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在硝烟中放飞梦想的汪精卫
送交者: 何岸泉 2013年05月16日09:49:59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在硝烟中放飞梦想的汪精卫

编者岸:日本侵华初期,作为中国最高政治军事领袖的蒋介石,鉴于中日两国军力悬殊,即便已经被日军攻占了大片国土,亦不敢贸然对日宣战。国民党另一政治领袖汪精卫,则在硝烟纷飞的战火中,怀揣着和平救国梦想,衔石填海,身梦俱焚。

在政治、军事的城堡里,谢绝梦想家入住。汪精卫之错,错在混淆了梦想与理想之别。梦想感性,理想理性。汪氏艳电之前的和平救国之想,可视为理想,但汪氏投敌之后他的和平救国之想,理想,实乃梦想。大敌当前,怎么能固守梦想,置于抗日大业于不顾,献身敌营甘作伥,只为实现个人梦想?

今天,中共一党专制下,大众百姓自由人权尽失。而海外思考者中,却有人不顾专制政府残酷压迫民众的现实,一味追求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专制救国梦想,私以为憾。

转贴章诒和的《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章诒和

  读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大汉奸,叫汪精卫。中日战争期间,全 国人民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唯独他投靠日本,出卖国家。蒋介石也是假抗战,真反共。那时的教科书都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宣传的。回到家中讲给父亲听, 他哈哈大笑,说:“课本上写错了,老师也讲错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老师和书本怎么都错了?”我颇为惊异。
  “错了。”父亲 点点头,语气颇为肯定:“蒋介石反共,但他是抗日的,还是领导抗日的领袖。”
  我说:“领导抗日的,不是毛主席吗?”
  “那时没有毛 主席,只有蒋委员长。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还高呼蒋委员长万岁呢。这不是造谣,我在场。”
  父亲的话,我听得发怵又发呆。

   提及汪精卫,父亲是一讲再讲,尽管每次说的很零星。他称汪精卫为汪兆铭,说这才是他的姓名。对他的看法,父亲归纳为三点:漂亮,才情,人品。首先,汪兆 铭是美男子,最美的是那带着侠气的一双眼睛。男人看着也动情,不是连胡适都说自己若是男人就一定要嫁他吗?
  其次,是汪精卫的才情,写得一手好 诗文。
  “好到什么程度?”我问。
 父亲说:“汪兆铭诗文可以选入教科书!台上是领袖,提笔是文人。”父亲多次向我背诵他狱中所作 《被逮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在决定亲赴北京行刺清朝摄政王载澧前,曾写有一封《致南洋同志书》。书中慨然 道:“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人都门也。”父亲说:“那时的汪兆铭和戊戌变法的谭嗣同相比,毫不逊色,一 样的壮怀激烈。”父亲又告诉我,那篇人人熟读的孙中山《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实则由汪兆铭代笔,孙中山 未写一字。
  说汪精卫有人品,我有些不解:“汉奸有什么人品?”
  父亲说:“政治上从慷慨赴死,到涕泪登场,到客死异国,汪兆铭是一 路下坡。但人品上,可以说他一辈子无可挑剔。不贪钱财,不近女色,不抽不嫖不赌。他有政治欲望,若和老蒋、老毛相比,是个没有太大政治野心的人。”
 后来,我还知道了“人心思汉”的典故。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向全国派遣接收人员,大家管他们叫“劫收”大员,个个“五子登科”。所谓“五子”就是指他们所 “劫收”的房子、票子、金子、车子和女子。国民党的接收,弄得民怨沸腾,当时的报纸就有载有“人心思汉”之说,成语本意是想念家国,但这裹的“人心思 汉”,是暗指人心思念汉奸汪精卫,思念他的人品。
  我再次发呆又发怵。
  父亲从书房里,拿出一本可能是香港刊印的《双照楼诗词稿》, 翻到《金缕曲》一页。说:“这是汪兆铭在狱中写给陈璧君的情诗,你读读。和你学的那些散曲相比,我看也是不差的。”
  汪精卫入狱后,陈璧君直奔 京城设法营救,并以密函向汪示爱,原以终身相托。汪精卫看后万分感动,遂改清初顾梁汾寄吴兆骞之《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旧作而成。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偎俄。愧戴却头颅如旧。
   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
  肠已断,歌难又。

 《金缕曲》中有报国之志,亦有男女之情,都写得至纯至性,令人感 动。我才明白所谓的汉奸,绝非我们印象中的白鼻梁小丑。在《金缕曲》后面,汪精卫又用血写了五个字“勿留京贾祸”,叫陈璧君赶快离京。几天后,汪收到陈璧 君的一封信,信中再次向汪示好,建议“两人从现在起,在心□□誓结为夫妇。”汪精卫被陈璧君的真情打动:自己被判无期徒刑,毫无出狱的希望。即使有相见之 日,彼此已为垂暮之人,遂咬破手指,用血写下一个“诺”字。陈璧君接到汪的血字,痛哭了三日。
  汪精卫从政一生,诗词也伴随了一生。据说,他 病 重时曾表示:不要留存文章,可留的只有诗词稿。他的诗篇咏山河,哀民生,痛名节,弥漫着悲苦凄凉,萦绕着忧国情思。词学大家龙榆生称汪诗为哀国之音。学者 叶嘉莹认为,汪诗中蕴涵着一个“精卫情结”,所谓“情结”,即指一个人的内心始终存有一个追求和执着的理念。汪精卫的名字缘自《山海经》“精卫填海”的典 故。
  他有“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的诗句。“衔石”指的就是填海的精卫鸟。一个小鸟,想衔着小石子去填那破败中国的沧海,填得了吗?出于 “曲线救国”的政治路线与“主和”思想,在民族危亡时刻,汪精卫希望能保全沦陷区一部份民众和土地,他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了。为达到这个理想,他跟 日本谈判。日本人把条件说得很好,一旦迈出脚步,条件马上变了。加上老蒋的打击排挤,上了船的汪兆铭无可奈何了,也永难回头了。叶嘉莹说,精卫填海填得了 填不了是一回事情,有这种理念又是一回事。汪精卫所做,正是这种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于是才有一生的“衔石成痴绝”,才有一世的“沧波万里愁”。纵观汪 诗,从壮怀激烈到一腔愁苦,这个“精卫情结”贯穿了始终。
2004年,汪氏幼子文悌内弟根据旧日“民信”“泽存”“永泰”诸本细加审定并附补遣 重 行刊印,成为目前最完善的版本。2005年九月,在美国工作的高伐林先生,受汪氏长女文惺之夫何文杰老人之托,携若干新本酌量赠予国内历史、文艺部门以供 研究。高先生拿了两册,一册给我,一册赠我所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夜捧读新本,边读边落泪。负罪人带着他的心魂走了,不知他进了天堂还是 下了地狱?一往凄清,同诉飘零。无论灵魂停留于何处,我想,在夜的清幽裹,他也会显示出属于自己的魅力来。
  “扫叶吞花足胜情,巨公难得此才 清。”这是钱锺书的诗句。显然,他很感叹汪精卫——一个政坛人物有那么多的诗人的感情与才华!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宣言
2012: 你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了解多少?
2011: 执政党的薄熙来吴邦国是祸根?
2011: 慰安妇血泪纪实:日军用慰安妇煮成肉汤
2010: 美国哈佛教授认为:现在有三种人在污蔑
2010: 探索真实的大跃进
2009: 如果六四发生在西方,结果是一样的流血
2009: 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全本](2-3)
2008: 地震:日本学校全民避难所,中国学校?
2008: 闹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