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十
送交者: 文光 2021年09月21日07:53:5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接上篇)

傅斯年:歷史學家

傅斯年,字孟真,1896年出生於山東聊城的一個破落貴族家庭。其七世祖傅以漸乃清順治時的第一位狀元,後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傅斯年自幼聰穎,熟讀儒家經典,以“傅聖人”而聞名鄉里。後在其父弟子《大公報》創辦人英斂之的資助下,赴天津讀中學,並於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就讀。三年後轉入北大國學門繼續攻讀。在同居一室的好友顧頡剛的引薦下,認識剛入美國回國執教的胡適,乃終身追隨胡適,倆人成為亦師亦友。

在校學習期間,在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和胡適,陳獨秀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同羅家倫(注1),楊振聲(注2)等同學創辦《新潮》雜誌,追隨《新青年》,與東南大學教授吳宓,梅光迪等辦的《學衡》大唱反調,猛烈鼓吹與傳統文化思想不同的新思想和新文學,開始在中國文化界暫露頭角。

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傅斯年更是以北大學生領袖身份組織遊行示威活動而揚名天下。

1919年夏,考取山東省官費留學生,留學歐洲。先到倫敦大學攻讀實驗心理學。為追隨陳寅恪,俞大維(注3)兩人,於1923年轉入柏林大學攻讀比較語言學和歷史學,從此,三人結為莫逆之交。

1926年9月,傅斯年從德國回國,即獲主持中山大學校務的副校長朱家驊的邀請,任教於中山大學文科學長(後改稱文學院長)兼國文,歷史系兩系主任,從此同朱家驊在工作和生活中結下深厚友誼。在傅氏主持文學院期間,羅織了羅常培(注4),顧頡剛,楊振聲,汪敬熙,何思源(注5)等著名學者,更是邀請瑞典漢學家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俄國人類學家史祿國(Sergei Shirokogorov) 等國際學界名流來校任教,使中山大學聲名鵲起,威望日隆。同時開始與顧頡剛一起籌備中山大學東方語言歷史研究所。

1927年5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設立中央研究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次年蔡元培被任命為第一任院長。經過傅斯年的遊說,最後蔡氏決定增設歷史語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正式在廣州成立(簡稱史語所,注6),傅斯年辭去中山大學教職,出任第一任史語所所長。隨後傅延聘陳寅恪為歷史組主任(注7),趙元任為語言組主任,李濟為考古組主任。1934年5月又增設人類學組,由吳定良任主任。

1931年起,傅斯年兼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和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長(此時史語所已遷至北平,注 8)。抗戰期間因所長胡適出任駐美大使,由傅氏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長。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傅斯年不顧個人安危,留守南京,組織指揮中央研究總辦事處以及各研究所內遷至武漢,長沙和重慶,後又陸續再遷至桂林和昆明等地(注9)。

1940年9月,應代院長朱家驊之邀請傅斯年兼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後因身體健康原因,於1941年12月辭去此職。

史語所在大陸期間的主要成績是:

一是從1928年至1937年,連續主持了十五次河南安陽商代殷墟考古發掘,共出土有字甲骨24918片,另有大量頭骨,陶器,玉器,青銅器等出土,開創了中國考古事業歷史性的先河,並在此基礎上,研究取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抗戰期間,在大後方的四川,雲南等地,發掘了雲南倉山耳海新石器時代古蹟遺址和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同時也培養出了吳金鼎(注10),夏鼐(注11),曾昭燏(注12)等三位中國第二代傑出考古專家(此三人均師承倫敦大學著名考古學家葉茲教授)。

二是通過前清遺留下來的大量內閣檔案(注13)的研究整理,對明清歷史研究取得了重大學術成果。

三是收集整理民間方言尤其是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將各省各地的方言製作成錄音資料保存。

四是在人類學組成立後,在吳定良,凌純聲和芮逸夫等學者的組織下,走遍中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對東北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廣泛的調查,並動用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攝影機進行實地考察拍攝,最後錄製成影像資料加以保存。

五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學術研究專家,如後來在台灣當選為院士的勞幹,凌純聲,陳槃,周法高,高去尋,嚴耕望,屈萬里,石璋如,芮逸夫和王叔岷,逯欽立(注14),和王鈴(注15)等。

六是在1949年初,將整個史語所全部文物,歷史檔案資料和設備搬遷至台北。研究人員中除梁思永,吳定良,夏鼐,郭寶鈞,丁聲樹(丁本已決定赴台,後遭夫人反對而未成行),曾昭燏,王振鐸和逯欽立八位外,其餘人員均一併遷台。從而保持了中央研究院人文歷史研究的元氣。(從這一點,也可見傅斯年治所有方,馭人有力,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

至1948年,史語所已是中央研究院內舉首缺一指的第一大研究所,全體人員達84人。真可謂大師雲集,新星紛呈。更是湧現出了傅斯年,陳演恪,李濟,董作賓,梁思永,趙元任,李方桂,吳定良共八位第一屆院士。後來又有勞幹,凌純聲,陳槃,周法高,高去尋,嚴耕望,屈萬里,石璋如,芮逸夫等九位研究員分批當選為院士(注16)。


                                 (未完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評“《哥德巴赫猜想》作者徐遲自殺之
2019: 男子漢大丈夫
2019: 《評:“橫河:重重危機之下中共能否擺
2018: 天啊,見到父親那牛鬼蛇神的樣子
2018: 朱學勤| 文革歷史深處的滋味
2017: 劉曉波活得投機、死得遺憾
2017: 中印邊境事件以下跪叩頭及出賣領土尊嚴
2016: 易中天重寫中華史 zt
2016: 鄧小平如何決策 打越南(摘錄自 茅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