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兵對兵,將對將?--古代的人們是如何打仗的(2)
送交者: 阿唐 2006年10月29日09:09:1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兵對兵,將對將?--古代的人們是如何打仗的(2)

阿唐

二 弩,讓戰車的輝煌黯然失色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大意是感慨東周末年的禮崩樂壞,社會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春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孟老夫子如此惆悵。其實,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華夏文明向周邊的擴張到達了一個瓶頸時期:中原地區及其周邊唾手可得的疆域已經盡入手中,向外擴張的動力逐漸為向內兼併的野心所取代。

隨着歷史車輪的滾動,星羅棋布的小國慢慢地兼併成為龐然大國,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規模也變得宏大起來,數百乘兵車規模的戰爭比比皆是。象楚國和晉國這樣的大國,擁有戰車的數量都是數千乘之多。

到了戰國時代,以青銅為構件的弩的出現,開始敲響了戰車的喪鐘,從此之後,戰爭再也不僅僅是貴族和職業軍人的專利。

在人類的早期發明中,對於人類社會有着至關重要影響力的有這麼幾個:人工取火、弓箭和車輪。大概在5萬前,人類就發明了弓箭用於狩獵。但是,對於農耕民族而言,弓箭的射擊是很難掌握的一種技巧,沒有長期的訓練是不行的。因此車戰時代因為其成本高昂以及需要職業訓練,也可以說是貴族的戰爭。

但是弩的發明使普通農夫相對容易就能成為殺傷力很大的士兵。弩分擘張弩和蹶張弩兩種,前者的強度小,用手臂的力量就可以拉開,後者的力量大,要用雙腳和腰腹的力量才能張開,上面有望山,可以協助瞄準,弩的彈道平直,射程比普通弓箭遠,殺傷力大。如果說弓箭射擊是技術工種,弩的射擊就是熟練工種。

當成千上萬的農民手持強弩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高高站立在戰車上的貴族老爺們就變成了刺猥。同樣的情形,在一千多年後也出現在歐洲,英國長弓的發明,一個稍加訓練的農民就能造成一位高貴騎士的傷亡,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裡,歐洲的一些國家抵制這種武器,認為不夠光明磊落,但是,最終還是造成了騎士階層的衰落。在中國,大致是在這個時候,由戰車引導步兵衝擊的模式漸漸地為步兵、車兵和騎兵混合編組的模式所取代,其中步兵兵種進一步分化:弩兵、弓箭兵、格鬥兵和輜重工程兵。

車兵失去作為戰爭主力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戰場範圍不斷擴大,其適應性不強的缺點也就越來越難以迴避,再加上戰國末期的戰爭規模經常達到舉國動員的程度,戰車這種昂貴的兵種也就退居為少數輔助兵種了。

但是戰車並沒有從此完全從軍隊中退役,它的變種繼續在中國軍隊中服役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為著名的戰役有西漢的李陵以5千步卒依靠輜重車以弓弩抗擊匈奴八萬騎兵的圍攻,八晝夜的血戰,斬殺了一萬多匈奴,最後因為箭支耗盡而敗亡,雖敗猶榮。東晉的劉裕曾經以一百輛兵車沿河岸擺了一個半圓形的陣勢,兩翼緊緊靠着河岸,中間鼓出,號稱“卻月陣”,引誘北魏騎兵來攻,晉軍的戰車陣後面裝備有特製強弩,發射三四尺長的長矛,在魏兵猛攻之際,晉軍用大鐵錘敲動發射,長矛從戰車空隙飛出,每支長矛就能射殺魏兵三四個,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幾千,結果大敗。當然了,這次戰例是特例,依靠水軍為機動,依託地形為助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另外,有關南北朝時期的史籍,南朝的戰績水分偏大。

從秦始皇兵馬俑出土情況來看,戰國末期的步兵已經取代了車兵成為戰爭的主力。

一個典型的戰國末期的野戰過程是這樣的:兩軍相遇,依次排開陣勢,最前列是輕甲的弩兵和弓箭兵,依次採取坐、跪、立的方式緊密排列,力圖保持最大的射擊密度和頻度,在短兵相接之前最大限度地殺傷敵軍。在兩軍接近到一定程度,弩兵和弓箭兵退回本陣,繼續對敵陣保持射擊,但是因為射界被阻擋的原因,只有弩兵還能實施對於敵陣縱深的無目標漫射。肉搏戰的主力是重甲步兵,依靠的是士兵的勇氣、相互的配合、裝備的水平,保持一個完整的隊形頭等重要的大事。因此同一時期,東西方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以步兵方陣作為作戰的基本陣形,最為著名的是馬其頓方陣,兵種之間的配合幾乎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相比之下,東方的陣形從來沒有進化到西方那種嚴密的程度,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多變的地形與戰爭的規模太大的緣故。在敵方的陣形出現混亂的時候,陣形後方的車兵從己方步兵方陣之間的通道出擊,給予敵方步兵戰鬥群以雷霆萬鈞一擊。對於車兵的衝擊,如果弩兵處於散亂狀態,是不能形成有效的密集射擊而構成威脅,此時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利用己方的車兵實施反衝擊。在陣形的兩翼是騎兵,他們的作用是保持兩翼戰線的完整。當敵方突然出現在己方側翼的時候,他們要衝上去實施騷擾攻擊,減慢對方的接近速度,以便本方有時間改變陣形,陣前的臨時局部變陣絕對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

中國古籍中有關於陣法的描述失之於玄妙和籠統,很難給後世一個量化的認識,我們今天往往需要借鑑西方的歷史著述來還原中國古代的陣法。

基本上,只有三種實用的陣形:方陣、圓陣和斜方陣。方陣是最常用的,因為簡單實用、調動方便、變向快速以及方陣之間容易配合,攻守俱可。圓陣是典型的防守陣形,尤其是敵強我弱,固守待援之際。斜方陣則是典型的進攻陣形,它的底部還是方形,但是迎敵面是斜向的,這樣在進攻中,其頂尖部分很容易前出到敵陣側翼,形成包抄之勢,從而最大限度增加己方第一線的戰鬥兵員,運用得當的話,還能割裂敵陣。

戰國時代的軍事史上另一個大事是胡服騎射。

北方游牧民族的來如風去無影的騎兵騷擾戰術,令趙國不勝其煩,於是趙武靈王改革了趙國的軍事體制,加強了騎兵在軍隊中的編組,因此在與中原其它國家交戰中屢有上乘表現,進而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各國的軍事變革。但是,一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騎兵始終只是一個輔助軍種,其重要性甚至排在車兵之後。原因是當時的騎兵沒有現代的高橋馬鞍和馬蹬,這樣騎在馬上的人沒有着力點,不能近身肉搏,自小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騎兵,其主要的殺傷手段也是依靠射箭。騎在一匹只有簡單襯墊的馬背上,還要準確射箭,這對於中原民族來說實在難度太高了,僅此一點騎兵就不能成為當時中原軍隊的主要兵種。

但是騎兵因為其機動性,大大地改變了戰國時代的軍事理論,戰爭再也不是方圓幾公里範圍內的靜態戰場了,它一下子被放大到了數十甚至數百公里的範圍。

以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為例,此前趙國在秦國屢次軍事打擊下,國力損失很大,全國上下的危機感很強烈。等到韓國戰敗,割讓山西上黨地區與秦國,當地的官員和百姓卻不願歸化秦國,竟然投降了趙國。鑑於上黨是趙國西南部的戰略要地,再加上貪心,趙國不顧敵強我弱的嚴峻現實,出兵接受上黨,於是引發了戰國時代最大的一場戰役,雙方先後投入的兵力有一百多萬,歷時三年,兩國都為此進行了戰爭總動員。

先期到達的趙國老將廉頗選擇了長平作為防守上黨地區的戰略要地,並且依據地形構築了三道防線,後期趕到的秦軍首先攻破了趙軍的第一道防線,雙方對峙於趙軍的第二道防線,隔河相望。廉頗以不變應萬變,堅守不出,秦軍一籌莫展,三年不能有所進展。接着,秦國施展反間計,誘使趙王撤換了廉頗,換上善於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將,相應地,秦國也換上最NB的白起為將。趙括揮軍渡河來戰,白起佯敗誘敵深入,同時派遣騎兵從側翼迂迴包抄到趙軍的後路,斷絕了糧道,並且把趙軍分割為南北兩部。趙主力北軍攻擊秦軍營壘受挫,再加上後路被包抄,被迫退回原來的戰線,構築壁壘,固守待援,全局被動。秦不失時機,徵調15歲以上丁壯,悉數發往長平,畢其功於一役。趙北軍在被圍困46天之後糧草斷絕,趙括被迫親率精銳突圍,失敗戰死,余軍投降。白起遣返年少者240人回邯鄲,將其餘趙國降卒悉數坑殺,趙國丁壯幾乎一掃而空,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騎兵的長途奔襲,快速迂迴,是秦軍最後取得勝利的最大功臣。

同一時期,東方與西方戰爭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的規模大,軍隊的主要組成為非職業軍人,後者的規模小,軍隊的主要組成為職業軍人。因此,前者非常注重地形地物的利用,軍隊的調動與出擊時機的掌握,也就是更加注重戰爭的謀略,後者則對具體的作戰技巧研究很深,兵種的配合與武器的運用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從長平之戰可以看到,冷兵器時代的戰術幾乎全部都已經採用了,如於交通大道紮營築壘、依據山麓建築長城、沿河川建立防線、騎兵長途奔襲、穿插分割包圍、短兵相接列陣硬撼、全民戰爭總動員等等,總之,從戰國時代起,複雜地形地貌下的冷兵器作戰,華夏文明的確不輸於世界上的其它文明,即使是代表着冷兵器時代最高成就的蒙古軍團,在其巔峰階段,也同樣對於四川小小的釣魚城無能為力。華夏文明的特點大概是盛產謀士、農夫和工匠,而不是武士,呵呵。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