精卫、林森、李大钊和谢持组成。党务审查委员会由谭平山、廖仲恺、瞿秋白、王法勤等9人组成。《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审查委员会由廖仲恺、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19人组成。宣传问题审查委员会由胡汉民、李大钊、白云梯等9人组成。会上,孙中山作题为《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的报告,谭平山代表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栢文蔚作军事报告,各地代表分别作地方党务状况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
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救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用否定、虚伪、邪曲的做法来对待老百姓)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一是平均地权,国家依报价收买地主土地,给农民耕作;二是节制资本,由国家经营管理有独占性质的企业,“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大会选举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24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3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17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毛泽东、张国焘、韩麟符、于方舟、林伯榘、沈定一、瞿秋白等7人。(《旧中国大博览》P538)
黄埔军校开学
(1924)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参加了这一盛典,与会的还有胡汉民、汪精卫、张继以及军政方面的负责人程潜、伍朝枢、许崇智、谭延闿、孙科、杨希闵、刘震寰等。孙中山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办校宗旨就是要以军校的学生为“骨干”,将来创建一支革命的军队。
今年一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于24日以大元帅命令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沈应时、林振雄、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为筹备委员。5月5日,第一期学生入伍编队。学生总数493人,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占1/10。黄埔军校的最高领导机关为校本部,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孙中山为校本部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事、军医等部。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等为教员,并建立了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军校还聘有苏联顾问。
黄埔军校是一个新式的军事学校,实行党代表制和政治工作制。开设课程有: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旧中国大博览》P545)
(20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