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忍辱波罗蜜 |
送交者: 落英缤纷 2006年10月30日08:55:30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李洪志先生曾经提出真、善、忍三个字,叫信徒们信守奉行,提得很好。这里面的“忍”字特别重要,是佛法的一个基本概念。佛教把忍辱列为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即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要度过生死苦海,就要靠波罗蜜才能到达涅槃彼岸,即到达极乐世界。忍辱是修菩萨行重要的修行项目。 可是,李洪志却在后来抛弃了忍辱的原则,强调什么“忍无可忍”,这就从根本上背弃了佛法。寻遍三千大千世界,读遍所有贝叶经藏,你也不可能在佛法里找出“忍无可忍”这四个字来。 忍辱,是一个了生死、出轮回的重要修持法门。《金刚经》上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要忍辱,必须做到无我。什么是我?我只是四大的假合,地、火、水、风四大元素凑拢来的一个躯壳。四大分离后,哪里去找我?能够认识无我,当然就不会有嗔恨心,不会烦躁,没有烦恼。百丈禅师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这是忍辱的最佳格言。 日本江户时代有位大德白隐禅师,禅学精深,操行高洁。当时,在白隐禅师的寺院附近,一位姑娘未婚受孕,生下了一个孩子。姑娘的父母追问对方的名字,姑娘情急中竟说是白隐禅师。于是,他父母到白隐处去兴师问罪,并将孩子也抱去丢给白隐禅师。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白隐禅师不惊不怒,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是这样的么?”便接下了孩子。一年之后,见到小孩在白隐禅师的悉心照料下长得非常健康,那姑娘终于向父母承认说,孩子的父亲实际是一个青年。当他们三人去向禅师道歉时,白隐禅师仍只是淡淡地回答道:“是这样的么?”就把孩子叫还给他们。 白隐禅师逝世后,被先后两位天皇赐以“神机独妙禅师”和“正宗国师”的谥号。从上述生动的例子来看,这荣誉对白隐禅师说来,完全是当之无愧的。 佛陀在过去修行中,曾做五百世忍辱仙人。他的忍辱事迹,更是修行人的典范。那时有个叫歌利王的国王,带着妃子们去打猎。中午,他在帐篷里休息,妃子们却到山上玩。她们在一个小庙里看见有一个青年僧人正在打坐,就上前向佛陀顶礼,并提出很多问题。佛陀就给她们讲法,教化她们。国王醒后问妃子在哪里,当听说妃子们正在和一个年轻和尚交谈。心想:这和尚肯定存有坏心,他便提起宝剑径直来到小庙,看到妃子们正跪着把佛陀围在中间,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一刀就把佛陀的膀子砍掉。而当时佛陀的第一个念头却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歌利王砍掉佛陀的膀子后问他:“你恨我吗?”佛陀说:“我不恨你。如果我恨你,我的膀子就不会再长出来。”因为佛陀没有分别心,所以佛陀的膀子马上又长了出来。歌利王大惊,慌忙逃走。佛陀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度了五比丘,其中憍陈如的前生就是歌利王。佛陀就这件事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教我们如何对待仇人?如何把仇人转化为恩人? 一个人能做到忍辱,作用极大。《四十二章经》中说:有弟子问佛:什么人力量最大?佛说,修忍辱的人力量最大。因为他了知人法俱空,内心稳健安闲,不怀纤毫恶意。自然受人尊敬,才能上成无上佛道,下化无边有情,这才是力量最大的人。《金刚经》说:假如受持这部经的人罪恶本应堕落恶道;但因今生受人家的轻贱,他的恶业便都消除,而且可以证到无上正等正觉。一方面消除恶果业,另一方面种了成佛的因,这个功德利益非常大。 由以上的范例可以看出,李洪志先生提倡的“忍无可忍”是背弃佛法的,是要断绝波罗蜜的,就是断绝弟子们的修行之路的,他的说法跟佛法相差太多,简直是天上地下。在“忍无可忍”的恶训指导下,许多法轮功朋友非常浮躁,每日叫嚣怒骂,喊政治口号,引起华人社会的普遍厌恶。这样执著于我相、众生相就是在造业,造心孽,造口孽。法轮功朋友们,把自己的行为跟百丈禅师的“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的偈子对照一下吧。 学佛就要学忍辱,想了脱生死,成就佛道,就必须修忍辱波罗蜜。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