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幸福?-讀《大觀念》有感 |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7月24日13:20:31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
2009-1-4 這兩天元旦假期在家翻了翻莫提默.J.艾德勒的《大觀念》,這是一本通俗性的哲學著作,裡面許多哲學命題關涉人的思維方式,例如如何思考真理、如何思考人、如何思考美、如何思考學習、如何思考愛、如何思考善惡。想起自己去年關於“什麼是幸福”的一點思考,今日又想將書中的一些觀點拿出來讓朋友們評論。 一、什麼是幸福? ——幸福是至善。 亞里斯多德說“那些始終因其自身,而不是因為它物而值得欲求的東西稱為至善。與其他所有事物相比,幸福似乎最有資格作為這種事物。因為我們永遠只是因它本身從不是因為它物而選擇它。” 為什麼你想幸福?任何人給出的答案都很簡單,就是因為我想幸福。幸福的理由除了幸福本身,沒有什麼“因為”可言。人們想幸福,因為幸福是每個人所尋求的終極目標。 約翰﹒洛克更是一語中的:“是什麼最終激起了我們的欲望?”“幸福,唯有幸福,它是人類應有的終極快樂。”“功能主義者的主張是,幸福因其是目的,因而是可欲的;一切別的的東西只因它是取得幸福的工具而成為可欲的。……各人都相信自己的幸福是可以得到的欲望,這足以證明幸福是一種善。為了揭示幸福是一種特殊的善——終極之善,有必要證明不僅人渴望幸福,而不是渴望別的東西”(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二、如何判斷一個人是處於幸福之中呢? “幸福是那種不想得到什麼、不想再追加什麼、不想再充實什麼額外的好處的狀態。密爾把這稱為所有滿足中最高的滿足,原因就在於此。如果這是所有滿足中最高的滿足,那它顯然是正處於所有滿足的頂點,它是至善,我們追求的東西不可能超越這種至善。”(《大觀念》第140頁) 我認為這種至善不是持久不變的狀態,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追求的至善是不同的。兒童追求的至善或幸福可能是感官上的快樂以及父母親友給予他們的關愛(即身體之善)。青少年幸福感可能主要來自朋友之交獲得的善,以及獲取知識、智慧產生的心靈之善。成人所追求的至善則是多方面的,如財富、良好職業等的外在之善,休閒、健康等的身體之善、知識、德性等的心靈之善以及與朋友、他人交往的社交之善。前幾日參加同事的婚禮可以說喜結良緣的時刻是同事與其愛人現階段追求的幸福,而他們下一階段的至善追求很可能就是愛情結晶的誕生啦。 三、幸福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相對主義者和主觀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觀。每個人看待幸福都與他人不同,他們的判斷是基於自己的性格和欲望。洛克認為,每個人都為自己尋找最高的幸福,尋找那些能帶來最大快樂的事物,而洛克又說,“什麼是最大快樂的事物,不同的人看法又不同。” 這實際是涉及幸福的內涵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還是因人而異的問題。艾德勒認為,是真實之善與表面之善的區別導致了人們認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他主張人們應當尋求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實際上人們尋找的幸福是表面的幸福,表面的幸福因人而異。對於“真正的幸福是由什麼構成的?”的問題,他回答說:“因為幸福是整體的善,是一切美好事物的總和,真正的幸福肯定存在於全部真實的善的總和,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根據他的觀點,真正的幸福是由所有真實之善構成的,是客觀存在的,而非依賴於主觀判斷。 四、存在哪些類型的真實之善? 艾德勒認為考察人性,考察人的自然欲望,可以發現構成幸福的四類真實之善。一是外在之善,我們稱之為財富的東西,我們使用的所有經濟物品和服務,所有商品;二是身體之善,像健康、身體上的愉悅和休息;三是滿足我們人類社會屬性、我們的朋友以及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的社交之善;四是心靈之善,像知識、真理、智慧和德性。這些都對應於我們的自然欲望,一個快樂的人(此處稱為幸福的人是不是更恰當?-筆者)肯定具有所有這些之善,擁有一些財富,擁有健康的身體,一些快樂、朋友、智慧或知識,如果你樂意的話,還有德性。(《大觀念》第141-142頁) 上述四類善的產生都帶有機緣巧合,尤其是前三類。一個人是否富有、是否健康、甚至是否有朋友,都不完全是由自己說了算,而要仰仗於外部的機緣,因此,這在不同程度上是“幸運之善”。一個人可能失去它們,但並非由於自己的過錯。像時下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給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帶來了財富損失,而這種損失並非個人決策失誤導致。我們自己唯一能夠左右的是第四類善,在某種意義上說,完全由個體的選擇和行為來掌控。艾德勒認為,幸福或對幸福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擁有的大量知識和德性,因為知識和德性的擁有關涉着我們對其他類型善的追求和獲取,所以對知識和德性的把握也含有一些機遇或幸運的因素。 最後,建議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裡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用來追求心靈之善,擁有越多的心靈之善,其他類型的善也會隨之越來越豐盈,不是嗎?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