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在《劉賓雁時代》新書發布會上簡短發言
送交者: 高伐林 2014年02月26日16:19:3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劉賓雁說:在短短二三十年內,中國人在金錢至上、人際倫理關係與觀念破除、個人慾望恣肆橫流等方面,超過了西方500年演變。一切都從毛澤東時代所倡導、所實行的極端向相反極端轉移,偽理想主義、偽集體主義、偽英雄主義和偽革命精神,像一層皮一樣脫掉了,但真的那種種主義也一道拋棄


  老高按:2013年12月7日,在紐約舉行了劉賓雁逝世8周年暨《劉賓雁時代》新書發布會。與會者全部發言5萬多字,都發表在今年元月出版的《名星》雜誌第6期上。其中詩人一平、作家北明、學者王軍濤、馮勝平等人的發言相當精彩,彼此交鋒犀利,涉及若干深刻的話題——例如,如何看待劉賓雁至死不渝的社會主義信念?如何評價中國的左派?劉賓雁算不算一個失敗者?失敗者是否因其失敗而對民眾喪失表率意義?……現在這個系列發言還在明鏡新聞網連載,有空了我很想重點介紹一下他們幾位圍繞劉賓雁爭論的問題。
  我在會上也做了幾分鐘發言,整理稿如下:



他一生的永恆主題是中國老百姓
高伐林(《劉賓雁時代》責任編輯),載《名星》雜誌第6期


  能夠對《劉賓雁時代》這本書的出版、對紀念劉賓雁做一點貢獻,我感到非常榮耀。這本書其實需要我這個責任編輯所做的事情很少,因為作者馬雲龍是非常有功力、有經驗的老新聞工作者,這本書稿,又是他閉門潛心苦磨了三年的成果,全書的脈絡、眉目都非常清晰,文字準確簡潔,風格酣暢雄辯,如同鄭義所說,有一種磅礴大氣,在史實上,只有極個別瑕疵需要我稍作訂正。
  編輯這本書,讓我情不自禁地重溫了與劉賓雁接觸的往事。
  劉賓雁去世八年了,但在他家的情景好像還是昨天:牆上是台灣詩人席慕蓉專為他創作的油畫《蓮花》,是著名美學家、畫家高爾泰題贈他的書法:“鐵干老益健,何愁落花風。歲寒知後凋,蒼然冰雪中。”房間裡,書刊滿坑滿谷,花草天上地下;憨頭憨腦的狗衝進客廳,主婦朱洪好言連勸帶哄把它引出去,而賓雁坐在那兒不受干擾,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娓娓而談……
  更早的,第一次見劉賓雁的情景,好像也就在昨天:那是33年前,1980年夏天,北京虎坊橋詩刊社的抗震平房。首屆“青春詩會”17名年輕學員團團圍坐,賓雁來與我們座談。我那時還是在校生,發言講述了政治經濟學課堂上的故事,劉賓雁聽得入神,不時詢問、記錄——不知後來他是否將這些素材用在某篇文章或者講演之中?
  1998年虎年春節,賓雁夫婦邀我們兩口子一起過年,他倆用自己種的菜包了餃子,還有他們自己醃的韭菜花。一起舉盞痛飲,吃得好香啊!賓雁好像是自言自語:“一晃出國十年了……真沒想到,會在海外呆這麼久!以前出國,最長的也就是三個月……”
  我後來在一篇《花崗岩的腦袋》中回憶這個場景:今夕何夕?此身何處?與一對過日子挺上心的平常百姓老頭老太太有什麼不一樣嗎?可為什麼我想起了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鷓鴣天》中沉痛的句子:“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還記得,老兩口辦英文《中國焦點》(China Focus),薄薄的幾張紙,“高級活”到“低級活”都得干:閱讀、篩選、摘編、翻譯、輸入、校對、排版、打印、摺疊、裝訂……還得按美國郵寄的要求,分類貼姓名條,直到將幾大包刊物送到郵局。記得有天上午又是雨又是雪,地上泥濘滑溜,我和妻子去他家,劉賓雁在家等我們,朱洪一大清早就開車去郵局寄雜誌了。有一段時間,他們還辦了中文月刊《大路》,朱洪告訴我說:“篇幅都並不算大,但《中國焦點》1日截稿,《大路》15日截稿,每月的這兩個日子,我們倆簡直焦頭爛額。”
  說他傻的大有人在——記得有兩位中國作家就合寫過一篇報告文學《笨人劉老大》,標題就點出“笨人”,說明他傻出了名氣。在他第一次加入中共50年之際,寫下長篇力作《走出幻想》,談自己半個世紀心路歷程,拷問自己靈魂,使人想起俄羅斯文人精神的烙印。而中國人中,這樣的“笨人”“傻人”何其少!中共建國治國一個甲子,使民族心靈中的聖火熄滅了!記得劉賓雁對我慨嘆,在前蘇聯,可以看到堅持不同信念的各種政治派別在鬥爭:有的主張走西方道路,有的宣揚大俄羅斯主義或斯拉夫主義,有的則是堅持“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新左派”……且不論是進步或反動、是正確或錯誤,人家總是在為一種超越個人功利的理念在鬥爭,那種對與一己利益無關之事的執着,中國人多麼欠缺!
  劉賓雁辭世前兩三年的文章,充斥著這樣的標題:《怎樣告別革命?是否告別得了?》《誰是反革命?》《心中裝著多少中國人?》《人在中國,價值幾何?》《救火還是放火?》……一大堆問號!難怪有人開玩笑:“跟劉賓雁一起吃飯最倒霉了,他永遠憂國憂民,這飯菜哪還有味兒!”



劉賓雁在美國新澤西東溫莎鎮這棟住宅里,度過了生命最後五年時光。

  2005年,劉賓雁80壽辰前,我寫了系列專訪,篇幅很大,好幾萬字,發表在何頻主政的多維媒體,報上是洋洋三大版。其中有一篇題目是“80歲還在尋找共產黨”,後來引來一些質疑,像賓雁的一位老同事就寫了一篇文章認為是我誤解了。其實這是劉賓雁自己的一篇文章的標題,我不認為我誤解了,但或許我在表述中有不完整、不全面之處?讓讀者誤解了?
  記得我寫好草稿後,送給劉賓雁看,他不完全同意我當時選取的角度,談了些看法,但他並沒要求我改。他所談的看法,我覺得非常珍貴,於是用“記者附記”的方式,也同時刊登出來。這些看法,八年歲月過去,竟然毫無過時之感。這裡我念一下(有人問:是劉賓雁寫的?)是他講,我記錄下來整理成文之後,給他看過,他認可的:

  中國最深刻的變化在社會,最可怕的危機在人心。中國創造了真正的“奇蹟”,是中國人本身的變化。在短短二三十年內,中國人在金錢至上、人際倫理關係與觀念破除、個人慾望恣肆橫流及兩性關係超級解放等方面,都完成甚至超過了西方500年演變的水平。一切都從毛澤東時代所倡導、所實行的極端向另一些相反極端轉移,來勢之猛猶如暴風驟雨,偽理想主義、偽集體主義、偽英雄主義和偽革命精神,像一層皮一樣脫掉了,但真的那種種主義也一道拋棄。這是繼1949年那一次“一面倒”引起的又一次“一面倒”——在否定社會主義時,也否定了對於一條更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的探索……

  文學上有所謂“永恆的主題”一說,我看,劉賓雁這一生永恆的主題,就是“中國老百姓”(幾位與會者表示贊同)——尤其是中國底層老百姓的的生存狀況和命運:他們苦難深重的過去,他們不斷惡化的現狀,以及他們難以預測的未來。



  近期圖文:

  專訪劉賓雁:80歲仍在尋找共產黨
  劉賓雁回憶:我怎樣自投“右派”羅網
  劉賓雁告誡:社會主義豈能一扔了之?
  劉賓雁所說“尋找共產黨”被我誤導?
  紀念劉賓雁88歲冥誕和8年忌辰
  他離世八年,為何人們還要紀念他(組圖)
  回憶改革開放初期的《青年論壇》始末
  文章不論左右,只論好壞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2012年,李揚被中國政府,送精神病院內
2013: 中國李世民家族與中國其他家族的不清不
2012: 外國人眼中的毛澤東:毛澤東的排列略高
2012: 清華大學教授詳解歷史真相:中國“站起
2011: 落英,樓下《九評》文章貼到你們家房頂
2011: 海外留學工作二十多年,暈輪毒這號人我
2010: 1946年春中國各地的的反蘇反共遊行及其
2010: 1946年中華民國宣布承認外蒙古獨立,並
2009: 香椿樹: 春江水暖鴨先知,也侃文沙懷
2009: 文懷沙胡耀邦酬唱考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