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從睡夢中醒來,它知道新的比賽就要開始,對手仍然是跑的最快的獅子,另一方面,獅子負擔也不輕,假如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命運都是一樣,當太陽升起時,為了生存上去最好還是快跑吧!
想來上世紀九十年代出國的同仁們很多都聽過這個故事。只是,恐怕很多人也跟本人一樣,在人類世界裡浸泡的過久了,犯賤地想嘗嘗別的滋味,便把這類連同獅子王里Shadow之類的警醒置之不理了。
呆久了,特別是被莫名其妙活該倒霉卻無可奈何地被貪婪的氣場拖進它們的世界後,慢慢地體會到了獅子和羚羊們的精神境界,和它們的心理舒適區。
顯見,在這自然形成的競爭中,不論是獅子還是羚羊,都願意看到對方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不止是對方,最好是老虎,狼,狐狸,鹿,野牛,兔子,等等等等,都受了傷,這樣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不費勁地獨享食物了。
這就是它們的心理舒適區。
時間長了,恐怕就不只是想想了,更多的獅子老虎狐狸野牛們化想象為行動,主動出擊,挖坑設卡,讓對手們受傷受罪,從而讓自己更好過。
不同於自由競爭的商品社會,農耕社會的生活更多地取決於氣候,你好一般就意味着我也好,所以,人們的心理舒適區於商品社會的正好相反,看見周圍的人好自己心裡會比較舒服。社會主義就更不用說了。大家庭的說。
所以,國產片一般都有大結局,好人都有好報。而西劇則悲劇較多。這也是心理舒適區決定的收視率決定的。喜鵲和烏鴉,莊子和蝴蝶,不知是誰夢見了誰。
再過若干年,真正的美感是不是真的就成為AsianHistory了?
不過,這世界咬了上百年了,也慢慢咬出了些平衡。而且獅子老虎們總是挖坑吃肉,運動量不夠,膽固醇偏高,就想換換口味吃點沙拉。吃了一陣沙拉肚子裡油水少了,又想吃肉,怎麼吃回來?只好一個頭兩個大,昨天是民主的查理,今天變成納粹的漢克;前面是偽善的君子,後面是挖坑的小人。羚羊長肥了,正好下肚。趕明想吃沙拉了,再變回道貌岸然受人尊敬查理,昨晚上的事是漢克干的,跟我無關。
'It is not him, it is the mole" “Tom did it","Which Tom? there are thousands of Tom in the city'.
喜歡北方人間連名帶姓的稱呼,不喜歡稀化了的南方人之間喜歡叫人小名或外號,有逃避責任的漢克的嫌疑。
便是這永遠的強盜吸血鬼們的邏輯。