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艾薩克·牛頓
送交者: sign 2010年01月11日17:52:0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牛頓

 

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王之渙寫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然而吹奏羌笛的羌人,在王之渙寫下這首詩三百多年後,就在玉門關內的陝西寧夏一帶建立了西夏王國,而且,在西夏王國建立六百年後,西夏國王李元昊的後裔党項族的李自成(與居住在5.12大地震的汶川羌族自治區內的羌族是同一族)率領大軍從內陸省份浩浩蕩蕩地向着大海之濱的北京城進軍,那一年(1643年),在北京以西一萬二千公里的英國,艾薩克·牛頓出生了。這個時間,大清的皇太極突然去世,十四歲的順治皇帝即位,當上了攝政王的多爾袞在山海關與吳三桂對峙。

 

這個時候的西方國家,瓦特的蒸汽機還沒有發明出來,西方的工業大革命還沒有開始,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的物質經濟生活水平遠不如在亞洲東方的大明帝國,普通民眾的生活更是如此,但是西方世界的理論科學水平也遠遠超過了在亞洲東方的大明帝國,而且這種理論科學(物理數學化學等等在理論方面的探索)的發展,從文藝復興開始也從未中斷過,哪怕是拿破崙戰爭與巴黎公社的起義,也沒能中斷過西方科學的發展。也許這是因為酷愛裸體油畫的文藝復興運動也引發了人們追着觀看這個世界和宇宙的裸體(本質)。這個時候的西方世界是追求發現的時代,而非當代中國這個追求竭力掩蓋的世界(國家公務員包括政治局常委的私有財產被獨裁權力所竭力掩蓋)。

 

牛頓說:“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發現比尋常更為美麗的貝殼而沾沾自喜。”但是他又說:“你若想獲得知識,你該下苦功;你若想獲得食物,你該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樂,你也該下苦功,因為辛苦是獲得一切的定律。”“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韌的毅力。”“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後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似乎牛頓所說的苦力的堅持與堅韌的毅力,對於牛頓來說只是在海邊玩耍那樣的輕鬆愉悅。當牛頓稀里糊塗地把懷錶當作雞蛋放在鍋里煮了幾十分鐘的時候,當牛頓的朋友獨自把晚餐吃完而牛頓從實驗室回來看見殘羹冷炙以為自己己經吃過了時候,其實牛頓是深深地沉浸於在海邊玩耍搜尋美麗貝殼的愉悅之中。或許,對於世界本質的思索與探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件興奮的事情。(在當今中國,如果有中國的科學家這樣在海邊玩耍,從國務院到大老闆都是不會給他們錢的,他們得自己拉幫結派爭取經費或東拼西湊寫些SCI論文才可以過上體面一些的生活)

 

牛頓說:“我的成就,當歸功於精微的思索。”牛頓用他的精微思索,發明了微積分,還用他的精微的思索,用三稜鏡發現了色散定律(白光是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由此又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奠定了現代大型光學天文望遠鏡的基礎。同時,牛頓又用他的精微的思索,總結了伽利略、開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而且牛頓的上百萬字的神學著作,也飽含了他的精微思索。

 

27歲時出任劍橋大學教授起,牛頓就沉湎於鍊金術和神學。在牛頓遺留下的手稿中,有關鍊金術的內容約有65萬字之多,而神學內容的有 150萬字之多。即使是在他寫作《原理》和《光學》的時候,他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鍊金術和神學上。

 

終生未娶而勤於思考的牛頓,據說同樣工於心計,而且他把他的工於心計用於了他的另一個名言:“你該將名譽作為你最高人格的標誌。”

 

據研究,牛頓編造了蘋果落地的故事,與胡克爭執,要獨吞萬有引力的成果。牛頓和胡克之間的梁子,不僅表現在萬有引力定律的爭議上,最早表現在胡克對牛頓的光的微粒說有不同的看法,因為胡克對光的本質是站在波動說一邊的。1673年,年輕的牛頓向皇家學會遞交了他關於光的一篇論文,後來他又遞交過第二篇論文,這些論文受到老先生胡克的批評,並且說論文的一些觀點是抄襲他的。這使牛頓無比憤怒,雖經皇家學會調解,牛頓的怒氣未消,於16752月向胡克寫了一封回信。信中說:“如果我比笛卡爾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許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牛頓的謙虛精神,而攻擊牛頓者認為,這其實是他對胡克的一種諷刺和蔑視,完全不是人們望文生義的那回事。牛頓根本沒把胡克和笛卡爾看作巨人一樣尊敬,牛頓也沒有攀登他們所搭的梯子,他說自己站在比梯子更高的巨人肩膀上,顯然這句話是對胡克的人身攻擊——胡克身材矮小。他們認為,牛頓的《光學》著作所以在1704年出版,就是因為牛頓為了等胡克去世後才敢出版他的書。

 

牛頓獨占了萬有引力的成果後,還不足以解除對胡克的恨,當他於170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就下令在皇家學會除去所有的胡克的肖像。所以當時英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中就是胡克的肖像沒有留傳下來。

 

另外,還有研究指出,牛頓剽竊和盜版了天文學家弗拉姆斯蒂德對月球觀測數據。其時牛頓已是皇家學會主席,在索取資料的時候經常對弗拉姆斯蒂德的工作指指點點,有時還利用自己的高位來羞辱這位可敬的天文學家。這大大激怒了這位天文學家。到1700年之後,他們之間就再沒有通信了。牛頓獲得了弗拉姆斯蒂德的資料,並且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引用了這些資料,由於他們之間的矛盾,在《原理》的第二版出版時(1713年)他將弗拉姆斯蒂德的名字刪去了。

 

牛頓所做的一件不道德的事是,他們未經弗拉姆斯蒂德的同意,私自在1712年出版了弗拉姆斯蒂德以畢生精力得到的觀測星圖,共印刷了400冊,並且把其中的300冊回送給弗拉姆斯蒂德。弗拉姆斯蒂德看着這些充滿錯誤的資料,並且根據牛頓和哈雷理論的需要刪改過的印刷品,很生氣地把它們全部焚毀了。

 

牛頓為了獲取弗拉姆斯蒂德的觀測資料,軟硬兼施,牛頓以天文台是皇家學會的下屬單位,觀測結果應當屬他這位皇家學會主席來支配,這樣來以勢壓人。可是皇家學會根本上沒有供給弗拉姆斯蒂德足夠的經費,一切設備都是他自籌來的。弗拉姆斯蒂德的憤怒可以從他給一位朋友(Abraham Sharp)的信中看出:“我和主席(牛頓)的另一個爭執是,他形成了一個陰謀,想攫取我的儀器,而送我一個委員會,其中僅有他自己和兩位物理學家。主席熱度很高並且過分下作。我預先告訴他,別動我的東西。。。”

 

最初,牛頓和弗拉姆斯蒂德是經常通信的,但是,弗拉姆斯蒂德很快開始討厭牛頓使用他的材料來檢驗自己的月球理論。” 攻擊牛頓的人認為,如果弗拉姆斯蒂德是一位觀測和歸納的巨人的話,牛頓確實是一位踩着這位巨人肩膀爬上去的大人物。

 

關於牛頓與萊布尼茲關於微積分首創權的爭議,已經有許多著作敘述過,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根據這些敘述,在他的《時間簡史》中也說:“ 他(牛頓)和德國哲學家高特夫瑞德•萊布尼茲之間發生了更嚴重的爭吵。萊布尼茲和牛頓各自獨立地發展了叫做微積分的數學分支,它是大部分近代物理的基礎。 雖然現在我們知道,牛頓發現微積分要比萊布尼茲早若干年,可是他很晚才出版他的著作。隨着關於誰是第一個發現者的嚴重爭吵的發生,科學家們激烈地為雙方作辯護。。。”

 

1711 34日,倫敦皇家學會的秘書斯洛( Hans Sloane)收到萊布尼茲寄來的一封信,信中抱怨其成員開爾(John Keill)指責萊布尼茲把牛頓的微積分改變了少量的符號,偽裝為自己的原創發表,並且聲明這不是事實,要求學會給以公正的裁決。這一狀告正好告到了牛頓手上,恰好給了當時作為皇家學會主席的牛頓以售其奸的機會。後來,由於牛頓的導演和親自出馬、匿名運作,形成勢不兩立的兩派。以英國為一派包括英國著名數學家泰勒和麥克勞林都認為萊布尼茲是抄襲者。另一派是歐洲大陸的數學家,包括著名數學家約翰•伯努利等為一派認為牛頓是抄襲者。爭論雙方停止學了術交流,不僅影響了數學的正常發展,也波及整個自然科學領域,以致發展到英德兩國之間的政治摩擦。

 

有人說,牛頓在以上所列舉的三樁公案中道德低下的表現並不是偶然的。牛頓是一個遺腹子,出生不久,母親改嫁,由外祖母撫養,從小沒爹也沒娘,據此推斷,他一定是心理受到嚴重扭曲、孤寂、好鬥。

  

牛頓的晚年迷戀於多賺錢上。曾有人推薦牛頓去擔任倫敦的一所貴族的上流學校的校長,他回信說“每年不過是200英鎊,還得每天關在倫敦不出去”為理由回絕了。1696年他離開劍橋出任造幣廠督辦,1699年出任造幣廠廠長,他如願以償,從此他在科學上便無所作為了。

 

1727320,偉大的艾薩克·牛頓,這位比康熙皇帝早出生十一年的科學家,在康熙駕崩並埋葬在北京十三陵之後的第五年,也在倫敦逝世了,同其他很多傑出的英國人一樣,他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閒論當年右派與如今下崗職工的處境分別
2009: 毛澤東為什麼“感謝日本侵略”?
2008: 民間評選的年度十大新聞
2008: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緣何失利zt
2007: 【《中國之路》2007年元旦社論】讓左派
2007: The Story of the Rosetta Stone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