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一个强大而影响深远的民族。自战国而秦汉,匈奴一直就是中原汉民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匈奴的金戈铁马草原骑兵不断地南下劫掠,令中原农耕社会难以抵御,于是纷纷修筑长城以图阻隔匈奴的入侵。东汉以后,匈奴渐渐衰落,一部分南下附汉,慢慢接受了定居的农耕文化;另一部分西迁,越乌拉尔山进入欧洲,引起欧洲的蛮族入侵,终结了罗马帝国。东汉以后,匈奴对中原已不再为患,但几百年的梦魇却不是说挥别就挥别的。在汉文化中,“匈奴”成为外患的代名词。唐代诗人王昌龄 “从军行”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匈奴又名“胡”,“龙城飞将”即指汉时抵御匈奴入侵的“飞将军”李广。宋岳飞脍炙人口的“满江红”更有“壮志肌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两句,岳飞把南侵的金人比作古代的“匈奴”。后来蒙古帝国兴起,灭辽、宋,完全征服了中原,再后又有满清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汉民族中匈奴的阴影才慢慢消退,因为匈奴毕竟只是“外患”,而蒙古人和满清则实实在在地统治着中国大地。
匈奴的起源: 匈奴的起源主要根据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鬻,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但这两句话引起了后世学者的争议。有人据前句话认为匈奴是夏之后代。“史记索引”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代时逃到北边,其子孙繁衍就形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就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死后,荤鬻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成匈奴。另一部分学者根据司马迁的第二句话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鬻各族的统称。近代学者王国维专门作“鬼方昆夷猃狁考”,认为商时的鬼方、溷夷、荤鬻,周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梁启超也同意王国维的观点。王国维的说法有“晋书”为据。“晋书-四夷传说:“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 世世自相君臣, 不禀中国正朔。夏曰荤鬻,殷曰鬼方,周曰荤鬻,汉曰匈奴。”由于匈奴的起源难有定论,匈奴的族属(蒙古族,突厥还是斯拉夫族?) 也成为悬桉。“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无文字,以语言相约束。但匈奴的语言是属于蒙古语系,突厥语系还是伊朗语系,也无定论。见于中国史籍记载的匈奴最早活动地区在漠南阴山山脉和河套地区(今内蒙和山西)。
“史记-匈奴列传”说他们“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以畜牧业为主,大宗畜牧是马牛羊,另有少量骆驼、驴、骆和野马、野驴等“奇畜”。匈奴人是马上民族,自小崇尚弯弓射箭。“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匈奴人贵壮健,贱老弱,实行外婚制和一夫多妻制,父死子娶其母,兄死弟纳寡嫂,这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通行的习俗。
战国时期匈奴不断南侵,农耕定居为主的燕,赵,秦三国不堪其挠,也不敌其扰,没办法只好修娆筑长城以图阻隔匈奴的入侵,这是历史上长城的起源。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秦军三十万抗击匈奴。蒙恬修复连接燕,赵,秦三国长城,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的匈奴人的侵袭。接着,秦又迁移几万户于河套地区,用于屯垦和戍边。秦末汉初,农民起义不断,加上楚汉相争,对匈奴的防御也渐渐废驰,河套地区屯垦边民逃回内地。
中原内乱时期,匈奴却日渐强盛起来。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杀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冒顿单于在位时期(公元前209-前174年),“控弦之士三十馀万。”匈奴南并楼烦、白羊王,东灭东湖,西逐月氏,北面征服屈射、丁零、薪犁各族,并兼併屈服西域各国,匈奴国力达于鼎盛。东起辽河,西至葱岭(帕米尔高原),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都是匈奴的势力范围。
(10/17/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