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上流傳着這麽一個說法。。。
總結一下,就是:
君義、國正、父慈、夫和、子正、妻賢、君臣義、父子親、夫婦和,又說如果君不義、國不正、父不慈、夫不和、子不正、妻不賢,則臣可叛君、民可攻國、子可逃父、父可懲子、妻可離夫、夫可休妻。
在爪哥的段子群,居然為此展開了熱火朝天的討論。吃瓜群眾們恍然大悟,齊聲嗟嘆道:臥槽,被批倒批臭的三綱五常,其實很有道理呀。可是為啥流傳到後世,就只剩下"臣必須要忠於君;子必須要孝於父;妻必須要順於夫"了呢?大家的結論是:三綱五常的後半句,是被歷代封建統治者有意識的閹割了。目的是為了樹立起絕對的權威以維護自身的權益,建立起一個絕對服從的等級制度。
聽着蠻有道理哈,但是不是醬紫呢?這是我給弟兄們的回覆。。。
因為,在老董的春秋繁露中,根本就沒有這所謂的後半句!
那麼,這所謂的後半句,出自何人之口?在正史中有沒有記載?我一時槓精附體,專門去查了下資料。結論是:
這所謂的後半句,是後人假託古人之口杜撰的,查無此言!
而且,老董的關於三綱五常的倡議,也不是他的原創。早在春秋時期,韓非子就有類似的論述了。。。
《韓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
三綱是儒家思想的根源。但後世的三綱,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說。其核心是從於正理或無條件服從於上下關係,三綱立足於關係下的服從。而孔子倡導的三綱,則是立足於正理,倡導無論地位都該依正理盡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