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落基山人:項羽與劉邦的不同想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送交者: 落基山人 2010年05月05日10:59:0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項羽與劉邦的不同想法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我們都很熟悉中國象棋,有楚河漢界,給人的印象是項羽的地盤與劉邦的地盤是相對的,是隔着一條楚河漢界的,兩個人也是各自帶領各自的政治軍事集團在較量,在爭天下。結果是項羽爭天下失敗了,劉邦成功了。這是我們對秦漢之交這段歷史的最一般性的解讀。在這種解讀中,我們都認為無論項羽還是劉邦都是在爭天下,都是在爭當那個皇帝與天子的地位。


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讀一讀那段歷史的話,我們會發現,好像不是那個樣子。劉邦的確是在爭天下,而項羽好像不是,他只是在自衛而已。


為什麼會是這樣,項羽真的僅僅是自衛嗎?項羽為什麼不想爭天下呢?我們有什麼憑據呢?而項羽與劉邦對天下的不同的態度是否對中國後來的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呢?還有一個疑問是如何解讀那個著名的鴻門宴呢?項羽在絕對優勢下為什麼要放走劉邦?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要回到當時的歷史現狀中來看,才能看的真切。在陳勝吳廣開始起義的時候,原楚國的貴族項梁也開始起兵,而那個混混亭長劉邦很快也從逃亡狀態回到家鄉沛縣起兵。後來,仗是越打越大,秦軍的主力纏住了項羽,劉邦趁機先進了關中。只是,劉邦明白,諸多的起義隊伍中,還是項羽的實力最強,因此,劉邦進了秦國的首都咸陽也只能是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因為劉邦還是聽了張良的話,不敢得罪項羽,將財物和婦女都留給了霸主項羽。


這個時候,應該說,秦帝國就亡了,因為秦軍的主力已經被項羽消滅了,秦國的國都也被占領,後來咸陽還被項羽一把火燒掉了。那麼,這個時候一個關鍵的問題就出現了,就是秦帝國國既然已經亡了,那麼這個新的天下應該採用什麼制度來管理或來統治呢?擺在人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個是分封制,一個這郡縣制。


從西周以來,天下就是按分封制來管理的,就是周天子分封天下,有了很多的同姓王。可是,500年過去後,周天子失去了自己的封地,被迫遷都到洛陽,元氣大傷,不能約束諸侯,因此就開始了各個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的春秋戰國時代,打到最後,一個被人看不起的邊緣國家秦國取勝,建立了秦帝國。在草建秦帝國時,當時秦始皇還問手下的人,說,我們秦帝國到底採用什麼樣的制度來統治天下呢?很多人說應該效法西周制度,還要用分封天下的辦法來治理帝國,可是那個丞相李斯說,不可,因為如果我們還用分封制的話,那過不了多久,500年吧,那各個諸侯國還會如同春秋戰國時代一樣會打起來,那我們秦帝國如何萬代保有帝國的統治呢?

秦始皇一聽,就贊同了李斯的觀點,於是,秦帝國就採用了郡縣制的辦法治理天下。秦始皇說自己是始皇,意思就是自己是第一個,然後要有二世,三世,以致萬世。


可歷史給秦始皇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如果秦始皇真的用分封制統治天下的話,500年的和平沒有問題,可是為了萬世,秦始皇採用了郡縣制,結果是15年就亡國了。


因此,到項羽他們滅了秦帝國後,也面臨如秦始皇一樣的問題,就是,是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來治理國家呢?從秦帝國的實踐來看,用郡縣制肯定是不行了,因為秦帝國15年就亡了。很多人解讀秦帝國為什麼那麼快就滅亡了的原因,一般都歸結到秦帝國的法律太嚴,這只是看到了枝節,而沒有看到本質。


秦帝國滅亡如此之迅速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郡縣制。如果秦始皇採用分封制的話,大封同姓王,那些的諸侯國,可以震撫一方,因為與秦天子是親戚,中央一旦有事,這些同姓王都可以來援助,各個諸侯國之間也可以彼此制衡,天子與諸侯的關係形成了禮,也就是那個被孔子念念不忘的周禮。這個分封制可以傳至千年,如同周代一樣,周代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長壽的一個朝代,西周東周加一起,幾乎就有1千年。可是,秦帝國採用了郡縣制,得罪了許多的貴族與將士,因為這些的將士打仗立功滅六國,本來以為可以得到許多的好處,但是,秦始皇來了個郡縣制,郡縣制的特點是,秦始皇一家獨大,貴族和將士都沒有封地,中央派官員去各地上任,有任期,不世襲,只有俸祿而已。郡縣制其實是一個非常自私的制度,因為只有皇帝一家一姓獨大,可以世襲,而其他的人,都沒有得到應用的封賞與封地,也不能世襲,所以秦國的貴族與將士們心中非常的不滿。我們從後來秦軍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因為秦軍是虎狼之師,打遍天下無敵手,秦軍的戰鬥力為何會下降的如此之快,不過是剛剛過了1011年而已,怎麼會連一個小小的項羽都打不過了呢?就如同新中國在1950年還能與美軍打,可到了1960年代就不能與印度打了嗎?就會敗給那個印度嗎?肯定不會。原因是,秦國的將領很明白,打敗了項羽又如何呢?秦帝國也不會有什麼封賞,那誰還會拼命保護這個無情無義的秦帝國呢?


各地的官員也是同樣的心思,不過是替人家秦國一家,即那個皇帝鎮守四方和賣命而已,而我這個縣令得到什麼好處了呢?不過是有一個小小的俸祿而已,沒有封地,也不能世襲,我何必為老秦家或姬姓人家賣命呢?


這就是秦帝國表面上看似強大,一下子就垮了的最主要原因。因為郡縣製得罪了所有的文官和武將,沒有人給你賣命了。秦法的嚴苛不過是秦國沒有變通的能力,將秦國自己的國內法運用到成了國際法而已。國內法適用秦國自己,但不適用其他的六國。


項羽那個時候,還是很明白的,就是秦帝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採用了郡縣制。所以,項羽在當上了西楚霸王之後,沒有採用郡縣制,而是開始大封天下,將劉邦封為漢王,鎮守漢中。只是,這個時候的項羽也是有問題的,他並不是天子,他僅僅是一個西楚霸王,即相當於春秋戰國諸侯中的一霸而已,他項羽不是周天子。而且,他所封的王,幾乎都是異姓王,而不是同姓王。項羽想要分封制,但他又不是天子,按說他沒有權力進行分封,可他又分封了,但又封的是異姓王。這些異姓王根本不可能忠於他項羽,那問題就非常的大了。所以後來項羽就呆在彭城那個地方不動了,等着那個漢王劉邦東進來與其爭鋒。


劉邦本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志向,當個漢王也不錯,總是比那個亭長要強的多了。可是,劉邦手下的人大多是江蘇北部的人,四川的漢中離開家鄉太遠了,因此很多的軍官開始了逃亡,可見那個時候家鄉觀念還是很強的。韓信也跑了。甚至蕭何追韓信,可底下的人報告說,蕭何也跑了,劉邦很悲傷,但也信以為真。可見,那個時候逃亡已經成風了。劉邦的主要謀士們,如蕭何,張良他們都認識到,必須出漢中東進,與項羽爭天下,否則沒有什麼出路。韓信也有了一個與劉邦的隆中對,勸劉邦東進。劉邦後來終於下定了決心。劉邦集團先拿下關中,然後東進中原。


爭天下是什麼意思?就是要當那個周天子。劉邦這個時候是不想僅僅做一個諸侯王了,而是想要當那個天子了。而項羽這個時候還僅僅在做一個諸侯霸主的夢,與劉邦集團的志向差了一個檔次。因此我們說,劉邦是在爭天下,而項羽沒有。項羽與劉邦後來的戰爭,項羽僅僅是在自衛而已。這也是項羽為什麼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的原因,因為項羽本來就不是要與誰爭天下,也不想當什麼天子,所以,只要劉邦表示臣服就可以了,遠遠的封劉邦一個漢王,就行了。而後代許多人都沒有理解項羽為什麼在鴻門宴中不殺劉邦。連司馬遷都沒有明白。


劉邦後來擊敗了主要的敵人項羽,得了天下。這個時候,劉邦也開始面臨那個老問題了,就是應該採用什麼制度來治理和統治這個天下呢?用郡縣制嗎?肯定有極大的風險,因為秦始皇已經試過了,不行,15年就亡了。那麼,用分封制嗎?當然。所以,劉邦開始了分封天下,主要是同姓王的分封。那些的異姓王,劉邦和呂后都殺的差不多了。但是,劉邦他們還是要面對秦始皇當時的顧慮,就是分封制,後來可能會導致諸侯間彼此征戰,天下大亂。因此,劉邦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即郡縣制。起碼,在中央控制的地方,採用郡縣制的統治模式。漢代初年,中央直轄的地方,占天下的三分之一,很大了,比西周的天子直轄的地方大的多了。劉邦他們當初肯定是想避免西周時代因為中央失去封地而實力大減,以至於諸侯開打,天下大亂的局面。也因此,後來在景帝的時候,八王作亂,中央還可以戰勝八王的聯軍。


我們可以說,劉邦採用的統治方式,不是純粹的郡縣制統治,即純粹的中央集權的統治方式,如同清朝和現在,而是,分封與郡縣的雙軌制。劉邦很成功,漢代是秦以後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朝代,有400年。但,仍然無法與周代相比。可見,分封與郡縣制孰優孰劣,很難說,按筆者的觀點,還是分封制比較好,壽命也長,雖然當時的感覺不太好,因為不是獨夫,不是獨裁,而是裂天下為很多人,但結果是好的。


所以,我們如果說,中國在秦以後,都是採用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統治,即專制制度的統治模式的話,有些勉強。開始是雙軌制,後來,在漢武帝以後,中央的權威越來越大,集權也越來越強。但奇怪的是,專制集權很強了以後,國力和統治反而差了和不穩定了。


中國後代的皇帝,幾乎都是沿着漢代劉邦的策略行事的,即分封與郡縣的雙軌制,起碼開國的時候是這樣的,然後慢慢越來越集權,越來越專制。明朝也是如此。清朝有些特殊,沒有分封同姓王到封地,有王,但無封地。原因是滿族是異族,整個的滿人都是特權階層,都壓在漢人之上,也有滿人自己的圈地。清代的中央集權和專制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給林昭飯:小林聽說過長春圍城麼?赫赫
2009: 陽光在多城: 百年性情·黃興;陶成章
2008: 天葬 15.1、開放的禮品
2008: 天葬 15.2、藏人的最好狀態
2006: ZT 從明到清的歷史轉折
2006: ZT:假如楚國統一了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