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第一篇主要讲述了蒋公建立黄浦军校之全过程,以及北伐和清党的初期。黄浦军校的建立,实际带着为国民革命军培养新生力量的重任。由于结束国内战乱的迫切需要,学院的培训时间初期定为三个月,后延长至半年。在受训期间,学院还兼顾执行军事任务。最终为蒋公培养了一只强大的嫡系部队。
此时正值民国初期,先是有袁世凯复辟帝制,又紧接着是张勋复辟满清,在战火和硝烟中迎来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此后国民革命军一直盘踞广州一省,其余各处均为各派系军阀,一派群雄割据之景象,恢复祖国统一看似遥遥无期。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蒋公深知此道,在实行北伐路线时,抓住各派系的间隙,以金钱和官位利诱各派系的部将倒戈,再“叙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以彼之兵为我所用之功效,但是却为后来的“反蒋倒戈”埋下伏笔。
对于共产国际的态度,蒋公前后的反差也极大,首先,他接受了孙中山先生“联俄融共”的政策。之前,孙中山先生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拉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而苏联提出中共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条件同时,也给予了国民革命军经济上和军事上的援助。而在当时,英美并未给予国民党实际的支持。最终斯大林将中共孕育在国民党中壮大的阴谋逐渐得逞了。直到后来,在蒋公访问苏联后,加上中山舰事件为导火索,蒋公才逐渐认清共产国际的真面目,于是逐步拟定了“清党”的政策。
此外,在第一次围剿之时,国民革命军动用了10万兵力,而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共仅有4万兵力,可是国民革命军忽略了中共的流动性——“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之特点。此时,需要各区间通力合作,在有效的部署之下方可实行围剿。国民革命军的10万兵力乃非出自蒋公嫡系,各派系军队无法统一调度且并不是特别卖命也是自然。然而中共正值生死存亡关头,必将奋力作战。孙子兵法中有云“围师必阙”,不可给敌人造就“死地”,则使敌人“置死地而后生”。正确的战略方案应是留出唯一的后路, 由各区统筹作战, 让敌人疲于奔命,最后再一击击溃。此时的蒋公也犯了轻视敌人的错误,视中共与匪同类,并未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只是叫各地区各负全责,缺少了统筹规划,从而造成了数次围剿之失利。
当合上《郝柏村解读蒋公日记》时,心里仍是久久不能平静。此刻的我已无法揣测蒋公退居台湾时的心情,是懊悔,是遗憾,还是深深地无奈。在文字树造的一幅幅画面中,我仿佛是看到了蒋公从黄埔建校,北伐,清党,剿共,抗日,再到国共内战这一路走过的辛酸历程。从一个失败者的角度去揣摩这一段历史,会有不少新的想法与观点。也许中华民国的使命就是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完抗战和废除不平等条约这段光辉历程,然后退居到台湾这个小岛上,去完成民主共和的一次尝试。蒋公的一生成就了不少丰功伟绩,却也犯下影响数代人命运的错误。我们无法再用一个“如果”去改变既成的事实,作为一个后人来讲,对于这段历史更多的还是叹息与无奈。
从日寇开始侵略中国的那天起,也许就已经注定了国共两党今后的命运:一方是构建高层建筑,试图架空出一个民主共和的机制,一方是走群众路线,利用土改与均富拉拢底层人民,将政党与政权扎入基层中去;一方依赖于美国的援助,在抗战中苦苦挣扎,可惜胜利来得太早,在军事与经济援助没有到位之时,便再次面临着内部的瓦解与外部的分化,一方则需要苏联的扶持,以抢占受降区和当地的军事物资为基础,强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在以和为战的基础上,采取流寇式的作战方式,来无影去无踪。由于两方的军事指导方针与政治纲领的不同,致使在抗战结束三年后,形成了大逆转的局势,最终以一方退出大陆的历史舞台而告终。
就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来讲,社会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倒退的,她不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也许仅仅是在往复间游走。作为历史中的一员,我们也只有躺在这条长河里静静地等待着她的流过,直到自己也变成泥沙般淹没在土里,慢慢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