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秦始皇死后三个月内,放在一辆辒辌车上,一直不埋不葬,居然还能像正常人一样,回到咸阳,葬入骊山北麓的陵墓中,这种说法也是有违常理的。任何一个人的尸体,除非采取严格的冷冻、防腐措施,否则是不能长期停放很长时间的。北方有“夏不过三,冬不过七”的说法。南方则有“春三,夏一,秋五,冬七”的习俗。意思是:在常温条件下,南方地区的停尸时间,春季三天,夏季一天,秋季五天,冬季七天。棺木都要预先准备妥当,所用材料以上等楠木为最佳选择,并且要漆成朱红色。古代有停柩待葬之风,所以棺木就要层层刮上腻子,要将所有的缝隙,全部封闭堵死,即使棺内尸体开始腐烂,也不会向外部泄漏一点尸臭。只要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不管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不管是高贵者、还是卑贱者,都要接受这种自然规律的无情制约。谁如果不按这种规律来安排丧事,那就必然会造成一系列非常难堪的后果。
为什么人死之后,会有“夏不过三,冬不过七”的讲究呢?为什么必须及时安葬、或者采取各种冷冻和防腐的措施呢?如果不及时安葬、或者采取各种防腐措施的话,又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难堪现象呢?其实,这个道理是十分简单的:如同其它动物一样,人类死之后留下的尸体,会迅速地生成一种毒性很强的碱性物质 ----尸毒碱(即腐毒碱)。尸毒碱化学名称为Ptomaine,是肉类腐败时所生成的有毒碱性物质,当动物和人尸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等),受到致腐因子作用而腐败时,会辄刻生成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尸体腐败24~28小时后,生成一种毒性最强的纽林 (neurine),五、六天后,毒性会继续存在。这种物质之所以有毒,是它对周围的活体生物,会起巨大的生理反应:会使正常人的神经系痉瘫及心脏恶化,其病征为眩晕、呕吐、泻痢、瞳孔放大,脉搏微弱,四肢寒冷,最严重时,还会导致周身麻痹,丧失知觉直至死亡。
在一些特殊的灾难事件中,常常是会死很多人的。人死之后会产生这种“尸毒碱”,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外界不断地散发和传播,并且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到窒息、难忍,大量尸体腐烂之后,还会产生瘟疫。而这一种“尸毒碱”本身,就是一种持久不衰的恶性气味,人们经常也将它称之为“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尸臭”本身,是一种腐败细菌,它可以迅速分解出尸体肠道之中的蛋白质,产生以硫化氢和氨为主的腐败气体,并且从嘴里、鼻孔、肛门等部位排出。这种腐败气味,通常从死后第二昼夜开始产生,甚至在人将死未死之时,就会产生少量的臭气。这种臭味,会引来一些嗅觉十分灵敏的鸟类,有些浅埋的坟墓透出尸臭时,也会招来狐类的光顾。所以,当代即使在医院的太平间停放尸体时,也必须将死者的口鼻以及肛门等孔道,要用卫生棉紧紧地堵住,使可能发生的“尸臭”外溢现象,能降低到最小程度。
对于几乎所有的人来说,“尸臭”是一种可以让人长期难忘的剧烈臭味。应该说,人死后尸体产生的腐臭之味,是所有动物尸体中最臭不可闻的,这可能跟那种认为所有动物的大便之中,人的大便是最臭的判断,有着类似的情况,应该比较接近的。过去,有一些人经常形容说,香花是“九里香”,而人尸体发出来的味道,则完全反过来说,实在是一种“九里臭”,因为人们在非常远的地方,一下子就能闻到远处这一种奇异的恶性之臭。其实,大多数的人在闻到“尸臭”以前,从来都没有闻过这一种臭味的经历,这一种来自梦幻地狱中的邪恶臭气,可不仅仅是一般性的腐臭,而是让人感到剧烈而刺鼻、腥膻而呛人的腐浊之臭。据说,一些曾经闻过大量“尸臭”的人,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内、有的经过一年时间,都不能好好吃一顿饭,有的在睡梦中都能被臭味薰醒过来,有的人闻“尸臭”后,成了自己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大阴影。
秦王朝显赫一时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在进行第五次全国大出巡的途中,突然死在数千里之外的河北邢台“沙丘”宫中。后来,有学者说他是自己病死的,有学者说他是被人杀死的。然而,如果从赵高等人进行的一系列诡谲行动来看,说它是出于一个事先策划好的政变阴谋计划的一部分,说秦始皇被政变者害死的可能性,确实是最大的。只有让他死在遥远的地方,不让他直接返回秦都咸阳,才是赵高等人篡夺政权的一种最好选择。关于秦始皇的死地,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争议,说明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史记》里面明确记载着“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沙丘平台又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史记·正义》说“沙丘在邢台平乡县东北二十里。”《史记·集解》说“沙丘去长安两千余里,赵有沙丘宫在钜鹿,武灵王之死处。”而沙丘宫,正是一座“恐怖之宫”、“死亡之宫”、“政变之宫”,谁到这个地方,都会感到毛骨悚然的。
沙丘宫本来是赵国的一座宫殿,公元前二九九年,赵国发生了一场政变,显赫一时的国君赵武灵王,被政变者囚禁在沙丘宫内,所有“宫中人悉出”,他得不到任何食品供应,过了三个月,宫门才被开启,而赵武灵王早就已经饿死在大殿之上。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就有“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的记载;在《吕氏春秋·知接》中,有桓公“蒙衣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三月不葬”的记载。在《韩非子·二柄》中,有“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的记载。虫流是什么?虫流就是腐肉生成的大量虫蛆,《汉书·陈万年传》有“自绞死,岁数百千人,久者虫出腐烂”的记载;虫流是腐肉腐烂之前,溢出的尸水。赵武灵王惨死在沙丘宫,三个月不埋、不葬,当然会发生“尸水流满地、尸虫出于户,尸臭九里散”的骇人惨象。秦始皇被赵高送到这座“魔鬼之宫”,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到了。
人们不要忘记一个主要的事实和教训,这就是在中外几乎所有的历史上,尤其是当一国之君、或者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离开了京城,远离了自已一直控制的权力中心,而处于生命垂危的紧要关头,恰恰都是各方势力的权力斗争,进入到一个最紧张、最诡秘、最恐怖的时期。应该这样说,“政变和反政变”,一直是古代政治权力争夺中的一个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当然,处于这个非常时期的“夺权和反夺权”的斗争方式,是千奇百怪的,“夺权和反夺权”的手段,是五花八门的,“夺权和反夺权”的过程,是尖锐复杂的,发动“夺权和反夺权”的策划人,又是神秘莫测的。这一个“夺权和反夺权”的过程,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之为保皇和反保皇、或者政变和反政变。不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对于秦始皇去世这一段历史,并没有从政变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致使秦末的许多历史真相,都被模糊了、掩盖了。
有一种政变,是政变者的力量,压倒了一切,其结果是在丝毫没有遇到对方抵抗的情况之下,便顺利地取得了政变的成功;有一种政变,是政变者的力量藐视强大,其结果是刚一发动政变,便被反政变者一举击破;有一种政变,是政变者和反政变者,有一个非常激烈地交锋斗争的复杂过程,而要根据双方长期决战的结果,才能最后分出胜负来。有一些政变,单从外表去看,一切似乎是风平浪静的,但如果从背后去观察,它们无一不是惊心动魄、充满血腥的。有很多的皇帝、国君和首脑,不是被气死,就是被饿死,不是被父兄所杀,就是被宠臣、宦官所害。有人经过一番统计说,在各种政治夺权的过程中,致使被政变者处于死地的方法,就有一百五十种之多。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秦始皇走就走了,死就死了,最多就是按照秦朝制定的官方最高礼仪,将他的丧事办完之后,也就正式宣告结束了,根本不会再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谁能够想到,就在秦始皇得的最初时刻,侍候左右的秦朝的宦官赵高,已经在暗中偷偷地酝酿、策划、发动一场可怕的阴谋篡权活动了。秦始皇这一次东巡在外,从咸阳出发远离了秦都咸阳,这是他们发动一场政变的最好时机。秦始皇进行第五次出巡后,出武关、到南阳,经云梦、上衡山、过钱塘、祭大禹、来吴中、掘剑池、渡长江、去赣榆、游琅邪、登芝罘,在一万多里的行程中,身体一直很好,直到平原郡(今山东德州)才感到不适。秦始皇命队伍加速前进,以便能够尽早到达邯郸城,在那里可以静静休养一个时期。人们应该知道,邯郸在秦始皇的心目中是有特殊地位的:邯郸是他的出生地,是他母亲的故乡,是他父亲秦庄襄王长期居住过的地方,这里还有他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但是,赵高心里正打着算盘,不能让秦始皇真的到达邯郸,最好能在到达邯郸前的途中,就让秦始皇死去,只有这样才能好做以后一系列的文章。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甚至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方式,对秦始皇的死因、以及返回咸阳的整个过程,始终都在掩盖、在回避、在转移一个最重要的历史事实。书中只是说:秦始皇在酷暑公元前七月死于沙丘,却不说那是一个酷暑难熬的季节;说只有赵高等五、六个人知道秦始皇的死讯,却仍然能够真正做到“秘不发丧”;明知从沙丘到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县)有三千多里,从九原到咸阳有两千多里,却仍然制造出种种秦始皇一直健在的假象;秦始皇的尸体被存放在异常狭小的辒辌车上,以一车变质的腐烂鲍鱼,紧跟秦始皇御车的后面,就能瞒过整个东巡队伍中的其他文武百官;东巡队伍在秦始皇死后三个月,才返回秦都咸阳葬入骊山,秦始皇的遗体竟然还能安卧在充满水银蒸汽的地宫之中。如果这些文字都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原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是把后人和世人统统都当成不懂事的孩童耍弄了。
为什么对秦始皇的死,要采取“秘不发丧”?过去众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并没有将“秘不发丧”当作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从来没有将它看成是赵高发动的一场“政变”,从来都没有追究这一场“政变”的来龙去脉。其实,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后,赵高篡改了遗嘱,并且处死了扶苏和蒙恬,随即掌控了秦朝的军政大权,所有这一些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经过长期精心策划和准备的,包括秦始皇死的时间和地点,都是赵高“政变”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政变”的成功,是绝对不能让秦始皇死在邯郸的。如果让他死在邯郸,就要在邯郸举行正式治丧活动,然后再去发动政变,就会遇到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真的让他死在车上、死在路上,那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去公开发动一场“政变”,消息很快会传到各地,忠于秦始皇的蒙恬和扶苏,会奋起反抗,会举兵进行清剿,会使政变阴谋流产。
很多人一直弄不清楚,秦始皇最后到底是怎么死去的?一直都没有从“政变”这一个角度,去判断这个历史进程中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实际上秦始皇最后是被赵高害死和气死在沙丘宫中的。为什么说秦始皇是被赵高气死的?这是因为秦始皇一直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任何人不管过去有没有过错,只要对方有真才实学,一律都会得到重用。军事家尉缭咒骂秦始皇“少恩而虎狼心,得志亦轻食人”,秦始皇知道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任其“为秦国尉,卒用其计谋。”李斯也曾经顶撞过秦始皇,但李斯一直得到秦始皇的重用。赵高犯下重罪,按律要处死刑,但其精于书法、通晓法律、秦始皇完全赦免了他,任命他为中车府令,时时跟随自己的左右。秦始皇是那样倚重、信任赵高,可是在到达邯郸的前夕,赵高等人却把当朝至高无尚的皇帝,送进一座早就已经荒芜不堪、无人敢去的沙丘残宫之中,秦始皇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到了。
《史记·殷本纪》记载,商代纣王“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欲出不得,又不得食,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由此可见,这一座沙丘宫,是臭名昭著的纣王,在此荒淫无度、残暴施政,最后导致亡国的地方;是战国时期称霸诸侯的赵武灵王,被政变集团幽禁致死的地方。秦始皇从小跟随着父亲,长期居住在赵国的都城邯郸,早就知道沙丘宫中这骇人听闻的故事,对于沙丘宫中发生的种种悲惨死难的经历,比谁都更加清楚,知道这是一座“政变之宫、恐怖之宫、魔鬼之宫、死亡之宫、不祥之宫”。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各个诸侯国家原一百四十五座巨大宫殿,全部加以拆除,将所有的木头和其它建筑材料运往咸阳,在北阪地区按照原样进行重建。唯独这一座沙丘宫,由于处处充满血腥气味,所以一直留在邢台,然而长期无人使用也就逐渐衰败了。
一个人不吃不喝,被关在沙丘宫里面,那种惨状是可想而知的:在那一堆白骨上,布满了各种鸟粪;在那块地面上,处处都是蚂蚁洞穴;在大殿的柱础上,还有一股股强烈的狐臭味和一撮撮稀疏的野狼毛。整个一座宫殿,除了阵阵阴风阴雨、野滕野草、枯根枯叶之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如今正当秦始皇一心想着要返回邯郸故地的前夕,在一片朦朦胧胧的状态中,赵高竟然让他住进了这毛骨悚然的杀人之宫,还被直接送到赵武灵王愤然离世的大殿之中,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赵高送进了鬼门关,预示着一场政变,马上就要开始,意味着自己开创的大秦帝国、大秦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秦始皇完全明白了,就是这一个早年本来应该处死的赵高,对他进行了最后的政治报复,还想进行反抗吗?一切已经太晩了。除了愤怒的眼神、抽搐的身影之外,秦始皇什么都不能再做了,在可怕的沙丘宫内,秦始皇的一生,就这样被赵高画上一个句号。
(陈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