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徹底掏空國庫,蔣介石當年帶走了多少黃金?
送交者: lesson 2008年07月26日13:13:1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徹底掏空國庫,蔣介石當年帶走了多少黃金? [ 打擊精蠅漢奸買辦 ] 於2008-07-26 16:31:55 上帖 [ 發短信 ] [ 表狀 ] 徹底掏空國庫,蔣介石當年帶走了多少黃金? 新中國建國之開始,國庫緣何空虛?人所共知的原因是老蔣去台灣時帶走了大陸幾乎所有的黃金白銀外匯儲備。 這筆錢有多少呢?大約300多萬兩黃金及兩億美元外幣(帶走的大量的機器設備和海外資產、人才、技術沒有算在內)。按當時價格計算,折合10億多美元。二戰後重建歐洲,美國提供了50億美元。帶來了西歐戰後的繁榮。西歐的人口大約是台灣人口的15倍。也就是說,按人頭算,台灣重建的資金是西歐國家的3倍。比較一下就可知道這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資金。這筆錢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用5.4億中國人的錢來養活1千萬台灣省人,台灣的日子當然容易過了。 這筆錢現在的價值應是多少呢?在美國,50年前一分錢能寄一封信,現在要35分。50年前值一萬的房子現在要賣30多萬。當然,這些只是個例,不能作為一般的算法。比較簡單的算法是假定道瓊斯指數能代表一般的投資回報。那麼,50年前用10億美元平均投入道瓊斯各股,現在的價值是2000多億美元。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請大家注意以下四個要點: 1、國內黃金行業使用的計量標準不是1千克等於10兩,而是1千克等於32兩,每兩折合國際制單位為31.25克;一盎司=28.35克,一噸約合35273盎司; 2、截至2007年中國的官方公布黃金儲備數據為黃金600噸。 3、1949年台灣人口為600餘萬人,至1952年全島人口為800餘萬人。 4、1949年中國大陸地區人口為5億4千萬。 一、蔣逃台到底帶走了多少物資! 以下資料來源《中國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後編(1919-1949)第五章國家壟斷資本第五節官僚資本的崩潰: 自1947年2月,國民政府實行緊急措施方案後,即出現資金逃流海外現象。隨着軍事上的慘敗,逃資更加劇。據1949年3月25日聯合社報道,國民政府的金銀外匯儲備2.75億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過1/3,約0.73億美元的儲備已運台灣,余均存國外。上海解放前夕,蔣介石兩次下令用輪船從上海運走國庫黃金2775358兩、銀元1520萬枚、美元1537萬元、珠寶以及大量外匯,總價值約5億美元。" (可以說,277萬兩的黃金數目確實是當時中國國庫的絕大部分儲備。據後來中國國家檔案館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時,在國庫中只接收了6000多兩的庫存黃金。) 當然還有"在上海解放前的幾個月裡,蔣介石動用軍艦將大批機器設備、布匹等物質向台灣轉移,僅從上海一地就裝走了1500多船。蔣介石還逼迫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委員長孫越崎將一些重要的工廠拆遷運台,將珍藏在南京故宮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宮所藏曆代古玩字畫精品,包括銅器、瓷器、玉器、字畫等1424箱,圖片畫冊1334箱,歷史檔案204箱,合計文物23萬多件全部搶運到台灣。" 另據最近一些資料表明,蔣逃台後繼續鼓吹"繼承中山先生衣缽"等等,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共產黨的妖魔化宣傳,使很多海外華人對共產黨缺乏了解,大量捐款獻金給蔣和台灣當局,這一筆資金在當時當時已經累計達10億美元,還有國民黨官員包括蔣、宋等人在大陸搜刮的財產也有數十億美元,這些構成了當時台灣的經濟底子,為了闡述我的觀點,我取這些財產的價值為10億美元。現在看一下大陸有多少黃金呢?據《我國黃金市場改革的基本歷程》等文史資料記載當時"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黃金儲備只有6000多兩,折合0.1875餘噸,這是大陸的經濟底子。 說到這裡還要引申一個資料,這個資料網絡上廣為流傳。即"武力"寫的論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貨幣統一》,他說以廣東省為例,1950年一年共收兌黃金745.5萬兩。如果按照1千克等於32兩計算我們得出將近233噸黃金的重量,對比我國2007年600噸的黃金儲備來講,1950年一個省就有233噸的儲量這個數字太過驚人,所以這個數據是錯誤的。 現在我們在看蔣帶走的黃金2775358兩,也有人說這不多,蔣某人帶走的是黃金,不是還有金礦麼。那我們看看建國15年來的黃金產量: 中國曆年黃金產量(單位:千克): 年份 年產量 增減(%)累計產量 1949 4,073 - 4 073 1950 6,508 59.78 10,581 1951 6,821 4.81 17,402 1952 6,452 -5.41 23,854 1953 5,440 -15.69 29,294 1954 4,812 -11.54 34,106 1955 4,721 -1.89 38,827 1956 5,511 16.73 44,338 1957 5,541 0.54 49,879 1958 6,885 24.26 56,764 1959 6,590 -4.28 63,354 1960 6,498 -1.40 69,852 1961 3,653 -43.78 73,505 1962 3,653 0.00 77,158 1963 5,024 37.53 82,182 1964 5,868 16.80 88,050 到這裡既1964年,中國大陸才生產黃金88050千克合2817600兩,剛剛超過運到台灣的黃金數量。換句話說就是國民黨拿走了中國大陸15年開採的黃金總量。這還是我國基本安定的15年,開發技術和能力較之以前大為提高,才能得到這個產量。由此可以看出蔣帶走的黃金2775358兩,是何等驚人的數字。所以說"國民黨運走的黃金不算什麼"的人,是極為不負責任的人。 根據國際貨幣金本位制度,貨幣的發行要有一定的準備金,而我國五十年代貨幣幣值不穩定,這對我國的經濟影響極大,究其根本就是黃金儲備量少。而新中國人民政府成立後為了減輕百姓的損失,回收已經成為廢紙的國民黨政府貨幣,這極大的加重了政府的經濟負擔,但體現了一個大國政府的負責。而與之相對的是蔣介石作廢金元卷、法幣等貨幣。在這裡我想對那些對此說三道四的人說一句"閉嘴"。 接下來要說的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 我們看一下《中國統計年鑑》給出的歷年外匯儲備表 年份 外匯儲備(億美元) 1950 1.570 1951 0.450 1952 1.080 1953 0.900 1954 0.880 1955 1.800 1956 1.170 1957 1.230 1958 0.700 1959 1.050 1960 0.460 1961 0.890 1962 0.810 1963 1.190 1964 1.660 1965 1.050 1966 2.110 1968 2.460 1969 4.830 1970 0.880 1971 0.370 1972 2.360 1973 -0.81 1974 0.000 1975 1.830 1976 5.810 1977 9.520 到了1977年也就是建國28年以後,我國才有將近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1949新中國建國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破爛不堪的中國,輕重工業有如白紙一張。這時中國對內要搞發展,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可是沒有錢。對外貿易,當時中國是農業大國,出口主要是靠農產品和少量的礦產資源,就這還要受到美國的封鎖。現在的人已經很難想象當時的困境。即沒錢買原料生產,又沒有可以大量出口創匯的物品。所以新中國政府不得不尋求蘇聯的幫助,有了蘇聯的援助和中國百姓辛勤勞動,我國才一點點的又煥發了生機。 老蔣在大陸所謂的"黃金十年"農業長期停滯不前,工業每年增長6%左右,最高的36年才6。7%,十年工業一共才增長80%。到49年,同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比,輕工業下降30%,重工業下降70%,工業整體下降將近40%,近代工業只占工農業生產總值的10%。老蔣的所謂黃金十年的可憐成績被老蔣基本敗光。 中國1949年時的國民總產值123億多美圓,人口5.4億多,人均23美圓。這樣,中國當時人均國民總產值只有緬甸的55%!!!菲律賓的14%!!! 1949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底子實在太差! 二、新台幣的發行及美國金援 新台幣的前身為台幣,又稱為舊台幣,在1945年5月22日開始發行。當初台幣被定位為一種過渡時期的貨幣,日據政府的台幣與國民政府的台幣一比一兌換。由於當時中國大陸戰後金融狀況不穩定,因此台灣未使用當時通行於中國大陸的法幣、金圓券,另外再發行台幣。但由於1948年上海爆發金融危機,連帶也使舊台幣幣值大幅貶值,造成台灣物價水準急劇上揚。 1949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頒布《台灣省幣制改革方案》和《新台幣發行辦法》,規定:(1)新台幣指定由台灣銀行發行;(2)發行總額以2億元為限;(3)新台幣與美元匯率為5:1;(4)規定40000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限在1949年12月31日前兌換;(5)新台幣以黃金、白銀及外匯為十足準備發行。台灣省政府從大陸過來的黃金中撥出80萬兩作為新台幣準備金,另撥1000萬美元作為進出口貿易運用基金,使新台幣得以維持幣值。台幣改革使通貨膨脹得到緩和,物價上漲有所控制,初步穩住了台灣的貨幣金融體系。 可見蔣介石運往台灣的黃金在1950年代之後發揮了關鍵性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如某些人眼裡、嘴裡的剛夠給幾百萬逃台軍公教人員發工資,給兩百萬逃台軍公教人員發工資,用的是新發行的紙幣--新台幣。),在這些黃金的支持下,一個已經失掉了信譽的政府重新建立了政府信用,可以說,正是這些黃金還有外匯給台灣垂死的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台灣的通貨膨脹率1950年為400%,1951年降至66%,1952年降至23%,1953年降至8.8%,1954年降至2.4%。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也依仗這些黃金作為準備金,發行了新台幣、完成了台灣的經濟轉型,可以說,正是這些從大陸運往台灣的黃金,讓國民黨起死回生,又有機會殘喘。 除了蔣介石從大陸掠奪走的大量黃金、美元、工業設備之外,台灣還有下面這個:日本為侵略中國,20年代將台灣定為一個南進重要基地,從20年代對台灣大量投資,新建了大批機械,化學工業,食品加工、製糖工業也有了迅猛發展。而二戰時期,台灣經濟基本未受戰爭摧毀。1950年台灣國民總產值為12多億美圓,人口830萬,人均國民總產值150多美圓(是大陸人均國民總產值23美圓的6.5倍)!擁有科技人員3萬多人,和大陸的科技人員數相當--來源:美國耶魯大學亞洲經濟研究中心出版叢書之《台灣經濟發展》。 朝鮮戰爭後,美國為遏制新中國勢力的向外擴張,煞費苦心,對台灣的經濟援助50--67年就達41億多美圓: 美國對台援助 50至52年 53至57年 58至62年 63至67年 總計 經援總額 467.8 529.5 502.3 268.9 1768.5 無償贈與 467.4 469.5 341.3 101 1379.5 低息貸款 0 60 161 168 389 軍援總額 48 1178.9 720.4 436.9 2384.2 無償贈與 48 1178.9 720.4 436 2383.3 信貸 0 0 0 0.9 0.9 經援軍援總額 515.8 1708.4 1222.7 705.8 4152.7 (上面還不包括61年美國為處理存貨過多而額外增加無償贈與的4億2260萬美圓物質)。 68年--78年,美國又委託國際金融組織向台灣貸款65億多美圓。 這些就是推動台灣經濟起飛真正的關鍵原因。 三、人民幣的發行 1935年 11月4日,南京政府公布關於幣制改革法令,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為"法幣"1元合英鎊1先令2便士半,由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無限制的買賣外匯。後來法幣在市場流通是不兌現的,南京政府從此把濫發紙幣當成聚斂財政最簡易辦法。結果1948年物價已為1937年6月的600餘萬倍。 1948年8月19日,又以金元券為本位制,"法幣"以及其他地方紙幣停止流通,法幣300元兌換金元券1元,同時加強經濟管制,凍結物價,限定全國物品及勞務價格、按1948年8月19日各地價格,折合金元券出售。金元券發行同樣對人民財富的一場掠奪,據中央銀行統計,至10月底,南京政府收兌黃金165萬兩、白銀900餘萬兩、銀元5300餘萬枚以及美鈔港市數千萬元,合計當時值兩億美元。   金元券只不過是改了名稱的"法幣",它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貶值,更加不得人心。1949年6月20日四川地區出現了28億元金元券兌換1元銀幣的情況。1948年後發行金圓券,一元折合法幣300元。新疆省銀行還發行過面值60億元的巨額紙幣,這些惡性通貨膨脹的紙幣急劇貶值,幾同廢紙。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為了對敵鬥爭、鞏固政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開始發行獨立自主、穩定的貨幣。如陝甘寧邊區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晉綏邊區西北農業銀行,華中地區銀行發行的貨幣、淮南和淮北地方銀行,以及浙東幣等,一般多稱為"抗幣"。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貨幣漸趨統一,1948年12月1日發行人民幣,陸續收回原來各種銀行發行貨幣,進一步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貨幣,禁止金銀、外幣在市場上流通,從而使人民幣成為全國流通的統一貨幣。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京。全國解放後,各大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銀行相繼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區和台灣省外,全國範圍內貨幣已經統一,人民幣成為我國唯一的合*貨幣。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行券別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種;版別共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統一發行人民幣,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民幣對穩定經濟的重大意義關繫到新中國的存亡。為此,人民幣在當時的情況下沒有設準備金,不和黃金白銀掛鈎,也不和美元、英鎊掛鈎,是具有獨立自主性的貨幣體系,對人民老百姓都具有很實在的好處,使我們建立起了自成一體的經濟體系。 53年10元:第二套人民幣紙幣中三珍之一,存世量極少,市場上全新挺版更是少之又少 簽名檔 我悲傷,是因為我太愛我的祖國、太愛我的同胞。“愛國是一種痛”:一種自尋煩惱的痛、一種自作多情的痛、一種不能自拔的痛! 我無法對中國共產黨絕望,因為那是毛澤東創建的黨,那裡還有許多象我的父輩那樣的從硝煙里走出來,至今日夜為國擔憂的黨員;我無法對中國絕望,因為那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即使我的心臟只剩下最後一次跳動,它積壓出來的還是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漿。也許,無法絕望的絕望,就是我的宿命。 回復關係: (跟貼總數:17) 徹底掏空國庫,蔣介石當年帶走了多少黃金? [ 打擊精蠅漢奸買辦 2008-07-26 16:31:55 ] 7213字 [ 6/1068/17 ] 好! [ 123.115.244 2008-07-26 21:45:45 ] 0字 [ 0/0/0 ] 毛澤東,歷史的巨人!毛澤東思想歷久彌新!我就崇拜毛澤東,越來越崇拜,怎麼辦呢? [ 飛躍萬重山 2008-07-26 21:21:04 ] 0字 [ 0/11/0 ] 很好事實勝於雄辯 [ 61.163.113 2008-07-26 21:19:31 ] 0字 [ 0/0/0 ] 先收藏起來,慢慢看! [ 飛躍萬重山 2008-07-26 21:15:49 ] 0字 [ 0/0/0 ] 資料確鑿,台佬有何話說?欠大陸的債 [ 60.12.15 2008-07-26 20:52:07 ] 8字 [ 0/4/0 ] 懷念毛主席!! [ 220.114.44 2008-07-26 20:32:12 ] 7字 [ 0/5/0 ]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當年豈有把國庫交給叛軍的道理?九十二萬兩黃金現存山洞裡。當年全國借的抗日外債全由台灣一省還的。 [ 長撟 2008-07-26 20:27:28 ] 0字 [ 0/13/0 ] 支持樓主 [ 彩99 2008-07-26 20:17:57 ] 0字 [ 0/0/0 ] 好文章! [ 彩雲長在 2008-07-26 19:50:20 ] 0字 [ 0/2/0 ] 蔣介石逃竄台灣後實行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加上現在的永遠進不了發達地區的落後腐朽私有資本金錢民主體制,白白糟蹋了第一桶黃金白銀 [ 58.241.135 2008-07-26 19:46:32 ] 64字 [ 0/11/0 ] 你為什麼不在優越的制度上找原因? [ 124.156.223 2008-07-26 19:34:04 ] 0字 [ 0/4/0 ] 到了1977年也就是建國28年以後,我國才有將近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1949新中國建國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破爛不堪的中國, [ 220.178.159 2008-07-26 19:26:28 ] 253字 [ 0/29/0 ] 台獨:看前言後語還有道理嗎? [ 而今中國我聖人 2008-07-26 19:07:02 ] 0字 [ 0/8/0 ] 看到樓主的簽名檔,敬佩。看到樓主的文章,對比美化蔣的帖子,無奈。懷念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日子。 [ 東風壓倒西風123 2008-07-26 18:33:43 ] 0字 [ 0/4/0 ] 糾個錯:不是1千克=16兩,而是1斤(500克)=16兩。一直找不到解放初期的黃金儲量,想不到在這裡看見了,謝謝! [ 田夜 2008-07-26 18:00:37 ] 0字 [ 0/3/0 ] 很好的文章,有理有據! [ 119.39.254 2008-07-26 17:59:49 ] 0字 [ 0/5/0 ] 好文章,有珍藏價值 [ 眾議員 2008-07-26 17:51:07 ] 0字 [ 0/5/0 ]
0%(0)
0%(0)
  不帶走豈不都讓毛滴蟲搞破鞋用了?  /無內容 - 日共中央 07/26/08 (369)
    故宮的文物若不帶走,文革就都被毛賊毀了  /無內容 - nlk 07/26/08 (416)
      過於無恥, 北京現在沒有故宮嗎?  /無內容 - 香椿樹 07/27/08 (316)
        你這個劣等沙比知道文革全國毀壞多少文物嗎?  /無內容 - nlk 07/27/08 (268)
      確實如此!  /無內容 - daming 07/27/08 (293)
      真是如落應講的是個謊話家華連篇的傢伙。  /無內容 - cvisitor 07/27/08 (289)
      真是如羅應講的是個謊話家華連篇的傢伙。  /無內容 - cvisitor 07/27/08 (399)
        這麼久才認識到“你老哭”謠言大師的偉大,屬於後知後覺  /無內容 - 落英繽紛 07/27/08 (30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妙文欣賞:西醫是一個連屁都不知道是怎
2006: 巴比倫行動 - 以色列空襲伊拉克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