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 qhr 俄國十天見聞2 (作者:三妹)
送交者: 海東青 2007年11月14日08:06:3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看到這個商科博士生對俄國市場信心十足,我不禁問到,“改革後,俄國經歷了十年經濟低迷的漫長歲月,直到現在很多中國人還認為俄國的經濟很糟,那麼俄國是什麼時候經濟好轉的呢?”

她肯定地說,“2000 年是轉折點,到2003年就明顯好轉。”

我笑着說,“你兩年前就買了公寓,你真不虧為學商的啊。”

她驕傲地笑着說,“俄國經濟才剛剛開始好轉,俄國經濟仍有潛力,我很看好俄國經濟。”

我突然想起達莎對醫療質量不滿的情景,就問艾瑞娜,“你還記得聖彼得堡當地導遊達莎與我談起醫療時的不滿嗎?她說百姓正與政府交涉要改革醫療呢。”
艾瑞娜說,“是啊,百姓對醫療怨言最多。由於醫療系統是政府每年撥款,醫療系統漸漸地完全喪失了競爭力,反正醫院服務質量無論好壞政府都撥款,醫生干好干壞一樣掙錢,不會失業。所以現在人民和政府達成共識,人民一方多付一些錢選擇服務好的醫生,這種方法可以刺激醫生的積極性。由此政府初步定出兩種醫療保險,一種是全免醫療保險,一種是病人自己付少量錢,病人有選擇權的醫療保險。現在大多數百姓都選擇付少量錢的保險。不過,醫療還在改革中,現在只是剛開始。”

晚飯時,與同桌的同游聊天兒,一位女士說,“俄國遊船旅遊業只有夏天三個月的經營時間,所以船上工作人員在這三個月以外的其他時間都或做別的工作或去上學。這些給咱們端盤子的服務女生都是利用暑期工作的大學生。艾瑞娜也是利用暑期工作的博士生。”

晚飯後,我和先生照常在甲板上觀看兩岸的風景,已是夜裡十點,外面還象白天一樣。看着兩岸一望無際的鬱鬱蔥蔥的森林,先生感嘆不已地說,“我們已經沿河走了兩天兩夜了,兩岸看不到頭的茂密的森林就沒斷過,看看人家的環境保護,真不錯啊!” 我說,“是啊,沿河一路上,我沒看到一家工廠。”

(四)

第二天,8月28日早上9點,米沙主辦的第二次講演給我們船上的生活再次增添色彩。

他講演的題目是“俄國1917 - 1985 年的歷史和經濟”。

他先簡潔明了地向我們介紹了俄國十月革命前的歷史,並介紹列寧如何在德國政府的支持下拿着當時德國政府的錢潛入俄國,趁着俄國人民剛剛推翻沙皇,年輕的過渡政府還不穩的混亂時期,進行了武裝革命,推翻了當時已經建立了議會制度達十一個月的民主過渡政府,暴力奪取了政權。米沙還講到,列寧取得政權後,對反抗的農民、士兵、市民進行了嚴酷的鎮壓和殺戮。米沙接着又給我們介紹了斯大林時期殘酷的肅反運動。他總結說,1941 年當希特勒進攻蘇聯時,蘇聯的高級將領竟已經被斯大林快殺光了,出於無奈,斯大林不得不解放了朱可夫等剩下的一些沒殺的高級將領,倉促應戰。米沙沉痛地說,“斯大林只顧搞肅反殺人,對戰爭絲毫沒有準備。在軍隊裝備嚴重不足,將領人才嚴重缺乏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應戰,可想而知,我們的勇氣和犧牲都是非常巨大的。”

米沙接着給我們講了赫魯曉夫統治時期。

赫魯曉夫1953─1964年當政時期,蘇聯工業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9.1%─13.2%,普通人生活明顯改善。他頗有平民風格,當政時不搞“形象工程”,大量建造站台簡陋的地鐵,建造速度比斯大林時代快一倍以上,解決了莫斯科邊緣地區的交通難題。斯大林時代造的“高幹樓”、“高知樓”,只是讓本來就住得不錯的精英們錦上添花罷了;而赫魯曉夫為普通百姓大造廉價的五層樓,雖然現在被嘲諷為“赫魯小樓”,面臨拆遷,但是在60年代,這些有熱水、有浴室的房子圓了數千萬人的住房夢。

米沙說,赫魯曉夫最令人震驚的政治作為是他冒着巨大阻力徹底揭露了斯大林的所有殺人惡行。這一舉動不但震驚了政治局的蘇共高官而且也震驚了所有蘇聯百姓。隨之,赫魯曉夫停止再搞“肅反”“反革命醫生案件”之類的嚴酷鬥爭,結束了警察恐怖,釋放了數百萬政治犯,為近2000萬人恢復了名譽。 赫魯曉夫這一寬鬆舉措改變了以後歷屆蘇共政府的政治行為,自1964 年赫魯曉夫下台到1985 年戈爾巴喬夫執政,蘇聯雖然經過漫長的勃烈日涅夫政治倒退時期,但是蘇共再也沒有犯過群體屠殺人民、屠殺不同信仰群體、屠殺反對派的惡行。因此,斯大林時期群體迫害屠殺所造成的恐怖以及在人們心中埋下的對蘇共的仇恨漸漸淡漠。這也就是為什麼蘇共在政治改革後的民主制度下還能苟延殘喘繼續存在的根本原因。

米沙遺憾地說,但是,赫魯曉夫是死後唯一沒有葬在紅場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被葬在莫斯科新聖母公墓,在他的墳前,矗立著曾被他當眾侮辱過的雕塑家涅伊茲韋斯內設計的黑白相雜大理石墓碑,這沒有碑文的半黑半白的墓碑似乎要印證赫魯曉夫的一生功過間雜。

米沙接下來簡單地介紹了勃烈日涅夫時期。他說,從1964 年到 1982 年,勃烈日涅夫統治蘇聯十八年,勃烈日涅夫時期在經濟上是“停滯時期”,在政治上是“倒退腐敗時期”。

勃烈日涅夫統治初期,蘇聯表面看起來很繁榮,這種繁榮其實只是前任赫魯曉夫時期積極改革的 後坐力,以後的蘇聯則經歷了長期的經濟停滯。政治上,勃烈日涅夫對其前任 赫魯曉夫時期的寬鬆體制採取公開大倒退,他恢復了思想控制,逮捕持不同政見者。勃烈日涅夫晚年的蘇聯政府變成了沒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僵化腐朽的統治集團。

取代勃烈日涅夫的是另一位久病纏身的安德羅波夫,他只活到1984年2月,後來上台的契爾年科也是病體纏身。直到他在1985年3月因病去世之後,蘇聯領導層才大膽地任命了年輕、富有活力的戈爾巴喬夫。

米沙最後給我們講了蘇聯十幾年與美國搞星球大戰軍備競賽的情況,他總結說,“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戈爾巴喬夫進行的政治經濟改革所經歷的近十年的經濟蕭條的根本原因在哪裡。當然,把這套老舊的國家機器換新確實需要時間和代價,但是蘇聯1991年政治經濟轉型後的經濟蕭條並不完全是由於民主制度轉型和自由經濟轉型造成的,它更是七十多年來蘇聯只重視重工業,不重視輕工業,不重視百姓的生活,以及十幾年大搞軍備競賽把蘇聯本就不富裕的國民經濟消耗殆盡而造成的。它更是勃烈日涅夫十八年長期的毫無作為的經濟停滯政治腐敗和耗資巨大的阿富汗戰爭造成的。”

我再一次被米沙的演講所感染陶醉,再一次被掌聲帶回到現場,我趕緊問米沙,“下次的演講題目是什麼?” 米沙答到,“下次的題目是‘戈爾巴喬夫和他的改革’,由維多麗婭講,我負責的題目都講完了。”

午餐後,8 月28 日中午12 點,我們的基洛夫號遊船又在一個叫高瑞茨(Goritzy) 的鄉村靠岸了,上岸活動是去參觀一座古老的修道院。岸上是一片農村景象,我們的旅遊車在農村的土路上行駛,一路上,有大片田地和大片樹林,還有河流和湖泊,景色宜人。但是,沿路的綠色或粉色的木頭農舍卻簡陋破舊,先生說,這裡的農民看來不富裕。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座漂亮的白色的全磚五層大樓,導遊介紹說,“這是一所小學校。” 很快,我們的車就到了一個很像小城鎮的地方,城鎮極簡單,土路旁只有兩三個象是商店模樣的僅一層的低矮的舊磚房,這個如此簡陋的小鎮與那座美麗的學校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和先生不約而同地一起感嘆俄國政府對教育的重視,這種重視是歷史傳統的延續,看得出來,即便在蘇共統治時期也沒有被破壞。

一會兒,我們的車在一座巨大古老的修道院前停下,在這樣一個鄉下會有這麼一個巨大莊嚴的修道院令我們驚奇。導遊說,這個修道院是俄國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最多時住有上千個修女。導遊說,由於天主教不主張教徒離婚,所以為了防止教徒輕易離婚,天主教則規定要離婚的教徒必須先把妻子送到修道院安置好,才能娶另外的女人,這個修道院起到收養被遺棄妻子的功能。真不知俄國到底有多少這樣的修道院,看着這巨大的修道院,我不禁驚嘆過去俄國天主教徒的離婚率。

基洛夫號下午五點啟航,許多同游打扮成海盜模樣共享了一頓搞笑的晚餐。

(五)
8月29 日早餐後,我們提前二十分鐘去音樂廳聽講座,會場已經座無虛席,我們只好用摺疊椅坐在旁邊。

維多麗亞的講座配有幻燈片,比米沙站在台上干講更有吸引力。屏幕上一開始打出題目“戈爾巴喬夫和他的改革”,配上戈爾巴喬夫大學時的近照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沒想到戈爾巴喬夫年輕時竟如此英俊。

更沒想到維多麗亞一開講就語出驚人,她說,“戈爾巴喬夫雖然在西方,在美國享有很高的聲譽,還得到諾貝爾獎,但是他在俄國百姓中聲譽並不高。在俄國,百姓抱怨他,反對他的的聲音壓倒了西方稱讚他的聲音。為什麼?因為他執政時期,經濟一直蕭條,百姓生活不好,致使俄國普通百姓看不到西方政治家們所看到的戈爾巴喬夫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維多麗亞轉而開始介紹戈爾巴喬夫的家庭和學業。她一邊一張一張地放着戈爾巴喬夫的家庭照片,一邊講述他的成長過程。

戈爾巴喬夫1931年 在俄羅斯邊疆斯塔夫羅波爾出生,父親是集體農莊莊員,二戰時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的老共產黨員。戈爾巴喬夫從小活潑向上,聰明好學。1950年,已是候補黨員的戈爾巴喬夫中學畢業,因成績突出獲得銀質獎章,並以全優成績被莫斯科大學錄取,獲得包括住宿在內的全免費生待遇。

1950 至1955 年,五年莫斯科大學法律專業的訓練,使戈爾巴喬夫無論從學識還是思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他還是領取最高個人助學金加里寧助學金的優等生。

戈爾巴喬夫的祖父和外祖父在斯大林早期的清洗運動中均被殺害。戈爾巴喬夫大學的頭三年正值“晚期斯大林主義”時期,當時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清洗和“反對無愛國心的世界主義運動”。 當時的同學把戈爾巴喬夫當成“持不同政見者”。

戈爾巴喬夫自傳中寫到,“當時的氣氛是極度意識形態化。和全國各地一樣,斯大林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被學校當成科學思想的準則。當時教學的目的就是從入學之初將年輕人的思想束縛起來,向他們硬性灌輸一整套顛撲不破的真理,使他們不能獨立思考、分析、對比。”

1953年,戈爾巴喬夫大學三年級時,斯大林去世。 社會生活不久便出現了第一批“解凍”的徵兆。“醫生案件”被中止了,《真理報》及其他報紙開始刊登關於反對“個人崇拜”及其與馬列主義毫不相容的文章。文化領域也出現了“解凍”現象。大學的課程愈來愈有意思,課堂討論、學生小組的活動也愈來愈活躍。戈爾巴喬夫說,“黨的領導機關和其他機關雖說是放鬆了手中的意識形態韁繩,卻決不打算完全撒手。”

戈爾巴喬夫在大學中最幸運的事情當屬他的初戀的成功。這個曾立志要刻苦學習不在大學期間談戀愛的年輕人,在一次聚會中見到莫斯科大學哲學系四年級生賴莎. 馬克西莫夫娜時,徹底瓦解,墮入情網。經過一年的追求和熱戀,戈爾巴喬夫打敗了眾多對手,於1953年9月,與莫斯科大學男生們普遍認為高不可攀的美麗公主賴莎結婚。

導遊維多麗亞講到這時,接連打出賴莎大學時的近照,和戈爾巴喬夫與賴莎結婚聚會時的照片。結婚時,沒有婚紗,沒有莊重的儀式,有的只是學生宿舍中年輕同學們無憂無慮的歡鬧。看着照片中穿着寬大新西服的年輕英俊的戈爾巴喬夫燦爛的笑臉,我們這些聽眾都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戈爾巴喬夫後來提到他見到賴莎那一刻後的情景時說,“我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無關緊要了。坦率地說,在那幾周時間裡,我連學業都放棄了, 我越來越頻繁地光顧賴莎的宿舍,儘管我還是順利地通過了各科考試和測驗。”

以後四十六年的婚姻生活中, 無論是面對貧困還是挫折,賴莎始終如一地呵護和關愛著她的丈夫。

1955 年畢業後,戈爾巴喬夫回到自己的邊疆家鄉斯塔夫羅波爾,在省城擔任區團委宣傳鼓動部副部長。

那時,戈爾巴喬夫家鄉的省城一片破敗,整個城市沒有上下水,沒有像樣的馬路,沒有三層以上的樓房,幾乎所有的兩層小破樓的頂部都被住戶加蓋了一個木房來解決住房的緊張。戈爾巴喬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間11 平米的出租小屋,小屋內唯一的家俱是個鏽跡斑斑,破舊不堪,中心已快塌到地面的鐵床。戈爾巴喬夫買了兩把椅子,這個家就算安置停當。賴莎停止了快要完成的莫斯科大學碩士學業,也來到邊疆斯塔夫羅波爾落戶,兩人的財產則是十幾大箱書。

戈爾巴喬夫領到第一份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雙高筒膠布靴,因為他大部份工作時間是下鄉,他常年住在鄉下很少回家,每天都要在濘泥的鄉路上奔波。而賴莎則多年承受着一人在家帶孩子操持家務的辛苦。

1956年春天,蘇共二十大時,赫魯曉夫秘密會議報告公布,戈爾巴喬夫在邊疆區黨委看到了中央的通報信和赫魯曉夫的報告。戈爾巴喬夫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當眾表示贊同赫魯曉夫的報告和他的勇氣。同時,他發現機關中對於報告的反應相當混亂,甚至可以說是張惶失措。 許多人不露聲色,靜觀事情的進一步發展,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戈爾巴喬夫後來在回憶錄中寫到,“一些人根本不相信報告中列舉的事實,絕對接受不了對斯大林的評價。還有一些人(這種人還不少)並不懷疑事實的真實性,。。。。。他們堅持說斯大林在30年代清洗的,是那些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那些人是罪有應得。這個說法居然出現在一個曾在30年代經歷過血腥大屠殺大清洗的邊疆區!”

1956年8月,戈爾巴喬夫在邊疆區團委干滿了一周年後被選為斯塔夫羅波爾市團委第一書記。以後戈爾巴喬夫一直上升為邊疆區共青團第一書記,並一直干到1962年4月。 這段時間戈爾巴喬夫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和挫折,他後來說,他在斯塔夫羅波爾任第一書記期間始終置身於政治的風口浪尖上。

這段時間戈爾巴喬夫不但對邊疆建設貢獻巨大,而且對赫魯曉夫發動的反對斯大林個人崇拜運動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戈爾巴喬夫意識到,極權主義的問題不是獨裁者的壞性格的問題,而是制度的問題,沒有最起碼的法制制度,單純的反“個人崇拜”只能使國家用一種崇拜代替另一種崇拜。

1963年1月1日戈爾巴喬夫被調到新成立的農業邊疆區黨委去當組織部長,戈爾巴喬夫更喜歡這個接近底層,能幹實事的職位。經過多年的努力,戈爾巴喬夫與當地人民一起改變了一個最貧窮農莊苦乾溝的面貌。使這個列寧集體農莊成為邊疆區的一個先進農莊。原先隨處可見的不透光的破敗茅草房不見了,到處是質量良好、設備齊全的房屋。街道鋪上了瀝青路面,有了學校、圖書館、醫院、漂亮的文化宮。前些年逃往四面八方的人們紛紛返回家園。後來,申請加入這個著名農莊的人排起了長隊。而省城的巨大變化更不在話下,省城還建成了備有大型飛機起落跑道的飛機場。

1967年賴莎.馬克西莫夫娜順利通過社會學論文答辯,獲得哲學副博士學位。這一年戈爾巴喬夫也在農學院經濟系畢業。此後戈爾巴喬夫便青雲直上,1970 年,戈爾巴喬夫升為農業部部長,1971年當選為蘇共中央委員,1974年當選為最高蘇維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務執行委員會主席。1978年進入中央書記處,1979年進入政治局。在政治局內他認識了他的同鄉、克格勃首領尤里安德羅波夫。安德羅波夫在此後數年內成為戈爾巴喬夫的主要提攜人和支持者。

進入蘇共中央後,戈爾巴喬夫對底層人民的關心和對農業發展的熱情仍然不減當年,屢屢碰壁和挫折後,他失望地看到,他身歷其中的是一個極端腐敗,嚴重僵化,老朽沒落的集團和政權。

70 至80 年代,戈爾巴喬夫的地位使他能夠經常出國訪問,他先後訪問了意大利、
比利時、法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這些旅行很深地影響了他的政見和對社會和制度的認識。他在回憶錄中寫到,“我對羅馬的法律尤其入迷。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人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能夠制定出這樣清楚的法律準則,它為後來的歐洲文明締造者們提供了無法估量的幫助,又成了對市場和平民社會進行調節的基本原理。而我們蘇聯到了改革期間、到了20世紀末,卻還在證明這二者的必要性。”
1983年,戈爾巴喬夫向中央請求去加拿大訪問,他說,我必須去看看加拿大的農業 ,我一直想弄清,促使獲得如此高效益的那根發條究竟隱藏在什麼地方。5月中旬戈爾巴喬夫赴加拿大進行7天訪問。在溫哥華郊區,他參觀了國立畜牧研究中心、溫室種植園、農場、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溫莎區大載重量飛機製造廠。隨後又前往多倫多,去加拿大最大的畜牧和糧食產區艾伯特省,參觀了卡爾加里近郊的幾個大型畜牧場,那裡長年在草場上露天飼養肉用牲畜。戈爾巴喬夫還訪問了艾伯特一家規模相當大的農場,並與農場主聊天了解經營情況。這個只雇用兩三個固定工的農場主經營超過兩千公頃的土地,農場奶牛的年出奶量每隻約 4700 公斤,農場擁有各式各樣的技術設備,遮陽篷下備有檢修裝置,穀倉是鋁質的,還有兩幢樓房、多輛汽車。戈爾巴喬夫臨離開前問了農場主最後一個問題,他問農場主去年一年經營結果如何。 農場主為難地看着陪同的加拿大農業部長,部長笑着說: “你就實說吧。” 農場主答道,“如果說實話,我只能說,沒有政府的津貼和貸款,我就沒法過日子。” 戈爾巴喬夫意識到,一個國家農業的發展和發達,離不開農民個體的自由經營,更離不開政府的實際有效的財政支持。

1985年3月11日,五十四歲的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最年輕的共產黨總書記。他在回憶錄中寫到“不到三年時間,三位總書記,三位國家高層領導,數位最顯要的政治局委員一個接著一個地相繼去世。。。。。 這一切頗具象徵意義,那個體制本身在死亡,那凝滯着老人血液的體制已經不再具有生命活力。 我清楚看到歷史賦予我的是什麼樣的責任重擔。”

講到這裡,導遊維多麗亞連續打出“戈爾巴喬夫重要國事活動”一覽表。我目不暇接,不能全部記下。大概國事如下,從1985 到1991, 戈爾巴喬夫與美國領導人有五次會面。1986年2月8 日,戈爾巴喬夫在法國共產主義報紙上批判斯大林主義。1987 年,戈爾巴喬夫開始介紹他的政治改革的想法,吸收非黨員進入政府上層監督政府,提出政府要透明公開化。1988 年從阿富汗撤軍;同年宣布,在蘇聯,撤銷包括黨史在內的所有中學大學歷史課程考試,因為這些歷史都被改寫了。戈爾巴喬夫在1988年蘇共二月全會上所作的題為《賦予革命性改革以新的思想》的報告中,明確表示了“蘇共支持輿論多元化” 的思想。在這種思想指導下,1988年12月通過修改《憲法》和《選舉法》,改革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接著在1990年2月蘇共中央擴大會議上,戈爾巴喬夫正式提出並通過了實行總統制的設置;隨後,1990年3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和蘇聯憲法(根本法)修改補充法》,確立了多黨制原則。1990 年7月蘇共28大又改革蘇共政黨體制,不再提黨是“領導力量”和“核心”。

維多麗亞特說,“我們當時在電視上經常看到戈爾巴喬夫試圖走進群眾中與群眾交談而被保安擋住的鏡頭。我們聽說戈爾巴喬夫最初在上層很難傳播他的開明自由思想,所以他很想把他的自由思想講給民眾。其實,早在勃烈日涅夫時期,共產黨就已威信掃地,蘇聯老百姓早就對共產黨輕蔑厭惡,諷刺嘲笑共產黨已是百姓茶餘飯後餐桌上的時髦行為。所以,戈爾巴喬夫認為他的自由思想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

維多麗亞介紹說,戈爾巴喬夫最初倡導的主要思想是政府要公開透明。他的名言是“沒有公開性就不會有民主。”

戈爾巴喬夫認為,最應該公開透明的區域是政府一直視為要嚴格保密的兩個“禁區”。第一個“禁區”是國家財務預算,特別是軍事預算。第二個“禁區”是生態環境。戈爾巴喬夫在他的回憶錄中說到,千百萬存款人從未料到,政府為了彌補赤字,一次次非法地從儲蓄銀行挪用人民的資金。人民更不知道國防支出的增長速度,多年來都比國民收入計劃增長數和實際增長數高出 50%至100%。 還有,人民群眾無法想象環境破壞對大自然和人類造成的災難有多大。
儘管突破這兩個“禁區”異常艱難,戈爾巴喬夫還是在蘇共歷史上第一個做到了讓人民有機會獲得與自己相關的全部真相,而不是個別的、精心篩選過的片斷消息。政府透明公開化使一直對政治冷漠,懼怕政治的民眾有了參與政治的熱情,老百姓一下子意識到,原來這些政治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

導遊維多麗亞特別遺憾地提到,戈爾巴喬夫領導的反酗酒運動遭到百姓普遍激烈的反對。

維多麗亞不停地講着,屏幕上不停地放出我們從沒見過的照片,戈爾巴喬夫與家人在一起,戈爾巴喬夫與薩契爾夫人在一起,戈爾巴喬夫夫婦與里根夫婦在一起。還有被我先生後來稱為“震憾”的一張照片,照片表現的是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蘇共保守派政變那天莫斯科街上的情景,葉利欽站在停在莫斯科大街的坦克上,對着幾個屏息靜聽的民眾揮手演講,一個年輕的蘇聯士兵痛苦地雙手捂臉蹲在葉利欽的腿旁。

擊敗政變使葉利欽名聲大震,葉利欽隨即得到人民的熱烈擁護。

1991年6月,葉利欽在全民大選中高票當選為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

維多麗亞最後說,“戈爾巴喬夫雖然不如葉利欽受俄國百姓歡迎,但是,沒有戈爾巴喬夫的努力,俄國就不會有今天的民主制度,我們百姓也不會有今天的自由,我也不會自由地站在這裡演講。你們也不會來俄國旅遊和聽我這個普通人的演講。為這一切,我想我們應該感謝戈爾巴喬夫。”

全場靜了一會,突然爆發起熱烈的掌聲,許多人站起來鼓掌對維多麗亞表示感謝。

散會後,我向維多麗亞問道,“中國官方報紙的記者今年三月份採訪了戈爾巴喬夫,這位記者後來寫出報導,報導的大標題‘戈爾巴喬夫後悔了,搞民主 化是慘痛教訓’。你怎麼看這個報導?”維多麗亞馬上說,“戈爾巴喬夫後悔?!這不可能! 戈爾巴喬夫絕不會後悔,他只是說,‘我在改革上犯有錯誤’,但他從沒有表示過後悔。”
(六)
午餐後的活動是上岸,這天我們在一個叫姚柔斯拉維(Yaroslavl) 的城市靠岸了。

姚柔斯拉維爾市建於12 世紀,有60 萬人口,我們參觀完一個美麗的東正教教堂後導遊便帶着我們去逛小城的公園。公園沒有圍牆,沒有大門,與小城融為一體,公園的一面是望不到邊際的湖,另一面則是與公園一樣美麗的姚柔斯拉維爾小城。公園全時敞開免費向市民開放。公園的正面有兩座巨大的人頭雕塑,一男一女,導遊說這是兩位在衛國戰爭中為保衛小城犧牲的英雄。

孩子們成了這地盤廣大,如畫似景的公園的主要遊客,一群一群踩着輪板的男孩子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當地導遊笑着說,這些孩子們現在正過暑假,他們還能自由兩天,後天就開學了。導遊隨後指着一大片被圈起的地盤說,“市政府計劃在這蓋一座露天音樂廳,很快,城市的居民就能在公園享受音樂了,這些設施都是政府免費提供。”

我們從公園出來後驅車到了市中心。幾天沒看到大城市,大家一看到縱橫交錯的繁華街道,座落有序的歐式樓宇,都興奮不已。導遊大聲告訴大家:“你們有兩個小時的逛街時間,這條街上有城市中最大的貿易市場,有郵局,有網吧,有咖啡店,有百貨商場。千萬不要忘了三點在這集合!” 大家一鬨而散,各自奔向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我和先生直奔貿易市場,想去看看俄國的商品供應情況和商品價格。

貿易市場有足球場那麼大,中間是很大的露天攤位用品市場,圍着這巨大的露天市場則是一個一個的店鋪。我們先在露天市場轉了轉,服裝用品一應俱全。我感興趣的純棉小帆布外套夾克,一件四十美元,幾個俄國女孩子在試穿。走遍露天市場,我們竟沒看到一個中國攤位,也沒看到中國造的服裝或用品。我的一位同游買了一把高檔的看起來名貴的意大利造雨傘給我看,價值二十五美元。

轉完露天市場,我們走近店鋪,各種食品應有盡有,水果品種齊全,各種香腸,肉類食品豐富,黃油製品繁多,都是論公斤賣。我最在意的是基本的食品─麵包的價格,我發現當地麵包價格非常便宜,500 克只有5.5 盧布,合20 美分一公斤,我管這種價錢叫貧民價。我還特別在我最愛的堅果櫃檯觀看很久,惹得站櫃檯的服務員使勁向我推銷各種堅果,他用計算器向我表示價格,而且不停地降價,我最愛吃的榛子最後降到250 盧布一公斤,不到九美元一公斤,比美國6 美元一磅的同類榛子便宜多了。

最後我們終於發現,進口的食品都與美國同價,比如美國進口的各種品牌的土豆片都是美國價,而當地產的同類產品就會便宜一半還多。我發現當地產的凍餃子非常便宜,最便宜的一種一公斤一袋只有15盧布,53 美分一公斤,又是一個貧民價。我還發現了一種貧民價的酸奶,包裝秀美,四小罐連在一起,總共五盧布。俄國沒有銷售稅,百姓收入稅低,社會福利又那麼多,我真奇怪俄國政府自己的開銷從哪來。先生說,“民主制度只能使國家的開銷大大降低,許多龐大的開支都可以省,例如虛假宣傳的宣傳部,毫無作用的文化部,黨辦的各種說謊報紙,網絡警察,共產黨層層機構,各種面子工程,龐大的軍費開支……都不用搞了,這麼多巨大的開支都可以轉用在教育、醫療、交通,以及其他百姓的福利上。這樣下來,政府做到盡職盡責,百姓做到有地位尊嚴,何樂不為?”

在商店裡,先生只觀察煙酒的價錢,他驚奇地發現美國名牌香煙萬寶路在當地只1.5 美元一包,而在美國此煙已經達7 元一包,原來俄國不收煙稅。除了俄國名酒伏特加較貴,酒也都很便宜。先生說,“老毛子都嗜酒如命,什麼東西漲價酒也不敢漲價啊。”

在回船的路上,導遊艾瑞娜說,“我想給大家講個關於我們剛參觀過的教堂的故事。要知道,在斯大林時期,國家中幾乎所有的教堂都被關閉,一多半教堂都被炸毀了。咱們剛才參觀的教堂也被定在要炸毀的教堂之內,為什麼它被保留了下來?因為一個勇敢的東正教徒。這個教徒當時住進了教堂以命抗爭,他說,如果你們要炸毀教堂,就把我一起炸毀吧。 僵持之下,市政府只好上報莫斯科,一個星期後,莫斯科下令逮捕這個教徒。教徒被抓走了,教堂倖存下來,但是,勇敢的教徒卻犧牲了他終生的自由。”

由於船上每天的晚飯都很正規,四道菜每道都需等待,所以晚飯時間我和先生會長時間地討論各種有關俄國的話題。這天晚飯,我告訴先生,維多麗亞不相信戈爾巴喬夫後悔的說法。先生說,“我也不相信,這種官方記者帶着自己被中共扭曲的思維方式和中共的固有觀念和說辭去採訪,從話題的引導,到翻譯的理解,再加上這個附庸記者的另一層主觀理解,最後結論的水分不可估量。一個人理念的轉變不是那麼簡單容易,一個已經清楚確立了民主自由理念的人怎麼能再否定民主自由的價值!?” 我說,“沒錯,中共官方不擇手段的宣傳方式確實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篇報導表達的語彙和思維方式完全不象開明的戈爾巴喬夫的語彙和思維方式,什麼‘穩定是第一位’的,這完全是現今這個僵化獨裁的中共政府的套話說辭。我聽到一個朋友說這個採訪是中共官方偽造的,它把戈爾巴喬夫對葉利欽的不滿變異成對民主的不滿。我根本不在乎這類由官方誤導的謠言,即便戈爾巴喬夫真的後悔了,那也只能說明戈爾巴喬夫思想的局限性。如今,任何人反對民主自由的說辭,都絲毫不能影響俄國的民主進程,也擋不住中國民主的到來。”

8月30 日早上8 點,基洛夫號在一個叫烏格利奇 (Uglich) 的小城靠岸。烏格利奇市是俄羅斯伏爾加河畔上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建於937年。考古發掘證實,幾千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小城幽靜又清潔,一路上樹木鬱鬱蔥蔥,古建築民居隨處可見,小城中還有一座小克里姆林宮。更沒想到的是,這麼小的城市也不乏美麗的東正教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漢高祖就是楚人
2006: 文藝作品中與歷史上的中美合作所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