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紗》:嫉恨如陰間般殘忍 |
送交者: 白鴿子 2010年03月16日06:40:07 於 [跨國婚姻] 發送悄悄話 |
《面紗》:嫉恨如陰間般殘忍 文/白鴿子 這是一個霍亂時期的愛情故事,一個關於報復和饒恕的故事。故事男女主角,原本沒有對等的愛情,純屬男主角費恩醫生一見鍾情。這樣的故事開頭,和《塔坦尼克號》女主角與富商的遭遇似乎雷同。同樣兩個母親,想把女兒嫁掉象潑光一盆洗澡水。一位不想讓丈夫繼續養着女兒,一位想要女兒為她後半生積蓄資本。愛情在母親心中,算得了什麼?尚未衰退的姿色,才是嫁得好的籌碼。 《南方人物周刊:電光倒影》專欄作家王書亞,寫過一篇《面紗》的影評-《霍亂時期的恩典》。讀來足夠精彩,原本無須畫蛇添足。然而,就象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對這部電影有自己獨特的感悟。 費恩是細胞生物科學家,生性冷靜而內斂,不到十分需要,和妻子凱蒂總保持沉默。這樣的男性,不會讓女人在第一時間墮入愛河。愛慕虛榮、喜歡舞會社交的新婚妻子,和費恩來到中國不久,便按耐不住枯燥、沉悶的兩人世界,與英國駐上海副領事發生外遇。費恩明知道,為要遠離俗氣的母親,妻子才趁年輕將自己嫁掉。費恩甚至在妻子和領事發生外遇時,放棄捉姦在床的機會。鏡頭裡,房門轉動到一半便嘎然而止,叫凱蒂和我同樣心驚膽跳。 費恩不屑教訓姦夫,卻也不甘遭遇背叛。在發現外遇的當天,迅速地做出一個丈夫的反應:和妻子攤牌,給妻子最後通牒-和他同赴霍亂災區,否則以通姦為由離婚。離婚的條件,是領事的妻子願意與其離婚。對愛情和性同樣抱有幻想的妻子,來到領事的辦公室,卻意外地得到丈夫早已料到的結果。領事從未想到會以離婚,作為所謂愛情和性的代價。凱蒂憤怒中,選擇與丈夫一同放逐霍亂災區梅譚鎮。 嫉妒如陰間般殘忍。費恩在梅譚小鎮埋頭工作來懲罰自己,以從不對望妻子的冷漠來懲罰姦婦。凱蒂悶得幾乎要發瘋,在信箋里寫滿了對領事的思念,卻再次從英國同仁嘴裡聽到令她倍感羞辱的話。英國同仁說,領事太太對所有瞄上她丈夫的女人,評價皆為次等貨。 經歷一個月的冷遇之後,凱蒂無法承受嫉妒的殘忍,大哭起來。一個痛悔卻無力改變的背叛者,她的哭泣無法挽回丈夫曾經的溫暖。費恩醫生站在板門口,門內背叛者在哀號,門外復仇者低頭無言。 人的盡頭來到,恩典隨即來到。凱蒂應院長的邀請,自願服務於霍亂區的修道院,那是一位天主教英國女宣教士在內地建立的修道院,內設孤兒院和醫院,孤兒院專門撫養霍亂孤兒、寄養與教育鎮子上的孩童。施比受更為快樂,在孩子當中,凱蒂第一次找到宗教禮儀之外的意義,愛情之外的另一種情感。而費恩醫生,第一次駐足凝望為孩子彈琴的妻子,漸漸萌生另一種愛情和激情。費恩醫生和妻子,因這霍亂,感受到同一份作為人的無力感。他們終於有了向彼此表達的渴望、互相認同的交界點。 愛和性,重新點燃,不再是晦澀的責任、心靈隔閡的鎮靜劑。 費恩醫生不幸身染霍亂。臨終時,費恩對凱蒂只說了一句話:forgive me 請原諒我。不禁讓我潸然泣下、淚如泉湧。需要饒恕的,一直不都是背叛的妻子嗎?然而深愛妻子的費恩醫生,臨終前為他所有的嫉妒與懲罰,向妻子懺悔。我幾乎和費恩太太同時地,愛上了這個殘忍地懲罰妻子背叛的男人,愛上了一個愛得絕對、愛便常以為虧欠的男人。男人的內斂,不是懦弱的表徵,而是對妻子絕對的了解和回歸的等待。 記得修道院長向費恩太太,曾意味深長地描述她和上帝的戀愛歷程:她在十七歲時即愛上了上帝,如今和上帝象是老夫老妻,坐在一起很少有話要講,然而上帝知道她不會離開,也會完成自己的責任。然而,當愛與責任合而為一,恩典便在你內心。 回想起十年前,透過音樂,第一次被上帝的愛觸摸到,便開始愛上了他。十年間,我背叛過,背叛過上帝,也在腦與心的世界,背叛過上帝賜予我的愛人。嫉妒如陰間般殘忍,無論是上帝,還是人,純粹的愛揉不得半粒沙子,我品嘗過嫉妒的殘忍,品嘗過冷漠的滋味,卻在侍奉中,找到另一種愛情。 愛情如大水不能熄滅,如眾水不能淹沒。多年後,費恩太太領着霍亂時期生下的兒子,在英國街頭重逢領事。兒子問:這個人是誰?費恩太太回答:這人,不重要。 從此,我知道: 夫妻間的面紗,因真相被撕開,因恩典被揭去,心靈得以敞開。 無論生死,赤露相對,愛相隨。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