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阳光在多城:百年性情·孙中山的伴侣们
送交者: 阳光在多城 2009年04月26日19:20:03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百年性情·民国·国民党·先行篇 (1) 有网人说:出来混,老婆总是要换的。这话用在历代革命者身上很合适。革命者与同时代的北洋军阀不同。军阀们在婚姻方面大多秉承旧观念,可以纳妾,绝不轻易休妻。袁世凯和元配妻子于氏的关系那么僵,可老袁预备称帝时,于氏还是准备做正宫娘娘的。革命派则受到西方思想的洗礼,主张一夫一妻,不要纳妾。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换老婆了。在正史上,这叫做协议离婚。 【孙中山的妻子们】 孙中山一生有过好几位异性伴侣,可长期以来提起孙夫人,人们总是想到“国母”宋庆龄,虽然他们在一起只有十年。对近代史熟悉一些的,会知道他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她毕竟是孙科的生母。直到很晚才有更多资料披露出来,于是人们知道还有一位陈粹芬女士,在革命最艰苦时期一直陪伴着孙中山。此外他还有至少一位日本妻子(注释1)。 孙中山与卢慕贞是包办婚姻,婚后感情不错,三个子女全部是她生的。他们本是同乡,都是广东香山县人。卢慕贞的父亲卢耀显曾在檀香山经商,可惜早亡,致使卢家由盛转衰。而孙中山的家境本来并不富裕,但后来他大哥孙眉跑到檀香山去闯天下,能够寄一些钱回来,经济条件就大有改善。这样在两家议婚时,基本上是门当户对的。 孙中山的这门婚事由长兄孙眉遥控策划、由孙中山的母亲杨太夫人一手经办。据说孙中山小时候很顽皮,父母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香港去读书,后来又送去了檀香山的孙眉那里。孙中山在檀香山读书成绩很好,但思想也很激进,让孙眉很不放心。这位长兄就想了个办法,让父母给他在老家娶一房媳妇。他天真地希望婚姻能够约束这个弟弟。 1885年正式成亲时,孙中山的名字还是孙文。他年不满20,卢慕贞比他小1岁。卢夫人是位传统女性,有着传统女性的优点和缺点。她心地善良、尊老爱幼、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切以老公为中心,把家里建设成老公的稳定大后方。可是现在人们纷纷认为她和孙文不般配。孙文是个美男子,而她相貌平常。她还裹了小脚,文化又程度不高,特别是没受过西方文化熏陶,难以理解革命,革命成功后也跟不上潮流。 刚结婚那几年,孙文完成了正规的大学教育,并取得了行医执照,但他从未停止过对时局的关注。从1894年给李鸿章上书时起,他的政治生涯算正式开始了。在此后动荡的革命岁月中,卢慕贞受到牵连,带着年幼的孩子东躲西藏,一会儿跑到香港,一会儿跑到檀香山,后来总算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安顿下来。她全力照顾家庭,尽着一位传统妻子的本份。 好不容易熬到了革命成功的1912年,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卢慕贞也带着孩子们来上海与他团聚。当时有一批同盟会会员把卢夫人尊为国母。可是据说卢夫人难以适应民国的新生活,做孙夫人做得相当辛苦,所以当1915年孙中山与她协议离婚时,尽管同盟会很多同志都反对,可是卢夫人却愿意让贤,以便让更合适的人来坐这个位置。30年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 孙中山早年受洗,其后又与各色各样的基督教信徒关系密切,但据可靠证据指出,他本人并不真的信仰基督教(注释2)。倒是卢夫人本来没有信教,在她离婚前夕却在夏威夷成为基督教徒。 孙中山的第二位关系密切的女子陈粹芬,在他的海外革命生涯中多年伴随左右,实际上可能是与孙中山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位女性,在一起将近二十年。由于家谱上把她列为孙的侧室,因此现在很多文章里称她为孙的妾或者侍妾。妾这个概念完全是旧式的,恐怕不但孙中山不会承认,陈粹芬本人也未必中意。最合适的称呼莫如“革命伴侣”,很好地描绘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孙中山一心要开创新中国,旧式婚姻亦在他革命之列。陈粹芬正是因为思想激进,赞同革命,才会追随孙中山的左右,乐意跟着他出生入死。她既会骑马又会打枪,绝非普通的传统女性。 孙中山早在1891年就认识陈粹芬了。那时他与卢慕贞结婚不过七年多,长子孙科才刚出世。从现在公开的照片上看,陈粹芬完全够得上靓妹的标准。她文化程度不高,但这似乎完全没有妨碍他们的结合。孙中山在海外奔波革命,陈粹芬跟在他身边,既是他的同志,也承担着妻子的职责,这样一过就是好多年,直到后来陈粹芬染上肺结核,怕传染,才主动离开了。可是她病好以后也没有与孙中山复合。民国成立后,陈粹芬更加淡出公众视野,远离南京,住到广东孙眉的家里。孙眉以孙家长房的地位,给了她一个侧室身份,卢夫人和儿孙后辈们也认。 不但孙中山的家人对陈粹芬一直敬重,老同盟会员也都知道她,亲切地称她为陈四姑。据说由于她革命成功后不要名不要利,因此得到了老同志们的高度赞扬。不过自民国成立后,她与孙中山的关系就一直被主流宣传机器隐瞒着。在这点上,海峡两岸的步调相当一致。1960年陈粹芬去世,各方面也没有任何表示。直到1986年,她的养女婿孙乾才将她的坟墓迁葬到翠亨村的孙氏家族墓地。李敖在1987年就出版了力作《孙中山研究》,里面专门有一章对陈粹芬进行详细考证,可那本著作在当时的传播也是有限的。 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主流观念再次发生重大变化,伟人们的一生里多几个女人不但不是坏事,似乎反而是好事。于是乎,陈粹芬的形象终于重见天日。2007年国内推出了一部主旋律电影《夜·明》,就是讲述孙中山与陈粹芬之间的爱情故事,片中的名言是:“因为爱,我选择离开”。 孙中山未被正史承认的妻子尚不止陈粹芬一人。李敖在《孙中山研究》书中指出了他还有一位“樱花夫人”。这事最早是日本共同社报道出来的。日本的一位老教授久保田先生经过研究,认为孙中山1901年在横滨避祸时,藏匿在时遇到了一位日本商人的家中,就认识了这家的女儿。当时孙中山36岁,而日本女孩只有14-15岁,还在上中学。孙向女孩的父母求婚,遭到女方父母拒绝,于是他直接向女孩求婚,获得成功。两人在横滨举行了简短的结婚仪式(注释3)。这一段婚姻只持续了几年,两人聚多离少,可是也产生了一个女儿。 据考证,这位日本夫人的名字叫做大月薰,而他们的女儿后来送给另一个家庭抚养,名叫宫川富美子。大月薰后来又结了两次婚。她在1970年去世,享年82岁。这段婚姻的知情人极少。无论是大月薰还是女儿宫川富美子,考虑到孙中山的巨大声望,多年来都没有声张此事。等事情见报时,宫川富美子也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了。李敖先生议论说:主持正义的历史家们应该让“国父入土,国母出土”,在历史上加入她们“伟大的名字”。 有一点需要指出,即使到了现在,中文文献里对孙中山以及早期的反清革命者们的一些事迹仍是隐讳的。在日本可以找到关于他们的更全面的资料,但不为中文读者所知。据说孙中山在日本时有不少绯闻,也不止一次光顾妓院。著名网人林思云曾抖出更多的猛料。据林思云从日本的资料上了解,孙中山在日本还有一位情人名叫浅田春,早逝。后来孙中山与宋蔼龄也有过同居关系。在大陆和台湾,一直都说宋蔼龄是孙中山的英文秘书,而在日本的记载完全不同,直言他们的情人关系。民国成立后,到二次革命时,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住在友人梅屋庄吉家里,又看中了梅屋的女儿梅子,曾向他求婚。但梅子拒绝了他,因为她看到孙的身边还有一位宋蔼龄。再后来,宋庆龄从美国学成归来,孙中山见到宋庆龄,一下子就堕入情网。宋蔼龄敌不过妹妹,便主动退出。陈其美把宋蔼龄介绍给了孔祥熙,陈其美也是出席孙中山、宋庆龄婚礼的惟一一位来自中国方面的代表,因为其他的老同志都十分反对孙、宋的结合。这些记载散见于日本方面的资料,林思云说:“仅供参考,信不信由你”。 宋庆龄可能是孙中山一生最爱的女子。据友人梅屋庄吉的夫人回忆说,孙中山曾说过,“我自从遇到庆龄,才知道什么叫爱”,“只要和她结婚,哪怕是明天死了我也不后悔”。他们之间的故事,官方版本大家耳熟能详,这里不再重复了。以后讲到宋氏家族时,还会再说宋庆龄。 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很早就离开家乡去檀香山做生意。他后来在那里发了财,被当地人称作“茂宜王”。但后来他把财产几乎全部拿出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自己搞得倾家荡产。孙眉一开始何以能够在海外做得这么成功呢?他可能是走了一条捷径。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推测,她的伯祖父很可能与当地的一位“公主”结了婚。孙眉16岁出国闯天下,年纪轻轻就在夏威夷的茂宜岛拥有上千亩牧场,如果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孙穗芳后来几次去茂宜岛探访,确信孙眉的确与当地土著人结过婚,并留有后代。孙眉在25岁时返回广东老家,又娶了谭氏为妻(注释4)。
0%(0)
0%(0)
      这点我同意。孙中山力倡共和,推翻帝制的功劳应肯定。  /无内容 - fann 04/29/09 (238)
      倒不是气愤,只是觉得跟好友之女成亲有违当时的常理。  /无内容 - fann 04/29/09 (226)
  几条注释 - 阳光在多城 04/26/09 (344)
    陈粹芬的照片 - 阳光在多城 04/26/09 (434)
      继续贴照片陈翠芬 - 阳光在多城 04/26/09 (355)
        更多照片--卢慕贞 等 - 阳光在多城 04/26/09 (343)
          原来只知道孙科,没想到孙文还有如此多的子女。 - 阿唐 04/27/09 (287)
            这些革命者总让我想起教父里面的 Michael - 阳光在多城 04/27/09 (20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zt:邓小平留下的遗产:对中国的责任 我
2007: ZT:美国女兵林奇国会作证指责五角大楼
2006: “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政治思想 [ 作
2006: 《田中奏折》研究新动态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