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焦點房談 > 帖子
放租能收多少 盤點中國房東的全球地產投資地圖
送交者: 江南採蓮 2011年09月28日23:43:25 於 [焦點房談] 發送悄悄話

從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因次貸危機而崩盤以來,中國人意識到海外抄底房地產的巨大投資契機,並趨之若鶩。如今,除了中國企業家以機構的名義到海外買房買地,普通人也開始加入海外購置房地產業的行業。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擁有美國1萬平方米的別墅用地,比在上海外環線以外擁有一套需要按揭貸款的公寓住房,吸引力要大很多吧。”搜房國際董事總經理莊諾半開玩笑地說。

來自河南的大學生小丁帶着父母給的全部積蓄——150萬人民幣,輾轉找到莊諾,希望通過他幫忙推薦購買上海外環線以外的小戶型公寓。可是莊諾一盤算,覺得150萬在上海買不到性價比高的一手房,還需要貸款,於是動員小丁考慮其他的投資渠道。

幾周后,小丁用手裡的150萬人民幣,換到了美國佛羅里達州一片方圓1萬平方米的土地。拿到地契後,小丁搖身一變,成了“美國地主”。

做世界的地主和房東!去年年底以來,這個無厘頭式的宣言正逐漸變成現實,“中國人會買下全世界”的戲言開始在西方世界流傳。

從2008年美國房地產市場因次貸危機而崩盤以來,中國人意識到海外抄底房地產的巨大投資契機,並趨之若鶩。如今,除了中國企業家以機構的名義到海外買房買地,普通人也開始加入海外購置房地產業的行業。

“今年已經有300億人民幣資金通過這種方式流向海外房地產市場。”莊諾說,“保守估計今年華人到海外投資房地產,總共將有500億人民幣的資金規模。”

中 國房地產市場內冷外熱,加速資金急劇流出。搜房網提供的數據顯示,隨着國內限購範圍不斷擴大,國人投資渠道進一步收緊。目前,大約有5000億元的民間資 本無法流入住宅市場,這其中除了500億元轉向海外地產外,約有1000億元轉向商業地產,剩下的3500億元則仍在尋找投資契機。

莊諾表示,根據目前國內宏觀調控的形勢,華人海外投資房地產的這波熱潮,最起碼還有2到3年的市場操作空間。

千人團購買美國土地

“美國土地,千人團購”,“1000平米別墅用地,2.5萬美元超低價”……搜房網去年年底專門開闢的“海外置業網”,其主頁上不停滾動着激動人心的廣告語。

搜房網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與家居互聯網企業。自從2009年底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其在帶領國內華人海外置業的市場上一直很活躍。

小 丁就是通過這種團購的方式購買到那1萬平方米的土地的,他用手裡的150萬人民幣現金,買下的是美國佛羅里達州格林布爾100塊地中的10塊的永久產權。 這一地區位於佛州的郊區,周圍連接機場和社區配套設施,屬於道路鋪平、已經開通城市用電和用水的“二通一平”熟地,目前在該地塊建造的房屋已經超過400 棟。

2007年,這裡的土地均價還在8-10萬美元一塊左右,如今市場價格已經跌去一半。而莊諾他們組織的土地團購項目,目前的購買價格在24800美元。

聽到這樣的抄底價格,小丁終於動心了。在成為“地主”後,小丁打算將土地閒置,隔三差五通過GoogleEarth查看一下地面情況,每年繳納土地價格1%的地稅,然後坐等轉手賣出機會。

“根據美國當地的法律,這些土地可以轉手,就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沒有受到任何限制,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利好消息。”莊諾表示。

這是搜房國際第三次操作網上團購美國土地的項目了。第一次是在兩個多月前,上海一位姓葉的女白領,通過網絡拍賣以8800美元購得該地塊編號為UNIT36lot8的1000平方米土地。

這也是華人首次通過網絡購買美國土地。當時,起拍價只有1元,吸引了無數人競拍,許多人都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態,沒想到最終可以成為美國的地主。

“一開始和美國的房產商USOFA公司談判的確有點困難。”莊諾告訴記者,“一方面他們不相信中國人有那麼強烈的購買願望,另一方面他們不願降低土地的身價搞促銷。”

中國房東全球化

談判進行了3天。讓美國方面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普通人的購買力也這麼強。競拍活動結束後,約有70幾名買家以每塊地19988美元買走了第一批100塊土地,其中有人一口氣拍下了10塊地。

在買家中,以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為最多,浙江省內的買家也不少。

這僅僅是最近半年多來,搜房網組織的幾十個海外置業項目中的一個。

除了網絡購地吸引手握100萬人民幣左右的普通人以外,莊諾接觸的更多的客戶,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私營業主或者中產階級。於是,帶領多個目的地的“海外看房團”到實地考察房源,成為莊諾和他的團隊最忙碌的事情。

記者在搜房的海外置業網上看到,遠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近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人對這些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尤為熱衷。

去年11月初,搜房組織了一次去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的看房之旅,一個在上海七浦路做服裝生意的安徽籍商人,一下子買入了七套海景公寓,每套價值40萬澳元。

從那時到今年3月,搜房一共組織了3個看房團來到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最後確定的總成交量在3-4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地海外最大買主。

“當地的開發商都傻了,他們沒有料到中國人會這麼買房子。”莊諾說。

兩個拐點:促成華人海外置業熱潮

中國人從成為世界工廠開始,到積累大量外匯,再到投資藝術品和房地產市場,小心謹慎的投資風格完全承襲了日本人在上世界後半葉的發家之路。而東方人特有的對土地的眷戀和對流動性投資理財的需求,造就了2009年以來新一波華人海外置業熱潮。

最早中國人去海外置業的可以追溯到2003年左右,當時高速的經濟發展使得一部分擁有原始積累的中國人開始將自己的資產轉移到海外,這其中也不乏有不法之徒,為了其資產安全而做轉移。

此後,隨着中國留學生隊伍在海外的不斷壯大,“以房養學”成為時髦:為子女在海外留學購置一套房產,然後將房子出租,以租金來支付學費。2005年前後,傳統的華人留學聚集地——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成為華人購房的海外首選。

而2008年歐美經濟危機使得美國房地產市場幾度崩盤,溫州炒房團看準時機到美國“抄底”,帶動了一批投資客對成為美國地主或者房東的熱情。從那個時候開始,美國、英國等傳統上不被華人看好的房地產投資地域,成為海外置業新的關注焦點。

彼時,搜房組織了歷史上第一批華人的美國看房團,熙熙攘攘一共60多個看房者聲勢浩大地來到目的地,結果卻沒有一個人簽下訂單。

“那是第一次試水。”莊諾說,“當時中國人還不知道怎麼在海外買房子買地,我們的組團也不成氣候和規模,對於當地房地產的稅收和買賣交易制度不甚了解。”

但是憑着在房地產市場多年的摸爬滾打,他心裡已經看準了這一市場契機。於是,2009年開始,莊諾跑遍全世界,尋找合適的房地產賣家。

“一開始沒有人搭理,老外覺得把自己手裡的新房和土地拿來重點向中國人銷售,有的還要拆開來零售,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他說。

僅僅兩年後,風水輪流轉。

莊諾說,現在他每周都要接待3-4個海外客戶,向他兜售手裡的房源和地產。他表示,由於搜房網不是房屋中介機構,因此他們能做的就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在買賣雙方之間建立聯繫,全程監控交易,並對交易進行擔保。

隨着中國人在海外一擲千金式的房地產買賣,如今無論在曼哈頓、澳洲黃金海岸還是倫敦的房地產市場上,會說中文的有房產中介交易經驗的人極為搶手,前來帶團看房的大多是說中文的。

從全球經濟地理的大趨勢來說,這一波華人海外置業的熱潮是由兩個拐點共同促成的。

“經濟危機下歐美房地產市場一路下滑至低點,與此同時中國人這兩年的財富積累和購買力開始到達高點,兩者同時出現,再加上中國房產市場緊縮的現狀,使得資本開始往海外流動。”莊諾表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大家說說為什麼要在美國買房子呢?
2010: 自住兼出租,如何買四十萬的房子
2009: 不動產投資開閘在即 2千億元險資將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