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五):中國人的生涯規畫
2005-05-04 11:16:00, 蔡禮旭, 2816, 5/2917, 原創 , (2)
中國人的童年是拿來積福,等他成年的時候要懂得造福,晚年享福。
我們接着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要抉擇什麼樣的人生才會走向幸福?我們要抉擇什麼樣的人生,才能夠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夠走向圓滿的幸福?西方人的生涯規畫跟東方人不一樣。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什麼?他們崇尚競爭,所以中年是戰場,老年是墳墓。因為他們沒有孝道,所以人退休之後,每天在養老院裡面坐吃等死。很多老年人不願意去住養老院,他說我不要變成二十七號,三十五號,六十八號,人都有名有姓,到養老院去變什麼?變一個床位,然後在所有這些朋友聊天的時候都說,三十五號走了,四十二號又走了,每天想着哪天到我了。所以當晚年沒有天倫之樂,沒有孝道的時候,人生的晚年內心很孤寂,很空虛。
我們來看一下,西方人就覺得小孩子讓他玩個夠,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當這種方式一下去,下一代絕對很會花錢,花錢的都不知道賺錢的辛苦,有沒有道理?對。而下一代真正養成會花錢的習慣的時候,容不容易改?不容易改。所以由儉入奢易,由奢侈要入到節儉相當困難,所以這個都沒有去思考到,所以就覺得孩子要什麼就給他什麼。所以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十多歲都還沒入社會,他那個卡不知道刷爆幾張了,都刷到比方說這張卡最多可以刷一萬,他就把它刷爆,然後又去請另外一張,還沒賺錢就這麼會花錢,而且還沒進入社會,他的社會信用就已經不知道破壞得多嚴重了。為什麼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社會信用會被破壞,但是他還是要去刷?他的欲望打開了,控制不了。所以中國聖賢人很清楚,欲望一定要節制。所以說「欲是深淵」,中國人很善用譬喻,欲望很抽象,拿一個深淵來比喻,代表一踩下去沒底,隨時都可能粉身碎骨。
所以我們的下一代揮霍得太嚴重了,當他揮霍得這麼嚴重,一入社會可能就已經負債了。所以美國人,很多西方人一生都是欠人家錢。所以因為欠人家錢,假如下個月付不出來怎麼樣?他的房子就被收了,車子就被收了,所以他拚命賺錢,一天也不能休息。所以是戰場,因為他要賺錢,他要跟人家競爭,他要擊敗別人,所以日子好不好過?很難受。中國有一句話叫「無債一身輕」。每天都想着要還債,那個日子縱使每天躺的沙發、睡的床都很高級,我看也沒什麼味道。
而他們享受的習慣已經形成,所以現在他們晚年的這些社會福利很豐富,人老了之後都有國家照顧,我們中國人看了很羨慕,「真好,你看國家都照顧」。請問錢從哪裡來?很多問題,我們要深入去思考,錢從哪裡來?納稅人,不只從納稅人,還從哪裡來?他們很多社會福利是花後代子孫的錢,諸位朋友,中國的老祖宗會不會幹這種事?絕對不干。中國老祖宗念念想着什麼?傳什麼東西給下一代,因為有孝道,上一代跟下一代分不開。西方因為享樂,社會福利,所以第二代、第三代子孫的錢都發行公債,開始用了,所以我們不能亂羨慕。
為什麼明明是花到後代子孫的錢,為什麼掌權者不把制度稍微修改一下?因為他們是選舉,只要他一改,他就選不上了,所以他也不願意改,沒人敢動,所以花後代子孫的錢,愈花愈多。所以往後下一代罵誰罵得最慘?罵上一代。所以很多問題值得深入去思考,不能只看表面。在整個福利制度當中,新加坡的制度算很不錯,所以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所領到的薪水就有一筆錢是拿來以備他老年養老用的,而不要去花到後代子孫的錢。
中國的生涯規畫是怎麼樣的方式?中國人的童年是拿來積福,等他成年的時候要懂得造福,晚年享福。人的福在什麼時候享才真實?晚年。所以有一句俗話說,「少年得志大不幸」,為什麼少年得志大不幸?因為他這麼年輕的時候就一大堆福分來了,福一來,他就享福,一享福,人就容易墮落。你看很多年輕人一有福分,他覺得這些福都是我應該的,反而都自尊大,瞧不起人,這種例子太多了。所以老子說「禍福相倚」,福來的時候,禍也來了,但是禍來的時候,福也跟後面。所以當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懂得多吃苦、多付出,看起來是禍,事實上福已經慢慢逼近了,所以他中、晚年之後,福報就會現前,所以這樣的人生去經營才是對的。
我們來看一下,如何讓孩子從小積福培福?福從哪裡培?從哪裡積?我們俗話講「福田靠心耕」。當一個孩子從小培植的就是一種善願善念的時候,他時時起心動念都在增加他人生的福分。所以很多人說,一個人對社會有貢獻,應該是二十歲左右到比方說到他退休以前,這幾十年才是真正對社會有貢獻,其實不然。一個孩子假如真正接受聖賢教誨,他可能從小就在利益這個社會。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孩子在海口,他去上課,上完第一節《弟子規》的課,他回到家裡,他爸爸、媽媽問他,你今天學了什麼?孩子不假思索馬上回答「孝順父母」,四個字鏗鏘有力,他父母聽了也很高興,兩歲的孩子講出這樣的話。第二次回來,都沒有叫他,他馬上就去倒水,倒熱水給他的爸爸、媽媽喝,這是他第二節課學到的東西。所以一個接受聖賢教誨的小孩子,從小就在利益家庭,從小也在利益社會。
諸位朋友,假如他沒有做出這樣的事來,我現在能講得出來嗎?但是這樣的事例假如講出來,對整個社會的風氣、對很多小朋友都是典範。所以當這個孩子從小就有這樣的存心,他已經在為家庭、為社會積很大的典範,也在積自己的福分,所以他的生命是從小就開始產生價值。當他有這樣的做人處世態度,他一入社會不是只為自己想,而是為社會付出努力,這是他的本分,量大福就大,所以他這樣的心量,福一定大,等他對於社會有付出了,進入晚年了,福自然就會來了。
很多人又說,這個人生退休之後就對社會沒貢獻了,所以就把人生卡在二十歲到六十歲之間。其實一個接受聖賢教誨有智能的孩子,不只從小就可以對社會有貢獻,而且愈活愈值錢,為什麼?因為他有這種存心,他的人生智能會隨着年齡增長而不斷上升。
當我們真正了解到中國人的思想與聖賢人的智能,才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與世界問題,那我們一定要有真實的學問,才能真正創造家庭、社會跟世界的美滿幸福。所以我們自己已經了解到中國文化的好,自己要趕快深入中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