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風雨如磐之旅 - 序言
送交者: 北地南天 2021年01月04日09:38: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序言

樂勒脫修女在中國 1923年-1952年

 

任何關注中西方文明交流的人都可以從這本書中受益匪淺。此外,此書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生狀況提供了鮮活的一瞥。

樂勒脫修女是一群勇氣非凡的女性。在20世紀上半葉的30年中,她們在長江下游地區扶貧,奉獻精神從未動搖。這是她們堅定的信仰所致,也是她們隸屬宗教社區的主旨。雖然最終,她們的使命(隨同舊中國)被以共產主義為指導思想的、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此書講的並不是一個前功盡棄的故事,而是為彰顯她們的決心和信仰提供了生動的見證。

作者帕特里夏·吉恩·馬尼恩本人就是樂勒脫的修女。為了了解從1923年初到中國至1952年被逐近30年傳教生活的真相,她一絲不苟地認真閱讀、研究、重建了傳教工作中倖存下來的大量檔案。

她們勇敢而堅強,將旺盛精力獻給了普通中國民眾。從最初負責繡花堂,到在漢陽和上海建立能與美國樂勒脫學校比肩的女子學校,她們不忘初心,忠於教育職責。中國女孩在繡花堂學到了技能,出口的天主教服飾成品也為傳教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收入。在整個傳教過程中,修女會得以依靠愛爾蘭籍高爾文主教的指導。

修女的工作曾經受到長江沿岸特有條件的威脅。她們遭到過嚴重洪災。日軍侵華期間,上海的修女和神父被關進集中營。

最終,共產黨採取的對付宗教團體的措施是對在華宗教團體最具災難性的打擊。在漢陽,修女學校被政府接收,當局指使學生騷擾修女會和修女。修女們申請離境,不但久久不得獲准,還被起訴。在上海,肯塔基總會電報指示,“全部離開”。但修女們堅持認為,美國人一如既往地不了解中國,實際情況並不像美媒報道的那樣混亂、危險。然而,由於共產黨對她們控制的加壓,上海學校被迫關閉,修女被逐。

修女回美後的50年來,試圖理解中國仍是困難重重。本書通過引用修女的信件、日記和報告,為理解當時發生的事情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記載顯示,中國民眾樸實善良。偶有匪徒或綁架(神父,而不是修女),但民眾通常是誠實、忠誠的。他們生活在災難重重之中,對修女們能夠提供的任何幫助心懷感恩。

她們的學生,例如依撒伯·黃,自願成為樂勒脫修女。她們到美國肯塔基總會接受培訓後,返回中國。當共產黨將要驅逐外國修女時,修女問依撒伯是否願意回美國,她選擇了留在中國。以後,雖然她與其他本土修女一樣解除了誓約,不復再有履行宗教職責的義務,她始終守護了自己的宗教誓約。

從歷史上看,在華基督教傳教人員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是,中國文明的基本取向未能輕易適應西方文明的核心——基督教信仰。例如,中國傳統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包括對生活的形而上趨向。中國人沒有西方哲學或神學思想的特別需求,不認為宇宙是“被創造的”。他們認為宇宙是自發存在的。中文的“自然”一詞直譯成英文就是“自我產生”。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可以比作西方宗教意識中“罪孽”、“人類墮落”或“救贖”這類的本土概念。中國傳統上的永生不朽是指一個家庭無休止地、一代又一代地延續。

19世紀以來,隨着天主教傳教活動的增多,中國的天主教事業有起有落。受到西方在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帝國主義牽連,尤其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法英軍隊的入侵。侵略軍燒毀了北京慈禧太后的宮殿,引起國民的同仇敵愾。另有,西方國家堅持通過域外條約建立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的條約港。起初,修女對這些歷史一無所知,但從街上被人辱罵可見一斑。

19世紀後期,基督教傳教活動,包括新教和天主教,在中國廣為人知。建造新教堂的同時,許多之前被摧毀的教堂也得到重建。但是,傳教工作整體的成功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最主要的一點是,本土主義者對一系列西方信念的敵視。西方信念不僅被視為是舶來意識,而且被視為與中國人認為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政策息息相關。

總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大陸基督徒受到迫害。但是,現在大陸基督教的情形如何呢?目前,很難有可靠的統計數據,因此缺乏自認是基督徒人數的統計。還有一些地下教堂在官方體制之外活動。政府嚴格禁止公開的宗教活動。所有宗教活動均由政府資助。政府,以一種不鼓勵傳播宗教活動的方式,聲稱支持“良心自由”。官方天主教從未認同教皇的權威,主教皆由政府任命。根據合理猜測,中國可能有大約三千萬公認的基督徒,其中大約1/3是天主教徒。根據最近的人口普查,中國人口為13億。因此約有2%是基督徒。

儘管如此,基督徒的人數有望增加。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奉行促進民族主義和經濟繁榮的政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嚮往精神信仰,以取代日漸臭名昭著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和空虛的物質主義所留下的空白。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正在求助於基督教。政府宣布了一項在北京建造兩座新教堂的計劃。儘管無法直接追溯到樂勒脫修女會對之後事態發展的影響,但事實表明了,民眾能在最難的困境中保持信仰的活力。

即便修女當年所為早已了無痕跡,但她們的影響滲透在民眾生活之中,尤其是在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內。一位現年90歲的女性曾在上海的一所教會學校讀書。之後,她成為山東省一所大學的英語教師。雖然官方意識形態譴責所有西方文化為頹廢或反革命,她組織學生上演了莎士比亞戲劇。她的女兒在北京大學任英文教師,並對美國文化和價值觀持開放態度。這樣的人雖則是少數,但倘若沒有樂勒脫和那些傳教團體之前的努力,連這少數的人也是無法想像的。隨着世代相傳的漣漪不斷,它們成為中國樂勒脫修女和其他勇敢女性的隱形標誌。

約翰·布萊爾,客座教授

中西方文明比較

北京外國語大學

2006年7月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2020:
2019: 新年,怎樣成為先進黨員?
2019: 中國1950年代奇葩的婚姻
2018: 難以描述的伊朗
2018: 馮小剛、嚴歌苓沒有那麼邪惡嗎?
2017: 左宗棠的最後一仗與辭世
2017: 王華:加入殺人組織是可恥的事
2016: 興起毛澤東熱潮是對執政當局不滿
2016: [港台歷史電影] 辛亥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