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毛泽东家族媳妇的故事(图)
送交者: 哆哆 2013年12月30日22:30:28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毛家媳妇 - 博客天下 - 《博客天下》

 

毛泽东去世后,他的家族失去了权力,第一家族的光环退去。毛生前曾多次指点的儿媳邵华,成为家族新的守护者。

 

邵华的丈夫曾经患有精神疾病,年纪轻轻就长期疗养。她的婚姻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伺候病人的半辈子。

 

这个强悍的女人创造了奇迹。

 

她扶助丈夫,保护儿子,拜访在位或者退休的领导人。她努力运作经营这个家庭的资源和人脉。

 

她以少将身份退休,儿子成了一位少将。她为他安排得力的秘书,照顾他的生活,并为他挑选一位可靠的妻子,并把自己做媳妇的经验传授给她。

 

在她去世之后,这位儿媳迅速成长成这个昔日显赫家族的新主妇,负担起组织家庭资源和维护社会关系的重任。

 

在离开毛泽东的日子里,两代“毛家媳妇”成为这个家庭最坚强的主心骨。这个标签意味着忠诚、服从、牺牲和坚韧。邵华昔日受到公公毛泽东的提点,要多读《上邪》,要多一点男儿气概,要广交朋友。

 

作为毛家媳妇,她们必须能主内也能主外,才能辅佐不善交际的丈夫,保住这个家族的地位,赢得其他家族和同侪的尊重。她们对外过好地展示了光鲜的一面,甜苦则只有自己知道。

毛家媳妇 - 博客天下 - 《博客天下》

 

“啪,啪,啪。”

 

毛新宇少将鼓掌有自己的规则,他一般只拍三下。

 

军队中的鼓掌来得热烈,收得整齐,不过即使是给自己的书鼓掌,三下似乎也太少了。

 

这是毛新宇的新书《母亲邵华》发布会的现场。

 

邵华将军,毛新宇的母亲、最重要的指导者和监护者,已经去世5年多了。

 

解放军的女将军很多,邵华引人注目,并不因为她的军衔或者军事上的学术成就。

 

一个身份是绕不开的,她是毛泽东的儿媳妇。

 

1949年以来,共有4人正式嫁入毛家,成为毛家媳妇。邵华无疑是毛家媳妇中最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在一些人眼中,她是50年来毛家家族最大的功臣。

 

不被羡慕的婚姻

 

和刘思齐与毛岸英的“金童玉女”组合相比,嫁给毛岸青的邵华怎么看都像是要预备走入一段只有付出的婚姻

 

1960年的邵华面临的,是一桩未必值得羡慕的婚姻。

 

此前,邵华的母亲张文秋已经为毛泽东提供了一位儿媳妇,那就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但这段婚姻因为毛岸英身亡于朝鲜战场上的敌机空袭而宣告中止。

 

刘思齐是张文秋的长女,比邵华和张少林两个妹妹要大很多。

 

在大多可以找到的合影上,姐姐是成熟漂亮的大姑娘,会打扮,而邵华则有些中性化,更外向。

 

邵华可能要面临更多的辛苦。毛泽东把自己三十多岁的儿子毛岸青托付给自己的亲家张文秋照顾,确实是有自己的苦衷。

 

毛岸青有精神疾病,1950年代时,他的情况一度还不是太坏,可以执行俄语的文献翻译工作。

 

一个病弱的儿子,必须有一个强硬而外向的女人来主内,而且也主外。

 

毛新宇书中这样记载了毛泽东评价邵华的话:“少华是个好孩子,爱学习,求上进,有她帮扶着岸青,也是我毛泽东的福气啊。”

 

这段记录应该录自张文秋对邵华的转述,如果原话确实如此,其中表露了毛泽东对自己一度患有精神疾病的二儿子的心疼,和为此去请求老亲家点头同意亲事的一片苦心。

 

这是非常明白的要求,毛泽东没有说拐弯话,这样的请求不容易拒绝。

 

“帮扶岸青”四个字,是毛泽东对邵华一生的期许,也从此成了邵华后半生的任务。

 

邵华曾经向毛泽东推荐过《简?爱》一书,贫穷也相貌平平的家庭女教师抛开了虚伪的爱情最终选择了毁容的罗切斯特。

 

此后一次邵华来拜访毛泽东时,发现公公的书房里有一本翻开的《简?爱》,两人就这本小说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和读《红楼梦》一样,毛泽东用阶级分析法来认定罗切斯特是个大地主,对简?爱应该不会有真爱,但是认为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是真心的。

 

她愿意爱一个病残的、比她年长不少的、未必能爱她的男人。

 

“她爱上了一个破产的瞎子,爱情还是纯洁的。”毛泽东说。

 

出色的家族经营者

 

除了帮扶毛岸青之外,邵华生下了毛新宇,毛泽东唯一的孙子。

 

邵华在1970年和毛岸青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今天的毛新宇,这是唯一继承了毛泽东姓氏和血脉的毛家第三代。

 

毛岸青和邵华都没有被卷入之后的政治斗争。在1976年之后,他们仍然受到尊重和优待。

 

对毛泽东功过的历史决议,通俗的说法是,三分错误不能抵消七分功绩。

 

这一支毛泽东的血脉保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邵华努力让这个家在政治波涛中平安稳健,过得更好些。

 

她需要动用自己的社交才能来让自己的家庭影响力增值。在毛泽东去世后,这位毛家媳妇不但充当自己小家庭的话事人,也成为毛泽东精神遗产的维护者。

 

曾任邵华秘书的秦尚(化名)告诉《博客天下》,邵华是上上下下的“主心骨”,“她很精明,会运筹”。

 

延续的家族荣耀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种庇佑。

 

杨开慧牺牲60周年时,邵华为组织建设“骄杨”大型雕塑,搞了很大的活动,用的是28吨的汉白玉石头,与毛泽东纪念堂的毛泽东雕塑来自同一个地方。邵华亲自做了很多工作,说服这块石头原本的买主将石头让出来,并发动群众捐款。

 

秦尚还介绍,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邵华领导成立了“毛泽东丛书办公室”,出版了一套由20多本书构成的丛书,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作序。“上上下下千头万绪都是她。”

 

毛泽东曾经给媳妇邵华两个建议,第一是“加一点男儿气”,第二是要广交朋友。这指引了邵华的两个主要生活内容—维护丈夫和儿子的形象,以及通过社交维护家庭的地位。

 

邵华的一个重要社交方式是摄影。邵华早期经常请教的毛泽东专职摄影师吕厚民对《博客天下》说,“她(邵华)就是偶尔照照,也不是迷得不得了。”

 

邵华在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之后,对摄影艺术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玩摄影,摄影不仅仅是按动快门,而是一种社交方式。时至今日,在互联网上,年轻人彼此给各自的照片点赞,仍然是构筑庞大社交帝国的基础。

 

和另两门毛泽东热爱的艺术,书法和诗歌相比,摄影的门槛更低,器材和胶卷的支出如果不是问题,需要的只是反复练习。分享照片和一起拍摄都能带来新的朋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政治委冷宽对邵华的摄影敬业精神印象颇深。

 

有一次他和邵华在同一个代表团访问朝鲜,只有邵华带了相机。见金正日时,她帮每个人和金正日照相,唯独自己没有和金正日的合影。回国后,冷宽立即加入了摄影协会。

 

尽管摄影协会是一个民间社团,但主席仍然会和会员之间有一种类似于上下级的感觉—有些事可以通过协会朋友去办。而女摄影家协会则可以拉近和一些干部的夫人和亲属的关系。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吕静波说,邵华在任期间,女摄影家协会从331个会员发展到近4000人。

 

毛岸青享受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待遇,但苦于身体原因,他无法去和父亲的一些老部下老朋友进行交际,这些事一直都是邵华担负的。“她常去拜访华国锋家、汪东兴家,每年初一还会拜访现任领导人。”邵华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朋友告诉《博客天下》。

 

在2007年毛岸青去世时,邵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感谢江泽民同志,文中特意提到了江泽民问到了毛新宇的儿子毛东东的情况,她表示一定要带着孙子去看江泽民。

 

在政治光环消退后,邵华尽力维护着这个昔日享尽荣光的家庭。

 

毛家媳妇 - 博客天下 - 《博客天下》

 

媳妇方法论

 

毛家挑选媳妇时,毛泽东推荐的《上邪》是纲领性文件,忠诚和服从是一个毛家媳妇的基本素质。

 

中国有一句老话,“父母难保五十年”,邵华是儿子最好的指导者和辅佐者,但作为母亲,她会逐渐老去。

 

一如毛泽东提点和历练自己的儿媳妇,让她适应压力重大的毛家媳妇角色,邵华也在寻找合适的媳妇,进行传、帮、带,以便在自己身后,媳妇可以独当一面,照顾和帮助自己的儿子。

 

在这一过程中,不服从、不愿意牺牲、个性太强的人会被淘汰,最终忠诚的、有能力的毛家媳妇百炼成钢。

 

虽然不要求出身名门,但要做毛泽东的儿媳妇不容易,事实上,毛泽东对两个儿媳妇都进行过人生和婚姻的指点。

 

《母亲邵华》中提到,邵华在和毛岸青发生家庭纠纷时,曾求助于毛泽东,毛泽东以推荐乐府《上邪》作答。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长命无绝衰”和“乃敢与君绝”并不是“五四”后出现和被讴歌的传统,这是一个女人赌咒发誓和自己的情人永远在一起的故事,获得感情的方式也许是自由的,但维护感情的持久,则是传统的。

 

毛岸青是毛泽东的儿子当中最内向的一个,加上他的身体情况,他需要的,正是这种稳定的情感。

 

毛泽东的两条挑选媳妇的纲领,一直到邵华选择刘滨作毛新宇的妻子也仍然适用:不是高级干部子女,忠诚和服从。

 

刘滨和邵华有很多相像之处,这位正营职少校被这个家庭的很多朋友看作是一位大女人。

 

刘滨出生于1977年,参军后曾经在格尔木兵站服役两年,而后考入军校成为护士。23岁那年,她和毛新宇谈起了恋爱。三年后,军医护士刘滨最终成了毛家媳妇,与33岁的军校博士毛新宇完婚。

 

她是婆婆邵华身后的乖巧媳妇,婚后迅速完成了毛家长辈期待已久的喜事—生下了毛家第四代的男性继承人毛东东。

 

毛新宇曾经有过一次比较短暂的婚姻,第一任妻子郝女士曾经是山东的一位宾馆服务员,他们后来离婚,没有孩子。

 

尽管毛泽东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中国民间仍然对一个家族是否拥有男性继承人非常在意,何况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家族。

 

邵华的老朋友、中国记者协会理事王南方就曾经对邵华说:“儿媳妇不生孩子不是你不能答应,全国人民都不能答应。”

 

根据“双独生二胎”的政策,毛新宇夫妇很快又生育了第二个孩子—女儿毛甜懿。不过邵华在孙女出生前2个多月就去世了。

 

这两个孩子的出生日期都很有讲究,毛东东正好比他的曾祖父小110岁,也是12月26日的生日,而毛甜懿的预产期原本是9月9日,毛泽东的逝世纪念日,不过后来提前了几天出生。

 

王南方曾经问过邵华,是不是剖腹产选的12月26日的日子,邵华非常自豪地回答说,是自然分娩。

 

“如今刘滨已经接替了您的重担”,毛新宇在《母亲邵华》一书中如此告诉母亲。

 

刘滨的确在按照邵华的教导,试着担起维护毛家形象的责任。

 

一个细节是,邵华生前公开撰写的几乎每篇文章,内容都是回顾毛家大宅门的革命历史,发表平台 也基本都是政治上最为正统的《人民日报》或《解放军报》,落款也一律都是和丈夫联合创作或署名,丈夫死后,她的文章变成与儿子毛新宇共同署名—每篇文章展 示的都是她“毛家媳妇”的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

 

这个传统也延续下来,2008年邵华去世之后,刘滨开始照此模样做事。当年,她和毛新宇共同署名的《杜鹃永远火红》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解放军军医学院护理系毕业的刘滨,还去攻读了政治学专业,2006年开始,她在南开大学周恩来管理学院修读硕士,她的毕业论文是《论人民军队管理思想及其发展趋势》。

 

该学院一位老师告诉《博客天下》,2008年刘滨并未按期毕业,延至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也未参加毕业典礼,平时很少与师生有过交流。不过在刘滨的导师朱教授眼里,“刘滨是个挺老实的人”。

 

得力的助手

 

邵华最放心不下这个性格天真的儿子,她给他寻觅安排得力的助手和得体的夫人。

 

在毛泽东把毛岸青托付给邵华之后的几十年,邵华也在寻找自己事业的继承者。她的儿子毛新宇率性天真。

 

中央文献出版社原总编辑镡德山眼中的毛新宇是个“直来直去”的人,过去镡德山给邵华送书稿,毛新宇就会打招呼“你又来啦?你送什么来啦?”邵华会对新宇称呼镡德山“镡叔叔来了”如何如何,但是毛新宇却不会这样称呼。

 

王南方也对毛新宇的率性印象深刻,“啊。给我照相,好!”

 

邵华尽力改善毛新宇的公众形象,包括体重。

 

毛新宇爱吃肉,不过邵华一直管得比较严,毛新宇出门时,邵华甚至会打电话给外地接待的朋友,让他们控制儿子吃肉。

 

管制下,有时候大家会敞开开荤一次,军事科学院有一位大校和年轻时的毛新宇交情很好。镡德山有次和他们一起吃饭,吃的是鸡肉,“他俩啃剩下的骨头把盘子堆得尖尖的,完了还把骨头拿回来砸吧砸吧”。

 

不过这种率直在不熟悉他的人眼里可能会产生意外的冒犯。在邵华去世之后的几年,毛新宇独自参加一些活动时,被人拍到了说话反复等场面,而且被发布出来。这些复杂的场面,都不是主要负责照顾生活的秘书所能应付的。

 

让他美丽而干练的夫人刘滨出面来协调、修复这种关系,也许是一个更好的主意。

 

当天新书座谈会,毛新宇在谈论自己的母亲和家族的时候越讲越久,几近哽咽。

 

刘滨见状贴近了自己丈夫的耳朵,轻轻地说了一句话。

 

这不是一句私密的话,毛将军立刻把这句话的内容分享给了所有人:

 

“我爱人刚过来提醒说,我今天发言太激动说得太多了。”毛新宇收起刚才的严肃面孔,孩子气般地冲着众人笑了笑。

 

会议成功地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刘滨的表现大方而且自然,她会对着话筒,轻轻地说:“新宇,把话筒给部长……”

 

出席新书座谈会的前新华社记者江山告诉《博客天下》,邵华生前很喜爱这个媳妇(刘滨),此前重要场合都带着她(刘滨),至少在公开场合看到过刘滨10次。

 

那时在婆婆引领下进入社交圈的刘滨,几乎不公开发言,只乖巧地尾随婆婆和丈夫,安静地看着周遭的欢声笑语,将长辈老友的面孔姓名默记在心里,她努力接过这个家族的全部资源。

 

如邵华嘱托的那样,刘滨在中国女摄影家协会担任副秘书长。如今,刘滨任解放军总参某部助理职位,还兼全国妇联执委。

 

毛新宇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妻子:“刘滨也是一位合格而又优秀的女军人。她已经在部队工作16年,她在我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给予我很多的帮助,是我的一个好助手。”

 

座谈会结束后,刘滨把毛新宇拉向一角,似乎在提示些什么。她拉起丈夫,自然而然地用双手整了整他胸脯部位的军服;似有默契般,毛新宇随即用右手用力拍抱着妻子,贴耳听妻子说了句悄悄话,然后大笑了起来。平素以严肃面孔示人的这对军人夫妻,此时正呼吸着亲密轻松的空气。

 

名分的变更

 

刘思齐和毛岸英一起生活了一年,然后用了一辈子去追忆他。“写毛家媳妇,不能少了我。”

 

82岁的刘思齐缺席了毛新宇的新书座谈会。

 

刘思齐和邵华的三妹张少林解释说:“姐姐今天不在北京,所以没来。”

 

1949年10月15日,18岁的刘思齐和27岁的毛岸英结婚。一年零一个月后,毛岸英在朝鲜身亡于美国飞机的空袭。

 

刘思齐从不避讳谈论毛岸英、毛泽东,即便在她再次成立家庭以后。

 

“写毛家媳妇,不能少了我。”她对《博客天下》说。

 

2006年5月,头发花白的刘思齐一身黑衣,由两位朝鲜女性的搀扶,来到毛岸英的牺牲地朝鲜大榆洞。这是刘思齐第五次去朝鲜。前四次,她都是去朝鲜桧仓的毛岸英烈士墓。

 

这一次,她是带她再嫁后生的儿女一起来的。刘思齐让女儿从那里装了一罐土,带回中国。她觉得自己把毛岸英带回来了。

 

刘思齐曾说,这段感情断不了。

 

刘思齐可谓是谈论毛岸英最多最勤的毛家人。即便在她再婚生子后,她也一直接受采访,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她和毛岸英结婚的那一年。

 

有人觉得这对她现在的丈夫不公平。

 

电视剧《毛岸英》和舞台剧《毛泽东和他的长子》的导演刘毅然对这种说法深感不平:“刘思齐一直都被毛主席当女儿看待,早在延安时期她就是毛泽东的干女儿了。”

 

1938年初,在延安,刘思齐在一部话剧中出演一个弃儿。毛泽东就坐在台下。

 

刘思齐认为,可能是弃儿的角色让毛泽东想起了曾在上海流浪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是1936年在上海街头找到的,然后送到苏联。

 

她对《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和其它电视剧中出现的毛岸英形象都不满意。“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没有情感,没有个性。”刘思齐告诉刘毅然,这不是她心目中的毛岸英。

 

在刘思齐的描述中,毛岸英才华横溢,会4国语言;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是个大英雄;对父亲孝顺,在农村看到农民给父亲洗脚,他回家就给毛泽东洗;拒绝特殊待遇,与工厂的工人同吃同住,教工人们学俄语。

 

她甚至在80岁那年和剧组一起去朝鲜的毛岸英烈士墓。

 

这一次,她的身份是演员。扮演自己的片头出现,老年刘思齐对着镜头回忆60年前的往事。

 

演员刘思齐缓缓走到毛岸英塑像前,流着泪摸他的脸和他的身体。这个人曾经是她的骄傲,真正的人中龙凤。

 

她爱屋及乌,崇拜邱少云,因为他和毛岸英都死于火烧,一种和中枪相比更为痛苦的死法。

最终,刘思齐选中的舞台剧的名字是《毛泽东和他的长子》,和电视剧的名字一字之差,含义已经完全不同。

 

在中国,长子的概念,强调的是担当和责任感,以及继承权。

 

刘思齐会刺绣,刘毅然有次去301医院探望她,发现老太太手里拿着刺绣活儿。

 

那上面绣的是凤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毛泽东至死没见毛新宇的3种原因!
2012: 当今百姓不傻,行胡锦涛套路是做无用功
2011: 美国等米下锅 将再调债务上限1.2万亿!
2011: 毛泽东与邵华(组图)
2010: 反毛的台巴子进来看看——台湾人是怎样
2010: Mao&共产党号称“解放”,实际是捆
2009: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帝王排行榜
2009: 大饥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2008: 曹长青:奥巴马巨款“买”总统
2008: (慎)越战中美国兵那令人发指的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