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隱藏在幸福後的危險 |
送交者: sinly 2017年01月09日00:55:23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
產後抑鬱,這幾天再度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一位31歲的母親,因為丈夫家暴、婆媳不和得了產後抑鬱,帶着兩個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三人全部身亡! 流言惡意說現在的母親矯情,以前也沒聽說這麼多產後抑鬱,其實,產後抑鬱一直都在,而且嚴重,基本百分之8-90的母親多少有過而不自知。男人當爸一瞬間的事,如果說父愛如山,那母愛頂破全宇宙。如果不是深陷抑鬱症折磨而不能自救的媽媽,怎麼捨得把孩子一起帶走。 一名曾經走入產後抑鬱陰影的母親。提起那段日子,她形容自己“經常不說話,提不起精神,甚至連腿都邁不動一步。她不分晝夜地在屋子裡坐着,整個人就好像‘蛋清’一般,流也流不走,但提又提不起來,連求助的力量都沒有”。 她叫安。 生女兒前,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生產這事上,後來才發現,那一刻再辛苦,咬咬牙就過去了那之後才是所有難題的開始。 那時候安的老公經常要去外地出差。生產後的安不得不一個人帶孩子,餵奶、換尿布、給寶寶洗澡,這些不斷重複的機械勞動,連同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覺,構成了安當時全部的生活。 如果說這種完全陌生的手忙腳亂還不算致命,那麼更可怕的來了——安覺得自己被世界丟棄了! 做媽媽前,安是展覽行業的“大拿”,Case不斷,各方稱讚也不絕於耳,她覺得人生非常有價值。而現在每天起床,能活動的只有家裡,要做的就是餵奶、抱孩子、哄孩子睡覺,幾 乎接觸不到新信息。安擔心,自己是否會被行業拋棄。更後怕的是:一旦不再有事業的光環,是否也會被整個世界厭棄呢? 安的媽媽看女兒的狀態不對,就過來陪着。媽媽是個很有熱情的人,覺得有事就解決事情,不要總想着去問為什麼,所以看到安難受,就拉着她說“走吧,去醫院看看去”。聽到是抑鬱症,大夫說讓上班,上班有幫助,於是媽媽就說,我替你帶着孩子,回去上班吧。 安並沒有告訴同事自己患了抑鬱症,但中午和同事聚餐,聽大家聊着各自的煩心事,安發現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些問題,自己的好像也不是嚴重得無法承受。“還好當時有媽媽幫着照顧女兒,可以出去透透氣,不至於那麼崩潰”。 最讓她矛盾的是女兒,似乎一直都知道媽媽的狀態不大好。安說女兒從一出生就很少哭鬧,夜裡3點鐘醒一次,餵一次奶就可以了。她也見過那些孩子哭到不行的朋友,她說,女兒實在太省心了,要是難帶一點,估計自己當時那狀態,可能也會不想要這個孩子了。
女兒一歲多時,剛會說第一句完整的話。安當時靠牆站着,女兒開口說:“媽媽,坐板凳。”當時安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這個貼心的小棉襖,成了安後來痊癒的良藥。“當孩子長大一些後,她就會成為你的陪伴和安慰,慢慢的,過了那個階段,就會好起來的”。
安後來常說,“產後的那段日子,有點像杯子的杯底,正因為有過那麼一段不好過的日子, 才會覺得好轉之後的平常生活多麼讓人珍惜。” 女兒2歲左右時,安完全康復,她很想嘗試些從沒幹過的事情,於是從小愛畫畫的她轉去雜誌應聘,應聘雖然沒成功,但從那次起,她整個人開始不一樣了。她去上了心理諮詢的課程,把諮詢師的資格考下來之後,她就把心理和畫畫這兩個愛好結合起來,在雜誌開了一個心理童話的專欄。如今,女兒已經13歲了,很漂亮,也很獨立,和媽媽聊起天來,頭頭是道的像個小大人。母女倆還都愛畫畫,打算一起出本書,把兩個人的故事說道說道。 安和女兒 女人容易不快樂,對於所有在產後抑鬱陰影下的人來說,父母、老公、孩子、摯友的愛才是治癒這段情緒感冒的良藥。 假如你的身邊有患了產後抑鬱症的母親,情感娘覺得你可以試着這麼做: 作為老公:首先要表達的是態度,對她生養子女的感激、心疼;其次也要從行動上給予支持,比如幫忙照顧孩子、做家務等,讓她有一個安心的休養環境。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此時產婦都比較敏感,情緒易波動,所以有關孩子性別、養育難題、經濟困難等問題,最好不要提及。 作為朋友:像從前一樣約她聚會、逛街,或者做你們經常做的事情,讓她感覺樂趣並不會因孩子的到來而減少,她仍然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