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真實人生 十:香港的身邊小事 (1) |
送交者: 若雲 2021年03月25日06:45:57 於 [笑林之聲] 發送悄悄話 |
真實人生 十:香港的身邊小事 (1) 作者 若雲 筆者在香港大學呆了較長一段時間。雖然香港絕大部分是國人,而且主要是廣東南方人,但那時算是出國。我們的出國經費,來自當時的科研合作單位,聯合國的世界XX組織。筆者的助手到英國學習半年,每月拿七百二十美元;同單位一位朋友,到澳大利亞搞合作科研六個月,每月“工資”五百八十美元,她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國。本人“出國”,卻還是在國人堆里,所以,心理很不愉快。 不知為什麼,我的“工資”就比她們多一些。除飛機票外,還給二百美元路費,五百美元書費,每月“工資”是二千一百五十美元。本人只花零頭一百五十美元,當時一美元可以兌換七,八“懵”港幣,即港元,所以足夠花了;其餘存在銀行,留給小孩以後出國讀書用。大家都知道,當時出國很重要,會影響到回國後的晉級提升等,筆者出國到香港,卻好像等於沒有出國。從英國回來的助手,安慰本人說: “俗話說,堤內損失堤外補;我們拿名聲,老兄拿實惠。”沒有辦法,筆者只能按命運指定的道路上往前走。 香港的土話和唐人街的土語相似,因為是英國殖民地,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有時香港人會把英語和土話混着說。筆者還記得十分常用又很簡練的一句,叫“麼DO”,“麼”是客家話,沒有或不的意思;“DO”是英語,誰都知道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但主要是做,給,產生之意。說“麼DO”多半用升調,很好聽;而且必須聯繫上下文,才知每次說“麼DO”的具體意思。很多大陸人,在香港都很勤奮地參加各種班級,學習他們的土話。記得有下述幾件小事,至今記憶猶新: 一是香港人瞧不起大陸人。說大陸人窮,愛貪小便宜,連大便手紙都偷。一起工作的楊教授告訴筆者,不知是誰編了一首打油詩,譏諷大陸人或罵內地人: “西裝革履二袋空,請客喝酒裝耳聾。 他人宴上肚似海,還說無耐祖是龍。” 記得當時考不上大學的香港高中畢業生,到社會上去工作,每月工資大約三千 “懵”(元)港幣。按官方2:1兌換,相當於一千五百元人民幣。當時,大陸工作多年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只有一百四十元左右,相比之下,當時大陸人是很貧窮。 二是香港的公司非常大方。每周末即周六下午到周一凌晨,總有公司請客吃飯。筆者與大陸來的另外二位女老師、菲律賓的一位女醫生,一到周末就有公司或朋友請客吃飯,幾乎是每周末都不花吃飯費。偶遇一位山東省某學院畢業的男士,改行到香港做生意,很成功,連平時中午都會叫我們幾個人去喝酒吃烤肉。去餐館吃飯,在海濱請客吃海鮮,到公園擺宴席,好像不要錢似的不當回事。
三是他們喜歡自稱英國人。有一次和昆明來的楊麗英教授,坐的士到尖沙咀。的士司機不會說英文,只會說土話。幸好楊教授會說不太流利的香港話。的士司機說筆者是剛從大陸來的,連香港話都不會說,很明顯有歧視之意。楊教授問他是哪裡人,他說他是標準的大不列顛人。本人問他,“British是什麼意思?”他說: “我只說標準香港話,不懂也不說別的語言。”逗得我們哭笑不得。不過,恐怕只有香港才能長出這麼自信的“英才”。楊教授說: “香港能養出這種大不列顛人,也真夠能幹了。” 四是香港大學的四種餐廳。它們分別是一樓的學生飯廳,二樓的工人餐廳,三樓護士餐廳和四樓博士餐廳。可謂等級森嚴,奇怪的是,不同的人穿不同的服裝,到不同餐廳吃飯,很自覺,不混雜。學生一律穿學生裝,工人一律藍色工作服;而博士教授一律穿白大衣,左上方印有頭銜和姓名,如某某博士,某某教授。 吃飯方式也不同,聽說工人和護士餐廳是先付錢後拿飯菜,質量也差一些;而博士餐廳是有正規服務員,把飯菜湯放在桌上,進去就能開始吃。通常是二碟肉菜,一碟素菜和一碗湯。你若不喜歡有些菜,可以換;至於米飯、麵包或米粉,自己隨便拿或裝着吃。服務員長相好,素質高,彬彬有禮,態度一流。
(未完待續)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為了全家團圓,再被關兩周又何妨! | |
2019: | 會有那麼一天,會有那麼一天 | |
2017: | 爪四哥:明天是否你依然愛過我 | |
2017: | 吃麵條 小品 陳佩斯朱時茂 搞笑 | |
2016: | 生活萬象小笑話 你飛的太低了! | |
2016: | [原創] 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婚外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