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落基山人: 從大歷史看慈禧太后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09年10月10日18:44:0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從大歷史看慈禧太后

 

 

在清末,戊戌變法被鎮壓之後,一群駐京外國使節的夫人,來到頤和園,她們花枝招展,一起來奉迎一個保養得很好的老女人,稱她是中國的女皇。

 

在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女人真正當上了女皇,一個是唐代女皇武則天,一個是垂簾聽政的清代慈禧太后,也就是那群使節夫人們所奉迎的那個保養得很好的老女人。中國人歷來重男輕女,所以女王或女皇也沒有英國那麼多。其實中國的後宮中,歷來都不乏有才幹的女子。如漢代劉邦的呂后,漢文帝的皇后,隋文帝楊堅的皇后,明太祖的馬皇后,都非一般女子。

 

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出來執掌清朝大權的時候,只有27歲。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非常年輕。那麼,看慈禧太后,為什麼要從大歷史才看得清呢?因為慈禧幸運又不幸地身處於清末的那個大變動的時代,而且實際統治了中國長達48年。慈禧死後三年,歷經267年的清朝覆滅了。在她身後,對於她在歷史上的功與過,也是歷來爭議最大的。

 

 

慈禧太后的重要性,從下列事實就可以看清。慈禧太后決策了很多在中國近代史上頂級的一些事件,包括清末的洋務運動,包括北洋海軍的建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現代海軍,包括戊戌變法,包括左宗棠收復新疆,包括立憲運動,包括建立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這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新式陸軍;當然慈禧也經歷了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8國聯軍的入侵,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看看,讓一個女人去經歷這麼多大男人都會疲於應付,勞心勞力的事,我們這些男人應該有些汗顏。

 

現在的問題是,慈禧太后,在當時有政治決策能力嗎?另外,她有政治才能嗎?這是很多人在爭議的地方。因為只有有決策能力,才會對歷史事件的發生和結局負責,一個傀儡,可以不必擔什麼歷史和政治責任,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慈禧太后既被稱為女皇,肯定有政治決策能力,也就是有權力,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因此她就要對她所參與決策的政治歷史事件負責,也就是說,好的,她要分享功勞,壞的,她要承擔罪過。再看看清末那風起雲湧的一代人物,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這些人都非一般人,可他們都甘願被慈禧太后所駕馭,能說慈禧沒有政治才能嗎?至少慈禧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權術是夠用的。尤其是張之洞,是慈禧太后欽點的探花郎。

 

  

關鍵是慈禧的決策能力在當時處於大變局的中國起着什麼樣的作用。應該說,慈禧有着如30年前鄧小平一樣的機遇與需要,因為他們都處於歷史開始變革的時代。但有所不同的是,鄧小平是自身有雄才大略的人,他一個人就很主動地推動歷史的發展與進步,當然也同時適應時勢的發展。而慈禧卻沒有這樣的雄才大略,她多少是有一些被動,即使她也能很快適應歷史的發展,搞了很多,也很大的改革,但她多少是被推着走的,她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權力,平衡整個清帝國的運作,避免讓這艘大船翻船。

 

因此,在那段歷史年代,我們會看到,慈禧一會兒身子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一邊。她是在盡力平衡。當然,我們看鄧小平的身影有時也會像看慈禧一樣,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在那邊,因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他們都需要平衡國家的運作。

 

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這艘大船翻了,就很難辦了。而且對於慈禧來說,她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比鄧小平還要兇險一些,鄧畢竟有毛的軍事強國的底子作保護,而慈禧

當時面對的是列強的隨時的入侵與干涉。

 

對於慈禧,我們要首先了解,她當時是以何種姿態和方法來應對歷史的變化的?

 

還是讓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大的歷史環境。當時的大環境就是李鴻章所說的,中國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即,洋人從地球那面來了。這些洋人,武力強,又有文化,是一些既野蠻,又文明的人。這是中國人從來沒見過的。而且,那個時候,大清國已經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都輸得一乾二淨,打洋人那是肯定打不過了,那麼,如何應對這些難以對付的洋人和局面呢?當然,唯一一條路就是富國強兵。於是,很多人開始提議大清國,必須要辦洋務,把洋人那些招數都學過來,以夷制夷。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搞改革開放,不改革開放,一定亡國滅種。面對這樣困難複雜的局面,慈禧太后最後決策,辦洋務,搞改革開放,雖然她多少也是有些被動,但她畢竟是看清楚了。

 

這改革開放從兩方面進行,就是富國強兵,富國,就是要辦洋務,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搞經濟建設。於是李鴻章他們在慈禧的支持下,開始向外國派小留學生,前後派了十幾批。引進西方技術和大量的西方技術人才,開煤礦,開鐵礦,開鐵廠,造機器,開造船廠,開銀行,辦新式大學、中學,小學,新式圖書館,等等。於是,中國有了開灤煤礦,有了大冶鐵礦,也有了大冶煉鐵廠,有了上海的江南造船廠,福州的造船廠,也有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等等。經濟體制在那個時候,有官辦,就是現在的國有企業,國有經濟,還有官督商辦,就是現在的股份制,還有上海等的外資企業等等。

 

清代的洋務運動,從現象上看,總體感覺上跟中國現代的30年前的改革開放差不多。

 

 

而強兵,就是搞軍事改革。主要是建立近代海軍。派留學生去歐洲學軍事,學海軍。化錢買軍艦。為了這個北洋海軍,慈禧先後撥款達近3000萬倆白銀,為中國建立了一支世界排名第六的現代海軍。後來慈禧為了給自己做個壽,建頤和園,挪用了海軍軍費大概30萬倆,也就是拿個1%的回扣吧,跟現在的貪官比起來,那是小意思。慈禧貪污了30萬倆,給我們後人留下了著名的北京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現在這個園子,還在為國家掙錢掙名,已經掙了60年門票錢了。

 

後來,因為甲午戰爭,中國打敗了,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可筆者認為,甲午戰爭,中國不是敗在海軍,而是敗於陸軍。大東溝海戰,北洋艦隊並沒有全軍覆滅,日本艦隊也損傷很大。應該說,打的還算英勇,結果也可以接受。可陸軍不行。日本陸軍先是把清軍趕出朝鮮,然後占領遼東半島,又分兵從山東登陸,從北線和南線直逼天津和山海關,中國陸軍是千里潰退,一敗塗地。清政府這個時候,再打下去,日軍就要打進北京城了,於是只好與日本人談判。

 

甲午戰敗,有兩個結果,一個,以前只是經濟體制改革和海軍軍事改革,現在開始了政治體制改革,即戊戌變法;軍事上開始了陸軍的軍事改革,慈禧一邊讓光緒皇帝在北京開始搞戊戌變法,搞政治體制改革,一邊命令在朝鮮練兵有方的袁世凱在天津的小站,主練中國的新式陸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這個北洋軍很厲害,後來的辛亥革命的革命軍打不過老袁的北洋軍,於是只好請老袁反水,條件是袁當中華民國的大總統。這是後話。

 

當然大家都知道,戊戌變法這個政治體制改革後來搞不下去了,為什麼?因為要改革政府,裁汰衙門和官員,觸犯了很多官員的切身利益。遭到了大多數官員的反對,他們成群結隊地去慈禧哪裡告狀,最後,慈禧也只好將改革的官員抓起來,砍頭,光緒也軟禁起來。這很像趙紫陽、朱鎔基當年的政治改革,最後也改不下去了,草草收場了事。慈禧的政治體制改革以失敗告終。這與中國現在的情況也很相近,中國政府現在也不太敢搞政治體制改革,太複雜,阻力太大。不是有句話嗎,叫反腐敗,亡黨,不反腐敗,亡國。反腐敗,立即死亡,不反腐敗,慢性死亡。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好不動。

 

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出,慈禧太后,還是一個很開明的領導人,雖然她有些被動,但她還是有相當的洞察力的,她也看得很清楚,不改革是沒有出路的。而當時,大清朝畢竟在慈禧的當政下,開始了各方面的改革,在經濟上,文化上,軍事上都有了長足進步。當然,政治家,都懂權術,也都心狠手辣的,什麼手段都有,不足為奇。

 

我們的結語是,大清朝如果繼續深化改革,繼續辦洋務,加上後來開始的君主立憲,中國如果循序漸進的話,如果沒有後來孫文他們的革命,打斷了這勢頭很好的改革的話,今天的中國也許就早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沒有了後來的軍閥混戰,沒有了國共內戰,主要是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中國應該是另一番天地了。

 

慈禧一生中還幹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是收復新疆。

 

有人說,收復新疆是左宗棠干的。可是,沒有慈禧的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支持,左是什麼都幹不成。就說錢吧,進軍大西北,打的就是錢。筆者也很奇怪,以大清朝當時的國力,竟然還能支撐這樣一場戰爭,真是奇蹟。當時是全國支持左的大軍,費用大概花了4000萬兩白銀,可以再搞一個北洋海軍還有富餘。基本是一個兵,要10個民夫送給養。這跟淮河戰役後,陳毅說的一句話是相似的,陳說,淮河戰役是山東的老鄉用小車推出來的。

 

如果大清朝當時不收復新疆,我們現在中國的版圖就要少三分之一的領土。左宗棠有功,慈禧當然也有大功於民族。

 

還有一件事是,1900年,慈禧發飆,竟敢向西方8國同時宣戰。這大概是大清朝最勇敢的一次反對帝國主義的行為。慈禧是勇氣可嘉,但有點腦袋進水了,也許是上了義和團的當。英法兩國尚且打不過,何況8國?而且,當時,沒有毛主席在,一點勝算都沒有。想想,當年英法聯軍進軍北京的時候,只有2萬人,清軍有10萬人,還有精銳的蒙古騎兵。那個時候,清軍雖然是使用冷兵器,大刀長矛弓箭什麼的,可英法聯軍,也就是前膛炮,前膛的火燧槍,裝炮彈和子彈都很慢,威力有限。清軍如果有毛主席指揮,用游擊戰,運動戰的方法,英法聯軍絕對打不到北京。

 

還有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慈禧是賣國賊嗎?回答是,當然不是。

 

慈禧太后,是清代家天下的太后,也就是說,她掌權的,和保護的江山,是他們滿族人的江山,也是愛新覺羅的江山,當然也是我們漢人的江山,雖然慈禧本人是姓紐古祿氏。祖宗的江山她願意在她手中丟掉嗎?當然不願意,否則她就無法進入宗族的墓地。因此,從意願來說,慈禧肯定不是賣國賊。

 

但也許有人說,主觀不情願,不等於客觀不賣國,也就是說,你不願意賣國,可也只好買了,這也算賣國賊。如果照這樣說的話,那中國的賣國賊可多了去了,李鴻章肯定是一個,賣了台灣了嘛;後來,張學良丟了東北,當然也是賣國賊;後來的外蒙古,也被賣了,賣的人,據說,前有蔣介石,後有毛澤東;再後來,1962年,中國打贏對印度的反擊戰,可是主動後撤,被印度人實際控制了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賣國賊當然是毛;再後來,中越兩山之戰,中國的法卡山在後來的中越談判中,也被丟了,誰是賣國賊?再後來,中蘇邊境劃分,江東64屯是永遠回不來了,賣國賊當然是有人在的。

 

看來,中國是產生賣國賊的大國。這好像有些不能成立。也就是說,以結果論是否是賣國賊也有問題。看來真正的賣國賊應該是既有動機,也有結果才行。像我們這些小子民,即便有動機賣國,可是肯定是賣不成的,我們不掌握國,拿什麼賣?沒有結果,也不是賣國賊。以這一標準看,慈禧不是賣國賊,她應該沒有動機。

 

 

大清朝後來亡了,但大清朝的貢獻有多大呢?想一想,中國,在清代的時候,達到版圖最大。蒙古的元代根本不算中國,人家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中國的元,只是蒙古的四個分帝國的一個而已,而且,蒙古人根本沒有漢化,官方語言是蒙古語。後來蒙古人只是被朱元璋趕回草原回老家去了。

 

清朝的滿族,也是異族,但他最後徹底漢化了,都說漢語了,人都融合在漢民族裡了。很多人都曾喊過什麼反清復明的口號,可是如果真的反清復明的話,我們就沒有西藏,沒有新疆,沒有內蒙古,當然也沒有外蒙古,沒有東北的大部分,我們就只有我們現在國土的2分之一不到。清朝為中國帶進來大量的國土,雖然清後期,喪失了一些國土,但帶進來的還是大多數,功遠遠大於過。這是我們在評價滿人,評價清代的時候,要很清楚的。而後來外蒙古的失去,還是我們自己的過失,與滿人無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楊尚昆披露廬山會議毛澤東批彭德懷真相
2008: 彭德懷上毛澤東萬言書
2007: 四體液說的興衰史 (ZT)
2007: 悲劇人物宋慶齡
2006: 蟲洞: 旅行家的天堂還是探險者的地獄?
2006: 時間旅行: 科學還是幻想?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