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中國近代史綱要---晚清時期》之三十四
送交者: 文光 2021年05月30日06:48:1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接上篇)


第十五章: 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和清華學堂

 

一.美國退還庚子賠款

 

1.    發起人

美方:時任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William Rockhill)

 時任美國國務卿海約翰  (John Hay)

      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中方:時任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

      時任清政府外務部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

      時任清政府外務部尚書兼會辦大臣瞿鴻曦

      梁誠於1905年至1908年在駐美公使任上,經多方奔走,了解到美方庚子年的軍隊和教會,商民等的實際損失數額只有索賠額的一半左右,美國政府上層大多對中國表示同情的狀況後,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贏得了時任國務卿海約翰的支持,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最後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同意和支持。

2.     1908年5月5日,美國國會通過下列內容的法案:

(1)中國庚子賠款由2444萬美元,減至 1365.55萬美元,即將原來多索取的1078.45萬美元退還給中國。

(2)剩餘的200萬美元在扣除一年內經法庭認定後的美國商戶和民眾的所有賠款後,餘額也一併退還給中國。

(最後,經美國法庭認定的商民賠款總數為 80.39萬美元,於1914年退還給中國 119.61萬美元)。

同年12月28日,羅斯福總統簽署該法令,決定於190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3.  庚子賠款的退還採用先賠後退的原則,即清政府仍按條約規定的賠款數額向美國繳納,美國在收到賠款後,扣除實際的賠款數額後,再將多付的賠款退還給清政府。並商定了具體操作方案如下:

(1)每月清政府按賠款原額匯入上海花旗銀行;

(2)美國駐上海總領事核准後,將餘額退還給上海海關道,並轉交清政府外務部。

   4. 按照計劃庚子賠款每年退還金額為:

1909-1910     483,094 美元

1911-1914     541,198 美元

1915           724,993 美元

1916-1931     790,196美元

1932-1940     1,380,378 美元

31年合計      28,922,519 美元


5.    1924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亨利.洛奇(Herry Cabot Lodge)和著名教育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保羅.孟祿 ( Paul Monroe) 等人推動下,美國總統卡爾文. 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決定第二次退回庚子賠款即將賠款餘額全部退還給中國,共計 1254.5萬美元。

6.     考慮到當時的中國有北洋政府和孫中山為首的廣州政府,政局不太穩定,故退回方式還是採用第一次退款的方式,即先由中國政府按原定數額每年支付給美國政府,再由美國政府全數退回給中國,但這筆退款並不直接交給中國官方,而是由中美兩國政府成立一個基金會,即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簡稱中基會),主要用於發展中國的文化教育和科學事業。

7.      中基會由10名中國董事和5名美國董事組成董事會。外交家顧維鈞,施肇基,顏惠慶以及蔡元培,蔣夢麟,胡適,丁文江和任鴻雋等教育界名流,以及美國學者司徒雷登,孟祿等均先後任董事。著名學者范源濂任第一任幹事長,負責該基金會的日常管理。

8.     中基會自成立至1949年,共補助中國大專院校 233次,研究機構139次,教育文化團體147次。其中著名的有河南安陽殷墟考古發掘,出資成立國立北京圖書館,以及資助梁思成為首的中國營造學社開展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

 

二.清華學堂的成立

 

   1.  根據清政府外務部與美國駐華公使館商定的《派遣留學生章程》,所有退還的庚子賠款全部用於派遣中國學生赴美留學。計劃從1909年起的前四年中,每年選拔100名學生赴美留學。

於是,清政府於1909年設立三個出國留學機構:

遊美學務處和游美肄業館,任命周自齊為遊美學務處總辦,唐國安(清留美幼童,入學耶魯大學),范源濂為會辦。

游美學生監督處, 任命駐美公使館參贊容揆(第一任清留美幼童學生副監督容閎之族侄,留美幼童)為第一任游美學生監督。

   2.  1909年9月,清政府外務部會同學部聯合招考第一屆留美學生。經過國文,英文,數學,物理等各科課程的嚴格考核,最後從全國630名考生中錄取47名學生赴美留學。其中包括後來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

1910年和1911年,遊美學務處又分別招考了第二,第三屆學生直接赴美留學。

第二屆共錄取70人,其中有胡適,趙元任,竺可楨,張彭春(張伯苓之弟,後回國任清華教務長)等。

第三屆共錄取62人,其中有姜立夫,梅光迪,王賡等人。

此三屆留美學生179人均經考試選拔後,直接赴美國各大學就讀,故被稱為清華史前生,以區別於後來的清華學堂畢業生。

3.    1911年4月29日,在原遊美學務處和游美肄業館的基礎上,於清室皇家園林清華園正式成立清華學堂。學校全稱為帝國清華學堂(英文 Tsinghua Imperial College),作為留美預備學校。從此,每年4月29日也正式成為了清華的校慶紀念日。

4.      學生主要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1)   遊美學務處第二屆錄取的備取生143人;

(2)  當年學部招考的新生;

(3)   各省保送的學生。

最後,經學部複試考核後第一屆共錄取468名學生。

5.    清華學堂分中等,高等兩科,學制共為八年。相當於初中,高中和大學預科。

學堂設正監督一人,由周自齊擔任。副監督兩人,由唐國安,范源濂擔任。因周,范兩人均在外務部和學部任實職,由唐國安主持學堂工作。教務長先後為胡敦復和張伯苓。

高等科由來自美國的十八位教師擔任教學任務。

中等科全部由二十位中國教師擔任教學工作。

6.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2年10月,清華學堂改名為清華學校,直屬於外交部。唐國安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周詒春為副校長兼教務長。

7.  1913年8月,唐國安因病在任上去世,周詒春接任校長,直至1918年因受外交總長的人選更替而辭職。其主要成績是:

(1)中英文教學並舉。

(2)加強體育教學,規定凡五項運動有不及格者,均不得畢業。

(3)新建圖書館,大禮堂,體育館,和科學館等四大建築。

(4)首次招錄陳衡哲等10位女生直接赴美留學。

(5)積極規劃逐步將清華由留美預備學校向大學轉變。

8.   1915年,梅貽琦在留美歸國後第二年,應周詒春之邀請,擔任清華學校教員。從而開始了梅貽琦服務清華47年的中國著名教育家的生涯,先後擔任教員,物理系首席教授,教務長,並於1931年出掌清華大學,直到1955年開創台灣清華原子能科學研究所,和其後的新竹清華大學,並於1962年在校長任上病逝。因梅貽琦任清華校長時間最長,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被稱為清華永遠的校長。

9.   1925年,清華學校開設大學部和國學研究院,直接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10.  自1909年建立遊美學務處到1929年留美預備部結束,共派遣留學生1278人。其中:

直接留美的史前生 179人;

幼年生 12人;

清華學校畢業留美生 967人;

直接留美女生七批 53人;

專科生九批 67人。

   11. 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清華學校改名為國立清華大學,羅家倫出任第一任校長。



                                        (未完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憶田家英之子zt
2020: 俄北方之神1000枚核彈放在美國門口
2019: 要命的真話與真相
2019: 德國:為什麼中國學生更加愛國?
2018: 看蘇共總書記如何評價馬列主義
2018: 一場貿易戰,打醒中國人:中美差距至少
2017: ZT:49後被鎮反槍斃的一百多位抗日國軍
2017: 布熱津斯基對中國的意義
2016: 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慘敗的原因:
2016: 台灣人看”楊絳百年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